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贞)
12932800000015

第15章 Q

奇货可居

[释义]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币只。把珍奇的货物囤积起来,待高价出售,以谋大利。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

[同义]囤积居奇

[反义]宝货难售

[例句]你不要因为自己有了些成绩,就奇货可居,小心栽跟头。

[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叫吕不韦的大商人,善于投机钻营,颇具经营头脑。

有一年,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认识了在那里做人质的紊昭王的孙子异人。异人的父亲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在他心中没有什么地位。异人在赵国当人质的期间,生活过得很拮据。吕不韦见到异人后,认为异人是难得的珍稀的“奇货”,可以把他收买下来,等有朝一日再“高价卖出”。

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是秦国的太子,以后肯定会成为国君。他的二十多个儿子中,谁要是被立为太子,谁就会成为他的接班人。于是,吕不韦向异人表示愿意为他回国继承王位出钱出力。异人听了非常高兴,感激地对吕不韦说: “只要我成为国君,一定会厚报你。”昕了异人的话,吕不韦决定帮助异人,让他被立为太子。

异人的父亲安国君虽然有二十多个儿子,但都不是正妻所生,他的正妻华阳夫人没有儿子。于是,吕不韦准备了大量财宝去秦国都城成阳活动。为了让华阳夫人召见自己,他不I瞄用钱打通各种渠道,并献上厚礼送给华阳夫人,说服她认异人为儿子,还使华阳夫人经常在安国君面前说异人的好话,终于让安国君派人将异人接回秦国,还立了异人为太子。

异人被立为太子以后,改名子楚,吕不韦成了他的老师。过了几年,子楚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君,这就是秦庄襄王。

当上国君的秦庄襄王对吕不韦感激不尽,为了报答他,就拜他为丞相,封为文信侯,封地在洛阳一带,共12县10万户。商人吕不韦当年花在异人身上的钱不但全部收回,而且还不知多了多少倍。

千金市骨

[释义]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求得人才的急迫。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燕策》

[例句]如果你们公司有千金市骨的魄力,还愁招聘不到有用之才。

[故事]战国时期,燕国非常弱小,常受邻国欺侮。一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乘机出兵攻燕将其打败,占领了燕国的大片领土。燕昭王即位后,想使国势强大起亲,因此他励精图治,想有一天报仇雪恨。但让他苦恼的是:燕国人才匮乏,缺乏文武双全、勇猛无敌的良将。

昭王向大臣郭隗请教,郭隗给他讲了一个千金市骨的故事:

古代,有位国王想得到一匹千里马,他到处张贴告示,要以一千两黄金买匹千里马。可是三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买到。国王因此很烦闷。这时,有位侍臣自告奋勇带着千两黄金前去寻找千里马。

侍臣到处寻找,三个月后才打听到千里马的线索,可是等他赶到时,千里马已经死了。侍臣就拿出五百两黄金买下那匹马的尸骨,带回来交给国王。国王见五百两黄金换来的一堆马骨头,非常生气,斥责道: “我要的是一匹千里马,你却白白花掉五百两黄金,买回一堆骨头有什么用处?”

侍臣回答说: “马骨头确实没有用,我出这么大的价钱买下来,不过是向天下人表示您真的喜欢千里马。连千里马的骨头,您都不惜重金购买,那活的千里马,您一定会要。我们只要在家坐等,一定会有人把活千里马给您送来。”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故事讲完后,郭魄说: “大王如果真想招揽贤才,可以先起用我。如果我被重用,那么有才德的人会这么想:连郭魄这样平庸的人都能受到重用,那么他们自己必然能受到更高礼遇。”

燕昭王听了郭隗的话,马上便建造了华丽的府宅,请郭隗居住,并拜他为师,给了很高的待遇。

消息传出后,四方的贤才智者奔走相告,前来燕国效力。有从齐国赶亲的辩士邹衍;从越国来的谋士剧辛;更重要的是离开魏国而来的大军事家乐毅,一时间燕国人才云集。燕昭王就凭借这些贤才良将,历经28年,奋发图强,终于联合秦、楚打败了齐国,收复了失去的国土。

