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痰瘀互结 (1)
验案1
黄某,女,37岁。1992年3月26日初诊。
半年前曾患心肌炎,经治虽缓解,但仍时有心悸心慌,胸闷憋气,倦怠乏力,寐差梦多。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服西药治疗效不佳。刻诊除见上症外,又见肢末发凉,晨起头晕不清,口干欲饮,偶有咽痒干咳,大便干,2d 1行,月经正常,白带多,舌黯红,舌苔黄腻,脉细数。
证属痰瘀阻脉,气虚内热,兼有肠燥。治以豁痰通脉,益气安神,清热润肠。
全瓜蒌30g,薤白10g,丹参15g,郁金10g,香附10g,首乌藤30g,炒酸枣仁(杵碎)15g,远志10g,太子参20g,生甘草5g,金银花12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畅情志,勿过劳。
二诊:咽痒咳止,心悸胸闷见轻,仍便干,余如前。
原方去远志、金银花、生甘草,加炒枳壳10g,生龙骨、生牡蛎各(杵碎、先煎)30g,竹茹10g,丹参增至30g,续进7剂。
三诊:胸闷虽减而胸痛时作,苔薄黄,余如前。
原方去炒枳壳、香附,加当归10g,远志10g。续进7剂。
四诊:胸闷大减,心悸心慌偶发,口干,便干日1次,苔少。原方瓜蒌减至15g,茯苓增至30g,并加麦冬12g,五味子(杵碎)5g,续进7剂。
五诊:胸闷除,口干,白带减,身感有力,偶有心慌,便稍干。原方再进10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心肌炎半载,经治虽缓解,但未康得。就诊时其症状以心悸心慌为突出,故归为中医心悸病。本案主要病机为痰瘀阻脉夹虚夹瘀。其舌中苔腻,白带多,乃痰湿内停之兆;舌黯红,心肌供血不足,为瘀血之征。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心失所养,气机不畅,不失为心悸心慌,寐梦多,胸闷憋气;气虚夹痰湿,故倦怠乏力;气虚痰瘀,血运不畅,肢末失于温养,故发凉;咽痒,干咳,口干欲饮,便干,均为内热伤津灼肺之象。
初诊以豁痰化瘀通脉,故投全瓜蒌、薤白、丹参、郁金等;兼以益气养心安神,故投太子参、首乌藤、炒酸枣仁、茯苓等;佐以清热,故投金银花、生甘草。此外,又投香附,以行滞气促进痰瘀消散;瓜蒌又兼润肠通便。二诊去金银花、生甘草以加炒枳壳、竹茹、生龙骨、生牡蛎、并增丹参用量,意在增强祛痰化瘀安神之力。三诊胸闷虽减,而胸痛新见;虽热势减,而寐仍差,故去炒枳壳、香附,加当归、远志,以增强化瘀祛痰通脉安神之力。四诊诸症大减,惟口干,便干,脉细,苔少,知痰瘀渐去,其病机除气虚有热外,又有阴虚一面,故减瓜蒌用量,并另加麦冬、五味子,意在合太子参共奏益气养阴之效。五诊原方再进,遂使诸症痊愈。
医案出处:《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杨某,男,56岁。1975年11月23日初诊。
头晕,胸痛频作,胸闷憋气,血压偏高(23.28/12.77kPa),脉来如鱼翔,来明去暗,脉搏60/min,舌苔白腻。
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浊痹阻。治宜宣痹化浊,活血化瘀。
川桂枝12g,竹沥半夏6g,石菖蒲9g,郁金9g,罗布麻叶9g,生地黄15g,黄精12g,玉竹9g,制香附6g,陈皮6g,大枣10枚;冠心苏合丸每日2次,每次1粒。7剂。
二诊:诸症未罢,脉舌同前,原方续进。7剂。
三诊:药后胸痛未发作,胸闷憋气尚存,苔薄脉弦缓,仍守原意。
川桂枝12g,竹沥半夏9g,石菖蒲9g,郁金6g,生地黄15g,丹参12g,黄精9g,川芎6g,赤芍9g,葛根9g,大枣10枚。7剂。
四诊:胸闷渐减,脉来纺缓有力,苔薄腻。仍宗前意出入。
川桂枝12g,生地黄15g,石菖蒲9g,竹沥半夏6g,南沙参12g,麦冬9g,北五味子3g,郁金6g,川芎6g,赤芍9g,丹参15g,大枣10枚。14剂。
药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按:本例为高血压心脏病。入院前胸痛频频发作,胸闷憋气,脉来如鱼翔,来明去暗,《濒湖脉学》有:“虾游鱼翔,命脉将绝”之说,上乃脾肾阴阳两虚,平衡失调。脾失健运,肾失蒸化,湿浊停聚中焦。心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浊痹阻,不通则痛。先以宣痹化浊,活血化瘀,继则入益血善阴之品,平衡阴阳,药中病机,诸症缓解。
