书城管理中国地产首富真相
12016900000010

第10章 谁能真的白手起家(1)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第一节)打不破的定律

许家印离开中达后,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出走”算是落幕了。从此,他的成败都将跟那家名为“恒大”的公司牢牢绑在一起。

1997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了恒大地产。“恒大”的寓意为“志存恒远、鼎成大业”。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就这样开始了。这一次,由于有了前两次创业的经验与教训,便顺手许多。初创恒大地产时,许家印就认为“用最少的钱拿更多的地,发展的时间会持续更长”,走“多快好省”的道路。

许家印把恒大的第一个项目锁定在海珠区广州工业大道的原农药厂地块上。

现在的工业大道地块,由于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房地产商的投资,以及大力兴建,已经小区云集,房价过万。来这里买房的人一般手头都比较宽裕。然而在十多年前,你绝对想不到这里还是工厂林立、污染严重、市政配套设施极为落后的远郊。但即便这样一个地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首付仍然需要500万。而这时的恒大由于刚建立,最多能从银行贷款300万,而且这300万还不一定能拿到。面对这样的状况,“嗷嗷待哺”的恒大将何去何从?许家印又会作何打算?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恒大初期的创业着实很艰辛。而从未放弃过的许家印再次面临困境,他相信事在人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时他那张“巧舌如簧”的嘴再次发挥了作用。他通过熟人请了银行几位头吃饭,席上,他硬是凭着他那超凡的商务谈判技能,详细描绘了恒大的宏伟蓝图,也详细描述了付款细节。当然,纸上谈兵和实战是不一样的。此时的许家印是描绘的天才,在他的口中,恒大的发展前景光明,银行贷款的利润划算。许家印将几人带到实地,通过详细考察和具体规划,恒大的光辉在这一刻显现出来了。但看着四下一片狼藉和嘈杂,几位头儿开始皱眉。许家印见状又是一通描述,他那天生的谈判技能说得几人连连点头,最后终于同意贷款给他。

300万贷款到手,许家印又融了一些资金,差不多可以开始了,立即着手并复制珠岛花园的小户型模式,薄利多销,快速回笼资金。其实房子大小都有利弊,这就像双刃剑,用得对了,自然就有利;若用得不对,又会产生弊端。许家印瞄准市场,看准机遇,通过贷款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开发成住宅区,又通过“反其道行之”的方法将房子建成小户型,每户都以较低的价格售出。他的观念是“宁可少赚,务求多销”,通过薄利多销迅速回笼资金。

1997年6月8日,金碧花园破土动工,按照风水易经的解释,这一天乃是大吉之日。

许家印之所以选这样一个无人看中的地块,显示出他敢于放手去做的精神。放手去做,正是一位商人必备的品质。畏首畏尾的人,在机遇面前也把握不住。许家印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两个月后的8月8日,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金碧花园正式公开发售,开盘定价为2500元/平方米。这个价位对于属于广州老城区的海珠楼盘而言,十分具有诱惑力。当天上午,首期的323套住宅全部卖完,一共回款8000多万元。恒大声名大增。当时的恒大刚创建,许家印身无分文,谁也想不到短短数月他便能“翻云覆雨”,世事难料由此可见一斑。

金碧花园第二期开发的时候,现金充沛的恒大开始注重环境和配套设施,该建设的都建设齐,房子周围的环境也大大改善了。环境好售价自然就高,第二期的售价便涨到3500元/平方米。金碧花园这次售价虽然高了点儿,但条件大大改善,前来看房、买房的人依然不少,房子又很快一售而空。

作为恒大地产的首个楼盘,金碧花园创造了广州乃至整个中国地产史上的一个奇迹: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受益。两年前,还在给别人打工的许家印操作的第一个楼盘——珠岛花园就创过当年盖完108枚公章、当年办齐所有报建手续等“六个当年”记录。而金碧花园以300万的起步贷款资金,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建成楼盘,又在短短数日之内将房子尽售一空,以300万的贷款净赚上亿。金碧花园创造了地产史上的奇迹,而许家印的大名也一飞冲天,在地产江湖上越来越响亮。传奇人物的颠簸与执著,终于有了归宿。

