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这一学科的名字就说明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计算不能排除经济因素,经济逻辑也不能没有政治考虑。台湾2012大选,又为政治经济学这样的定义提供了最佳的注脚。
国民党马英九连任成功,主要理由除了他的清廉品牌及民进党在多数选民中尚未成功摆脱陈水扁的色彩外,核心关键是过去四年的两岸政策。
四年前,马英九在上任伊始,两岸当局就在“九二共识”的互信下恢复了海协、海基两会的协商,签订了多个协议,包括最重要的ECFA,使两岸之间,从人员、商品,到金融、信息等都开始出现了密切的互动与合作。影响所及,使台湾自1996年李登辉主张“戒急用忍”及2000陈水扁执政后实施的“锁台政策”为之扭转,为台湾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贸易上,台湾对大陆已享有巨大顺差,此一巨大顺差,抵消了台湾对所有其它地区的巨大逆差而有余,使台湾享有了总的相当规模的顺差;投资方面,台湾一年对外投资161亿美元,其中146亿在大陆。
这一次,蓝绿选情无疑较四年前更为紧绷,选情民调蓝绿差距始终拉不开来,但最后阶段,一众大企业老板一个又一个站出来表态挺马,对马英九的选情有极为关键的加持作用。企业界在以往选举中通常姿态是放得最低的,因为和气生财,各方都不能得罪。所以企业界老板挺马,应该是真正担心马一旦落选之后两岸关系可能出现的倒退。有企业老板直言,他并不是挺马,而是挺“九二共识”。至于“九二共识”,经由这一次选举,大概已成了除马英九、蔡英文之外选民们最熟悉的概念了。多数选民对“九二共识”熟悉,但未必清楚明白它的内涵,却懂一点,“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的基础;没有“九二共识”,就等同没有两岸交流。
台湾选举呈现出来的现象与过程,用马克思的话来理解就最清楚了。马克思说,经济是下层建筑,下层建筑是特定的生产模式,后者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生产活动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另一个,就是如何分配与运用生产工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又说,历史的发展主要是被经济基础此一下层建筑所决定的。经济是“下层建筑”,决定了政治与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
马克思的论点与逻辑,不仅可以充分解读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将预示着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
与此同时,也有必要看到这次台湾大选结果的另一面,马虽胜出,但得票率却只是勉强过半,蓝与绿之比大约是52VS46,蓝绿差距不过六个百分点。如以“九二共识”为指标,可以理解为虽有过半支持它,却也有接近一半不支持或反对它。这些接近一半,票投绿营的选民所以对“九二共识”持负面态度,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未受到“九二共识”下两岸交流带来的实际利益,或是对“九二共识”的内涵不予认同。马英九未来四年的连任任期,将不得不面对此一结构与形式的挑战。
怎么办?马英九显然也只有两个可能的选择。首先,最重要的是利益的重分配,也就是将台湾所产生的所有利益,通过政策或政治过程,进行更合理的调整。使以往未感受到好处的群众也可以获益。其次,则是政策观念的沟通与协商,使台湾内部在分歧的政策观点上能形成更大的共识。马英九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胜选之后,立即宣称,每半年将与各在野政党领袖进行协商。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方式,逻辑上还是脱离不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或更直白点说,脱离不了马克思的“下层与上层建筑论”。
至于马英九的努力能不能产生效果,或多大效果,就必须诉诸四年后的大选了。两岸关系,台湾政局,本质上就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逻辑,如是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