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故乡旧事
13842100000054

第54章 活跃在灵武山川的民间艺人(1)

灵武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受地域和自然条件制约,文化生活的开展及文化设施的配置要比内地落后许多。改革开放之前,全县大的文艺活动开展得较少。尽管如此,在城乡,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总有一些对文艺情有独钟、有一定艺术天赋的人们组织社火,编排文艺节目进行演出,并在其中扮演角色,给人们带来欢乐,自己也其乐融融,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由于经常搞这些活动,他们提高了自己的演出及鉴赏水平,也培养造就了一批民间艺术家。他们以其可贵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才艺受到人们的尊重,使人们永远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上世纪50年代前,活跃在灵武文化、艺术界的民间艺人不少。这里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拔贡李鸣鹭组织的文艺自娱自乐班子。李鸣鹭的文化功底比较扎实,他为人豁达,很有才气。由于他的热心组织,一些有文艺特长的文人墨客和喜欢娱乐的市民隔三岔五地聚在一块吹、拉、弹、唱,使灵武街头不时传出乐曲声。俗话说,业精于勤。这些人久而久之地练习和演出,使自己的演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县城影响很大。解放前,宁夏一带的民间音乐,主要是以秦腔为主,所以李鸣鹭等人的演奏主要是秦腔。解放后灵武能很快成立秦腔剧团,与李鸣鹭等人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灵武城内摆地摊拉胡琴,技艺高超的要数乔成业了。解放前,由于封建思想束缚,女人很少抛头露面唱戏,而乔成业的老婆则是一个敢于和封建思想、陈规陋习挑战的人。她爱唱爱跳,逢集在李铁匠的铺子门前(今县城新华书店处)和乔成业设摊唱戏。夫拉妻唱,配合极为默契,在30年代的灵武,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对封建思想的一种大胆的挑战。乔成业的女儿乔晓花虽然年幼,由于受父母的影响,艺术悟性很好,她扮相漂亮,嗓音也很好,不时地也到父母的地摊上唱几支曲子。乔成业多年潜心于秦腔艺术的探索,所以他的二胡演奏功夫很深,把有些曲子拉得如泣如诉,加上他老婆、女儿生动的表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演唱的秦腔剧目非常多,如《秦香莲》、《张良卖布》、《火焰驹》、《劈山救母》、《刘彦昌思妻》、《十里亭》等。尤其演唱《秦香莲》时,由于夫妻俩人深入到角色中,体会到秦香莲的苦衷,将这出戏演唱得哀婉凄楚,极为悲伤,令人同情。

孙成铭(绰号孙三)也是一个非常爱好文艺的人。他擅长弹三弦,业余时间不停地练习,达到如痴如醉的境地。他和乔成业是比较好的搭档,逢集经常拿着三弦给乔成业搭台。乔成业的胡琴休息时,孙三弹着三弦来一段道情或民间小曲,或苍凉凄婉或珠落玉盘,弹得极为娴熟生动,用老年人话说,“绝了杆子了”。由于地摊设在县城中心,逢集很热闹,演出到了高潮时,人们把铜元、麻钱子扔在摊子前的一个铜锣里。这时演唱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工夫没有白下。

东塔人杨文选,人称“瞎牛娃子”。他在艺术上有灵气,特别是板胡拉得十分出色,那时在灵武是没人不知道的。他唱秦腔时字正腔圆,声音洪亮,也经常给乔成业搭台。每逢集日,一些喜欢秦腔、眉户戏曲的小伙子、妇女、老汉围着乔成业的地摊戏班子,从早上听到下午。手艺人杨世沫天天听戏,对孙成铭的三弦子入了迷,到傍晚也不肯离去,甚至不惜花钱请戏班子的人吃饭,饭后再听他们吼上几段,可见痴迷到了什么程度。杨世沫天天听戏,久而久之,要拜孙成铭为师。孙成铭对热爱艺术的人也喜欢,将弹三弦子的绝技传给了杨世沫。孙成铭去世后,杨世沫接着弹起来了。由于他得到了孙成铭弹弦子的真传,并肯下功夫苦练,弹得也非常好。50年代,手工业联社举行春节晚会时,杨世沫的三弦独奏弹得如痴如醉,悦耳动听,台下观众掌声如雷。杨世沫一直弹了3首曲子,才在掌声中走下台去。

