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一阵阵秋风吹过,赤红的、橘黄的树叶掉在地上,我拾起了几片,看着长长的叶茎,一缕酸酸甜甜的感觉涌上了心头,勾起我多少难以忘却的回忆。上世纪60年代前,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活动贫乏,经济条件很差。那时儿童们的玩具非常少,但也有玩的游戏和乐趣。那种玩法原始、简单,但是对开发智力、锻炼身体、增进同学伙伴中的友谊,有着不同程度的益处,使人不能忘怀,刻骨铭心。
勾老将 当秋风刮起的时候,地下到处是树叶,八九岁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两人一组用树叶“勾老将”。玩时其中一人用自己手中树叶的蒂把将对方手中树叶的蒂把套住,双方使劲拉,看谁的树叶蒂把能将对方的拉断。勾拉断对方的蒂把后,胜者用大拇指压住二拇指向对方的脑门使劲弹一下,叫“弹奔楞子”。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树叶蒂把非常脆,双方“勾老将”时常常胜负均等,都挨上了对方的“奔楞子”。在脑门被弹得生疼的时候,便开始动脑筋找窍门。
最好的窍门是在早晨把树叶放在鞋内,让它被脚汗捂得黑黄,这时韧劲就变得非常好,就可以把对方的新蒂把一个个勾断,胜者将“奔楞子”连续向对方的脑门弹下去,不一阵在对方的脑门上弹起一个个如杏核大的小紫包。这时别提“勾老将”胜者心中有多得意了,满脸阳光灿烂,而脑门子被弹上紫包的小伙伴自然是嘴撅得很高了。
打峁毬 又叫“打卵子”。这是过去灵武少年儿童中盛行的一种游戏。几个人分成甲乙两队,随便找个空场子就玩了起来。青年小伙子用的器械是个断了半截的锹把和3寸长的一个木榔头(叫“峁毬”或者“卵子”)。十三四岁以下的儿童力气小,玩的是一块板子和2寸长的小木榔头。第一步是将木榔头放在板首,将木榔头往上稍抛一点用板尾顶出去,叫“顶木哈”。第二步称作“绞钻”,分为“二头钻”和“三头钻”。将木榔头在空中用锹把的一头轻轻碰一下,然后用力打出,这叫“二头钻”。“三头钻”是先将木榔头轻碰两下,然后打出。第三步是“扯一”、“扯二”、“扯三”。就是将木榔头扔在半人高处,一棍抽出,连续三次不出现失误。能完成从“顶木哈”到“扯三”的程序,“打峁毬”就算赢了。然后得胜一方选最有力气,能将木榔头打得最远的人,将木榔头用棍抽出几十米远。这时输方每人将一条腿翘起来,学着驴叫,从胜方木榔头落地处一瘸一跳跑来,这是“打峁毬”活动最精彩的时候,输者学驴叫,称为“喝闹”。赢者非常高兴,扬眉吐气,脸上笑得开了花;输者垂头丧气,一脸的沮丧。
斗鸡 小伙伴们分成两队,强弱搭配均匀。玩时两队队员左腿圈起,用右手抓住左脚尖,右腿站立,双方用左膝盖相互顶撞,先将对方队员全部顶倒的一方为胜。这个游戏活动量很大,要求一条腿要站稳,另一条腿的膝盖是“战斗”时的武器,冲击时要迅猛、有力,直到将对方顶倒为止。
新锅烂锅 放暑假后,在街巷、院落内一些平整的地上,不时地发出“砰、砰”的声音,里面还掺杂着儿童的嬉闹声。大人们都知道这是孩子们在玩“新锅烂锅”的游戏。灵武的东山坡到处都有红胶泥,一些人家为了圈水井,从东山坡拉回胶泥,这给十几岁的孩子们提供了玩“新锅烂锅”游戏的原料。玩法是:两个孩子先将干泥巴用水和好,反复摔打后捏成锅的样子,然后将锅底用手抹得薄薄的,其中一个孩子先将自己手中的锅平放在手心里,将锅口向地下用力扣下去。扣下去时由于气体的作用,“砰”的一声,锅底被气体冲开。然后,另一个孩子就要用自己的泥将对方锅底的窟窿补好。
玩的时候,双方都盼着自己锅底的窟窿烂得越大越好。这个游戏不但用力,还要用心。虽说是烂泥,但也是我们那时的玩具,竟也玩得那么高兴,玩得那么痛快。