医案出处:《张志雄医案选》
四、心脾两虚
验案1
钱某,女,52岁。1979年11月8日初诊。
怔忡时作,夜寐欠安,脘腹不舒,大便糜烂,脉两手细弱,舌质胖少苔。
乃心脾两亏,运化不健,中气失调。治以调养心脾,和胃畅中。
党参15g,炒酸枣仁10g,茯苓10g,龙齿15g,佛手9g,炒当归9g,远志4.5g,广木香6g,丹参9g,炒谷芽10g,香砂六君丸(包煎)12g。7剂。
11月16日二诊:怔忡减少,夜寐较宁,胃部已舒,脉仍细弱,舌有薄苔。再拟养心益脾,巩固疗效。
党参15g,炒白术9g,陈皮5g,炒当归9g,炙甘草4g,茯苓10g,丹参9g,炒白芍9g,制香附9g,炒谷芽10g,炒酸枣仁9g。7剂。
按:体素虚弱,症见不足。故怔忡时作,夜寐欠安者,心病也;脘腹不舒,大便常烂者,脾胃病也;气虚血少,故脉细弱,舌胖少苔;用归脾法加减补养心脾,和中调气。
医案出处:《朱古亭临证录》
验案2
刘某,女,41岁。1971年6月15日初诊。
心跳、气短20余年,长期口服******治疗。于去年10月至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2个月,缓解出院。出院后,病情又逐渐加重。于10d前腹泻水样便,每日六七次,口服氯霉素后,大便恢复正常,在此期间,停******,心悸气短加重,在我院急诊室治疗,给予吸氧,口服氢氯噻嗪、土霉素,间断予毛花苷C 0.4mg,症状明显好转,转入病房治疗。
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诊见心悸,气短,盗汗,自汗,手心发热,畏寒,口干思饮,舌质红,苔白腻,脉结代。
证属心脾血虚,神失所养,故惊悸不安。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党参25g,茯苓20g,白术15g,炙甘草10g,木香7.5g,炒酸枣仁15g,石菖蒲15g,当归20g,白芍15g,桂枝10g。3剂。水煎服。
9月24日二诊:服药后,心跳加重,余症如故。再拟扶助心阳,养心 安神。
党参50g,制附子10g,干姜10g,炙甘草7.5g,丹参15g,炒酸枣仁15g,远志15g,生龙骨20g,炒麦芽25g。3剂。水煎服。
10月4日再诊:药后效果不显,仍心跳,气短,头晕,汗多,虚乏无力,饮食不振,精神萎靡,脉细无力,舌质赤,苔白腻。补之皆不应,拟通阳利湿,镇心安神。
防己20g,桂枝10g,泽兰15g,首乌藤25g,炒酸枣仁20g,茯苓25g,莲子15g,生龙骨15g。水煎服。
上药又服28剂,至11月19日,不觉心跳,可以轻微活动,睡眠转佳,有向愈之势。后由于换病室,另一医师给服生脉饮及复脉汤,半个月后病复如初,又改防己桂枝汤加减,2个月后,基本治愈出院。
按:本案为阳虚饮停,上凌于心之证。故用补心脾、助心阳之方不应。后取金匮防己汤合桂枝龙牡汤意,通心阳,散支饮,安心神,诸症悉平。方即获效,无须更换,后改生脉复脉法则非,病乃复发,复用前法治愈。治疗慢性病,当守效不更方之训。
医案出处:《孙允中临证实践录》
验案3
齐某,男,40岁。1992年2月12日初诊。
患者近3个月因工作劳累,熬夜而出现阵阵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咽部发堵等症状。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心率72/min,律不齐,期前收缩7~10/min。给予美西律100~150mg/次,每日3次,口服。开始期前收缩尚能控制,但稍减量或偶尔忘服则期前收缩次数增加。现心悸气短,脉跳间歇,伴胸闷憋气,咽部发堵,眠差梦多,疲乏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结代。血压14.63/9.31kPa。心率70/min,律不齐,期前收缩9/min。
辨证属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治宜补益心脾,镇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炙黄芪24g,太子参20g,沙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0g,龙骨、牡蛎各(先煎)24g,茯苓20g,苦参10g,当归15g,炒酸枣仁12g,炙甘草6g,远志10g,珍珠母(先煎)24g,木香10g。7剂。水煎服。
