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13633800000028

第28章 父母怎样带,孩子才聪明(2)

上面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同时这也告诉父母,当孩子在游戏中受挫折后,需要家长能够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孩子增强对玩具的兴趣、增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锻炼儿童的意志力和耐力。

游戏活动是孩子获得发展,健全良好心理性格的必由之路,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因此,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良好的性格,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大事。

在游戏中,孩子的道德素质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这里的道德当然也不是指全面的社会道德规范,而主要是指道德规范的雏形。父母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道德感,引导孩子做个有道德感的人。

孩子在游戏中进行学习、不断成长,逐步形成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家庭教育与此密切相关。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在游戏中喜欢“称霸”,欺负别的小朋友,不但不劝阻,反而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不吃亏;孩子在游戏中欺骗别的小朋友,家长却认为是自己的孩子脑子聪明。虽然这只是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但时间长了,孩子养成了习惯,可能就真成为生活中的“小霸王”了。因此,在孩子的游戏中,父母应教孩子怎样做有基本道德的人,这事关孩子的未来人格的形成,即使暂时有所损失也在所不惜。

家长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利用游戏中的实例来培养和发展孩子健康的品德。如有些孩子在游戏中由于不小心损坏了东西而不承认,或者为图表扬而虚报成绩等,这是孩子惧怕家长责怪的缘故,如果父母在游戏中给孩子这样的暗示:只要不是故意,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做诚实之人,是可以得到原谅的,哪怕是损失了一些东西,那么,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说谎了。

在游戏中还可以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性格,当孩子在游戏中失信或者不遵守大家一致认可的规则,那么下次就可能再也不能参与伙伴们的游戏了,对迫切需要伙伴的孩子来说,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孩子会遵守诺言。

此外家长在与孩子的游戏中也可以培养孩子讲礼貌、遵循一定道德规范的习惯,例如一个小孩子看完电视后,非常粗野地跟妈妈说:“快做饭,我饿了!”这个时候,妈妈就以和孩子玩童话游戏的方式回答说:“呀,这是哪头大灰狼,不懂礼貌,把妈妈都吓坏了。”这时,孩子猛然理解了,于是就会缓解语气说:“妈妈,我现在有点饿了,你可以做饭给我吃吗?”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成为具备基本道德意识的人,这对孩子健全的人格养成无疑也是非常有益的。

以下是父母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几个建议,家长们可以试一试:

1.让孩子在游戏中模仿成人

比如做“商店游戏”,孩子充当售货员,一会儿忙着给“顾客”拿东西,一会儿忙着打扫商店卫生;也可能做“过家家”的游戏,在游戏中充当“妈妈”,系上小围裙操持家务,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洗菜,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爱劳动、手脚勤快的好习惯。

2.多给孩子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多与孩子说一些诸如《狼来了》等教孩子做人的童话故事,使孩子体会到做人的道理,教孩子做人不是教孩子使心眼,而是做堂堂正正的人。

3.在游戏中正确的评价孩子

孩子对游戏的胜负反应最为强烈,当孩子在游戏竞争后,父母在评定胜负时,家长一定要做到准确、客观,使孩子受到启发、教育,否则将失去游戏的教育价值。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规则

培养最聪明的孩子

在孩子的游戏中,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任何游戏都有规则,社会也一样,也有很多规则;只有先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使游戏成功;而要在社会生存,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否则自己的努力将受到限制。

孩子天生爱游戏和玩耍,父母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孩子的消遣,没什么意义,其实孩子的游戏、玩耍中隐藏着社会的规则,孩子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社会性的规则,比如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极度开心,但它是有基本原则的,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人先藏起来,而且事先制定的游戏规则是要大家一致认可的。那么这个游戏中就有了这样的潜规则:民主、少数服从多数、不服从规则不得游戏、犯规者受“惩罚”等人类社会规则雏形。这些基本的人类社会规则的习得,常常不是父母絮叨的功劳,而是孩子在游戏与玩耍中自然领悟的结果。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儿童有可能安全地操练以后在现实生活中将被规定要做的事情。因此,父母不必太拘束孩子的爱游戏的本能,要让孩子在游戏与玩耍中学习生存法则。

