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谦斋六经辨证钩玄 (2)
少阴以脉微细,但欲寐,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为候也。此病有二,一则里证未具。若发热者,为麻附辛汤。其轻一等,经二三日,自若者,为麻附草汤。若二三日以上,上焦燥热,心中烦,不得卧者,为黄连阿胶汤。若下焦水热相并,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为猪苓汤。若热壅表里间,咳悸、腹痛、泄利下重者,为四逆散。若里实,口燥咽干,或自利清水,心下必痛,或腹胀,不大便者,为大承气汤。此皆阴寒化热之治法也。一则里证已具。若其始无发热,背恶寒,或身体骨节痛,手足寒者,为附子汤。若至四五日,加腹痛下利等里证者,为真武汤。下利滑脱,便脓血者,为桃花汤。虚寒下利甚者,为白通汤。其重一等,厥逆无脉,呕烦者,为白通猪胆汤。下利反少,脉微涩,呕而汗出,或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为四逆汤。其重一等,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者,为通脉四逆汤。若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为吴萸汤。此皆表里纯阴、虚寒之治法也。其他如咽痛咽疮诸方,则不过少阴治标之药。如瓜蒂散亦以其证相似,此乃对比之意也。
厥阴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能食,厥热交替为候也。此病有二,一则脏厥。其脉微而厥,甚则肤冷,躁无暂安时者,为脏厥,治法与少阴之极者无异。故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及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者,为四逆汤。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为通脉四逆汤。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为吴萸汤。若烦躁有时,得食则呕吐蛔者,为乌梅丸。一则寒化热。盖厥阴者,三阴之极,无有所传。然物极则必变,于是有阴化阳、寒化热之证。如干姜芩连人参汤之于吐下,则未离虚寒也。如白头翁汤之于下利,渴欲饮水,已专于热也。小柴胡汤之于呕而发热,则专于少阳也。如栀豉汤之于虚烦,则专于上焦也。如白虎汤之于脉滑而厥,则热盛于里也。如小承气汤之于下利谵语,则热实于里也。此皆阴变阳、寒化热之治法也。其他外寒暴迫,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为当归四逆汤。内有久寒者,为当归四逆吴萸汤。胸中有寒饮,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脉乍紧者,为瓜蒂散。心下有水饮,悸而厥者,为茯苓甘草汤。此其旁证也。
3.2.5《伤寒论》心悟在杂病悉通之后
谦斋认为,人谓《伤寒论》最难渗透,以余观之,殊近欺人。从医者之于伤寒,其致力每在杂病未究之先,其得心传在杂病悉通之后耳。此非亲历者不知,故既读内、难、伤寒、金匮之后,宜阅巢氏病源及千金、外台、本事等书。病源引伸经意,分门别类,比内、难为易知。苟能熟玩,可明经络之源,达于望闻问切之故。伤寒侧重方法,犹之临证之舟辑。千金、外台、本事等,均属有方之作。苟能漫淫其间,参互考订,徐俟其悟,殆另有一境矣。内、难、伤寒、金匮等,犹之筑室者之栋梁。病源、千金、外台、本事等,皆其装饰之物。筑室者必先定其栋梁,而后零星小件,逐次装点,不难美伦美奂也[1]。
3.3六经辨证的再思考
针对六经实质和六经辨证地位问题,笔者在谦斋六经辨证钩玄的基础上,进行一番再思考。
3.3.1从三焦、卫气营血的名称,看六经的可议之处
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均为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对于三焦辨证的名称,后人并没有什么疑异。它的主要精神,是在热性病整个过程中辨别轻、重、深、浅。比如温病初起在上焦,上焦指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顺次传到中焦,中焦指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然后传到下焦,下焦指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正如吴鞠通所说:“《温病条辨》是仿《伤寒论》做法,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从中可以看出,三焦辨证6种证候之名称也都取向于伤寒六经。如果把三焦辨证称之为温病六经辨证,也未尝不可。可吴鞠通并没有这么做,这很可能是借鉴了伤寒六经的负面作用。为了避免类似的争论,他采取两点做法:一是以三焦为名,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一般都能接受;二是以六经为实,且冠上“手、足”字样,如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等,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后人的猜测。
卫气营血乃是温病深浅的四个阶段。笔者初学温病理论时,就觉得有令人费解的地方。因为营与血意思相近,中医贯常把它们做为互词来使用。而在营分与血分辨证中,二者均有烦躁、神昏谵语等相同症状。不同的是前者发斑发疹,后者吐血、舌光干绛、痉厥等。其中血分包括真阴,概念有些混乱。为此谦斋将斑疹与出血归为一期,统称为入营期。而第四期,不再以“血分”命名,改为伤阴期(即“阴分”),其主证为舌光干绛、痉厥抽搐等,温病的死亡也多在这一期。这样分类,就使得温病的“卫气营阴”四期,名符其实,证候规范,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4]。《中医大辞典》进一步点明了卫气营血的名称由来:营卫气血,本属人体的4种精微物质,后世温病学说借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将温病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5]。
