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泰跃完成了对上市公司茂化实华的收购。根据协议,其第一大股东茂名石化公司职工互助会向泰跃转让29.5%的法人股,泰跃借此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在刚刚完成收购之后,茂化实华就向泰跃旗下的地产项目注资2亿元。这一举动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茂化实华在主营的化工业务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利润却不断下降。这家在收购前赢利6 993万元,负债率只有10%的优质企业,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负债累累,亏损高达3 278万元。
由此可见,刘军以“实业经营”自诩,自称注重良性循环,绝不造系,而实际上,手法却比其他庄家更强悍。不仅中小股东没机会分享它在地产行业上的经营收益,甚至连上市公司的其他大股东也要拿出钱来为泰跃的项目埋单。更可怕的是,在2004年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再次开启,行业再度委靡的情况下,泰跃也开始像德隆系等资本系族一样,选择了当时最流行的多元化经营。这种在资本市场内“牵着银行的手跳舞”的做法,毫无疑问充满了风险。
就这样,刘军和他的泰跃,开始悄然地走上了一条凶险莫测的不归路。
战略转型:泰跃的最后之舞
2004年,刘军入选《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名列第174位。在2003年的“中国资本控制50强”名单中,泰跃也以控制26亿元的上市公司市值名列第23位。才过38岁生日的他已经控制了4家上市公司,成为资本市场上不折不扣的大鳄。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而立之年有如此成就,其声名在这一刻也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可是,对泰跃的质疑,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的。这个疑问的核心就是,泰跃的钱到底从哪里来?
泰跃收购了这么多上市公司,折腾的动静这么大,让人目瞪口呆之余不免有些疑虑。只要粗粗估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泰跃进行了4次收购,总共动用资金达10亿元。仅仅收购茂化实华,一次就花掉了3亿元。更关键的是,泰跃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收购的时候,更喜欢采用支付现金的方式,而非庄家们常用的资产重组或股权抵押。
泰跃的动作之大、行动之频繁,实在是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泰跃用这样的速度进行横向扩张,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在没有银行或财团做后盾的前提下,它便只能依赖自有资金。而泰跃在北京的几个大项目都已经接近尾声,回笼资金实在有限。那么,泰跃究竟是如何拥有如此大规模现金
流的?
面对媒体的质疑,刘军解释说:“银行很信任泰跃。泰跃几次重组的竞争优势,也在于公司有好的资源。我们把这些项目置入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出钱来做。”至于现金来源方面,是因为“这些收购的上市公司在泰跃的资源注入后赢利了,泰跃也就有了赢利”。
这些听起来含糊其辞的理由,显然无法解释清楚泰跃的资金来源,同时也解释不了这里面的细节,比如泰跃的资金里,哪一部分是自己的,哪一部分是上市公司的,哪一部分又是银行的。泰跃的资金如果来自利润,那么为什么几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业绩都没能体现出来?总而言之,泰跃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从后来披露出的内幕来看,泰跃自己基本上没有出一分钱,投向地产行业的全部资金,都来自于对旗下上市公司的多重盘剥。
在资本运作方面,泰跃的手法并不算新鲜。但在2004年左右,其手法非常具有代表意义。首先,泰跃本身的嫡系公司和上市公司不断成立子公司,并在其中充当小股东。然后再由上市公司向子公司注入大量资金,由于子公司的控制权在泰跃手中,上市公司的资金也自然由此进入了泰跃的掌握之中。泰跃拿着这些钱去运作地产项目,但在结算销售款的时候却用各种方式拒绝上市公司共享利润。除此之外,刘军还指使财务直接截留上市公司融来的资金。
湖北金环的“三水青清”别墅项目即是一例。这个项目位于北京昌平区沙河卫星城,占地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最初被业界一致看好。按照协议,这个项目由泰跃与湖北金环共同出资开发,湖北金环为此先后出资达8 000万元。然而当工程完成,开始交楼入住收回款项的时候,泰跃却突施手段,以项目亏损为名将其折价回购,仅用了5 850万元就回购了这个项目90%的权益。于是,这个自身运作良好、销售火暴的楼盘,在让泰跃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却没有给湖北金环带来一分钱的利润,反而让其背负了1 000多万元的巨额亏损。
