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13633800000027

第27章 父母怎样带,孩子才聪明(1)

培养最聪明的孩子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的最大心愿。聪明的孩子是“玩”出来的。如果父母能把自己的童心流露出来,选择有意义的游戏,进入角色和孩子一起玩耍,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和灵性,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口才。这种双赢的好事,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聪明是“玩”出来的

培养最聪明的孩子

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聪明、巧妙、愉快地玩耍,及时发展孩子的智商。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这也是大多数孩子在幼年时为什么显得较聪明的原因,尽管孩子的这种聪明看起来还显得比较幼稚。为什么喜欢玩的孩子比较聪明呢?因为游戏和玩具为孩子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他们可以通过玩来探索世界,这也是他们身上天然存在的学习驱动力。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让孩子在玩中思考,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多的学习知识,还能使他们与别人和谐相处,愉快成长。

那么玩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呢?教育专家认为:

第一,玩可以帮助孩子及时了解周围世界。孩子玩的很多游戏都源于生活,这些游戏常常需要借助周围的一些事物。因此,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然会对自己的周围世界,产生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深刻的认识,又会促使孩子创造出更加高级的玩法,在创造的过程中,孩子会变得更加聪明,而创造本身就是天才必备的素质。

第二,玩可以培养孩子与其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孩子的许多游戏需要通过两个甚至更多人才能玩,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非常顺利,常常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了让游戏继续进行下去,孩子们自然就会进行协商,以求寻找出一个适合的解决方法。这样,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

第三,玩可以让孩子被人关注或关注别人。玩也需要技巧,技巧高明的孩子一般都玩得比较好,自然会成为其他孩子效仿的榜样,同时也会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如果你的孩子是这个焦点,非常恭喜,你的孩子已经逐渐显露出天才的能力。如果不是也没有关系,你的孩子可以在玩中学会关注他人、尊重他人,向他人学习。只要他不放弃,自然会有赢的时候。

第四,玩可以提高孩子集中注意力。很多游戏需要孩子集中精力才能完成,为了出色地完成游戏,他们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且,有些游戏的玩法还具有比赛的性质。为了取胜,一些好胜心强的孩子,还会投入较多的注意力去换取胜利。久而久之,便能提高孩子集中注意力。

第五,玩可以促进孩子左右脑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很多老师和父母只是片面地注重孩子的左脑开发,如只注重阅读、写作、计算、分析、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却忽视了对右脑的训练,一些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课程在中小学校只能当做副科来学习,从来不被重视,即便孩子有这方面的爱好,也很难得到持续的发展。这样,孩子的右脑就会逐渐被限制。

第六,玩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所玩的一些游戏项目,其实也可说是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在某方面的缩影,或是一个侧面的反映。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自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将磨练孩子的毅力。他们想把游戏做好,但又面临诸多的挑战,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当他们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胜利的终点时,除了拥有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外,还能增进、提高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父母在孩子玩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除了和孩子一起玩,还要通过观察孩子在玩中的表现,及时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感受,了解他如何表达兴奋和沮丧,观察他的忍耐力、好奇心和创造力。

父母怎样带孩子,孩子才最聪明呢?首先,让孩子学会玩,因为孩子的聪明是玩出来的。父母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孩子:

1.让孩子选择爱玩的游戏

父母和他研究、探索玩具时,即使他的方法不对,父母也不要去干涉,更不要害怕玩具被孩子弄坏,因为弄坏一个玩具和孩子的收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当然,如果孩子有要求,父母应适时地帮助他。

2.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

不要给孩子制定太多的规矩,一些死板的规定,只会阻碍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3.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配合

如果父母打算让孩子结束游戏,转做别的事情时,最好设法早些提醒孩子,让他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到时高高兴兴地结束游戏。这是一个技巧问题,因为父母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尊重他的游戏,这会使他乐于和父母合作。

4.教孩子妥善保管玩具

每次游戏结束时,可要求孩子与自己一起收拾玩具,所有的玩具归他自己保管。

5.多花时间陪孩子玩

父母最好每天都能花一点时间,与孩子一起玩。

6.让游戏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让游戏尽可能地丰富,父母不妨为孩子准备尽可能多的玩具,同时,与孩子一起动手设计一些精美的玩具。

总之,只要父母平时在生活中多动脑筋,就会发现适合孩子的游戏层出不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与孩子一起步入“游戏旅程”,相信在游戏中长大的孩子,一定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潜能

培养最聪明的孩子

游戏本身是快乐的,在游戏中的学习,不需要你去强迫,知识本身就是令孩子愉悦的,学习本身就是快乐。

相信,很多父母都关心怎样让孩子更聪明的办法。其实,要让孩子很聪明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智力,提高智商。这样的方式要比“填鸭式”教育效果更好。因为孩子喜欢在快乐中学习,孩子本身具备了自动吸收知识的学习本能,而游戏、玩耍使孩子心情愉悦放松,接受知识的效率更加高。因此父母要充分把握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教孩子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成长。父母这样带孩子才会更聪明!