也就是说,温病是借用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关系而命名的,于是就产生了血分包括真阴而自相矛盾的问题。阴阳是中医深入浅出的分类方法,不是机械的,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六经辨证也存在与卫气营血类似的问题,正如日人喜多村直宽所说的“动辄彼此纽合”,意思是:往往把这个经与那个经纽合在一起。例如太阳证,明明有许多肺的病(如桂枝加朴杏汤证、麻杏石甘汤证、小青龙汤证),但因为肺是手太阴经,就没法放进太阳篇;又如太阴证,有些条文是小肠的病(如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但由于小肠属于手太阳,所以也不能提及,这都是利用阴阳关系命名而出现的问题。伤寒本分为三阴三阳,自后世加上“经”字,简称为六经之后,便起了误导作用。因为既称之为六经,就等于承认其为经络,可又找不到充分的实据,结果作茧自缚。伤寒之三阴三阳,正如谦斋所说即“阴阳之初、中、末三个阶段”而已,可简称为“阴阳三段辨证”,这样通俗易懂,与“三焦辨证”之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3.3.2从六经与三焦、脏腑之间的关系,看六经的实质
凡学过《伤寒论》的都要下意识地反问自己:何谓六经实质?这无非是想把六经落实到人体的形质结构上,以便更好地把握。只要我们看看伤寒六经提纲,看看伤寒六经的兼证、夹证、坏证的大量条文,就不难得出其所用的方法多为脏腑辨证思想。中医的理论以脏腑为核心,六经辨证也不例外。一个全面的脏腑辨证,应涵盖气化、经络等等,不能因为六经有个别的经络症状,就否认脏腑辨证这个主体。六经与三焦、脏腑之间关系,正如谦斋所归纳:六经中的太阳证为上焦病,阳明、少阳、太阴证为中焦病,少阴、厥阴证为下焦病;六经中的太阳证为肺、膀胱病,阳明证为胃、肠病,少阳证为胆病(虽为胆病,已影响到脾胃),太阴证为脾病(名为脾病,实为胃肠之虚证、寒证),少阴证为心、肾病,厥阴证为心、肝病。从中可以看出,六经与肝、心、脾、肺、肾、胆、胃、肠、三焦等有着密切关系。
3.3.3从经方的基础有效量,看六经辨证能钤百病
柯韵伯在《伤寒论注》中指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后世就有六经辨证能“钤百病”的说法,笔者对此曾一度产生怀疑。后来读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大开眼界。李可在书中提出了经方的“基础有效量”概念。他认为,凡用经方治大证,要掌握经方的基础有效量。余意以原方折半计量为准,此点为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之汉代度量衡制所证实。即汉代1两,合现代15.625g。以此量治重危急症,可收到1剂知、2剂已、攻无不克之奇效。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按经方基础有效量计算,则炙甘草30g,干姜25g,制附子60g(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药效为制附子2倍以上)。
而《中医方剂学》四逆汤剂量为:制附子3~10g,干姜6~9g,炙甘草6g。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继承仲景先师的衣钵真传。自明代医界流行“古之一两,即今之一钱”之说,习用轻剂,已成定律,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一大特色,丢掉了急症阵地[6]。李可在四逆汤、大承气汤基础上,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种类型心衰急症、多种急重急腹症,竟获成功。他以经方基础有效量为契机,不但占领了急症阵地,还将六经辨证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笔者从《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联想到《范中林六经辨证》、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等等,这都充分验证了六经辨证能钤百病的说法。
关于六经实质和六经辨证地位问题,现简要归纳如下:六经是表里之部位的假称;六经是阴阳之初、中、末三个阶段;六经辨证是外感病的诊疗规律;六经辨证能统百病。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八纲是辨证方法论,脏腑是辨证核心,其他辨证方法依据外感内伤分类,而六经堪称辨证经典。
参考文献
[1]秦伯未.医事导游[M].上海:上海中医书局,1931:12,15,24.
[2]秦伯未.秦伯未医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
[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86.
[4]孙其新.谦斋病因十四纲辨证法则浅解[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699.
[5]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57.
[6]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