但是现在很多父母把孩子的知识学习放在首位,其他的都要为之“让路”,不错,这样可能会使孩子变得“知识渊博”,但是不通“世故”、不懂社会生存的人,他的知识将可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不适应社会规则意味着不知如何参与团体合作或与别人的竞争。现在社会的“高分低能”现象就与父母的这种教育有关。其实孩子游戏的方式就是天然的学习适应社会的方式,而父母陷入“骑驴找驴”的困惑中,忽视孩子的天性的结果是:现实往往与期望背道而驰。当然,尊重孩子的游戏天性不等于放弃知识教育,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适应社会竞争,适应社会规则。舍弃孩子所有的游戏时间和空间仅为学习成绩服务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父母要留给孩子足够的游戏空间和时间,每天如能自由而愉快地游戏,孩子的身心即能顺利发展。

现代家庭教育是全家围着孩子转,父母的溺爱使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孩子眼里,自己的想法就是规范。如果让孩子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游戏,就必须严格遵守集体游戏的规则,这就能约束他们的不讲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与倾向。现代社会重视的不仅是个人的才能,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引导孩子学会适应社会,父母的口头说教效果远不如孩子在游戏与玩耍中的体验所得。

在一场孩子的“打仗”游戏中,大家推选小杰做“头目”,但小明不干,他说他要当“老大”,结果伙伴们大笑起来,不理会小明的要求,继续做他们的游戏……“明明,你老是抢玩具,我们不和你玩了!”小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说。小明很难过,伤心地回家去了。通过与同伴游戏过程中的“失意”,小明终于明白了,不和伙伴们合作,不遵守规则又要独占玩具、企图支配和控制别人,在同伴中是行不通的。以后他必须遵守集体规则,与别人平等友好地相处,与别人协调地合作,才能被同伴们接纳,受大家欢迎。

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规则,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从小事情做起,这样可以使儿童转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遵守通常的行为规范,养成一些如过马路要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类似的行为规范。这样才有利于儿童将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和法律知识的学习。父母应鼓励孩子不断探索发现新的规则,这样才能达到开发儿童潜能的作用。

尊重孩子游戏天性的同时要合理引导,也就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必定有自我的领悟,但父母需对其更进一步地引导,把孩子天性的积极面发挥到最大。否则孩子的“玩”可能只是停留在低水平,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的功能。

因此父母应有目的地利用孩子的游戏天性,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教育效果。而能培养孩子理解社会规则的最佳游戏就是角色扮演性质类的游戏。

比如,一般来说男孩子喜欢打打闹闹、舞枪弄棒的游戏,女孩子喜欢“过家家”、跳舞唱歌类游戏。而且男孩子普遍愿意选择做“中心人物”、“领导人物”或“大官”,这个时候,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告诉他在游戏中担任什么角色,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如果你是个“中心人物”,你违规了,那么其余的人会怎么看你,他们会怎么行事。

这种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是孩子模仿成人生活而来的,这对于孩子以后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自己将要做什么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性引导,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有位父亲就非常聪明,他认识到了孩子的这一天性,在家中开了一个“民主大会”,然后宣布实施“细则”,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分工办事,谁在自己责任范围内违反规则,谁就自主承担责任。这种方式受到家里孩子的欢迎,不仅使孩子有了遵守集体规则的意识,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可谓一举两得。

家长要利用孩子喜爱游戏的天性,不妨也在家庭中来与孩子们玩个“角色分工”的游戏,利用孩子的本能和天性,有目的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同时孩子在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也会明白角色之间的规则关系,比如,孩子玩“开汽车”的游戏,那么就要有人当司机,有人当售票员,有人当乘客,这三种人都要做不同的事,有各自不同的规则。乘客不可能向售票员说他要卖票,售票员也不应该挤到司机位子上,司机在嘴里发出“呜呜”声音,作出开车的样子。在这种游戏中,他们明白了这三种人之间的不同关系和各自的规则。

此外在游戏中,父母也能发现孩子渐渐地给自己做角色定位,父母应“趁热打铁”,对孩子加以有目的的培养。如喜欢玩音响玩具的孩子会偏爱声音和旋律,而趋向于音乐艺术;喜欢球类的孩子会擅长身体和四指的运动,渐渐趋向于体能和球类活动;经常玩急诊包扎手术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医生等等。

