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名中医经验撷菁
12372100000015

第15章 方药运用 (8)

第二章 方药运用 (8)

五苓散、猪苓汤,医者视为利水之剂,任氏认为此皆未识其奥义。清代钱天来注五苓散云:“其立方之义,用桂以助肾脏蒸腾之气,更用诸轻淡以沛肺家下降之功,使天地阴阳之气交通,气化流行,而上下之气液皆通矣。”故任氏认为此系通利三焦、化气行湿之方,凡水湿留滞、气化不行所致内外上下诸症皆可治疗。水湿留于外者,见水肿或皮肤湿疹,可用之;水留于上之眩晕、痫证可用之;水蓄于中之呕逆可用之;水蓄于下之小便不利可用之……能使津液敷布正常,无有余、不足之患。本病津液不足于上而趋于下,故用此方助脾之转输、肾之蒸腾、肺之通调,使三焦水道通利,气化正常,则尿多、烦渴自消。因此,不能简单等同于利尿之剂而不敢用于多尿之症。临证时见舌淡白、苔润滑者,为阳虚,用五苓散;见舌红、少苔或少津者,为阴伤,用猪苓汤。一阴一阳,不难区分。

乌梅丸治胆胀“胆胀”一病,首见《内经》。《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胆囊炎。近人多宗“六腑以通为用”之说,喜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于实证、热证有效,而临床上有些胆胀者表现出寒热虚实兼见者,从少阳、阳明论治往往无功。依六经辨证,胆属少阳,但中、西医所言“胆”并非完全相同,故不能认为胆囊炎即等同于少阳病。有些胆胀患者,其痛遇冷为甚,甚则肢厥,或兼见大便溏而不实,虽有口苦、心烦、不欲食等似乎少阳见证,但病已非少阳,而属厥阴,呈寒热错杂之候。因少阳、厥阴相为表里,互为中见(《素问·六微旨大论》);阳气盛多归于少阳,阳气弱则内入厥阴。

因此,任老指出,此类胆胀应从厥阴辨治,而以乌梅丸为主方。方中乌梅酸温入肝,以敛补肝之体;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温之药以温肝脾,“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辛温之药乃补肝之用,助肝木之升发条达;又厥阴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故以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制之,使相火不亢;再用人参补气健脾,“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当归补血,以肝为藏血调血之脏故也。综观本方配伍,顺应了中医肝“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有相火内寄”(《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的特性,又照顾到肝木与中土的关系,组方严谨细密,故为厥阴病之主方。多数医家喜用疏肝利胆之方治疗胆胀病,而乌梅丸法则另辟蹊径,正合仲景阴阳对待之义。

白通加猪胆汁汤救治心衰《伤寒论》“少阴篇”第315条云:“少阴病,下利,脉微,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多数注家认为,本系少阴虚寒已极,服白通汤之大辛大热回阳救逆、宣通三焦之阳气为对症之方。然药后反干呕而烦,乃阴寒太盛 ,与阳药格拒之故,因于白通汤中加入童便、猪胆汁二味苦寒之品,引阳药入阴。而清代章虚谷指出:“……加猪胆汁、童便,反佐苦寒,引阳药入阴,以交通阴阳之气。盖胆汁属少阳,童便入少阴,而少阳少阴皆为枢。运其枢,使表里阴阳之气旋转以和,而制方之妙有如此。

”任氏在临床中观察到,少阴病心衰者较少出现服热药阴阳格拒现象,而用此方常应手而效,可知加猪胆汁、童便二味非多数注家所谓为防格拒而设。故赞同虚谷的注解,明确指出:“此二味不仅是反佐,更有引经作用。胆汁引药入胆”(薛生白《湿热病篇》治湿热余邪留滞、胆气不舒之目不瞑而惊悸,用猪胆皮以入胆。此“胆以合胆”之义),胆为甲木,主春生之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阳药入胆,则胆气升发,生机向荣;童便咸味入肾,能引药下趋少阴,则阳药入肾,温肾阳、逐阴寒,使冬寒消而阳春至。二味引经药妙用正在此处。应用此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肾脏病等所引起的各种心衰,屡试不爽。肺心病心衰者,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猪胆汁药房不备,用人工牛黄代之,因牛黄为胆中结石,故能入胆,且其透达之力更胜于胆汁。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多种痛证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第29、30条,本为治“脚挛急”而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变动为握。”(清代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说:“握者,拘急之象。”)因此,拘急之病,多从肝治,用缓肝之法,而芍药甘草汤为缓肝急之第一方。芍药酸苦而寒(一说苦平),酸入肝,合炙甘草之甘温,酸甘化阴,二药相伍,缓肝、柔筋、通血痹,以收止痉、止痛之功。任氏用此方对多种疼痛如筋脉、经络、肌肉之痛均有效验,临证加减,常收桴鼓之效。

