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应酬学
12238700000015

第15章 成败在于应酬(3)

这样的话,说者说完了也就不再积在心里了,自然也就更畅快;那听者也没必要太较真,把每一句话都当成真话,当场哼哼哈哈,为他解解心烦,事后就应该忘到一边去,避免旧事重提伤人面子,也避免让本来与自己无关的是非牵扯上自己。可是老冯偏偏就没做这么个明白人和清净人。虽然古道热肠的初衷是值得赞美的,可是最后也根本没解决问题还落得自己里外不是人。这就是缺乏应酬的经验的表现。说者说之,听者听之。话到自己耳朵里,烂在自己心里,干吗平白无故非去做一个传话筒,惹得大家都红了脸皮?

有时候,如果缺乏应酬的基本功,忽略了与人交往的一些最基本的因素,譬如言辞达意,表达清楚等,也会给生活和做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鲁迅某次在上海坐黄包车,有意实践一下应酬学上的三大原则。他从朋友家门前叫车去南京路先施公司,依照时价,该付出车费三角。

鲁迅没有说明去南京路的什么地方,价钱讲好,便坐上车。刚到南京路口,车夫便停下来,说:“到了。”

鲁迅本来应该说:“哎呀,对不起,我只对你说南京路,却没有说明我要去先施公司……”但他并不把这句话讲出来,却故意说:“还没有嘛,我要去先施公司,此地距离先施公司还远呢!”

车夫提出反驳:“什么话·三角钱来到南京路,还不下来·……”

“哪里,我来南京路就是为了要去先施公司嘛!”

“你分明说是来南京路。”

“你不去先施公司,我就不付钱。”

“你不付钱我就叫警察。”

坐车虽属小事,但应酬不得其法,不说清楚自己想去哪就上车,不问清楚顾客想去哪就拉车,两个人交流不畅,自然出现了这个乱子。当时鲁迅只要说他刚才应该说的话,黄包车夫也许早把他拉到先施公司,再不然,多付车夫五分钱多拉上一段便也就一切顺利了。

应酬的本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到场面上应对自如,小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只有应酬好每个人,才能让自己的交往如鱼得水,维护好自己的关系网。

应酬的最高境界

前面提到过,聪明人的应酬可以体现在八面玲珑;而老实人的应酬可以体现在踏实做事。进一步来说,虽然应酬容易被人们理解成表面工夫,但是如果能将应酬由表面转向深入,由寒暄转向交心,由合作者变成战友,这样的应酬技术可谓是到家了。

怎么才能把应酬从表面做到深入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能跟对方做朋友、做战友、做兄弟,那么,你们的关系就不简单只是吃饭、聊天、玩乐而已了。对于陌生人或者尚不熟悉的人来说,想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只要你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运用双向思维而不是单独为自己考虑,就可能很快地打入对方的心里,将关系发展更进一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际交往,互利互惠。帮助别人,就是在自己的人情信用卡储蓄,特别是在人患难之际伸出援手,救落难英雄于困顿。真心助人,其回报不言而喻。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人发达,自己沾光。

1904年夏天,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有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好得不得了,一会儿工夫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他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

心胸宽广的糕饼商贩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用它来盛放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大量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进入客商们的手中。但令他们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客商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

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其道,这就是现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发明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有人这样假设,如果两个商铺不靠在一起,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吃上蛋卷冰淇淋也很难说。起初不过是为了让邻居渡过难关的简单应酬,却没想到发掘了无穷的商机,让合作的彼此都得到了实惠。

从蛋卷冰淇淋到大型飞机,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更是无处不在。商业因为合作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工业因为合作而实现了更伟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合作不再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变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合作,让成功更容易。

20多年前,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注册的微软公司还几乎无人知晓,与当时的电脑业大亨IBM相比,微软简直不值一提。

比尔.盖茨认为系统软件将越来越重要,于是,他组织人员日夜奋战终于开发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MSDOS系统。在当时,微软公司力小利薄,根本无法完成自己的抱负向社会推出这项产品。这时,比尔.盖茨想到了IBM。