砍牢 分为“砍大牢”和“溜催牢”两种。这是过去灵武青少年都会玩的一个游戏,多在春节期间玩。玩“砍大牢”时,每人拿一个香烟盒大小的铁块子,叫“墩子”。在地上画一个50厘米直径的圆圈,形成“牢”。玩的人打“猜吧猜”,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剪子石头布”,决定顺序。每人往“牢”里放钱或其他东西,如杏核、桃核一类。50年代前放的是铜麻钱和铜元,50年代至60年代放人民币的硬币。然后众人排队到10米外,分前后顺序,用个人自备的铁墩子向“牢”圈内的钱砍去。谁能将钱砍出“牢”圈外,钱就是谁的,一直砍到圈子内没有钱,再重来,前后顺序重新以“猜吧猜”分出。“溜催牢”和“砍大牢”的方式一样,但是不许用铁墩子砍,而要将铁墩子拿在手中,平平地溜向圈里的钱。如谁砍、砸出圈里的钱,则是违犯“溜催牢”的规矩,就会被取消此次砍牢。那时玩得很开心,我小的时候因玩这个游戏,头还被一个叫郭军的伙伴扔偏了的铁墩子砸了个口子。也怪得很,不吃药不打针也不去缝伤口,用棉花烧成灰往伤口上一捂,几天也就好了,也没有受到感染或留下什么后遗症。
中国美国 上世纪60年代前灵武一带儿童少年中盛行一种游戏“藏蒙蒙”。这种游戏多在夜间举行,和现在的捉迷藏极为相似。玩的人手里拿着木头锯成的长短枪,腰里扎着草绳,将木板子削几下当成马刀别在腰间,显得威风凛凛。两队人马的头领用“猜吧猜”的方式决定输赢。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反对美帝国主义是当时全中国的最强音,孩子们也不例外地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因此,谁输了谁就是“美国(人)”,要藏起来;而赢的一方是“中国(人)”,要设法将对方抓起来。磨坊里、草垛里事先划成片,不允许“美国(人)”出边界线,只能在一个区域内藏,然后开始抓。有的“美国佬”藏得太隐秘,怎么也找不着,急得“中国人”开始骂。骂了很久,还是找不见,实在着急了,就用土坷垃往黑处乱砸,“美国佬”怕把头砸烂,才喊着投降跑出来。这种游戏有很大的刺激性,往往玩到夜里一两点,在家长焦急的喊叫声和骂声中孩子们才回家去。
偷青货 灵武百姓称水果为“青货”。灵武东北城郊百年来始终被一大片果树所环绕,风景如画,果树成林。灵武的水果品种很多,有槟子、玉皇李子、口外杏子、沙果子、长把梨、长红枣。那时水果价格不贵,有时在街上花几角钱能买一小堆梨,也不用秤称。那时在灵武果园还有这么两句话:“偷果子的贼不算贼,抓住顶多打两捶。”因此城里5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有过少年时候在城外“偷青货”的经历。所谓“偷”,就是揪上几个尝鲜,不糟蹋树木枝条,主家看见顶多吆喝几声就了事了。每到水果成熟时期,放学后我们常约上几个伙伴出城到园子里去“偷青货”,摘几个美美地吃一顿,再摘几个塞进裤子和腰包里。“偷青货”活动隔三岔五地进行一次,有时也发生“险情”,逢看园人追来,或跳水渠游走,或拼命奔跑,久而久之,我们的速跑、游泳水平大为提高。
烧豆子 夏末秋初,快到收庄稼的时候了,生产队的牲口需放养壮膘。
这也是放牧的十几岁的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他们约上几个伙伴一起去,走时拿上家里的火柴。到了放牧的地方,将骡马放开,让它们吃草,然后小伙伴们开始在浅水池子里洗澡,在渠里的芦苇丛里、桥洞里摸鱼。那时候没有农药一类的化学药品,鱼非常多。稻田里、小渠里、田边进水的口子,到处都是鱼,一会儿能摸十几条鱼。上了岸,用柳条一串,足有三四斤重。摸完鱼后,又到了豆子田、玉米地边,四处看一看,见没有人,赶紧拔上一捆豆秧,掰上几个玉米棒子,跑到柳树下、草丛边,掏出早已准备的火柴,燃着一些荒草,开始烧豆子和玉米。烧到七八成熟,也不怕烫就开始吃,小小的肚皮被塞得圆鼓鼓的,嘴上糊成黑圈圈。