仲景原方,二者用量等分,任氏方中芍药为30~50g,甘草为10~15g,基本方为芍药、炙甘草、川椒,随证加减,广泛用于多种痛证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胃脘痛、腓肠肌痉挛等。寒客经脉者合甘草干姜汤,并加细辛、炮附子等温经散寒、缓急止痛;热结经络者则以基本方加生地黄、天竺黄、葛根、全蝎;胃脘痛属寒者,芍药甘草汤加公丁香、红蔻仁以温胃散寒、缓急止痛,属胃阴不足者,则加生百合、石斛、金铃子散。任氏还认为,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病,习用祛风除湿通络之药,风药多燥,多用久用而不注意配伍,每致伤阴,阴血不濡,加重经脉挛急而痛。因此,常用芍药甘草汤既可缓急止痛,又无耗伤阴血之弊。

罗诗荣:“长蛇”艾灸治顽疾

罗氏善用“铺灸”疗法,享誉海内外。其“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的课题研究,获浙江省医药优秀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

“铺灸”又称长蛇灸,临床多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痹之证。铺灸疗法时间选暑夏三伏天,以白天为宜。取督脉,从大椎穴至腰俞穴。灸料以斑麝粉、大蒜泥、陈艾绒组成。操作时令患者俯卧,裸露背部。督脉穴(脊柱) 上常规消毒后,涂以蒜汁,在大椎至腰俞穴处敷上斑麝粉,铺5 cm 高蒜泥1条,蒜泥条上再铺以高锥形艾炷,点燃艾炷头、身、尾3点,让其自然烧灼施灸,燃尽后,再铺上艾炷灸治。灸2~3 壮,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灸后皮肤潮红,让其自然出水疱,在此期间严防感染。用消毒针引流水疱液,揩干后搽以甲紫药水,覆盖一层消毒纱布,隔日1次,直至灸疤结痂脱落皮肤愈合。灸后1个月内忌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鱼腥发物等。慎洗冷水,可用温水。避风寒,忌房事。本法适用于虚寒性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腰肌劳伤、增生性脊柱炎、神经衰弱等。孕妇及年幼老弱或阴虚火旺之体者不适宜用本法治疗。

病例1:男,16岁,农民。1980年7月16日初诊。咳喘气急反复发作余年,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自汗畏风,易外感,呼吸短促,舌淡苔薄白,脉象细弱。法当温肾壮阳助运,补肺益气固表。铺灸2壮。经铺灸治疗后3年未发哮喘,参加劳动至今。未服其他药物。

哮喘由痰浊内伏,感新邪触发,肺失宣降所致。本病例系幼年外感伤肺气,后天失于调养,哮喘又反复发作,肺气受损,病久不愈,累及脾胃而致痰浊伏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气虚易外感,而致咳喘频作,缠绵难愈。用铺灸法治之,取其温肾壮阳,助运以化宿痰,补肺益气,固表以绝诱发之因,从而使多年痼疾治愈。

