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1403900000034

第34章 娱乐消遣信手拈来--休闲奇趣篇 (2)

其实,关于空竹最早的、明确的记录出现在明代。明末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汤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者蛣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十人至三人。”从这段叙述可以看出,当时的空钟与空竹还是有区别的,它虽然可以发声,但是在地上旋转,跟现在的放“地轴”很像。可见,空竹应该是源自“地轴”,也就是古人说的“空钟”。另外,在叙述中提到的需要一到三个人一起放的大空钟,现在已经失传了。

明代永乐年间的“剔红婴戏纹圆盒”的盖子上有《婴戏图》。图中是一个小孩在抖空竹,另一个小孩正捂着耳朵看。图中描绘的空竹的造型和抖空竹的方式跟现在完全一样,而且根据小孩“捂耳朵”这一动作可以认定,当时的空竹在舞动时也是与声音的。可见,抖空竹在这时就已经成为市井生活的一种娱乐方式,而且空竹的造型和玩法已经趋于成熟了。

到了清代,空竹深受人们的喜爱,一些抖空竹的杂技项目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杂技艺人不断创作出新花样和新技巧,还在表演的同时配合音乐,增加了趣味性。当时他们还在车轮式的双头空竹基础上设计出了单头空竹。清末坐关老人《清代野记》记载:“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这里的空钟其实就是空竹。可见,当时的空竹在清代深受百姓,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抖空竹的学问

空竹虽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现在却遭遇“冷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就因为抖空竹是一种难度比较高的娱乐活动。

空竹是一种用绳子抖动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传统的空竹是用竹木制作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一个木轴和两端的轮盘组成,轮盘边缘留有哨口。根据哨口数量的不同,空竹可分为双响、四响、五响……直到三十六响。

空竹一般可以分为双轮空竹和单轮空竹。双轮空竹呈车轮状,有两个对称的圆轮。单轮空竹只在轴的一头有圆盘。这样的空竹因为不平衡,所以抖的难度比较大,需要较高的技巧,比较受成年人的喜爱。

抖空竹之前,将棉绳系在两根半米左右的木棍或竹竿上,接着用绳子缠绕空竹的轴,然后把空竹抖动起来,再通过持续加力让它加速旋转。轮盘上的哨口便由于空气作用,同时不断发出高亢雄浑声音。

看似容易的抖空竹,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抖空竹最终要求空竹在空中达到一种持续旋转的稳定状态,而这种稳定状态的实现全靠手中的两根竹棍和那根棉绳。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空竹的旋转方向、旋转速度和“轴向”,这就要求抖空竹的人积累足够的经验和掌握熟练的技巧。

双轮空竹因为有对称的两个轮盘,所以平衡性比较好,是比较容易抖的空竹类型。单轮空竹就不一样了,在抖动时一定要控制好人与空竹的位置关系,好让空竹的立轴始终向外。抖的人要注意棉绳的缠绕和松紧度,还要随时进行原地旋转。另外,空竹的声音与转速有直接关系,要想抖出的声音和谐悦耳,就要注意抖动时的力度。只有有节奏的用力抖动,才能抖出有节奏的“嗡…嗡…”的声音。

上面所说的只是抖空竹的基本技法,要想玩得开心,还要学习一些常见的玩法,例如“呲竿”、“扔高”、“放地轴”。这三种玩法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十分有趣,受到青少年人的喜爱。“呲竿”就是在空竹到达一定的旋转速度后,让它滑到抖空竹的竹棍上继续旋转,转速减弱到一定程度时便再将它移到棉绳上加速,如此反复。“扔高”是将旋转稳定的空竹弹到天上,让它在高空飞转,然后再用棉绳接住,继续抖动。“放地轴”主要用于单轮的空竹。当它旋转到一定速度之后,让它的尖头朝下,做陀螺运动,等到速度减弱到一定程度,再用棉绳将它套起来,继续抖转。

除了上面的三种玩法之外,抖空竹还有其他的个人花样,如“金鸡上架”、“翻山越岭”、“织女纺线”、“夜观银河”、“二郎担山”、“抬头望月”、“鲤鱼摆尾”、“童子拜月”、“鹞子翻身”、“海底捞月”、“青云直上”等等。这样花样起码有几百种,令人眼花缭乱。

如果多个人一起抖空竹,那也可以玩一些集体花样,两人对传、四人互传等。有一种叫做“蚂蚁上树”的玩法十分惊险。玩的时候,一个人把一根长绳系在树梢,手攥着绳子的另一端。另一个人抖动空竹,当空竹抖动到一定的转速后,忽然将它抛掷到长绳上。这时,手拿长绳的人用力拉动绳子,让空竹抖向高空,一般可以达到十米高。空竹落下来的时候,抖空竹的人再牢牢接住,继续抖动。真是令人惊叹!

