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38

第38章 兵者,不祥之器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

[1]夫兵者:一本作“夫佳兵者”。兵者,指兵器。夫,作为发语词。

[2]物或恶之:物,指人。意为人所厌恶、憎恶的东西。

[3]贵左: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生而阴杀。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人的礼仪。

[4]恬淡:安静、沉着。

[5]悲哀:一本作哀悲。

[6]莅之:到达、到场。

【译文】

一切兵器都是不祥的东西,人门都厌恶它,所以有道义的人不使用武器。君子居住时以左边为贵,用兵打仗则以右边为贵。武器是不祥之器,不是君子使用的东西,只有不得已才会使用它。使用它也会恬淡处之。取得胜利也不会自鸣得意,因为那样就是喜欢杀人的表现。喜欢杀人的人,是不会得志于天下的。在吉庆的礼仪上,坐在左边的最尊贵,而在凶丧的礼仪上,都以坐在右边的为最重要。打仗时,兵权小的偏将军在左边,兵权大的上将军在右边。(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用兵打仗,当然就得以凶尚的礼仪处理。杀的人太多,就应该悲哀哭泣,即使打了胜仗,也应该以丧礼来处理。

【解读】

“兵”是不祥之器,因为它是生杀之事,是不祥的,是和死亡有关的,所以它叫“不祥之器”。这个“兵”也是个“器”,也算是天下一器。

“处”,就是处理,以此为工具的意思。“有道者不处”,有道者对这个兵不用,而且要厌弃。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间,它仍然会有。在一个国家的这些行动中间,它一直会有。所以有一些其次的办法,这个其次的办法就是下面讲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为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的礼中间,应该是“右尊左卑”。《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学国老于右学,学庶老于左学”,郑玄注曰:“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周朝的开国大典上尚父姜子牙就是站在武王右边,而周公等王子则站在武王左边。

“居”,就是建设、驻扎,我们就具体为造房子,或者居住的意思。为什么“居则贵左”呢?老子又解释了,因为吉事尚左。为什么“用兵则贵右”,因为凶事尚右。这里老子把属于建设的、居住的事情,都归于“吉”的事情,而把“用兵”之类的事情都归于“凶”的事情。

本文中的“不得已”就是无可奈何的意思。无可奈何而用之,叫“恬淡为上”。美国著名将领巴顿将军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军事指挥家,好战,对于战争甚至有些着迷。问什么?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有用啊,才能易于发挥啊,他老打胜仗他就觉得有劲啊。这个就不是恬淡啦,他正好是相反的。但是君子不得已而用呢,叫恬淡为上。君子很少地用,不得已才用,比如敌人来犯,又没有讲和的余地,但只得迎战。

老子对于胜利的态度,也与那些好战的人不一样,叫“胜而不美”,就是你胜利了,不以为美,不以为高兴,不感觉美滋滋。

老子在本章最后的话是最高明的。一般来说,如果战胜了,你应该庆贺才是。但是老子说,真正有智慧有悲心的做法是,杀了很多的人,要以悲哀泣之,要有悲哀心,要用哭泣表示有这个心。

敌人也是人,也要悲痛,而悲痛就合于“悲兵必胜”了,但是胜了也不当是吉庆之礼,而是丧礼,因为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失败的。有一部电影《三毛从军记》在影片的末尾是人们在庆祝胜利,而三毛却在坟墓地中哭泣,从这个镜头中也表达了老子的这句话。

古代的圣人说:“天下有受饥饿的人,如同自己受到饥饿;天下有落水的人,如同自己落水。”这就能看出他的伟大,就能看出他的仁德如同天地。

人间需要每个人都永存爱心,然而这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做到永存爱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养。

一要有自爱之心。自爱心是人的本性,是个体生存的基本特征。自爱心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自尊心、羞耻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有助于塑造自我道德形象。

人若没有自爱心,生命便缺乏根基。正如鲁迅所说:“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自爱包含着对自己做人的准则、人生意义、道德信仰、价值观念、人格荣辱等诸方面的理解、信奉和实行。它体现着一个人对真、善、美的珍视和追求。

二要有爱人之德。一个人如果只能自爱而不能爱人,那只能说是一种低层次的狭隘的爱;人只有做到爱人如己,以爱己之心爱人,才算有了爱人之德。正如古人所云:“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三要有利人之行。在社会生活中,“爱语”会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快乐,甚至有“回天之力”。但是,人们之间的相爱,不能只停留在漂亮的语言上,而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佛教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救人性命、出于纯正之爱的行动,比在侍奉佛祖的宗教活动中献祭大象和马匹而度过一生时光要更伟大。”

然而,人际关系也常常像自然界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正如墨子在《兼爱》篇中所云:“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现实生活中,许多宽厚的人,常有“己愈予人己愈多”的感受。在人们之间的交往中,总是有思想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把自己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奉献给他人,而自己的感情并不会因“给予”而减少;相反,我们给予他人的愈多,那么自己所得的也会愈多,从而也就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更加丰富、高尚。

【从政之道】

曹操哭袁绍

三国时候的曹操和袁绍年轻的时候关系不错,应该是发小,小时候关系应该很铁。曹操年青时性格豪侠,行为放荡,喜欢飞鹰走狗,名声不是太好。而当时的袁绍容貌俊朗,举止威严,同样性格豪侠,又能礼节下士,成为年青一代的偶像和核心。很多高干子弟,包括曹操都团结在袁绍周围。

长大了他们也在一起共过事,共同反过董卓,应该是战友关系。起初曹操的势力小,依附袁绍。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二人又成了对头,战争不断。

