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贞)
12932800000020

第20章 X

洗耳恭听

[释义]洗净耳朵,恭敬地听别人讲话。指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也指请别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

[同义]倾耳细听

[反义]充耳不闻

[例句]面对这位顾客提出的批评意见,他坐在一边,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实际上却充耳不闻。

[故事]传说上古时代的尧帝,听说许由是个隐世的高人,便想把帝位传给他。

就这祥,尧帝派一名使者到许由隐居的箕山去请他。使者来到箕山,看到了许由,说了尧帝想把帝位传给他的事。许由对使者说:

“你回去禀报尧帝,说我不稀罕什么帝位,请他别再派人来了,你回去吧!”

使者走后,许由深深感到使者的言语污染了他清净的耳朵,于是立刻跑到山下的颍水边上去,掬水清洗耳朵。

许由的一个朋友巢父也隐届在这座山上,这时正巧牵着一头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在干什么。许由连忙把刚刚的事情向他讲述了一番,并且说:

“我听进了这样不干净的话,怎么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

巢父听了冷笑一声道:

“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招惹出麻烦来了,那完完全全是你自己讨来的,还在这里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玷污了我小牛的嘴!”

说着便牵起小牛,径直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这个故事传说,叫做“箕山洗耳”。晋人皇甫谧把它收集在他所撰写的《高士传》中。 “洗耳”一词的出处就在这里。不过后来人们所说的“洗耳”却和许由的洗耳含义完全不同。许由是因为不愿意听,并自命清高而洗耳;后来所说的洗耳却是准备领教的意思,一般都叫“洗耳恭听”——把耳洗一洗干净,以便恭恭敬敬听取有益的话,或欣赏优美的乐曲。

相濡以沫

[释义]濡:沾湿;沫:唾液。原意为泉水干涸,鱼儿吐出水沫,互相湿润以延续生命。后比喻人们在圃境中以仅有的力量互相帮助。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大宗师》

17同义]患难与共市目啕相湿

[例句]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我们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安慰,总算熬了过来。

[故事]庄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他主张“无为”。

庄子年轻时家境圃苦,经常吃了上顿,便没有下顿吃。他只好东凑西借粮食,使得邻居都不敢和他来往。

有一天,家里又没有米了,妻子叫他出去想办法。庄子想起自己幼时的好友做了监河侯,便穿着补摞补丁的粗布衣服,硬看头皮找到监河侯说明了来意。监河侯听完,很慷慨地对庄子说: “没问题,等秋天我把封邑之地的粮食收上来,我借你三百斗,足够你吃吧?”

庄子听了,气愤地说: “我来的路上,看见道路上一道深深的车辙里有几条鲫鱼在求救。看见我,便求我舀一瓢水救它们。我满口答应了它们的请求,说等我从吴越游历回来,引西江之水救它们。可是那几条鲫鱼愤怒地告诉我,与其这样搭救我们,还不如让我到干鱼摊上去找它们的尸体呢!”说完,庄子米也不借了,转身便走。

庄子的妻子责怪他不多走几处去借米,可庄子却说自有他的道理。

他的妻子很气愤地说: “天大的道理,不吃饭,人总是要饿死的!”

庄子说: “你说的不对!死和生是自然规律,就像白天与黑夜会轮流交替一样。河水干涸了,鱼儿被困在大陆上,如果彼此都能向对方的身体上吹些潮湿的空气,或用彼此的唾液浸润对方的身体(相濡以沫),那当然更好了。如果不能,那就不如当初在水波浩渺的江水里彼此忘记,互不关心……”

他的妻子听了,知道他又钻进哲学思想,便独自哭泣去了。

笑里藏刀

[释义]指脸上带笑,内藏杀机。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偏狭阴险。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义府传》

[同义]口蜜腹剑佛口蛇心

[反义]心口如一

[例句]父亲从小就教育他,做人要光明磊落,千万不要学那些笑里藏刀的人。

[故事]唐朝,有个叫李义府的人。他出身贫寒,但读书刻苦,经过科举考试,当了一个小官。李义府最擅长溜须拍马,因此不断地高升,几年后,竟升到右丞相的高位。

李义府表面上待人和蔼谦恭,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但心底里却偏狭阴险,冒犯过他或者不顺从他的人,都会受到迫害。为此,大家在背后给他起了一个外号: “笑中有刀”。