黔驴技穷

[释义]黔:贵州;技:本领。黔驴的市领。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

[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同义]黔驴之技无计可施

[反义]神通广大

[例句]面对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敌人已是黔驴技穷,一筹莫展了。

[故事]古时候,黔(贵州)这个地方没有驴这种动物。有一个好事的人特意从外地买回了一头毛驴,让大家观赏。之后,因为不知派它什么用场,便把它搁在山脚下了。

一天,有只老虎意外发现了这头毛驴,它十分奇怪,不知这又高又大的东西是什么怪物,轻易不敢靠近它,只是远远地躲在树jfi市里,偷偷地观察毛驴的动静。

好长一段时间后,老虎放大了胆子,走出树柿,小心翼翼地慢慢走近毛驴。仔细打量了它好几遍,仍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一天,毛驴突然大叫一声。怪怪的声音把老虎吓了一跳以为它要来吃自己,急忙逃得远远的。

过了一会儿,老虎继续观察毛驴,发现它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也习惯了它的叫声。于是,向毛驴靠得更近了,在它面前转来转去,摇头摆尾,想看看毛驴有什么反应,结景毛驴对老虎没有丝毫示威和防范的举动。

后来,老虎靠毛驴更近了,甚至故意碰毛驴的背,毛驴给惹火了,扬起后蹄,狠狠地踢了老虎一下。

这样一来,老虎不但不恼火,反而高兴起来,心想毛驴的本领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可怕的。于是,大吼一声,扑上去皎断了毛驴的喉管,把毛驴吃了个精光,然后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强弩之宋

[释义]强弩射出的箭,飞到最后也没有劲了。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起作用了。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

[同义]日薄西山

[反义]方兴末艾

[例句]敌人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大家再坚持一下一定能打败他们。

[故事]西汉时期,边境上的匈奴兵马经常骚扰汉朝的百姓。为了自卫,汉军与匈奴之间常常发生磨擦,到了后来以至于战争不断,边境百姓感到非常痛苦。

到了汉武帝时期,实行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令,使西汉达到了繁盛的时期,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又获得了几次胜利。于是,公元135年匈奴派使臣到汉朝请求和亲。对此汉武帝感到十分矛盾,想要一举消灭匈奴,又担心不能成功,反而消耗国力;想要允许匈奴请求,又担心匈奴以后再生事端。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在朝廷中的大臣们也有两种想法,有的人主战,有的人主和。大臣王恢长期担任边郡的官吏,熟悉匈奴的情况,他主张发兵去攻打匈奴。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却不同意王恢的观点,他向汉武帝阐述自己的主张,他说: “如果派遣大军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作战,一定不会取得胜利。现在的匈奴,军强马壮,又是游牧民族,常常四处迁移。如果我们派去的兵将强大又势重,他们就会像鸟一样快速的迁移,我们很难追上他们,更别说把他们制服,而且就算是我们打败了他们,得到了他们的土地,也不能再扩大我们大得不能再大的疆土。就算我们得到匈奴的百姓,他们的心也不会归附,不但不能增强我们的力量,反而会增加我们的负担。”然后韩安国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最远的地方,力量达到了尽头,这时就连薄薄一层的绸子也不能射透了。这并不是由于它开始的力量弱,而是由于到了最后,它的力量衰竭了。如景我们的大军去进攻匈奴,也必将成为强弩之末,对匈奴无可奈何了。所以我们应该与匈奴和亲,而不是去征讨他们。”

汉武帝认为韩安国说得十分有道理,就下旨同意与匈奴和亲。

秦晋之好

[释义]原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婚姻关系。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同义]二姓之好朱陈之好

[反义]劳燕分飞镜破钗分

[例句]在王大娘的热心帮助下,他俩消除了彼此的误解,结为秦晋之好。

[故事]春秋初期,晋国吞并了附近一些小国,成为了大的诸侯国。为了与实力强大的泰国保持友好关系,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

晋献公晚年时,宠爱年轻貌美的骊姬,听信她的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公子夷吾和重耳被迫逃往国外。于是,晋献公改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骊姬和奚齐都被杀死了。这时,逃亡在外的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为了加强与秦国的友好关系,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秦穆公为了表示友好,将女儿怀赢嫁给了子圉。后来,晋惠公得了重病,子圉担心王位会被他的叔叔重耳夺去,就偷偷地逃回了晋国。第二年,晋惠公死了,子圉继任国君,即晋怀公。怀公生性刻薄,乱杀老臣,引起了朝中百官的强烈不满。