学习不只是在书桌边死记硬背,如果为了学习而把孩子累得弯腰驼背,不仅是残酷的,而且是低效的。我们知道孩子喜爱游戏,那么父母不妨给孩子准备一些具备知识学习的工具以供孩子玩耍,让其在玩中获取知识,一则满足了孩子的玩性,二则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一举两得。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聪明,卢女士给4岁半的女儿准备了一些诸如数学卡片、运算板等数学教具,以此作为她的玩具,任她整天摆弄。慢慢地,女儿开始问起妈妈教具上的数字。卢女士终于等到了预期的效果,于是她细心地告诉女儿运算法则,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女儿能够用运算板做40以内的加法运算。之后,女儿很快学会了减法,并很快能脱离教具工作。她可以在50分钟内笔算五十多道的减法题,这让卢女士感到震惊。进位题及连加题女儿做得也非常娴熟。卢女士与女儿一起做“银行游戏”,那些庞杂的数量、数卡都由女儿一个人完成。女儿乐此不疲地操作着运算板,加法操作板运用娴熟后又开始操作乘法运算板。卢女士知道,孩子学到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她开始喜欢数学了。

很多家长怪孩子淘气贪玩,却不知道在孩子的“玩”中孕育着成功的要素。特别是年幼的孩子,父母越是压抑他们爱游戏与玩耍的本能,他们对父母的教育越是不感兴趣,甚至排斥学习,其实这哪是排斥学习,是他们在排斥父母的教育方式。

孩子爱玩是“秉性难移”,父母何不顺其自然以教之呢?让孩子在游戏、玩耍中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如学习识数、认字、画画、讲故事、简单计算等。寓学习于游戏之中,让孩子边玩边学,在玩中学。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把孩子的学习同孩子的生活和需要联结起来。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成为孩子游戏与玩耍并学习的场所,比如节假日全家人聚会或者来客人,可以让孩子来安排,让孩子数数来了多少人,每人发一个苹果共需要拿出多少个苹果,或者和孩子一起玩数字游戏或者猜谜游戏来丰富孩子的知识量。

此外,孩子喜欢乱拆玩具也是充分让孩子学习知识的契机。父母常常为孩子拆玩具感到头痛不已。例如,花几十元钱给孩子买了一个会自动开车、响喇叭、亮车灯、转弯的电动玩具卡车,可没过几天就被孩子拆了个七零八落,好好一件玩具被拆成一堆废铜烂铁。但孩子喜欢拆玩具,应该说是孩子求知探索的一种表现,很多发明家如瓦特、爱迪生走上发明之路就是得益于幼年爱拆装玩具,瓦特小时候就出于探索而拆坏了家中的闹钟。父母应在方法上引导孩子积极地思考,传授给孩子玩具的原理知识。如果发现孩子喜欢拆玩具,在购买玩具的时候就多给孩子买一些易拆装的玩具,让孩子在拆装玩具中增长知识,培养兴趣,甚至和孩子一起拆装,探索其中的奥秘。

总之,父母别把孩子的游戏与玩耍当成孩子的无聊行径,应积极利用孩子的天性本能,把孩子的天赋发挥至最大。

比如,父母可以带孩子游山玩水,进而让孩子在游览中学习知识。因为孩子天性喜爱小动物,喜爱大自然,尤其喜欢跟伙伴们或者父母一起游山玩水。父母也应趁此机会尽可能向孩子传授知识和学问,这比空洞的说教与不知所云的灌输要生动有趣得多。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学会一些自然科学、生物学、建筑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还可能得到某些深刻启示。

游山玩水是获得学问与知识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果家长想把孩子带进大自然,却把“游山玩水”当成了“远征”,给孩子带上大包小包的零食与饮料,一到目的地,简单地转一圈就开始野餐,自然景色没细看,收获也没有,那这就太扫兴了。去游戏与玩耍一是能陶冶情操;二是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孩子游山玩水不仅获得知识、逐渐形成对大自然浓厚的兴趣,还能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心灵世界。有些孩子在户外游戏与玩耍归来之后,他们会把所见特别是心得、感受写下来。这一过程就是艺术升华的过程,使孩子的精神世界得到深化,比如在攀登山峰的过程中,孩子自己能坚持下来,这可能对其是一次难得的胜利,更为可贵的是攀登会使孩子产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信念,这是在书本学习中难以体会到的学问。