抖空竹不仅是一项有趣的娱乐活动,还是一种不错的健身方式。有些人觉得抖空竹只是简单的上肢动作,其实不是,它可以带动全身的运动。要想抖好小到两三百克大到几公斤的空竹,就必须依靠全身的协调运动才行。例如上肢要做提、拉、抖、抛、接等动作,下肢要做走、跳、绕、蹬等动作,眼要瞄、追,腰要扭、随,头要俯仰、转等。要想在转瞬即逝间控制好空竹,就要求玩的人反应要快、动作要敏捷协调。这样,身体就能得到多方位的锻炼。另外,空竹的响声特别,能渲染良好的气氛。

奇趣小贴士

老北京的空竹

北京空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通过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死,踢毽子”的民谣可知,在明代末年的北京,空竹就已经成为早春节令玩具。每年的春节一过,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在北京各地的胡同和院落中,人们都开始抖响空竹。一阵阵悠扬悦耳、千百回转的声音飘荡在空中,让人不禁感觉到古城的生气和春的气息。

当时,抖空竹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但也有人为了养家糊口,将它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这些人多数是一些民间艺人,他们定期在庙会上设摊表演。他们用的空竹跟一般的空竹是有区别的,尺寸较大,对技巧的要求很高。明清时期,每年有三十六场庙会,而且庙会上的玩具摊点众多。特别是在土地庙,卖空竹和抖空竹形成独特的景色,在京城十分有名。

其实,北京最早的空竹售卖摊在琉璃厂。清末孙殿起《琉璃厂小志》记载:“空竹亦名空钟,能抖出种种花样,摆摊人均擅此技,借此以广招徕。”琉璃厂后来改成了春节节令市场--厂甸,随之各种民间玩具都被投放到了厂甸市场。

3讲究礼节的游戏--投壶

投壶兴衰之路

投壶与射箭有密切的关系。传说在春秋时期,一旦赶各种大型的宴会,便要进行射礼。射礼其实就是让宾客们射箭。当时,成年男子都以射箭技能为荣,如果不会射箭肯定会被耻笑。而且,当时的主人如果要求宾客射箭,客人是不可以推辞的,要不怎么说是“礼”呢。

春秋末年,奴隶主堕落腐化,一些人甚至连弓都拉不开了。为了维持这种礼仪,大家开动脑筋,想到了一个不用苦练、不费力气的好方式--投壶。投壶就是把箭投进酒壶,这显然会节省不少力气。当然,投壶也是为了照顾一些确实不会射箭的人。各个诸侯国都十分欢迎投壶,于是投壶很快就代替了射箭礼仪,并且逐渐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战国时候,投壶投入当时文人的怀抱。因为文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而投壶是一种比较温和且内涵丰富的活动,恰恰迎合了他们的需要。《礼记·投壶》中提到:“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另外,在这个时候,民间也效仿统治阶级的,开始以投壶为乐趣。

进入秦汉时期,投壶游戏获得大发展。首先,它在士大夫阶层十分流行,几乎每一场宴会都会举行投壶活动作为娱乐。其次,投壶的方式有了很多新花样,而且难度也大大增加了,例如有人在投者与壶之间放上屏风,让投者进行“盲投”;有些游戏中要求投者背向壶坐着,投者要向后投箭,称作“反投”。

汉魏时候,投壶游戏仍是如日中天,但这时候的投壶与先秦相比有了很大改进。首先是对投壶用具进行了改进。一是设计制作了专门用于投壶的壶,而不再使用酒壶。《投壶赋》记载:“高三尺,盘腹修颈,饰以金银,文以雕刻。”二是用一种特制的竹箭代替了原来投壶用的箭。其次,在投壶的方法上进行了革新。人们在玩投壶的过程中,发明了一种利用反弹力让壶的内壁把箭弹回来的投法--“骁”。利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用一支箭反复投射。

晋代以后,投壶进行了重大改革,尤其是在壶的两边加上了两个“耳”。改革之后的投壶有了一些新花样,娱乐性大大增加了。当时的一些北方少数民族也对这种游戏很感兴趣。那时候的投壶,已经不仅仅限于在贵族中开展,民间的投壶活动也流行起来,甚至还出现了很多投壶高手。

进入宋代,人们对投壶的礼节更加讲究,而且赋予了投壶极大的内涵。司马光的《投壶新格》的说:“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夫投壶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以为正也。中正,道之根柢也”。

过于讲究礼节使得投壶这项活动的娱乐性大大减少,也因此失去了大量的参与者,从而限制了这种游戏的发展。宋代之后,投壶游戏渐渐衰落了,偶尔在士大夫阶层中开展。

明清时期,投壶被人们看成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不再讲究那么多的礼仪,因此玩的人与宋末明初相比多了些。当时的一些小说都有关于投壶的描写,例如《金瓶梅》、《红楼梦》。

然而,投壶在从最初的射礼演变为最后的娱乐游戏这一过程中,始终被礼节的枷锁所禁锢,这就脱离了广大的群众。到了清末,伴随着西方现代体育传入中国,投壶便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从此再无音信。

投壶高手有绝技

有可玩的东西,就有玩这种东西的高手。尽管投壶在古代开展的圈子有点狭窄,但还是出现了不少这方面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