洗了澡,摸了鱼,烧了豆子,吃饱了肚子,漫无边际地吹牛皮、“斗鸡”、“跳鳖”,玩了个痛快。
天色晚了,牲口也吃饱了,这时都准备回家。临走时小伙伴们忘不了一件事,每人往火堆撒上一泡尿。谁知道这是什么心理,是怕别人来吃,还是怕燃起大火,反正就是这么做了。
滚铁环 滚铁环是那个时代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几乎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铁环。铁环是一个直径大约30厘米的钢筋圈,上面套着很多小圈,玩时用铁钩子滚动着走。孩子们滚着铁环去上学,滚着铁环回家,边玩边走。一路上小铁圈不停地撞击着大铁圈,发出“当啷啷”的声音。那时候的孩子就是在这种声音中读完小学的。
拍三角 玩法是用废烟盒叠成“三角”,放在地上,双方打“猜吧猜”决定先后顺序,胜者用自己的“三角”拍向对方的“三角”,借助气流和巧劲将对方的“三角”得翻过去,翻后便归为己有,成为自己的战利品。放学之后,玩这个游戏的学生很多。手气好了,有时赢一大堆,装上一大纸盒,晚上放在枕头旁,心里非常高兴。有时遇上拍“三角”高手,则输得一干二净,垂头丧气地回家。
弹珠子 在地上挖出正方形的4个槽,4个拐角各挖一个小坑,正方形中间挖一个大坑,游戏的双方按顺序将珠子依次从第一个坑弹到第四个坑,最后将玻璃珠弹入中间大坑内。在弹珠子的过程中,边弹珠子边唱着儿歌:“一弹弹,二玩玩,三进宫,四要钱。”弹珠子要有力度和技巧。弹的过程中不出差错可连续进行,如出差错则珠子原地不动,由对方开始按程序进行。如顺利完成全部过程,就可以用自己的珠子将停顿者的珠子连弹三下,叫“三枪”。最后一次要尽量弹得远一点,然后用手的拇指和中指丈量弹出去的距离,一下为一拃,如够六拃则赢回对方的玻璃珠,这整个的过程叫“三枪六拃”。
摆锅锅家 星期天,做完作业后,约上小伙伴去玩,男男女女一大群,到了城外捉大头老鹰(蜻蜓),找着吃酸溜溜(一种野草,味很酸),挖辣辣英(野草,味辛辣)。耍上一阵,开始玩“摆锅锅家”的游戏。小头领一般说话有权威,硬行分配,谁给谁当“婆姨”,谁给谁当“丈夫”,大家都不敢反对。女孩子头带着柳条编成的草圈圈,给男孩子当“媳妇”,举行“结婚”仪式。有装作送亲的,有当吹鼓手的,热闹了一阵,然后切青草节节做菜,用石头粒粒当米做饭。年龄八九岁,也不知道羞,用衣服裹着坷垃当小娃娃,还装模作样地给娃娃喂饭。就这样昏天黑地地胡耍上半天,脸上糊得乱七八糟,衣服上到处是泥片子,肚子饿得咕噜噜响时才想起回家。
打麻雀 20世纪60年代前,没有农药一类的东西,鸟类很多。青少年用铁丝编成双叉,将皮筋绑在上边做成弹弓,专门打麻雀。打着后,就地拔去毛扒掉内脏,烧着吃,味道好极了。我们这些伙伴中有几人射弹弓准头非常好,可以说百发百中,每次都能打中十几只。准确率不太高的人,一个下午也能打几只。60年代前,土坷垃房子非常多,尤其是一些生产队的磨坊、场院房的屋檐下、墙缝里麻雀很多。晚上麻雀进了窝,成了蒙蒙眼,啥也看不清,这时最好捉,我们把这种游戏叫作“掏麻雀”,一个晚上能掏几十只。
但有时也遇上危险事,手伸进墙洞,摸着软绵绵的,掏出来是长长的一条大蛇,把我们吓个半死,扔掉蛇,没命地往家跑,回去也不敢给大人说,好长一段时间再也不敢“掏麻雀”了。
跳鳖 这也是那时青少年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一群孩子用“猜吧猜”
