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的历史悠久,从旧石器的河套文化时代到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代又一代的灵武人在这块热土耕耘生息,创造出了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用极为精炼、生动的语言,总结着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取得的知识,这就是谚语。它的内容极为广泛,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灵武县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谚语搜集工作,通过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获取了大量流行在人民群众之中的谚语资料,从中整理出关于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生产等方面的谚语1000多条。
谚语和其他邻近语体的界限若断若连,往往难以分辨。有很大一部分谚语让人一看或一听就能理解,甚至有的还像顺口溜,让人一听便渗入脑海,挥之不去,而且引用起来还非常有实效。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这样形容过谚语:“她总是简短的,但非常有实效。”比如关于时令方面的谚语:“打春五六九,不是五九尾,就是六九头。”以阳历2006年的日期来计算,阳历2月4日立春,正好是五九的第九天,也就是谚语中所说的“五九尾”。“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芒种不种谷,夏至不种糜”、“惊蛰刮了风,撂掉高田种湖坑”……这些谚语既通俗易懂又非常实用。“早雨不大,一天的麻达(宁夏方言,意为“麻烦”)”、“东虹日头西虹雨,出了南虹下大雨”、“早韶当日雨,晚韶行千里”、“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等等,这些谚语是关于气象方面的。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谚语中所涉及的气象变化,安排这一天的出行、农活等事情。
灵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回汉民族聚集的地方,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交际中,从习俗到语言,互相影响,但从有些谚语中还是可以明显地区分出民族,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比如在做善事方面,汉族群众说“救人出水火,胜过念弥陀”,回族群众说“修桥补路,等于礼拜五时”。另外,在回汉群众中还共同流传着一些谚语,如“教是两教,理是一理”、“人怕理,马怕鞭”、“井越淘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这种情况说明,回族与汉族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做人、做事的准则都是一样的。
由于谚语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的覆盖面极广,内涵极为深刻。虽然出于民间,但其具有的深刻性、哲理性,使很多谚语被收入书本,并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现在国家提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有些谚语就是阐述这个道理的。“山上栽了树,等于修水库”、“若要富,先栽树”、“河边成了林,洪水难逞凶”等谚语既形象又生动地阐述了植树造林的好处。还如关于栽树技巧方面的:“果树勤修剪,不分大小年”、“柳树不挪向,挪向活不长”、“死狗埋在树底下,秋后果子用车拉”、“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大果子等几年。”这些谚语以精炼的语言高度总结了栽树中的一些诀窍和道理。关于养殖方面的谚语也很多,如“春天放羊走平川,夏天放羊高高山”、“羊吃一个饱,连命都难保;羊吃两个饱,一年一茬羔;羊吃五个饱,一年两茬羔”、“家养三只鸡,不缺零花钱”。关于尊老爱幼、生儿育女方面的谚语也很多,如“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树老半空中,人老百事通”、“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长辈鼓励晚辈努力上进的谚语,“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如“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等等,都是极为生动的。再如“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让人一寸,得理一尺”、“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这些谚语都是教导后代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
灵武的民间谚语在数量上以有关生产的谚语占的比重较大,突出反应了灵武的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土是本,水是命,肥是劲”、“田里长草,肥被吃掉”、“豌豆开花鲤鱼壮”,等等,这些谚语虽语句简单,但寓意深刻,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最关注的字眼。这儿有几则妙趣横生的养生谚语,其中所蕴涵的养生之道是一代又一代灵武人总结出的,读后使我们受益匪浅:“要想身体好,吃饭不过饱”、“吃饭八分饱,胃口好到老”、“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会吃,千顿香;乱吃,一顿伤”、“吃饭慢吞吞,赛过吃人参”、“吃饭先喝汤,到老不受伤”、“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白菜萝卜汤,益寿保健康”、“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睡觉不蒙头,活到九十九”、“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