角色扮演是每一个人进入社会所不能避免的内容,生活中千变万化的角色是需要孩子逐步适应的。游戏是进行孩子行为规范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在游戏中,儿童最容易进入角色,接受教育。通过游戏,幼儿将学到的东西亲身加以体验,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们在给幼儿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有意让儿童做“发苹果”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角色中实际训练,学会礼貌、谦让、先人后己的良好品质。

为此,在孩子的游戏中,加入角色扮演的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孩子扮演各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能力,这对孩子未来的社会生活,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以下是教育专家给父母的建议:

1.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

游戏不一定要千篇一律,父母可以根据家庭自身的特点设计适合游戏的活动形式,加强孩子在游戏中对各种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

2.在游戏中耐心引导孩子

在学习规则规范的过程中,严格要求与耐心引导要结合起来,对孩子违反原则性规范的行为不放纵,应耐心指导,也不能任意训斥。

3.在游戏中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注意调动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只有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才会比较有效地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相应的行为规范知识,而且乐此不疲。

永葆童心与孩子一起玩

培养最聪明的孩子

家长要转变观念,把陪孩子玩列在家庭生活的计划中,坚持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其需求,选择玩的内容和方式。

台球神童丁俊辉8岁半开始接触台球,从此喜欢上玩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被英国媒体称为“东方之星”;奥运冠军杨凌,从小喜欢玩枪,玩着玩着渐渐有了名堂;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时间,发明了放大镜,后来又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为此,儿童心理学家曾做出这样的论断——玩耍是儿童的工作。

然而,细心的父母会发现,现在的孩子不会玩了。我们童年时代玩的游戏,如翻绳、跳皮筋、踢毽、抖沙包,已经“失传”了,现在他们所谓的“玩”,无非是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机。新学期开学,校园里出现了“怪现象”:学生第一天上学,显得异常兴奋,问其原因,原来他们假期在家里待着,没什么意思,开学可以和同学在一起,所以特别高兴。可见,孩子在家是没得玩、没法玩、没人玩。

是什么让“天才”失去了才华,或者说丧失了“本能”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居住环境的改变。过去,住的是大杂院,小伙伴们在一起嬉戏、游戏非常方便,而今住的都是高楼大厦,再加上邻里极少交往,独生子女没有游戏的同伴,游戏的机会自然也少了许多。

第二,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对孩子的关注少了许多。

第三,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误区,认为孩子玩的时间越少越好,大部分精力应该用于学习,如果养成贪玩的习惯,既耽误时间又耽误学习。存在这种思想的家长不在少数,当前各种“兴趣班”报名红火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家长周六、周日两天,全部给孩子报上兴趣班,如同赶场一般,让孩子没有歇脚的时间,从而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陪孩子玩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玩一些简单易行的游戏

我们小时候的许多游戏,尽管道具非常简易,就是一根跳绳、一条猴皮筋、一个沙包、几个羊骨头,但是却能创造出无数玩法,不仅可以锻炼孩子手、眼、脚的协调性,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终身受用的创新意识,并使孩子热爱生命。与此同时,在回忆、讲解这些老游戏时,也能让孩子更生动地了解我们,拉近彼此间情感的距离,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爸爸、妈妈也经历了同他们一样的童年时代。

2.常到大自然里玩,多进行户外活动

英国科学家发现,最快乐的童年记忆都是一些简单的趣事,比如在户外建造沙堡、编织花环、放风筝、在池塘中游泳等户外活动。与之相比,电视、电脑和其他电子玩具都是童年记忆中最容易被遗忘的东西。到户外活动不见得非要到很远的地方,茶余饭后带孩子在小区里转一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可引导孩子结识一些新朋友,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到户外活动不见得要花费很多钱,带孩子到街边的小公园捉迷藏,到博物馆开阔视野,都会让孩子终身难忘。

3.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学习中玩

学习本是枯燥的,但是家长通过巧妙的设计,可把知识贯穿到游戏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可以和孩子玩拼字游戏、组词比赛等,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借机增加语文的识字、识词量,也让家长了解、掌握了孩子的学习状况,可谓一举三得。

4.把陪孩子玩作为一项工作

陪孩子一起玩,就像是“储蓄”一家人的亲密和生气,让孩子在欢乐和纯真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才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在一项唤起最珍贵记忆的研究调查中,所有参与调查的女性表示,童年与朋友和家人在户外玩耍时,她们感觉最开心,没有一个人选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等孤独的室内活动。

5.不要让玩具替代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