有一次,他听说监狱里有个待决的女犯,长得非常漂亮,便心生邪念。他恩威并施,迫使狱吏毕正义暗中释放了那个女犯。那女犯一出狱,就被他霸占了。

事情被发觉后,主管监狱的官员向高宗奏告,那狱吏得知后,吓得上吊自杀。李义府原来很担心事发后自己会获重罪,当他听说狱吏已经自杀的消息,认为死无对证,便不把这件事故在心上。

御史王义方了解内情后,向高宗奏告此案的主谋是李义府,要求治他的罪。但是,高宗不相信,不但没治李义府的罪,还把王义方贬职出京。

这件事过后,李义府作奸枉法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他笼络心腹,培植自己的亲信,让自己的亲属向别人勒索财物。李义府总是一边微笑,一边不顾国法,接受贿赂。

一天,李义府在宫中偷看到一份任职名单,便把上面的人名默记下来。回家后,他指使儿子把名单上的人一一叫来,向他们说是自己向高宗推荐,才提拔他们的,从而获取了一大笔钱。

不久,这件事被一个反对李义府的大臣知道了,便向高宗奏告。高宗知道后,十分气恼,下诏将他父子俩免去官职,流放到偏远地区。 .

长期笑里藏刀、贪赃枉法的李义府终于未逃出法网,朝中文武官员无不拍手称快。

兴师动众

[释义]兴:发动;师:军队。原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为做某事动用很多的人力。

[出处]佚名《吴子.励士》

[同义]调兵遣将大动干戈

[反义]偃旗息鼓

[例句]这件事去三五个人就可以了,不必这么兴师动众的。

[故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币尔雄,经常混战。这也就为各国培养了大批军事将领。魏国的吴起便是一个精通军事战略,善于排兵打仗的优秀将领。

吴起曾担任过西河太守。在他任职期间,西河治理得井然有序。魏武侯很赏识他这样的人。有一次魏武侯虚心地向他请教况: “一个国家是否刑法严厉、赏罚分明就可以战无不胜了呢?”吴起恭敬地答道: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领兵作战上谈谈。一个将领在战场上发号施令,兵士愿意听从;将领兴师动众采取作战行动,士卒愿意舍死出征;在战场上,士兵能够随时献出生命。这三条是君王所倚仗的,有了这三条,一个国家就不会受人侵犯了!”

魏武侯又问:“如何才能实现这三条?”吴起答道:“其实很简单,你奖赏那些有功劳的人,去激励那些暂无功劳的人,他们受到鼓舞,也就会争相立功。”

魏武侯听从吴起的建议,在朝廷上大摆三排宴席,将有功绩的将军、大夫安排坐在第一排;又将有中等功劳的官员安排坐在第二排,将没有功劳的人安排坐在第三排。菜肴也分成上、中、下三等。酒宴结束,还将有功之臣的父母、妻子请到太庙门外,给予赏赐。这样一来,魏国人都以立功为荣耀,以无功为羞耻,纷纷寻找为国立功的机会。

三年之后,秦国派兵侵犯魏国。魏国举国上下都热情高涨,军官和士兵部纷纷主动请战抗击秦军。魏武侯十分高兴,对吴起也越加信重了。

栩栩如生

[释义]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有生气,像活的一样。多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

[同义]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反义]平淡无奇

[例句]这幅画中的梅花之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梅花的生长情况。

[故事]庄周,战国时代哲学家,人称庄子。庄子的主要著作是《庄子》一书。在这本书中,他用了许多寓言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个名叫“庄周梦蝶”的寓言,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日,他白天睡觉,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翩翩起舞,一会停在黄色的花朵上,一会又飞到红色的花朵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只蝴蝶悠然自得地在花间飞舞,根本忘记了自己是庄周,完全沉醉在欢乐之中。忽然,庄子从萝中醒来,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景物仍然与睡前一样,梦中的花园已经不见了,心里不禁非常迷惘,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他觉得万事万物似乎都是在梦中度过的。

有个叫长梧子的人对庄周说: “你所想的问题恐怕聪明如黄帝的人听了,也会迷惑不解的。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骊姬是艾地一个小官吏的女儿,长得美丽动人,晋献公派人把她接到宫里。要离开家乡时,骊姬依依不舍,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泪水都没断过。后来,她到了晋献公的王宫,受到了宠爱。住在豪华舒适的宫室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时她感到当初离开家乡时哭得那么伤心,实在是很可笑的行为。骊姬现在后悔当初的行为,谁知到以后会不会后悔现在的行为呢?”

庄周听了说道: “看来人生都是处在似梦非梦之中,又何必费脑筋去使自己过得不快乐呢?”

庄子的这篇寓言讲的是哲学上的“相对论”问题,属于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