病例2:女,28 岁,农民。1983 年7月28日初诊。四肢关节肿痛变形6年余。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纳少口淡,四肢欠温,畏寒喜暖,经少带多,便溏, 关节晨僵,两手指、腕及踝关节呈对称性棱状畸形,肿痛,昼轻夜重,行动艰难,颈部活动受限,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 )。法当补肾壮阳散寒,行气活血通络。铺灸2壮。10月25日回访,各关节肿痛消退,指、腕、踝及颈部活动明显好转, 生活自理,能做家务。12月27日来院复查:抗“O”正常范围,类风湿因子(-)。以后经多次实验室检查,均属正常,经追访2年,症状稳定,一直参加劳动,未服其他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常由素体阳虚,卫外不固,复感风寒湿邪,迁延日久,内舍肝肾,邪留肢节,脉络痹阻,所致:用铺灸督脉,意在补肾壮阳散寒,活血通络止痛,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病情从而获得了改善。

病例3:男,31岁。视患者右腹部如米粒大小的两簇密集丘疹,从右侧腹胸部向腰背部延伸,局部皮肤异常痛痒,诊断为带状疱疹。即用麦粒灸“蛇眼”、“蛇尾”各3壮,并用艾条熏灸局部,灸后当晚痒痛均减。第3天已见水疱开始焦头,刺痛已消。

病例4:女,46岁。患右侧面瘫2月余,经电针、理疗、药物等多种方法治疗,疗效欠佳。视患者右侧面肌麻痹,右眼睑闭合不全,右额纹消失,鼻唇沟浅,鼓腮漏气,不能皱眉、露齿,口角左歪,漱口漏水,四肢活动正常,证属面瘫。用雷火针温灸,以达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目的。取患侧地仓、颊车、阳白、太阳、下关穴用雷火针熨灸各3次,使局部皮肤微红、不发疱, 每日1次。经灸治,症状逐渐改善。12次后改隔日次,共治22次而获痊愈。

刘渡舟:古今接轨用平胃

刘氏临证喜用经方,擅用经方,每以经方起沉疴、愈顽疾,令人称奇。他提出“古今接轨”之法,倡导经方与时方有机结合,以应对现今复杂的临床病情。

平胃散,《医宗金鉴》曰:“一切伤食脾胃病,痞胀呕哕不能食,吞酸恶心并嚏气,平胃苍朴草陈皮。”说明其具有燥湿健脾、消胀宽胸、理气化痰、调和脾胃的作用,凡与湿食有关的疾病,均可加减或合方用之。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用于治疗脾胃不和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等证。刘氏用本方着眼于湿、食二证。胃属阳明,其气为燥,当燥不燥而为湿伤,则胃不和,可见心下痞满、嗳气呃逆、胃脘胀痛、饮食不化、舌苔白厚腻之证。平胃者,削平胃中食滞、祛除胃中湿邪之义。湿邪得去,脾胃健运,则饮食自消。

如胃为湿伤,郁而化热,心下痞满,口舌生疮者,则用本方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心下痞满而兼见口苦舌红、胁胀脉弦者,则接轨小柴胡汤疏利肝胆气机。他如肝病、肾病以及各种内伤外感疾病,凡有胃部症状而因于湿邪、食滞为患者,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用本方。

刘氏临证,常平胃散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方,由大黄、黄连,(一方有黄芩)组成,治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之热痞证,具有泻热消痞的作用。平胃散,适合舌苔白腻而厚等证。用两方接轨,治疗食滞伤胃,中焦湿浊不化,湿郁化热,食后胃胀痞满,嘈杂泛酸,以及胃脘疼痛,口舌生疮,舌苔白腻,脉沉滑者,效果明显。《医宗金鉴》歌曰:“清胃理脾治湿热,伤食平胃酌三黄,大便黏滞小便赤,饮食爱冷口舌疮。”其方实为平胃散与泻心汤接轨而成。此方也常用于治疗面生痤疮,其机制和应用指征与口舌生疮基本相同。

另以小柴胡汤接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治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热入血室,疟疾等。平胃散平胃中之腐,消脘腹之胀满,对嘈杂反酸,恶心呕吐,心下痞满,凡舌苔白厚腻者,其疗效如神。小柴胡汤与平胃散接轨。古人亦有先例,叫做“柴平汤”。小柴胡汤善治肝胆气火之郁,而平胃散以利气消满、苦温燥湿为长,两方接轨,则疏肝和胃,而使肝胃两顾。

贺裕元:附子温阳治遗传共济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