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辨证分型治疗验案 (2)
患者以“心绞痛、心肌梗死”收住入院,经住院治疗一段后,病情基本稳定。但心前区常感闷痛,右手臂有时有麻木感,汗多,尿少。8月11日突然胸痛彻背,呼吸困难,心慌心悸,恐慌万状。中医会诊,见舌体光红,口唇紫红,巩膜充满血丝,指头胀红,脉律不齐,左手伏匿,右手迟缓。
辨证为气滞血瘀、血行不畅之证候。故处通阳化气、活血化瘀之方治之。
桂枝9g,赤芍9g,白芍9g,甘草3g,茯苓9g,白术9g,丹参24g,川芎12g,红花9g,降香12g,浮小麦24g,龙骨24g,牡蛎24g,何首乌9g,石菖蒲9g,瓜蒌9g,薤白9g,姜半夏9g。2剂。隔日1剂。
8月15日二诊:诸症大减,喜形于色,脉气转和。原方4剂,隔日1剂。
8月25日三诊:患者经过服药,病情逐渐好转,准备出院疗养,要求将原方药带回服用,治疗至此告一段落。
按:本案证属气滞血瘀、胸阳闭阻。病情已急,速进通阳化气、活血化瘀之剂以挽回之。方中桂枝、龙骨、牡蛎、瓜蒌、薤白、半夏宣痹通阳,使气行血行,通则不痛;更以石菖蒲、何首乌、浮小麦等敛阴止汗。
医案出处:《刘星元临证集》
验案5
杨某,女,78岁。1979年2月12日初诊。
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外院治疗5日后,请郭士魁大夫会诊治疗。现症见:精神萎弱,气短,胸闷,出汗,肢冷。检查:舌质黯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属真心痛,心阳亏虚,心脉阻滞,夹有脾胃积滞。治以益气活血,佐以和胃化滞。
党参15g,生黄芪12g,白术10g,当归15g,川芎10g,玉竹12g,郁金15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莱菔子10g,神曲12g,炙甘草10g。
2月19日二诊:进上方一般情况好转,已下地活动,仍有胸闷发憋,活动时感气短,心悸,舌质黯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左寸脉弱。予以益气活血,理气复脉之剂。
党参15g,生黄芪15g,丹参15g,当归12g,红花10g,玉竹15g,五味子10g,石菖蒲12g,木香6g。
2月26日三诊:服药后精神好转,能在室内活动。畏寒,活动后气短、心慌均减轻,食欲有进步,睡眠好,舌质黯苔薄白,脉弦细。
上方加淫羊藿10g,巴戟天10g。上方服用7剂,无明显胸闷、气短,活动较前增加,二便调,睡眠可,准备带药出院。
按:本例高龄真心痛,素体肾亏,心气不足。气为血帅,气虚则血瘀,血脉瘀阻,不通则痛而发为真心痛。自觉胸闷,气短,精神萎弱,畏冷,乏力,乃属阳虚,心气不足,血脉瘀阻;舌质黯为血瘀之证;舌苔黄腻为脾胃积滞运化失司之象。予以益气活血,佐和胃化滞之剂。党参、黄芪益气;丹参、川芎活血通脉;玉竹、柏子仁、五味子养心阴;白术、木香、莱菔子、神曲和胃化滞;郁金理气;当归补血汤养血荣心;淫羊藿、巴戟天补肾;炙甘草补中调和诸药。
医案出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
验案6
冯某,男,65岁。1990年2月4日初诊。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绞痛3d。患者有“冠心病”3年余,经常胸闷气窒,甚或胸部绞痛,心悸阵作,一直以西药治疗。3d前开始心前区绞痛明显加剧,不仅程度较以往严重,而且发作频繁,缓解时间短,持续时间长。昨晚因胸痛剧烈入某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救治3d,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前往会诊,诊见心痛时作,痛势颇剧,心烦不安,肢冷唇青,脉象微弱。
辨证属心阳不运,阴寒凝滞,心脉痹阻,有亡阳厥脱之虞。治法以急拟温阳散寒,活血通脉。
淡附子10g,红参10g,五味子5g,黄精15g,细辛4g,桂枝6g,丹参12g,川芎10g,赤芍10g,干姜3g,甘草3g。3剂。每剂煎2次,每日服药3次。
二诊:服药3剂后胸痛即止,肢冷转温,脉有起色,精神亦转安宁。改以益气养阴,通阳复脉善后。
红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桂枝6g,丹参20g,生地黄12g,阿胶(烊化、兑服)10g,山茱萸15g,干姜3g,炙甘草10g。7剂。
以本法调理,2周后病情即趋稳定,至今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者冠心病3年余,心前区绞痛明显加剧3d,乃阴阳偏颇,气血运行涩滞,则聚痰生瘀,痰瘀交阻,闭塞气机,阻滞心脉所致;诊时心痛时作,痛势颇剧,心烦不安,肢冷唇青,脉象微弱,则为心阳不运,阴寒凝滞,心脉痹阻,亡阳厥脱渐至之象,故急当回阳救逆,选用参附汤加味,加细辛、干姜,五味子、黄精敛阴配阳,桂枝、丹参、川芎、赤芍温通血脉。3剂后阳气回复,血脉渐通,故胸痛即止,肢冷转温,脉有起色,精神亦转安宁。改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益气养阴,通阳复脉善后,终使病情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主要病机是阴阳气血虚衰,导致阴阳偏颇;发作时主要表现气血运行失调,痰瘀痹阻。该病例辨证准确,故收效明显。
医案出处:《名老中医经验集》—王灿辉
三、气滞血瘀
验案1
陈某,男61岁。1974年2月7日初诊。
胸骨后刀割样痛频发4d,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症见胸痛引襞彻背,胸闷气促,得饮则作恶欲吐,大便3日未解,苔白腻,脉小滑。
阴乘阳位,清阳失旷,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金匮》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治从其意。