在外流亡十几年的公子重耳,最后来到了秦国。由于他才华出众,为人忠厚,因此得到秦穆公的赏识,秦穆公还把五个宗女嫁给他,其中一个就是曾经嫁给子圉的怀赢。

一天,怀赢捧着水盆给重耳浇水洗手。重耳洗完后,很轻视地叫她走开。怀赢生气地说: “秦国与晋国地位相等,你为什么轻视我。”重耳知道自己错了,马上脱去上衣,作出自囚的样子向她赔罪。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推翻了晋怀公,自己当上了国君。之后,他让太子也娶了秦国的宗女做夫人,从而父子两代都和秦国联姻。

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来人们将两性婚姻称为“秦晋之好”。

请君入瓮

[释义]瓮:大坛子。比喻用幕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同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例句]他经常写匿名信攻击别人,现在请君入瓮,让他也尝尝遭人陷害的滋味。

[故事]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高压的统治政策,并且奖励告密。假如告密者所举发的事是真的,武则天就给他升官晋级;如景是诬告,也不会受到处分。因此,告密的人越来越多。

也正因为武则天采取这币中政策,所以他手下的一些酷吏,便想尽办法诬陷政敌,并不断改进刑具来逼迫人犯认罪。这些酷吏中,最有名的要数大臣周兴和来俊臣了。然而,武则天对这些酷吏也不过是加以利用,当他们没有利用价值时,便也劫数难逃。 有一次,酷吏周兴被人密告伙同别人谋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件案子,并且定下期限要得到结果。亲俊臣一向和周兴关系不错,感到很棘手,他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一天,熹俊臣故意请周兴来他衙中聊天,说:“唉!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不知老兄可有什么新的绝招?” 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时常研究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酷刑来逼供,所以,这一次他也没想到来俊臣是针对自己而问,便很得意地告诉来俊臣说: “我最近发明一种新方法,你只要准备一个大瓮,四周放满炭火烧红,再把犯人放进去,无论他们多狡猾,也受不了这个滋味,一定会招认的。”

来俊臣听了,便吩咐手下人去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刚周兴所说的方法,生上火,等大瓮已经通红以后,便站起身,突然把脸一板,阴鸷地对周兴说: “有人告你谋反,现在太后命我来审你,如果你不老实招认,那么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周兴昕了大惊失色,知道这次自己绝对无法抵赖,只好俯首认罪。

秋毫无犯

[释义]秋毫:动物在秋季新长的绒毛,比喻微小的事物。任何微小的东西都不侵犯。形容军纪严明,丝毫不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反义]洗劫一空鸡犬不宁

[例句]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一路上秋毫无犯,受到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故事]韩信是刘邦手下有名的大将,但他开始一直默默无闻。他曾经投奔项梁领导的抗秦起义军,没什么出众的表现,也不受什么重视。后来他改归项羽部下后,多次向项羽献计,可项羽见他长得其貌不扬,就认为他没什么才能,根本就不昕他的意见。于是韩信从项羽身边逃离,投奔了汉王刘邦。

开始刘邦也不重视他,只派他管理粮饷。丞相萧何却发现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就一再向刘邦推荐他。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

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问韩信: “丞相一再称赞你,不知将军有什么高见指教?”韩信反问道: “大王,请您估计一下自己,您在勇敢、仁厚和兵力各个方面,哪一方面比项羽强?”刘邦思考了半天,不得不回答说: “我哪一方面都比不上他。”韩信就具体地给刘邦分析了项羽的优点及其弱点,告诉刘邦,项羽虽名义上称霸天下,实际上却得不到人心;没有百姓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的。刘邦听了很高兴,也更有信心了,开始对韩信刮目相看,韩信又进一步提出了用兵计划。他说: “如果大王能够采取与项羽相反的办法,任用天下有才能的人,那么什么地方不能平定呢?您把天下的城池都分给自己有功的部属,又有谁不心悦诚服呢?我们的军事行动符合)陌士们的愿望,又有什么敌人打不败呢?再说,当初大王进入秦国都城的时候,纪律严明,对百姓来毫无犯,取消了秦国的苛政,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制定了有利于民的法令,关中的百姓又有哪一个不希望您去那里做王呢?如果大王东进,只要发一道布告,关中就可以收复了。”

刘邦昕韩信的话,信心倍增,更加钦佩韩信,立即按他的计划行事,并把兵马放心地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