双方合作的基础首先是对双方都有价值,而且是对方急切需要的一种价值。因此,合作的实质也就成了“你为我用,我为你用”。在当时,IBM想向个人计算机方向发展,但它必须有合作伙伴,IBM虽然十分强大,但要完成此项开发,软件上仍需合作。恰好,微软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小有名气和成果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这样,二者一拍即合。于是新闻报纸上登出一条经典的新闻:当蓝色巨人(IBM)下山摘桃子的时候,微软幸运地搭上了这班车。

合作,是商业应酬的独特方式,通过对彼此利益的关心,找到双方契合的地方;合作,就能够让彼此都获得更多的利益。你好我也好不是一句空话,只要你能发现合适的机会,为别人提供他所需的帮助,这个人日后没准就是你进阶的有力后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每个人的能力、优点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联合二人之合力,就能够做出一番不一样的事业。而这样的成就,往往超越了单纯从自身角度出发、只为自己谋利益的应酬,而是将应酬与互利互惠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胡雪岩本是浙江杭州的小商人,他不但善于经营,也善于做人,颇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常给周围的人一些小恩惠。

在经商小有成就后,胡雪岩开始筹谋干一番大事业。他想,中国一贯重农抑商,单靠纯粹经商是不太可能出人头地的。大商人吕不韦另辟蹊径,从商改为从政,名利双收,所以,胡雪岩也想走这条路子。

王有龄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但苦于没有钱做敲门砖。胡与他稍有往来。随着交往加深,两人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目的。于是,王有龄对胡说:“雪岩兄,我并非无门路,只是手头无钱,十谒朱门九不开。”胡雪岩说:“我愿倾家荡产,助你一臂之力。”王有龄说:“我富贵了,绝不会忘记胡兄。”胡雪岩变卖了家产,筹集了几千两银子,送给王有龄。王去京师求官后,胡雪岩仍旧操其旧业,对别人的讥笑并不放在心上。几年后,王有龄身着巡抚的官服登门拜访胡雪岩,问胡有何要求,胡说:“祝贺你福星高照,我并无困难。”王有龄是个讲交情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令军需官到胡的店中购物,胡的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大,他与王的关系也更加密切。正是凭着这种工夫,胡雪岩使自己吉星高照,后来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应酬固然首先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与别人进行周旋的。但是如果你能提升一个境界,运用双向思维,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挖掘出彼此的需求以及优势,看看是否合拍,就有可能发现新的合作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番事业。

把握应酬的底线

应酬虽需揣摩对方的心思,但也不是要求你完全放弃自己,完全跟着别人走。应酬虽花样繁多,但也不是说可以不择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应酬是一门艺术,但是这门艺术也有自己的底线,也就是原则。

应酬的第一原则很简单,保持距离。虽然应酬无时不在,但是你也不要一天二十四小时总跟人家黏在一起。距离产生美,你必须学会有进有退,有分寸,才能有良好的收效。

汤姆是一家大汽车公司的雇员,由于工作勤奋努力成绩斐然,在短短的几年间,步步高升,事业一帆风顺。而有几位跟他一同起步的同事,限于能力和机会,却至今仍保持着多年前的原状。因此在大家相处之时,汤姆总觉得不太自然,甚至还有些战战兢兢。起初他为了避免老同事们指责他过于高傲,频频地请这几位老同事吃饭,而且说话也比过去更加小心,客气了,饭菜档次更是极显尊重。不料同事不仅没领他的情,反倒认为他简直得意忘形,太“招摇”了,甚至越发不平衡起来,认为汤姆原本只是个“草包”,是凭着这些“卑劣”手段爬上去的。汤姆最终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

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仅以平常心淡然面对平常事。公事上,汤姆谨记“大公无私”的原则,若是自己的直辖下属,就采取冷静的态度,奖罚分明,说一不二,绝不再抱“大家都共事这么多年了,算了吧!”的想法。只要态度诚恳,就不怕对方误解生气。私底下,仍然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投契的就当做朋友一般看待,不能合拍的,也不再刻意去改善了。若不属于自己的直接下属,公事上很少相交,那就简单好办多了,平日见面,大可友善一番,友善之后也绝不会再额外“加温”。