珠岛花园是恒大地产的起点,金碧花园之后的诸多楼盘,至今仍有当年珠岛花园的营销和设计痕迹。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一晃到了1998年6月23日。这天,广州首次国有土地拍卖会人头攒动,原农药厂周边的53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在会上拍卖。既然是拍卖,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拍卖底价一出,有的企业马上给出了3000万,立马有人抬到5000万,接着步步抬升,6000万、7000万、9000万、1亿。最后居然竞拍到1亿3400万的高价,出这价的便是许家印的恒大地产,恒大以134亿的价格竞拍到原农药厂的土地使用权。这在常人看来难免有些吃亏,但许家印自有他的想法。而这之前,恒大还进行过几次征地,算来,这是第五次。五次征地,实现了金碧花园占地52万平方米的发展目标。

金碧花园首期销售额8000多万,彻底解决了恒大现金流的问题。金碧花园的成功售出是恒大成功的关键一步。宝地出富贵,许家印选择金碧花园,无疑选到了宝地。不过地方再好,关键在人,倘若不是许家印有眼光和胆识,也不会取得如此显赫的成绩。所以,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时间的洗练才能获得的。想成功就得多磨练。

许家印在总结金碧花园的成功时说,金碧花园的实践让他明白,无论做何事,企业运作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现金流,尤其是在刚起步阶段。如果没有现金流,企业的运作基本不可能。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倘若资金周转不灵,则会业务丧失或企业倒闭。

许家印重视现金流的程度与其他企业家如出一辙。纵观国内外,卓越的企业家都高度重视现金流,确保有充足的现金应对困难与问题。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他身体里有一种入骨的危机意识。任正非喜欢引用围棋之道来阐述自己的企业管理理念,他说:“咱们多一口,再多一口,只要气多几口,我们就活过来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一定要重视现金流。”

中国地产界老大万科的总裁郁亮也是一个高度重视现金流的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万科降价回笼现金。他在给员工的一封邮件中说:“我们能够判断,万科可以安全地度过本次调整。在2007年行业普遍亢奋的氛围中,我们率先提出‘公司应更为重视经营的稳健性和财务的安全性’。当行业进入调整期时,我们是舱位最轻的大型上市企业之一。目前我们手持的现金超过一年内应该偿付的借款总和。我们在获取资金的支持上拥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现金流”也是许家印在恒大此后的几次资金危机中得以脱身的根基。例如:敢于大刀阔斧地降价;敢于引进战略合作者;2006年A股高潮伊始出让绿景地产,而后又筹划香港上市,均是此理念的继续。

能够在低谷降价,并且是大刀阔斧地做,这份胆量和勇气显示出许家印的不凡。以适当的手段帮助企业度过危险期,将想法大胆地付诸实践而成就一番作为的人,无疑是成功者。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是一位大胆的冒险家。而许家印只想证明一点:机会不抓住,过去了就过去了;冒险抓住,也就成功了。

(第二节)体育营销地产

生意风生水起的许家印,开始关注如何锻造自己的品牌,如何为恒大做营销。体育营销成为他的一个策略。

2004年,恒大协办广州国际龙舟赛,赞助广州横渡珠江活动,这两次活动都是点缀,效果并不明显。

2005年,许家印想玩大一点儿,于是出资150万赞助乒乓球世界杯。

2008年恒大又耗资2000万独家赞助第49届广州世乒赛。事后,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向恒大集团颁发纪念匾。世乒赛结束后,许家印说:“这钱花得值!”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预示着会有更大的动作影响中国体坛。恒大提出积极倡导与实践“企业公民”的理念,同时积极配合广东有关政府的体育活动,如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前夕,恒大举行“支持亚运,健康运动创造未来”万名员工新年运动会等大规模的体育活动,为广州“申亚”助力。

2009年4月24日,恒大地产投资2000万元注册成立了国内首家职业排球俱乐部。该俱乐部是中国第一家完全按企业模式运营和运作的,开创了中国排球俱乐部自负盈亏、自主生存、自我发展的新模式。

谈起成立女排的初衷,许家印对来访的记者说:“当我看到公司招聘的员工里,有很多国家级运动员,就萌生了组建女排的想法,将她们组织起来,活跃企业文化。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不然就不做。”

恒大女排刚成立时,从B级联赛打起,影响并不大。于是许家印决定请当年的“铁榔头”郎平回国,经过反复沟通,郎平同意了。

2009年8月12日,在海外执教11年的郎平突然空降广州,接过恒大女排的帅鞭,屈身甲B联赛。随着郎平的到来,名不见经传的恒大女排俱乐部突然间成了明星级俱乐部。

有许家印撑腰,郎平挥舞着老板的支票簿四处招兵买马,周苏红等中国女排黄金一代成员,先后投至恒大女排麾下,而两名美国国家队队员也追随恩师,漂洋过海打天下。恒大女排一半队员有国字号经历,甚至连教练组都人人有国字号背景,显然用这样的阵容打甲B是有些豪华。有记者笑言:“郎平统率的这支新军的影响力,甚至盖过了蔡斌所带领的新女排国家队。”

