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自然疗法
12357600000010

第10章 防治冠心病的其他天然中草药

第三节防治冠心病的其他天然中草药

在防治冠心病的天然中草药中,除了药食两用中草药和具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草药之外,还有下列一些天然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之功效,能够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或者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在防治冠心病的食疗药膳和中药汤剂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在防治冠心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分别阐述如下。

1.赤芍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毛果赤芍或卵叶芍药的干燥根。味甘,性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为著名的清热凉血类中药,也是防治冠心病的常用中草药。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认为,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芍药苷、芍药碱、芍药醇、β谷甾醇等,有镇静、镇痛、抗炎、护肝、抗溃疡等药理作用。赤芍有确切地活血化瘀作用。赤芍及其有效成分赤芍精和赤芍801等对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表明,有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小板功能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赤芍能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还能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少,具有肯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用赤芍防治冠心病疗效确切,入煎剂,常用剂量为6~12克。

用赤芍、降香、丹参、川芎、红花、檀香组方,每日1剂,合3次煎汁服用,连续用4周,治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但应注意,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血虚无瘀之证及痈疽已溃者慎用。

2.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简状花冠。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经闭、痛经、胸痹心痛,产后瘀阻腹痛,脑卒中(偏瘫)等。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红花有降压作用,能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红花特别适用于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或者合并偏瘫的患者。水煎服或入药膳,每次用量为3~10克。

3.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头痛眩晕,胸胁疼痛等病症。内服,入煎剂,一般常用剂量为3~10克。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的主要成分是川芎嗪、阿魏酸、大黄酚、川芎内酯、叶酸、甾醇、维生素A等。川芎水提物及生物碱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川芎嗪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实现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有临床观察表明,用川芎嗪注射液1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滴,每日1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显效率为62.9%,总有效率为92.5%,心电图好转率为40%。

4.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是一味补血的良药,它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眩晕、血虚头痛等病症。当归的最大特点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通经,特别适合治疗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等病症,有“妇科专药”之称。另外,当归还对中老年人的冠心病心绞痛,便秘,皮肤瘙痒症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阿魏酸、生物碱、有机酸类、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主要药理作用有:当归具有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够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细胞和抗心律失常。当归具有降低血脂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缺血症状,保护脑组织等作用。当归还能够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当归还能保护肝细胞,抗辐射,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促进巨噬细胞的蚕噬能力和抗肿瘤作用。

当归对冠心病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疗效,对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有一定效果。适用于治疗冠心病,一般用量为每次5~15克。

5.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属于活血祛瘀类中药,它味甘、微寒,归心、肝、心包经。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淤血病证。善于活血行血,对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栓性疾病、月经不调及各种淤血阻滞病证有较好疗效。

现代中药学研究表明,丹参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类、丹参酯类、丹参醌类;水溶性成分包括丹参有机酸类、丹参醛类及维生素等。丹参的药理作用主要有:①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益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②丹参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的作用,并且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③丹参能够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降低血液的黏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地防治作用。

对于冠心病患者可采用下列中药便方进行治疗:①丹参10克,红参5克,三七3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②丹参10克,山楂10克,川芎5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的患者。③丹参10克,川芎5克,元胡5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治疗轻度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6.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它属于活血调经类中药。它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

现代中药学研究认为,益母草含益母草碱、亚麻酸及延胡索酸等。药理作用主要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的作用,能够减慢心率、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对血管壁有直接扩张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红细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用。益母草还能改善心功能。

益母草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黏血症、肺心病、肝硬化腹水、前列腺肥大等。有临床报道,用益母草注射液2支(每支含生药4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显著。

7.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它性温,味微苦。具有活血、止咳、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胆固醇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等病症。每天用量为4~9克。

8.蒲黄又称生蒲黄,为香蒲科植物狭叶香蒲或香蒲属其他植物的花粉。它味甘,性平,归心、肝经。有止血、散瘀、利尿之功效。主治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等病症。内服,水煎服,一般用量为6~10克。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认为,蒲黄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有柚皮素、槲皮素、异槲皮素、香蒲新苷等,还含有挥发油、多糖及甾醇等。药理作用主要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脉血流量,抗缺氧、抗炎、抗渗出和抑菌作用。

有临床报道,用单味蒲黄内服,治疗冠心病患者2个月,能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降低血压,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

9.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带叶茎枝。属于祛风湿类中药,它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有祛风湿,补肝肾之功效。主治腰痛、痹证、眩晕、月经不调等。

现代中药学研究认为,桑寄生含齐墩果酸,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扩张血管和降血压作用,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及利尿作用。

临床上常用桑寄生来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一般入水煎剂或者入药膳,常用剂量为9~15克。

10.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主治血瘀气滞诸证,是一味活血祛瘀类中药。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姜黄有抗炎、抗凝、抗氧化、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利胆、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抗肿瘤等作用。治疗老年冠心病等血淤病症,水煎服,每次3~10克。

11.荷叶性平,味苦涩,有清热解暑,清利头目,降脂减肥等功效。荷叶中含有黄酮苷,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适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或肥胖症的患者。

12.决明子又称草决明,为豆科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有显著的降血压、降血脂作用。适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或高血压的患者使用。一般用法为入汤剂或入药膳,每次9~15克。

13.降香为豆科常绿小乔木降香檀的根部心材。它性味辛,温,归心、肝经。有活血散瘀,止血定痛之功效。近年来,中医常用降香与丹参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降香气香辛散,温通行滞,有散瘀止血,活血止痛之功。一般用法用量为每次1~2克,研末吞服。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患处。凡阴虚火盛,血热妄行而无瘀滞者不宜用。

14.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树皮。性热,味甘辛,具有温中散寒,健脾暖胃,通利血脉之功效。适用于治疗中医辨证为阳气虚衰型或阴寒凝滞型冠心病患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肉桂有抗心肌缺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防治冠心病有益。每次用量为1.5~4.5克。

15.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性平,味甘,酸,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益阴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悸健忘,体虚多汗等症。冠心病患者伴有心悸、失眠者可服本品。每天用量为9~15克。

16.瓜蒌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栝楼的成熟果实。在中药学中瓜蒌属于化痰类中药。它性寒,味甘,归肺、胃、大肠经。瓜蒌皮具有清肺化痰,利气宽胸之功效,瓜蒌仁能够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全瓜蒌具有以上两种功效。近年来,中医用瓜蒌配合薤白、半夏、陈皮等治疗中医辨证为痰浊壅塞型冠心病患者,取得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