汤姆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和同事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应酬不是把所有人都黏在一起成为一个共同体永不分开,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有适当的表现,而其余时候就各干各事,互不打扰。如果整天黏在一起,那就不叫应酬了,这样的做法也必定没有好的效果。

应酬的第二个原则是恰到好处,学会说话。你跟别人应酬的时间往往都很短暂,也许就是敬一杯酒,也就就是一问一答。如果你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展现自己,那就是成功的应酬;如果你没能把握住机会,不会说话或者办事不到位,就会丧失机会。

比方说,你第一天上班,不免要和同一机构的其他同事们略作应酬,通常是先来一番自我介绍。

简单地说:“我叫刘司,请多指教”也可以,不过太过平常,不出彩。

你也可以说:“我是今天才开始上班的刘司,在会计部管出纳的,请多多指教”,说明你来做什么职位,或负责什么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如果你说:“我在某某会计专科学校毕业,曾在某某银行任会计……”这样就变成过分了。凡是良好的应酬,都应避免自大、分辩或太多的解释。

又比如,你今天上班迟到要向上司解释原因,如果你说“今早二环路发生车祸,汽车大摆长龙,我只得半途下车找出租车,但每一辆出租车都被人截走,等了好久才……”车祸,摆长龙阵,出租车……都是原因,而迟到却是结果,你的上司一定不耐烦听这些的。

这里有两个答案,你看看哪一个比较好·

a.“今天公共汽车出了毛病,所以迟到了,非常对不起。”

b.“今天迟到了,非常对不起,因为公共汽车半途出了毛病。”

上面两句说明,原因与结果互相倒置,听起来一样令人觉得舒服,就比那啰唆的解释明朗多了,也更能得到上司的认同,最起码不会在迟到这一印象之外再加上“啰唆”或者“麻烦”的坏印象。

应酬的第三个原则是场所问题。有些话在一些场合能说,在另外一些场合就不能说。分清楚自己所处的场合,恰当地选择语言,是应酬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

应酬需要一个场所,而且不是随意的场合,因场所的不同而收效各异。比如,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就要到僻静的公园或小河边上,而不会到商场的坐椅上。所以,要想得到理想的应酬效果,就必须物色一个适宜的应酬场所。说到场所,人们会想到办公室、家庭、公园,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这些场所,各有各的条件,各有各的特点。

办公室:这里比较严肃,是谈公事的地方。一般上下级之间的应酬或接待来访者,在这里更合适。人们有一种感觉,好像在办公室谈的事能给人以信任。

在家里: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心情较为“解放”,对事物的理解比较清楚,所以,有些事,最好是到别人家里去拜访。在家里就不同于办公室,办公室总给人一种有很多事要办的感觉,不能专心致志地和人谈话。如果下级想请他的上司解决某种困难,最好到上司的家里去,上司会静心、耐心地听你倾诉苦衷。有时,朋友、同事间为了解除某种误会,也多上门到家去交谈。这样做,一般效果都很好。

在车上:一些很有采访能力的记者,在采访时,往往抓住人们下班回家坐车的时间。因为这时已经下班了,被访问者一心想回家去,坐车这段时间无其他事可做,当然会好好地接受记者的访问了。

在餐桌上:很多人谈生意有了基本意向后,往往主动的一方就要请吃饭。在餐桌上,人们感到更“解放”,似乎有说话不算数之感。其实,只要不是醉后之言,都是算数的,也许是因同餐进酒,把双方的关系拉近了的缘故,会使谈判有明显的进展。一般人说的“我晚上有应酬,”多半是请人吃饭。可见,餐桌上是应酬的一个很重要的场合。

距离、语言、场所是应酬的关键要素,只有掌握好了这些因素,才能得体应酬,让应酬为自己助力。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的因素在影响着应酬的效果,这就需要在实战中慢慢体会,不断锻炼,以臻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