2月19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心悸气短减轻,期前收缩减少,但感胃脘胀满,舌苔薄白,脉细滑。心率70/min,期前收缩3~5/min。
守方,上方去苦参,加佛手行气消胀。14剂。水煎服。
3月4日三诊:上方连服14剂,近1周来,期前收缩明显减少,胸闷憋气,咽部发堵消失,小腹微胀,舌苔薄白,脉细。心率75/min,律齐。复查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消失。
守上方加木香10g,每日1剂巩固疗效。
按:期前收缩属中医“心悸”的范畴。盖心主血脉,而益神志,心脉的搏动与心血的运行都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与心血的充盈。若心气或心血的任何一方面不足,都会产生心悸。本案患者因工作劳累过度伤及心脾,致心血亏耗,神失所养出现心悸气短,少寐多梦,脉三五不齐。治疗时,以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太子参、炙甘草温补益心脾之气,健运生化之源;当归、麦冬、沙参性温而润,补益心脾之血;茯苓、远志、酸枣仁、五味子宁心安神;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止悸;苦参为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经验用药,现代药理研究其含苦参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木香可引诸药入脾经,补而不滞,通脾奉心,《本草纲目》认为其有“治心悸”之功。诸药配伍,共奏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定悸之效。
医案出处:《李介鸣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4
赵某,女,54岁。
发热已2个多月,经中、西药治疗,发热渐退,但从此出现心悸不安,每日发作数次之多,西医诊为“心房颤动”,多方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患者生活拮据而忧悉,从此病情逐渐加重。精神抑郁,整日呆坐,两目直视,寝食俱废。心中悸动,失眠少寐,时发低热,月经量少,血色浅淡。视其舌淡而苔薄白,切其脉细缓无力。
辨为忧思伤脾,心脾气血不足之证。治当益气养血,补益心脾。此病进归脾汤加减为宜。
红参8g,白术10g,黄芪10g,炙甘草10g,当归10g,茯神10g,远志10g,酸枣仁30g,龙眼肉12g,木香3g,首乌藤15g,白芍15g,生姜5片,大枣3枚。
服药7剂,心悸大减,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夜间能睡眠,精神转佳,诸症亦随之好转。效不更方,又服10余剂,心悸不安,夜能安睡,逐渐康复。嘱其安静,将息调养。
按:本案心悸一证,起于发热之后,又因思虑、忧愁等情志,损伤心脾,气血不能奉养心主,故发生心悸不安之证。《素问·口问》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食少、倦怠、虚热,脾气虚之象;形消、不寐,心血耗之征。况其月经量沙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缓等候,均为气血不足之反映。故治疗当以健脾养心,气血两顾为主。归脾汤方用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大枣甘温以补心脾之气虚;当归、龙眼肉味甘而润能补心脾之血虚;茯神、远志宁心安神定悸;酸枣仁敛肝安魂;木香气香令药归脾,以养忧思之所伤,又能促进脾胃之运化;加白芍助当归以补血,加首乌藤助酸枣仁养心舍神而治不寐。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5
文某,女,71岁。
常发心痛,气候转寒或遇阴雨时发则尤甚。自觉有冷气从胁下上冲心胸,痛在胸部膺乳间。平时常感胸满,心悸,头昏,颈胀,短气无力,形神困倦,食纳差,不得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