许家印重金打造的这支队伍,实力强大。现在的恒大女子排球队共有11名队员,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82米,其中国家健将6名,国家一级运动员5名,均为大学本科学历。从球员大名单上看,有廖婷婷、周嘉、姜威、王甜、殷茵等人,郎平还将原本打算退役的前中国女排队长、主力二传冯坤招至麾下。郎平在短时间内就为恒大女排组织了一套豪华阵容,而几名老国手的加盟更令这套阵容显得星光熠熠。

强大的阵容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9年5月22日晚,恒大女排和广东女排对抗赛中,恒大队以3比2战胜了广东女排,先声夺人。之后,恒大女排还与云南女排、北京女排、河北女排、湖北女排、山东女排、南京部队女排、福建女排等强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抗赛,并全部由电视台现场直播。最后,十二战全胜顺利冲上甲A,成为体坛一大亮点。媒体评论说:“恒大女排为沉寂已久的职业排坛注入新的活力,将直接助推中国排球职业化体制的突破。”

恒大女排请来郎平当指导,是许家印体育营销的经典之作。郎平回国这件事,国内外几百家媒体争相报道,相当于为恒大做了一次免费宣传。有人计算,如果打广告,同样的版面要花上亿元,而许家印付出的代价是500万年薪和300多平方米的豪宅,性价比相当高。恒大女排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媒体蜂拥而至,为恒大地产赚足了眼球。

许家印不计成本大力打造恒大女排“银河舰队”,除了商业因素外,还由于其心中不解的“女排情结”。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所向披靡,勇夺五连冠,她们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中国人,也打动了许家印。

女排风靡全国让郎平也成了那时许家印心中的偶像。许家印想不到的是,多年后,他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郎平更想不到的是,那时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观看自己比赛的少年,如今会投资自己的女排。这一切,似乎那样梦幻迷离,却又巧合。

女排的精神契合了那个年代里中国人渴望祖国繁荣强大的愿望以及奋发拼搏、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许家印白手起家成为中国内地的首富,是对中国女排精神更为深刻的理解。用恒大新闻发言人的话来说,“恒大女排之所以签下郎指导,是因为她身上体现的女排精神让我们敬佩,我们看中的是女排精神的巨大价值”。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逆转俄罗斯队,时隔20年后再次荣登世界最高领奖台。不少老球迷都激动得泪流满面,许家印得知消息后也很激动。

商海搏杀,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健康的身体,深谙此理的许家印在商海浮沉中依然保持运动的习惯,他尤为热爱乒乓球,平日工作之余都会挥拍上阵,甚至还为此聘请了教练。而恒大集团在他的带领下也相继组建了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五支企业运动队。许家印亲自为这五支队伍授旗,宣告正式成立。他对体育的痴迷,促成了他迈出体育营销打造品牌的第一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句老话阐述了健康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身体素质的高低也是一个国家立国的关键。能力再强的人,倘若没一副好身体,做起事来自然缺乏动力和激情。而员工的身体素质对一个企业来讲,更是如此。

投资女排,给恒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时间,员工形成自发运动的场面,这使员工的身体素质迅速增强。身体好,自然做事效率高,这有助于恒大的发展。

重金打造恒大女排后,许家印又把目光转向了问题重重的中国足球。

2010年3月1日,对于广州乃至中国足球来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恒大集团出资1亿元买断广足所有权,成为广足的第七任主人。

广东三月阳春,温暖怡人,选择在这个季节买断广足,许家印并非头脑发热。

2010年,被黑幕黑哨问题困扰的中国足球掀起了一场肃查风暴,这是对过去足球的一次清算。对于足球,中国球迷已经绝望。有个笑话如此讥讽中国足球。

一个韩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有幸见到了上帝。韩国人问上帝:“我们韩国什么时候能获得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

上帝说:“50年。”

韩国人哭了:“呜呜呜……我这辈子是看不到了!”

日本人也问上帝:“我们日本什么时候能获得世界杯冠军?”

上帝答:“也许100年吧。”

日本人也哭了:“呜呜呜……我下辈子也看不到了!”

中国人当然也问上帝:“我们中国什么时候能获得世界杯冠军?”

没想到,上帝哭了:“呜呜呜……我是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