上世纪40年代前,受陕西、甘肃地区文化艺术的影响,灵武爱眉户、喜欢秦腔的人很多。

冯金山裁缝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个人。他经常到乔成业的班子唱戏,他的嗓音嘶哑,但苍凉老成,很有特色。他尤其喜欢选择一些悲剧人物的唱腔,能很好地表现出主人公的悲情。裁缝铺稍闲下来,他就指派徒弟看店铺,一溜烟小跑到正街乔成业的摊子上去唱,惹得路上的人都笑。他体胖、个子小,但非常有灵气,唱戏很有韵味。灵武城里有句顺口溜:“买嘟噜子的包子,冯裁缝的戏,不看不吃不着气。”“买嘟噜”姓买,是个卖包子的,“买嘟噜”是他的绰号,他说话口齿不清,是个慢性子人。他卖包子时慢腾腾地,嘴里又说不清,性子急的顾客很生气。但他的包子做的皮薄馅香,人们很喜欢,都愿意买。冯裁缝酷爱秦腔,一唱起来就没个完,所以人们戏骂他是错投了师门,当初不应该当裁缝,应该去拜师学唱戏。冯裁缝对艺术迷恋成痴,剧种戏文懂得多,是灵武一个知名度很高、非常热爱文艺的民间艺人。

要说传统戏剧中曲目懂得最多、唱得最好的,要算灵武熊家桥唐家庄子的唐真了。唐真戴瓜皮帽,夏天上面插着遮阳的纸片,穿黑对襟褂子、大裆裤子,长得黑红脸膛,慈眉善目。他长年累月喜欢戴着一副水晶茶色眼镜,显得非常忠厚。别看他一副典型的老庄户样子,但确实是埋在沙土里的珍珠,是灵武有名的民间戏曲艺术家。他也善于在地摊上演唱,动作洒脱,嗓子好,会唱的戏曲一套一套的,且在演出中不重曲目。40年代的一个秋天,一次大集上,地摊上人非常多。由乔成业、孙成铭、杨文选伴奏,唐真和乔成业的老婆几个时辰没休息,将一本《闹书馆》整本唱了下来。《闹书馆》是传统戏,戏文内容大致是:一位落魄书生进京赶考途中患病住进了一个书馆,夜半孤灯,孤零零地非常凄凉。深山里千年修行得道的一位狐仙闻讯后,爱上了这位书生,深夜到书馆和这位书生幽会,并私订终身。在狐仙的帮助下,书生在考场上灵感大发,高中状元,于是他恳求皇帝恩准他到书馆迎娶狐仙。这出戏的戏文写得很好,很受人们欢迎。60岁以上爱好戏曲的人有不少还记得那天唐真的出色演唱,由于他经过多次演练,潜心揣摩剧中的细节,用身心感受所演的角色,演出中极为投入。尤其是那段唱腔:“风吹角铃叮啷啷,雨打窗棂哗啦啦响,昏沉沉躺在病榻上,忽又听高底子绣鞋慢慢响,我问你是谁呀,为何半夜到馆房?”唐真这一段声情并茂的演唱,再加上乔成业老婆的默契配合,将狐仙、书生这两个角色演唱得极为出色。那天,伴奏的几个人也拿出了看家本领,精心演奏。人们不停地议论着:“二胡、板胡、三弦子拉绝了,弹绝了。”正街上围得人山人海,叫好声不断,演出一直持续到傍晚。有钱的几个戏迷把这个戏班子的人请到馆子吃了一顿,以表谢意。50年代后,唐真还是乐此不倦,经常进城唱戏,有时几天不回。

在城里的几日,他参加一些民间的文艺集会,常将一些戏曲故事讲给爱好文艺的人们听。东塔的青年尚立业虚心求教,从中受益匪浅,只可惜当时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搜集整理,一些优秀的传统曲目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清末明初,灵武城东街有个冯灯皮影戏班,在当时影响也很大。皮影戏班里拉二胡、耍皮影、打板、管道具等共15人。皮影戏班又分成3个小戏班,冯宪章、冯清章、冯玉章各领1个班,在灵武、金积一带乡村演出。皮影用上等的驴皮制作,红亮半透明。耍皮影的演员经过苦练后,动作非常娴熟,伴唱功夫也不一般。每年皮影班利用农闲时不停地下乡演出。演出的戏目多为传统剧目,如《拾玉镯》、《白蛇传》等,演出效果非常好。50年代,他们走出县城,还代表灵武参加了甘肃兰州举办的民间艺术汇演,得了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