瓜蒌9g,薤白6g,桃仁9g,红花6g,丹参15g,郁金9g,制香附9g,制半夏9g,茯苓12g,橘红6g,全当归9g,生山楂12g。6剂。
2月13日二诊:胸痛5日未发,胸闷亦瘥,面部仍有灰滞之色,大便4日未通,苔薄腻,微黄中剥,脉小滑。痰瘀渐化,心阳亦见宣豁之机,还宜通寓补,以其本虚标实故也。前方去香附、郁金、山楂,加炒酸枣仁9g,生大黄(后下,后改用制川大黄)3g。9剂。
2月21日三诊:胸闷胸痛已罢,便艰,苔腻已化,舌红,脉弦小,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恢复期,病后心阴耗伤,拟补中寓通,以图根本。
太子参15g,麦冬9g,五味子3g,炒酸枣仁9g,浮小麦30g,炙甘草6g,丹参15g,当归9g,桃仁6g,红花6g,火麻仁(杵碎)12g。10剂。
按:本例痰滞交阻,气滞血瘀,先用瓜蒌薤白汤加味,通阳散结豁痰化瘀,服15剂症状消失;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恢复期,生脉散益气养阴调治。住院2d,未用西药。
医案出处:《张伯臾医案》
验案2
田某,女,63岁。
患者在1966年体检发现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昏,血压最高达29.26/14.63kPa,间断服复方降压片尚可控制症状。1976年开始经常发病,心前绞痛。发病前1日,下午饱餐后上腹部疼痛如绞,曾用阿托品等无效,每天上午阵发性绞痛加剧伴呕吐、便秘。2次急诊,以腹痛待查入院。经心电图检查,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证属真心痛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豁痰通络。
益母草15g,丹参15g,川芎9g,瓜蒌15g,半夏15g,枳实9g,黄连1.5g,失笑散9g,青宁丸9g。
二诊:服药7剂,心绞痛未发作,4d后腹痛消失,精神好转,大便通畅,心电图示心肌梗死演变期,原方不动,继服7剂。
三诊:2周后偶有胸闷憋气,指末不温,脉细无力,厚腻虽化,舌质仍偏红。属于气阴两虚之证。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南沙参、北沙参各15g,麦冬9g,五味子3g,石斛15g,丹参15g,川芎9g,苏木9g,桂枝9g,生地黄15g。
药后症状消失,原方续服以巩固疗效,出院。
按:心肌缺血坏死,与气滞血瘀的理论是相吻合的。所用丹参、川芎、益母草均有祛瘀生新之功,川芎为血中气药,走手足厥阴二经,能增强活血之效。如心痛甚者,加失笑散(冲服)、瓜蒌、半夏、厚朴、枳实以豁痰化浊,理气行滞。心肌梗死患者在进入恢复期时,往往表现为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阴阳失衡状态,因此后期多以益气温阳的方法来调治,通常以生脉散为主方,其中以南北沙参养肺胃之阴,麦冬除滋养心营之外,尚有兼清胃热之功,五味子收敛之品,该方一补、一清、一敛,恰到好处。桂枝一药,温经通阳有独特之功,配生地黄滋养心液,又可免除桂枝之温燥。
医案出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张志雄
验案3
王某,41岁,男。1975年1月13日初诊。
患者经常头晕头痛,胸部疼痛,疲乏无力,在某医院心电图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现在胸痛胀闷以左侧为主,心悸,梦多,胃痛泛酸,大便2日1次,腰痛(曾诊断腰椎骨质增生)。舌质嫩,舌边齿印,脉间歇三五不调。
治宜宽胸理气,通阳化瘀。拟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方加味治之。
全瓜蒌12g,薤白9g,姜半夏9g,茯苓9g,杏仁6g,甘草6g,远志9g,侧柏叶9g,石菖蒲9g,丹参15g,玄参9g,糖人参6g,桔梗9g,五味子1.5g,麦冬9g,枳壳9g。3剂。隔日1剂。
1月20日二诊:胸脘胀痛发闷感减轻,头晕较前好转。仍梦多,便干。舌心润腻,脉大间歇消失。1月13日处方基础上加龟甲9g,龙齿9g。3剂。隔日1剂。
2月22日三诊: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胃脘微胀,脉气调匀无间歇。1月13日原方3剂,隔日1剂。
按:本案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有胸闷胀痛,心悸梦多,舌质嫩,舌尖有齿印,脉象间歇,三五不调,有本虚标实之象,胸闷胸胀属于宗气不畅,血脉不活,因此,治疗首在调气,气开血畅,胸痛、胸闷就会好转,其余症状如心悸、梦多、腰痛、大便不畅、胃脘疼痛、泛酸往往会随着主症的好转而消失。初诊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宣痹通阳;茯苓杏仁甘草汤和中利水,开肺化痰;远志、石菖蒲宁心开窍;生脉散益气养阴。二诊加龟甲、龙齿养心安神。
医案出处:《刘星元临证集》
验案4
陈某,男64岁。
高血压病史15年,近2月来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似刀割,全身冷汗,活动及劳累后加剧,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来院当天复查心电图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中医会诊:患者体型肥胖,心前区疼痛如刀割,大汗淋漓,大便干,舌质紫黯,舌边缘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数。
证属真心痛,阳微厥逆,气滞血瘀型。
人参,附子,龙骨,牡蛎,桂枝,益母草,丹参,川芎。
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守方不更,再进3剂,复查心电图为前壁心肌梗死演变期。由于舌黯转润,苔腻亦化,即改用益气养阴,化瘀祛浊方法以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