家长应鼓励孩子在游戏与玩耍回来后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当然,在游戏与玩耍的过程中,应不断激发孩子的灵感。在这个世界上,许多美好的景物都是存在于山水之间的。带领孩子走出去吧!带他们跋山涉水,让孩子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努力发展自己的决心,使他们的知识得到内化,使孩子的精神世界充满安详与诗意。

在培养孩子玩时,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在拆玩具时,注意孩子的安全

孩子拆玩具,父母不要太在意经济损失。孩子在拆玩具之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2.游山玩水时要注意的事项

带孩子去郊游,要对地区的情况有所了解。比如准备去的地区是平原还是山地,路途远不远,道路好不好走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3.给孩子做必要的防护措施

若父母带孩子远游还应注意防止小儿晕车等情况;带一点基本的药品如治疗伤口出血的“创可贴”;治疗扭伤的“关节止痛膏”、“跌打丸”等,以防意外。

在游戏中教孩子学会做人

培养最聪明的孩子

游戏绝对是教孩子懂得尊重、体贴他人的一种方式。父母应要求孩子在游戏中同情弱者,关心和体谅他人,遵守规则并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游戏是培养健康的人生观的重要起步。人类的活动有三种基本的形式:游戏、学习和劳动。当孩子处于幼年时期,社会劳动与学校学习都还不在其能力之内,游戏便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怎样做人是个很广的概念,但它无非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自我性格的完善,二是道德的健全。虽然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的做人的规则不全面,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游戏基本能反映孩子的道德水平和性格特征。父母应利用孩子爱游戏的天性,引导孩子做身心健康的人。

孩子当然不可能只靠游戏来培育自己的性格,但是游戏中所体现的孩子的性格是做人最基本的性格要求,比如做人的基本性格要求讲究坚强、勇敢、自信、克制和合作等等。

孩子在玩躲猫猫的游戏中,基本的原则是有一个人先须回避起来,这使得双方都有种期待。这个回避的小孩必须先保持克制和忍耐,等大家都躲藏好后,他才从回避状态变为搜寻者。体现孩子的性格就在于,当游戏中大家躲藏好后,看自己能坚持多久直到熟悉的面孔再现。一方面是躲藏者们保持耐久性,另一方面是搜寻者如果暂时找不到躲藏者时,必须要保持冷静,要有勇气和信心坚持下去,这个游戏过程就在不知不觉中培育着孩子的性格。

性格的形成不同于知识的接纳,父母用嘴巴传授知识,孩子大多能吸收,如果想仅仅用语言使孩子形成某种性格则是万万不可能的。可以说,孩子特别是幼小孩子的基本性格是在游戏玩耍中巩固发展的。因此,父母可以借助游戏帮助孩子强化优秀的性格,削弱不良的性格。比如孩子在与其他的孩子进行跑步比赛的游戏中,孩子因为跑不过别人而灰心时或者想放弃时,说明孩子的性格中带有软弱性,父母就应鼓励孩子继续下去,坚持到底,锻炼孩子的毅力;当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很强的合作意识时,父母可以鼓励他,进一步培养孩子协作的精神,培养孩子善于组织、合群的性格特征。

又如有些孩子在游戏中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由于这种不愿与人分享的心理,往往使这些孩子在玩耍中得不到认可,久而久之容易形成独来独往的孤僻性格。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孤僻的性格,要注意培养孩子热情大方的品质,多让孩子参加一些集体的协作性的活动,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别人良好相处。此外在游戏中也可以培养孩子有始有终的性格,比如孩子积木砌的房子总是不到一半就垮了,这时父母应引导孩子继续下去,直到把自己的“工作”做成功。

倩倩昨天还说拼图最好玩,今天就嘟起小嘴,生气地说:“这个拼图不好玩!”爸爸看见了问她怎么了。倩倩使劲地说拼图不好玩,不想玩了。爸爸微笑着说:“我看不是吧!是不是拼不出来了?”倩倩听了,脸都红了,但是不承认。爸爸鼓励她继续拼图,结果半小时后,拼图又被倩倩推到一边。“不好玩,不好玩,就是不好玩,我以后再不玩这个拼图了。”倩倩的小脸涨得红彤彤的,小嘴撅得高高的。“嗯?”爸爸问:“还没拼出来?”“你看……”爸爸把拼图拼了拼。奇怪了,倩倩拼不出来的拼图被爸爸拼好了。倩倩看了说不出话来了。于是继续拼图,又过了半个小时后,她拼好了图,高兴地告诉爸爸:“爸爸,原来是这样子的啊,我拼好了。”爸爸笑了,对倩倩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