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淘汰,剩下最后一个为“鳖”。“鳖”站在那里,将身体向下弯曲成90°,其他人一一从他身上跳过。当伙伴们全部跳过去,“鳖”又长高了一点,然后大家继续跳。
就这样,大家一次次地跳,“鳖”也一点点地“长”。当“鳖”双手抱头直立时,这个高度就有人跳不过去了。谁跳不过去谁就又成了“鳖”,供大家跳。身健腿长、弹力很好的人,玩上一两个时辰也当不了“鳖”,而弹跳力不好的人,非当几个小时“鳖”,让别人跳个够。
滑冰 寒冬腊月,冰冻三尺,人们一般足不出户。
20世纪60年代前,灵武的孩子们逢星期天,不管天有多冷,都喜欢到冰上玩耍。
那时县城内的水坑、池塘很多,城内有草纸坑、东大坑、西大坑,城外有南湖、西湖。
冬天湖面、池塘结冰后,冰面上全是少年儿童。有的人在两块木板的底部平平地穿上铁丝做成“冰鞋”,在一根4尺长的木棒一头钉上一颗尖尖的铁钉子,然后脚踏“冰鞋”,用木棒在胯下不停地扎,利用惯性向前滑去。还有的人在滑溜溜的冰面上用鞭子打“老牛”。家中有木工的,做出一种冰车,人可以坐在上面“溜冰车”,这是一种最舒适的冰上活动。冰上游戏很多,既刺激又锻炼了胆量和勇气。
挖黑茨果子春天天气暖和了,穷人家里的孩子没有什么水果吃,放学后,约上几个伙伴出城到西门、南门外的渠边挖黑果子、茨果子。黑果子是一种野草种子,黑皮白瓤圆溜溜的,样子和南方水中生长的荸荠有些相似。茨果子是茨菰草的种子。这两种东西在春季还未出芽时就被人们挖出食用。黑果子长在渠底深处,茨果子长得很浅,半锹深就能挖出来。挖上小半筐黑果子、茨果子,回家后洗净,煮熟后便可以当零食吃。黑果子甜,茨果子沙,孩子们早晨上学衣袋里装上两把,边吃边走,感到非常惬意。
耍羊拐 20世纪60年代前,少妇和未出嫁的姑娘在家中爱玩“耍羊拐”,羊拐是羊腿骨关节里的一块小骨头。玩时,在地上摆放数个羊拐,手中拿一个,先将手中的羊拐往上抛起,在羊拐掉下来的刹那间将下面的羊拐翻过一个,然后用手背接住刚才抛起的那一个。玩的是计分制,看谁接得多及将底下的羊拐翻得数量多。一些手巧的少妇及姑娘玩羊拐非常娴熟,玩好长时间也不出差错。
打沙包 农闲季节,灵武城内城外的小姑娘还喜欢玩“打沙包”。手巧的姑娘用6块布缝成小包,内填黄豆或糠麸做成“沙包”。两排人站在两边,一人在中间。两边的人用沙包向中间的人打过来打过去,如被打中则被淘汰出局。有体健灵活者,打多少次也打不着。这种活动益处很多,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小伙伴之间的友谊。
并核核 这是冬天在热炕上耍的一种游戏。在炕上摆放数个杏核,手中拿一个,先将手中的杏核抛起,在杏核落下的刹那间,再抓底下的杏核。
抓完后,再换一种方式玩,用手心抛起一把杏核,在未落下时用手背去接。
接的杏核越多,计分越高,最后以计分高者为胜。这种游戏多为小姑娘们玩。
除以上游戏外,我们小的时候还玩“老鹰抓小鸡”、“丢手帕”、“踢方”、“摆籽籽”、“跳绳”、“跳皮筋”、“找朋友”、“绞窗花”、“踢毽子”,等等。玩着这些游戏,使我们这一代人度过了美好的童年。青春是最美好的,儿童的记忆是最清晰的。在那些特定的历史环境里,生活尽管很贫困,但以上这些游戏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笑声。岁月之舟带我们走进新世纪,但几十年前童年的伙伴、有趣的游戏,仍深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并时时出现在我甜甜的梦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