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方草原毛皮之路
经由西域实现东西文化交汇的丝绸之路,并非当时唯一的东西通道。在丝绸之路北方,由黑海经伏尔加河流域、中亚北部,直通南西伯利亚,又有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大通道,因沿途多有毛皮往来流通,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称之为“毛皮路”。
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记冀州形势,说到“岛夷皮服”,孔安国解释说:“海曲谓之岛,居岛之夷,还服其皮。”或谓:“岛夷,北夷国。”孔颖达引用古注:“郑玄云:鸟夷,东方之民,搏食鸟兽者也。王肃云:鸟夷,东北夷国名也。”或作“岛夷”,或作“鸟夷”,都指东北方向的游猎部族。历叙九州贡物,则梁州有“熊罴狐狸织皮”,孔安国以为:“贡四兽之皮织金罽。”孔颖达则引“罽也,胡人绩羊毛作衣”语为解。而雍州“织皮崐、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安国解释说:“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羌髳之属,皆就次叙,美禹之功及戎狄也。”
显然,北方“荒服之外,流沙之内”的毛皮贸易,已经对中原文化圈发生了影响。
由于匈奴长期称雄于秦汉北境,“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北方毛皮贸易通道的文化作用,往往经由匈奴人传递到汉地。匈奴“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中行说尝谓:“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弊,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史记·匈奴列传》)其所居,亦“罽帐”、“罽幕”。《后汉书·文苑列传·杜笃》:“深之匈奴,割裂王庭,席卷漠北”,“烧罽帐,系阏氏。”《后汉书·南匈奴传》:“破龙祠,焚罽幕。”匈奴与汉之间的毛皮流通,不仅通过“关市”交易,又有“匈奴请降,罽褥,帐幔毡裘,积如丘山”(《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杜笃《边论》)的情形。
中国接近北边地区较早接受毛皮制品。《左传·僖公五年》记重耳事迹,士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孤裘龙茸”,《史记·晋世家》作“狐裘蒙茸”。《史记·孟尝君列传》说,秦昭王有“狐白裘,值千金”。苏秦说赵肃侯曰:“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史记·苏秦列传》)《史记·货殖列传》论述秦汉基本经济区划,也说道:“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在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毛皮制品已成为市场流通的重要商品之一,“通邑大都”之中,拥有“狐鼦千皮,羔羊裘千石,旃席千具”者,“此亦比千乘之家”。于是民间不仅仅一般“被裘”(《淮南子·主术》)、“席旃茵”(《淮南子·原道》)而已,“富者鼯,狐白凫翥,中者罽衣金缕,燕鼦代黄”,“富者绣茵翟柔,蒲子露林,中者皮代旃,阘坐平莞”(《盐铁论·散不足》)。身份低下的平民,亦得“衣其羊裘”,“坐皮褥”。《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脱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张璠《汉记》:“荀爽为三公,食不过一肉脱粟饭,坐皮褥。”皇帝服用,则多取名贵皮毛。天子玉几,“冬则以细罽为橐以凭之”,昭阳殿中,据说敷“绿熊席,席毛长二尺余,入眠而拥毛自蔽,望之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西京杂记》卷一)。武帝盛饰鞍马,“以绿地五色锦为蔽泥,后稍以熊罴皮为之,熊罴毛有绿光,皆长二尺者直百金”(《西京杂记》卷二)。
名贵皮毛多来自北方草原毛皮贸易通道。《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班固《与弟超书》:“月支毾,大小相杂,但细好而已。”又引《魏略》:“大秦国以羊毛木皮作毾之属,有五色九色。”《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文又有“其毛鲜于海东诸国所作也”句,是知汉人已可以比较这条贸易通道上各地出产之优劣。“毾”之应用,见《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东观汉记》:“景丹率众至广阿,光武出城外马坐按毡氍上设酒肉。”《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吴时外国传》:“天竺国出细靡氍。”北冥之物,又辗转由“南海”传入中国。同卷引《广志》云:“氍,白叠毛织也,近出南海,又称北冥之氍毾,非其所生也。”其流行民间之例,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貂褕”,《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作“美人赠我毡氍”。又《古乐府诗》:“请客上北堂,坐毡及氍。”《三辅黄图》卷三,温室殿“规定以罽宾氍毹”。题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武帝天汉三年,西国王献吉光毛裘,色黄白,盖神马之类。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
中国古文献中有关北方草原毛皮贸易通道相关地区毛皮及毛织品出产的资料,有《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土多“织成金缕罽”,“又有细布,或言水羊毳,野蚕茧所作也”。《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也说,大秦国“有织成细布,言用水羊毳,名曰海西布。此国六畜皆出水,或云非独用羊毛也,亦用木皮或野蚕丝作,织成氍毹、毾、罽帐之属皆好,其色又鲜于海东诸国所作也”。此外,又有大秦多“黄白黑绿紫红绛绀金黄缥留黄十种氍毹、五色九色首下毾”的记载。而天竺国“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细布、好毾”。“严国在奄蔡北,属康居,出鼠皮以输之。”(《后汉书·西域传》)《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
呼得国在葱岭北,乌孙西北,康居东北,胜兵万余人,随畜牧,出好马,有貂。坚昆国在康居西北,胜兵三万人,随畜牧,亦多貂,有好马。丁令国在康居北,胜兵六万人,随畜牧,出名鼠皮,白昆子、青昆子皮。此上三国,坚昆中央,俱去匈奴单于庭安习水七千里,南去车师六国五千里,西南去康居界三千里,西去康居王治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