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谦斋辨证论治学述略 (2)
谦斋认为,中医病因辨证繁复散漫,有必要予以提要钩去。早在1932年,谦斋在《治疗新律》一书中,把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加以合并和补充,提出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气、血、虚十三个纲。他以此曾一度教授其从游弟子,再试教于中国医学院、中医专科学校,颇收事半功倍之效,初学者常把它比作临床经典。1961年,谦斋又删掉“虚”纲,增补”精、神”两纲为十四纲,有理有法,有方有药,建立了统一病因辨证体系,是中医病因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笔者在《走出五脏阴阳辨证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一文中指出,五脏均有阳虚证,但阴虚只有一个。根据谦斋这一观点,再来看病因十四纲,会觉得没有“阴、阳”两纲,那十四纲与脏腑辨证就显得不对称。因为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是同层次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管在十四纲之“寒”纲中有虚寒证,但这只是间接的,不如正面提出为好。为了协调统一,笔者将病因十四纲增补为十六纲,即: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阴、阳。
15.5.2病因十六纲辨证的特点
病因十六纲辨证,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融三因于一炉。谦斋把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加以合并和补充,提出了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阴、阳。②兼诸法为一体。病因十六纲,以八纲归纳证候,如“寒”纲分为伤寒、中寒、虚寒;“火”纲分为温邪、实火、虚火。这六个证候,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如在“寒”纲中,融入六经辨证,在“火”纲中,兼收了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在“气”、“血”、“燥”纲中,涵盖了气血津液辨证。③集理法方药于一身。病因十六纲,共43个主证,33个兼证,有理有法,有方有药,执简驭繁,深入浅出。
15.5.3脏腑辨证法则
谦斋脏腑辨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辨证概念清楚:例如肝气与肝郁,看一般书籍,不易分清。但经他指点,十分明了。谦斋认为,肝气是作用太强,疏泄太过,故其性横逆;肝郁是作用不及,疏泄无能,故其性消沉[8]。②生理病理对照:历代医家十分重视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用药法则,如《千金方》便是以脏腑分类,论列病证方药;钱乙曾根据脏腑虚实立出补泻方剂,后来张洁古也发展为《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然而,这些文献可议之处甚多,目前已起不到辨证准绳的作用。谦斋在前人基础上,系统归纳出“脏腑生理病理对照式”,是辨证论治的一大基石。③特征辨证思维:肝血虚可引起目眩、筋惕肉、不耐操劳、消瘦、面色不华等诸多证状,如何认识它们在证候中的地位?谦斋指出,形瘦、舌质淡、面色不华等常见于一般血虚证,确诊为肝血虚时,必须结合目眩、筋惕肉等肝证状的特征[8]。
提出“特征”辨证思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谓“一般血虚证”,是指血虚一类的共同证状,简称“共征”,与特征相对应。由于特征比较难辨,又不易捕捉,而共征比较常见,所以谦斋的辨证思路,抓住一两个特征,再具备两三个共征,诊断就可以确定。④逻辑思维严谨:看谦斋著作,给人感觉:脏腑辨证概念清楚,证候规范,判断恰当,推理严谨,从中可以领略他的形式逻辑水平;而其特征辨证思维,既全面考虑,又分清主次,这又反映了他的辨证逻辑水准。⑤集《内经》和清代脏腑辨证之大成:谦斋研究《内经》十易寒暑,章太炎称他有整理医学之内功,能锥开医学宝库之奥秘。著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和《内经知要浅解》等,撷取先贤注论多所补正,阐发己见不乏独到之论。脏腑辨证发展到清代,可谓极盛时期,谦斋又编纂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和《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等名著。凭他《内经》和清代脏腑理论的深厚功底,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了脏腑辨证法则。
病因十六纲辨证是侧重病因、联系脏腑,脏腑辨证是侧重病位、联系病因,二者相辅相成,成为病因病位辨证的基本法则。
15.6辨证的复杂法则
复杂法则:五行生克辨证法则。
谦斋在《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一文中,详细论述了两种病因、两个脏腑发病的机制,归纳出内容简练、条理清晰的辨证模式,是比较成熟的复杂辨证法则。五行生克辨证法则有八个特点。①一个渗透:唯物辩证法渗透于五行生克辨证的全过程;②一个条件:本身之气充实则相生,本身之气有余则相克相侮;③两个前提:必须以内脏为基础,必须依据具体病情来辨证论治;④三个要领:必须双方考虑,必须分清主次,必须根据具体病情是否需要来决定;⑤四个原则:补母、泻子、抑强、扶弱;⑥四项注意:五行生克不是高谈空理的,不是简单的,不是机械的,不是所有疾病都用的;⑦八种适应证:母病累子,子盗母气,单纯子虚,实泻其子,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反克,预先加强被克者;⑧十六种证候:水不生木,木克土,土反克木等。
15.7辨证的四大误区
