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12679800000115

第115章 秦汉仓制与主要粮路(四)

二畿辅大仓:京师仓·太仓·甘泉仓

秦与西汉主要漕运路线,是由敖仓西向溯河而上。在所谓“渭汭”即河、渭“水会”之处(《水经注·渭水下》),又有作为漕运中转站的著名的仓储设施,这就是华仓,亦即京师仓。

《汉书·王莽传下》:地皇四年(23),“三虎郭钦、陈翚、成重收散卒,保京师仓”。颜师古注:“京师仓在华阴灌北渭口也。”今陕西华阴城东仍有村名称“灌北”。在灌北与渭口之间,出土“京师仓当”、“京师庾当”、“华仓”、“与华相宜”、“与华无极”等文字瓦当,说明这里确实是西汉时期非常重要的一处大型粮仓——京师仓(又称“华仓”)的所在地。

1980年至1983年,考古工作者对京师仓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虽然已发掘的面积只占整个遗址总面积的077%,但仍获得了一批有关这座西汉重要粮仓的珍贵资料。

经过对仓城城墙的解剖,可知京师仓的仓城前身即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得之于魏的前称阴晋后称宁秦的战国古城。《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六年(前332)“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六国年表》:秦惠文王六年,“魏以阴晋为和,命曰宁秦”。在对京师仓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时,在仓城内采集到并出土过多件有“宁秦”戳印的残砖。发掘者以为据此“足证京师仓提仓城前身就是秦惠文王五年设立的宁秦县的县城遗址”(《西汉京师仓》,7页)。“秦惠王五年”,应为秦惠王六年。共发掘6座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其中规模最大的1号仓东西长625米,南北宽266米,外有披檐,室内铺设架空地板,宽敞高大,通风条件良好。根据地面柱网排列、檐墙和山墙围护建筑的分布,参照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繁阳县仓和护乌桓校尉幕府谷仓,以及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中重檐仓房的图像,可推知1号仓屋顶有高低二跨,设二层檐。高低跨间及檐墙上部,亦应与上述画像资料同样,开设方形风窗。架空地板距夯土地面高86厘米,其设计思想的出发点也在于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2、3、4号仓是半地下式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虽规模有限,但施工简易,便于存放散装粮食或数量不集中的杂粮品种。5、6号仓是地面多层建筑,根据立柱分布及架设横梁的基槽痕迹,推断其形式为上下两层的仓楼,下层空间高度应在2米以上。5号仓南檐墙外还发现有较宽深的檐柱基槽,说明二层上可能架有廊道,屋顶有出檐。参见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汉京师仓》。

《汉书·武帝纪》:元光六年(前129)“春,穿漕渠通渭。”《史记·河渠书》记载,时任大农的郑当时提出了“穿漕渠”的建议:“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同时渠水可以溉“渠下民田万余顷”,“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汉武帝以为然,于是,“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史记·平准书》也记述这一重要工程:“郑当时为漕渠回远,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阴,作者数万人。”漕渠成,使支应长安地区消费的粮运条件大大改善,形成了班固《西都赋》所谓“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的形势。

在京师仓遗址以北400米处有东西走向的槽形凹地,向西一直延伸到陕西华县,长达40多公里,地下水位很高,常年积水,当地人称之为“二华夹槽”。有的学者推断,此所谓“二华夹槽”,当为汉代漕渠的遗迹。黄盛璋《历史上的渭河水运》一文指出:“华县附近东行经华阴大道之旁,留有东西横亘的故沟一道,当为隋唐漕渠因汉漕渠之遗迹。”(《历史地理论集》,167页。另可参见马正林:《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载《陕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据考古工作者调查,证明京师仓遗址正当漕渠渠口,这里曾经是西汉时漕渠连接黄河水运航道的一处重要码头,由长安向东直通函谷关的大道,也从仓前经过。可见京师仓选址,全面考虑到水路交通和陆路交通的便利。

粟谷由京师仓西运,可以转储于长安附近的太仓。

汉高祖八年(前199),“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史记·高祖本纪》)。而《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又记载,孝惠六年(前189),“立太仓、西市”。可能历时10年又有增建。文景之世,经济得以恢复,太仓积储充实。《史记·平准书》: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书·贾捐之传》记载,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贾捐之回答元帝诘问,也说道:“至孝武帝元狩六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九章算术·均输》中有关于转输太仓粟的算题,可以看做反映太仓储运具体情形的资料:

今有程传委输,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今载太仓粟输上林,五日三返。问太仓去上林几何。

答曰:四十八里十八分里之十一。

术曰:并空、重里数,以三返乘之,为法。令空、重相乘,又以五日乘之,为实。实如法得一里。

太仓去上林48又11/18里的数据,大致与西汉太仓位置的有关记载相合。《三辅黄图》卷六:

太仓,萧何造,在长安城外东南。文景节俭,大仓之粟红腐不可食。

长安附近又有所谓“细柳仓”、“嘉禾仓”(或谓“嘉仓”)。《汉书·文帝纪》:后六年(前158)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发军“以备胡”,“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长安细柳仓在渭北,近石徼。”张揖则以为“在昆明池南,今有柳市是也”。颜师古也认为:“《匈奴传》云‘置三将军,军长安西细柳、渭北棘门、霸上’,此则细柳不在渭北,揖说是也。”然而北防匈奴,似不当屯军至长安南。《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一》:“细柳仓,在(咸阳)县西南二十里,汉旧仓也。周亚夫军次细柳,即此是也。张揖云在昆明池南,恐为疏远。”《三辅黄图》卷六:“细柳仓、嘉仓,在长安西、渭水北。古徼西有细柳仓,城东有嘉仓。”《太平御览》卷一九○引《三辅故事》:“汉大将军周亚夫军于细柳,今石激是也。石激西有细柳仓,东嘉禾仓。”汉宣帝曾诏令“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书入谷,输长安仓”(《汉书·宣帝纪》),“长安仓”之称,暗示长安地区诸仓已形成协调统一的仓储系统。王莽曾建议在长安作“常满仓”,又“为大仓”(《汉书·王莽传》),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了长安仓储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