总结起来,当兼并完成、收购到手、完全控制之后,刘军就开始了他的资本运作。其手法看起来十分隐蔽,却没有脱离庄家的初级敛财模式:兼并—重组—套利。然而在资本市场里,刘军却始终保持了一副“洁身自好”的形象。刘军曾经透露,在收购了几家上市公司之后,曾经有庄家找到他,希望和他一起联手坐庄,却被他一口回绝掉了。他的理由是:“泰跃收购上市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炒作,我们现在不在二级市场上牟利,将来也不会。”他甚至对来访的记者保证道:“泰跃会踏踏实实地做实业。希望被泰跃经手的上市公司都能健康地成长,具有良好的赢利前景。”
话虽如此,刘军对泰跃立足于房地产这一战略却始终坚定不移。尽管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但事实上在泰跃内部,除了一部分专事资本运作和产业扩展的员工之外,其他人都认为泰跃依然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的企业。一位李姓副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避讳:“一切战略都是为了泰跃在地产界的发展。”他甚至颇为惋惜地表示:“泰跃进入房地产市场还是有些晚了,如果从1992年就开始做房地产,情况可能就和现在不一样了。”
由这些细节与片段,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刘军尽管没有直接从股民手里拿钱,但他的坐庄风格却是最凶悍的。通过挪用资金,把收益尽可能地留给自己,把风险抛给上市公司。在损害中小股民利益的同时,连带着涮了其他大股东一把。从道德上考量,刘军的富豪头衔实在是沾染了太浓的灰色气质。
2004年,中央政府再次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由于银根紧缩,大量的民营地产商纷纷倒闭或被并购,大名鼎鼎的顺驰正是在这一次宏观调控中遭遇失败。尽管房地产业依然处在上升通道当中,尽管有多家上市公司为其输血的泰跃活得还很轻松,但刘军还是作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从房地产业出发,通过横向扩张的方式,实现泰跃的产业转移。
在刘军身陷囹圄之后,许多资本市场观察家都在猜测刘军作出这个决定的动机。一位地产界的资深人士推测说:“刘军可能发觉上市公司不太可靠,其他大股东也越来越不买他的账,房地产做不下去了。” 这种推测的准确程度是非常高的,2003年11月,中泰信用控制下的凯马B就发生过一次成功的“叛乱”。中泰信用所持的29.5%的凯马B股份被原股东购回21.5%,这使得泰跃只剩下8%的股权,直接失去了对凯马B的控制能力。
从泰跃危机爆发后各上市公司纷纷划清界限以自保的行为来看,在2003年前后,各上市公司的其他股东开始了对刘军的排斥。他们越来越不甘心只充当任人摆布的傀儡,泰跃从上市公司拿钱却拒绝分享利润的行为让他们愤怒不已,遂纷纷联起手来对抗刘军。据知情人士透露,茂化实华的数位董事会成员曾经联名向证监会写举报信,要求“彻底调查泰跃和刘军在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更耐人寻味的是,在2004年12月23日,茂化实华的原料供应商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竟然突然停止向其供应原料,此举直接导致茂化实华主要业务陷入停顿。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刘军很有可能希望通过产业扩张的方式把上市公司的资金转移走,用多重置换的方式打造一个纯粹的“泰跃系”。这样,如果他无法控制上市公司,就完全可以甩掉其他股东,拥有全新的产业基础。
于是,从2003年开始,泰跃的发展战略已经从之前的地产为主,变成了“多元发展,横向扩张”。在刘军的指挥下,泰跃如同大章鱼一样向四面伸开触手,延伸到了手机销售、教育、金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热电厂、林业、石化、水利、机械等领域。一个又一个大项目被公布于世,整个商业界都为之震动。
可是,从后来披露出来的财务数据看,这些项目被证明除了消耗掉大量资金之外,基本上毫无建树。泰跃与山西原平市共同投资火电项目,希望通过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进军电力产业,结果在花掉了9 600万元之后,这个项目却因为高污染、高耗能等原因被政府下令关闭了。更可怕的是,媒体甚至发现刘军有伪造业绩的嫌疑。例如在2002年其宣称完成了14.35亿元销售额的手机项目,其主要产品是海尔手机,按照每台1 400元的单价计算,那么全年需要卖掉102.5万台,每天需要卖掉2 800台。显然,这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