四大误区:五脏阴阳辨证误区、五脏气血辨证误区、脾胃理论误区和肾命理论误区。
15.7.1走出脾胃理论误区
针对脾胃肠概念不清和证状不分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结论: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结合脾胃病的划分原则,提出辨主脏的思维方法;将中气虚病理演变分为四个阶段,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阐明气虚发热的机制是血分亦虚,多兼外邪;内湿以脾胃并重,将湿阻分为三个层次;中气滞是作用不及,胃肠气滞是作用太过;甘温除大热之“大热”,指高热、内伤热中证、气虚发热夹有外邪;甘温除大热之“甘温”,不等于甘补,升、柴勿作单纯升提,是补中升阳兼清热祛邪;东垣之“阴证”指脾胃气虚证,“阴火”指气虚五乱证,“阴火上冲”指气虚相火证。
15.7.2走出肾命理论误区
针对肾命理论中阴阳概念的混乱局面,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结论:提出命门的概念,揭示命门的网络系统;肾与命门是二物一体关系,肾不纳气与肾气不固应统一;肾精肾气的功能归于肾,真阴真阳的全身作用属于命门;传统的肾阴肾阳一律统称为真阴真阳,重构肾命阴阳精气辨证模式。
15.7.3走出五脏阴阳辨证误区
针对五脏阴虚的泛化和阳虚的空白,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学术思想。结论:五脏均有阳虚证,其阳虚各有特点;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其阴虚与阳虚都只能有一个;肝阴虚以肾阴虚存在为前提,其他内脏的阴虚也是如此;肺阴虚与胃阴虚为非阴虚,应正名为肺津亏与胃津亏;五脏之阴虚只有一个,是真阴虚;阴虚发热有规律,血虚发热没有固定热型;把握两个界限,彻底走出五脏阴虚的辨证误区。
15.7.4走出五脏气血辨证误区
针对五脏气虚的雷同和血虚的空白,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结论:五脏均有气虚证,气虚各有特点;气虚分为两类,单纯气虚和气血两虚;肾不纳气与肾气不固应统一,使五脏气虚辨证趋于规范;肝、心、脾三脏有血虚证,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精气与气血津液学说应统一,简称为气血精津理论;精亏、津亏和血虚类似,五脏精、血、津液辨证是同层次概念;重构气血精津理论,建立五脏阴阳气血精津辨证模式。
15.8辨证论治的步骤
步骤:三步八项一式。
辨证论治的步骤,即辨证论治的程序。谦斋辨证论治步骤分为三个步骤、八项内容、一个格式。三个步骤:理、法、方药;八项内容:辨主证、辨兼证、鉴别诊断;针对病因病位定治则、结合主证定治法;
针对病因病位选择成方、针对治则选择治本药、结合治法选择治标药;一个格式:辨证格式。
15.9辨证处方规律
处方规律:处方公式:(病因+病位)+证状;处方步骤:自组方二步四项;成方加减二步五项。
针对中医处方难学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学术思想。结论:处方学是研究处方与治法、成方、药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处方根据病因、病位和证状。处方成熟的条件:必须以较多的治法为根据;以较多的成方为资本;以较多的药物为基础。立法的思路:立法的逻辑构思;立法的步骤;立法的组合与命名。分析成方的思路:分析单方有八种思路;分析复方有独特视角。用药的思路:针对病因病位选治本药,结合证状选治标药;用药以气味归经为本,主治为标。处方筹备思路:基本治法;基本方剂;基本药物。处方公式:(病因+病位)+证状。处方要领:诊断重视全面证,处方重法不从证。处方形式:自组方;成方加减。处方步骤:自组方二步四项;成方加减二步五项。处方技巧:创提对药、处方核心;成方加减、左右逢源;自拟活泼、别开生面;博采单验、巧施效方;用药轻灵、适量简净。
15.10证候结构公式
证候结构公式:证候=特征+共征+基础证+兼证
特征辨证思维,阐明了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它把主证分为特征与共征两类,前者所反映的病因病理比较明确,是诊断的主要指标;后者所反映的病因病机比较宽泛,是诊断的补充、提示或参考。笔者在谦斋特征辨证新思维的基础上,提出证候结构公式。证候结构公式:证候=特征+共征+基础证+兼证。证候结构是依据病因病机分类,把证候分为特征、共征、基础证和兼证,认清它们在证候结构中的主(即特征)次(即共征)、上(即特征和共征)下(即基础证)及从属(即兼证)关系。有了它,证候结构一目了然,特别是在分析复杂证候的时候,常常可以化繁为简。
辨证论治,是中医千百年来的不解之谜,堪称中医的哥德巴赫猜想。谦斋辨证论治学的特点:客观、统一、简明、细致。辨证论治定义,解决了基本概念问题;辨证法则,解决了中医治病的公理问题;辨证步骤,解决了中医治病过程中的思维程序问题;辨证处方公式,解决了处方的核心问题。谦斋辨证论治学,简明而不笼统,细致而不锁碎,易学而不飘浮,是学中医、走捷径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 秦伯未.中医入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29.
[2]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
[3]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15.
[4]黄文东,方药中,邓铁涛,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
[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39.
[6] 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6.
[7]邓铁涛,郭振球.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4.
[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