官渡一战,曹操就彻底打败了袁绍。袁绍官渡兵败,仓皇北还,不久即忧郁成疾。同年五月吐血而亡,死的很悲惨。

得胜后曹操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袁绍的坟上去祭奠,哭的很伤心,忆起了很多充满友谊的往事,这件事随行的兵士很不解。甚至连后来那位很喜欢评点古籍的金圣叹也很不解,也嘲讽地说曹操真不愧是“奸曹”。

其实未必:当年既为战友总是有一定友谊的,无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毕竟是后来的事,不能抹杀当年的友谊确实存在过,并在人的记忆中占着实实在在的位置,结怨之后再想起当初的友谊,尤为感到伤怀。刀兵相见,一存一亡,存者忆起当初为友时的一切,往往产生双倍的悲怆之意,这是君子的胸境,大家的风范,小家子气的人是很难体味的。

曹操仿刘邦哭项羽,除了念及一点旧情外,还有敬畏,友善。在曹操开来,虽然袁绍战败了,但仍然值得尊重,值得以礼相待。曹操身在弱肉强食的乱世,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凶狠的一面;但是,曹操终归也是个有感情的人,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

特别是曹操连自己的敌人都能善待,那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善待呢?

所以,如果我们把老子的“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拓展一下的话,那就是要善待自己、善待敌人,善待我们这个和谐的世界。

【用兵之道】

梁楚浇瓜

春秋无义战,攻城掠地,拓展疆土,成了君主们毕生追求的伟业。可百姓谁不渴望没有刀光剑影的日子呢?既使是士兵也盼着国界上偃旗息鼓,剑戈入库。

梁国和楚国的士兵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在两国交界处对峙着。

许久没有战事,两国的士兵也就减少了敌意。先是梁国的士兵想着在家乡种田的好时光,手痒痒了,于是在边界梁国一侧种起了瓜。楚国的士兵望着梁国士兵在田间忙碌的样子,很好奇,于是在边界楚国一侧也种上了瓜。

或许梁国是小国,更知自励的道理,做起农活儿来非常勤奋,瓜种上后,每天都挑水浇地,松土施肥,眼看着瓜苗茁壮地长起来。

楚国的士兵呢?或许楚国是大国,士兵们也养成了傲慢的性情,对农活儿不屑一顾,瓜种上了,却从来没有侍弄过。

初夏,一场痛快的大雨过后,梁国的瓜田像一片翠绿的湖水,风吹叶摆,瓜湖也随之泛起了涟漪。

彼邻的楚国瓜田却像被飞蝗啃过似的,稀稀疏疏地趴在地上,没有一点儿生机。可楚国的士兵依然不去补救。

勤劳的人最愉快的时光是收获的季节。梁国的瓜田长出了又大又甜的瓜。士兵们每天都到瓜田摘瓜,性急的就在地里打开瓜开怀痛吃。

楚国瓜田里的瓜又瘦又小,可傲慢的楚国士兵并没有从傲慢中清醒过来,每天望着梁国士兵在瓜田里尽情享受的样子,认为是向他们挑畔,心中的妒火渐渐使他们失去了理智。

夜深了,清脆的虫鸣声像催眠的歌,将欢乐一天的梁国士兵唱入了梦乡。可让妒火煎熬着的楚国士兵睡不着,他们借着虫鸣声的掩护悄悄地跑过边界线,蹿入梁国的瓜田,随意地践踏起来。

第二天,快乐的梁国士兵来到瓜田,立即被田中的惨状惊住了。大片的瓜秧成了残枝败叶,破碎的瓜像宴后的残羹铺满了一地。

勤劳的人一定也很谦和。梁国的士兵虽然气愤,但没有随意猜疑毁瓜人。天黑后,他们在瓜田附近隐蔽起来,等着毁瓜人现身。

还是在虫鸣清脆的深夜,还是那群楚国士兵跑过国界在瓜田中随意地践踏,还是他们发泄完心中的妒火又悄悄地溜回了楚国一侧。

毁瓜人真相大白。

梁国的士兵愤怒了,他们跑回军营向将军报告楚国士兵毁瓜事情,请求将军立即下令报复他们。

将军听罢,哂笑着摇摇头说:“为什么要相互报复呢?那样会使仇恨越积越紧,最终会酿成大祸。为什么不能以德报怨呢?那样会使仇恨释解,最终会结出硕果。”

将军的话使怒火中烧的士兵平静下来。“那我们怎么办呢?”

“每天晚上悄悄地到楚国的瓜田,替他们浇水。”

又是一个虫鸣清脆的深夜,又是一群士兵越过了边界,不过是从梁国越到楚国,并且每人的肩上还担着两桶满满的水。

这样的深夜一天天重复着。

楚国瓜田里的瓜也一天天地好起来。

傲慢的楚国士兵开始怀疑瓜田的变化了。这次该是他们隐蔽在瓜田旁,该是他们在虫鸣清脆的深夜看到梁国的士兵越过国界,该是他们目睹梁国的士兵为他们担水浇瓜。

他们感动了,因内疚而悔恨不已,连夜向将军禀报了毁瓜浇瓜之事,请求处罚。

士兵的报告震惊了楚国的将军,他知道如果梁国以怨报怨,两国定要燃起战火,现在却事得其反。他深感责任的重大,又将此事呈报给楚王。

楚王接到呈报,感慨万端。他对楚国的大臣们说:“梁国的将士有如此的美德,梁王一定是个诚信之人。楚梁两国应该永远修好才是啊!”

从此,梁国和楚国的士兵共同在边界的瓜田上劳作,两国的瓜田很快连城了一个翠绿的湖,风吹瓜叶,瓜湖泛起的涟漪分不出在哪国的土地上波动。两国的百姓终于盼来了不见刀光剑影的日子。

国与国之间的和睦相处,得到的是长久的和平;邻里、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得到的是甜美的生活。这不禁让我们想???那首“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其实,中华民族自古便提倡人类的这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