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忧虑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沮丧、恐惧,更不要逃避,你要正确对待你的忧虑,把忧虑当成是上天对你的一次考验。
你可以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
“这个问题有那么重要?”
“这件事情真的无法挽救了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把你的注意力引领到正确的方向上。你还可以思考其他的问题,如“我目前可以做些什么”。
这时,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已经无力回天,或者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想象得那么悲观,还是有转折的余地的。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再去为它烦心;如果是后者,你可以尽你所能去扭转它、解决它。因此,不要把时间花费在无谓的忧虑上,宽容地看待一切,这不仅能减轻你的压力,还会使你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只有一种忧虑是绝对正确的,那就是为忧虑而忧虑!”认真地想一想,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忧虑的事情,并不是真的会发生,即使有一些事情成真了,先前的担忧也未必能够改变它的结果。可是,我们却已经为此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对忧虑举起双手投降,而应该用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去看待它。因此,当你知道某些你忧虑的事情还有解决的方式时,请千万不要犹豫,就这么去做吧!
八、保持清醒,摆脱偏执情绪
偏执是一种病态情绪,患上这种病的人,往往会走极端,自以为是。分明是自己做错了,却总觉得是别人不对;当自己不能和别人取得一致意见时,从来不反思自己的过错,而总是去探究别人做错了什么。极端的偏执,是一种在前提错误情形下的偏执。而如果有人能够以清醒的头脑把这种偏执用到正确的地方,那么,这种偏执就应称为执著。
对于偏执,我们不应一概地排斥,而是应该合理地改造,即把引向一个错误方向的偏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在生活中,如果都能摒弃对错误方向盲目偏执的情绪,善于倾听、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走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那么,我们就能将偏执转化为执著,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获得事业和生活的成功。要改造自己的偏执心理,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过度自信的人,他的“心”无法装下其他东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随时需要更新知识、观念,大脑需要不断吸取养分,所以一定要虚怀若谷,这样才能吸收无尽的知识和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我们能虚心地听一听别人的意见,学习尊重别人的意见,肯定会对自己的认识有所补充和帮助。听取别人的意见等于自己分享了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得到了别人的支持和尊敬。因为别人对你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时候,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或者是他自己以往的经验教训,这些对你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可以极大地开阔你的眼界。
对于固执己见者来说,要尽量去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要了解与自己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的观点,这是克服偏执的最好办法。如果你觉得别人缺乏理智、蛮横无理、令人厌恶的话,你就得提醒自己:在他们的眼中,你或许也是如此。有时候别人不一定能告诉你他的真实想法,因为,他可能被你的自以为是吓坏了。在这种时候,你要主动地让他们说话,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当他们终于说出来的时候,你应该加以分析研究,如果觉得别人说得有道理,就虚心接受;如果觉得别人说得没有道理,就一笑了之。
不要轻易否定别人。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肯定,尤其是在与人讨论、交谈时,对于别人的见解我们不应轻易否定,即使其见解与你相左。如果能够做到理解别人、体贴别人,那么就能少一分盲目。要善于发现别人见解的独到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地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在自己的立场上过于固执,有时显得多么无知和可笑。如果截然相反的意见会使你大动肝火,这就表明,你的理智已失去了控制。假如有人坚持认为二加二等于五,或者冰岛在赤道上,你根本不会发怒,只是对他的无知感到哑然失笑。只有那些双方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的事情,争论才会最激烈。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注意,别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怒不可遏。通过细心观察,你会发觉也许错误在你这一边,你的观点不一定都与事实相符。
我们要经常告诫自己:固有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现在这个环境。不要完全地、无条件地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毕竟是不全面的。同时还要克服自己的刻板态度,学得灵活一点。只有这样,在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不会死抱着原有的看法不变。
九、随遇而安,让情绪回归宁静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人生遭遇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的环境中,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情绪放松的办法,就是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做到使自己“随遇而安”。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了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撒了满地。这时老和尚在屋中说道:“随遇。”小和尚看到花种撒了,连忙要去扫。等他把扫帚拿来正要扫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把撒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老和尚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随缘。”
小和尚一看,这下可怎么办呢?师傅交代的事情,因为自己不小心给耽搁了,连忙努力地去扫院子里的花种,这时又下起了瓢泼大雨,小和尚只得跑回了屋内,哭着说,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把花种全撒了。然而老和尚微笑着说道:“随安。”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子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他蹦蹦跳跳地告诉师傅,老和尚这时说道:“随喜。”
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可以说就是人生的缩影,在遇到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的就是“随遇而安”的心态。有其因必有其果,有其果必有其因,冥冥之中,轮回之间,众生无我,苦乐随缘,既然一切事物都有定数,那么随遇而安难道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吗?
环境往往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于个人怎样面对逆境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从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当我们身处的地位不可改变且不如意的时候,只有安详平静,并且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前进道路,才能求得快乐与宁静。
苏东坡曾经多次被流放,可他说,心情愉快只需要看到松柏与明月就行了。何处无明月,何处无松柏?只是很少人有他那样的闲情与心境罢了。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及时挖掘出身边的趣闻乐事,就是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你的心境从此也会大不一样。
人们在通常情况下都为名所驱,为利所役,为情所困,活得非常苦非常累,保持住平淡谦和的心境很难,因此,树立随遇而安的观念更有必要。随遇而安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随波逐流,它包含了更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意义,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切入点,更确切一点儿来说,随遇而安是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气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智慧。
别让利欲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别让声色迷惑了我们的眼眸,也别让烦恼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当我们患得患失的时候,就想一想卢梭的那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也许,在这转念间,我们的生活自然会步入一片坦途,顿然能够悟出随遇而安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