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麦积山石窟泥塑艺术开创了丰满圆润、端庄雄浑的风格。这个时期的塑像形体饱满,高大健美,肌肤丰腴,比例匀称,庄重自然,紧贴身躯的锦衣,衣褶流畅而富有质感。既有彩衣出水的艳丽光泽,又似乎迎风起着微波。但这些塑像并非千篇一律,而各具自己的风度和心理状态:有的低眸凝视,恬静端庄;有的含情带笑,妩媚动人;有的双眉紧锁,抑郁焦灼;有的活泼天真,优雅纯朴。真可谓多佛千面,栩栩如生。像悬立东崖壁面气势雄伟的石胎泥塑大佛像,主尊释迦牟尼高16米,侧立2菩萨,他们傲立崖面,目光远视,气度轩昂,具有观照“大千世界”的磅礴气势和笑迎天下的宽广情怀,为麦积山大型雕塑之冠,隋代造像之壮举。另外麦积山的宋代塑像一般具有纤巧流利、逼真自然、接近现实的特点,其中也有不少精美之作和无价之宝。如第165窟内左壁的圆塑观音菩萨,头顶方巾,扁圆脸形,凤眼樱嘴,露颈袒胸,内穿斜领小衣,外着开领长衫,两手重叠,置于胸前,神态典雅。其两侧的供养人塑像面容秀美,身姿婀娜,肌肤细嫩,衣褶简洁,同菩萨一起组成精美的东方女性群像。可以说,麦积山石窟泥塑,以其历史之悠久、数量之丰富、艺术之高超、制作之精美,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奇迹。像七佛阁内的70多尊佛像,绝大部分在1米以上。每尊佛像各具神态,庄严而可亲,华美而不俗。挺立于长廊西边的袒胸赤臂天王像高达3米多,它的神态夸张,肌肉暴起,面部带有一种威猛的力量,浓重的眉下凸起圆睁的眼睛,下巴上翘,咬筋强韧,使人感到牙齿之间都蕴蓄着力量,这种气势,在别处的佛窟中不易见到,这就是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的特殊魅力之所在。
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彩绘艺术也颇具特色。俗话说:麦积山“有龛即是佛,无壁不飞天”。各代洞窟,原来均有彩绘,五彩缤纷。可与雕塑艺术争奇斗艳、辉映千秋。现存有1300余平方米,多数为北朝作品,少数为隋唐作品。题材以佛经故事、经变故事和中国古老神话为主。七佛阁珍存的北周彩绘,独树一帜,尤其是龛外顶壁上的七大幅彩画,每幅画有4个1米以上的伎乐飞天。有吹拨弹奏的,有进香散花的,身姿婀娜,衣带飘舞,神情高雅,临风飞舞于佛的周围,其优美之态,可与莫高窟壁画媲美。散花楼上的飞天是麦积山石窟飞天的最佳典范,姿态富于变化,婉丽匀称,给人轻松俊美的感觉。但这里的壁画制作工艺有别于旁处:伎乐的脸面手臂、胸腹、双足等裸露部分均用薄优质泥浮塑而成。而衣裙、飘带,四周花絮、流云,全由彩绘而就。这种绘塑结合的艺术手法,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创举,因而使画中人物有脱壁欲出的艺术效果。例如,游人登上七佛阁,看着墙壁画上天女散花、花雨绽纷的形象,有漫步在空中大殿的幻觉,如果学着仙女散花的样子,凭栏向烟雾蒙蒙的空中撒一把纸片。就会非常惊讶地发现,这些纸片如同花瓣一样正纷纷扬扬飘落而下,忽然间又争先恐后地向上飞舞,并无一瓣一片落到地面,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广为流传:相传,这七佛阁是释迦牟尼现身说法的地方。当年第一次开讲时,山下谷底坐满了听讲的人,为了试一试这些人是否真心信佛,28位飞天仙女决定朝他们身上散花。如果谁是虔诚的,花瓣就会在他头顶上飞走,如果花瓣落在谁身上,就证明他红尘未断,不能善终。于是,飞天仙女全部提着花篮,一个个飞出洞窟,争着向下散起花来,顿时满天花雨,随风飞舞,却无一朵花瓣落在众徒身上,可知人人心诚。七佛阁里精美的飞天壁画能神奇逼真地将这个神话传说艺术地表现出来,可见麦积石窟壁画艺术之高超。127窟是麦积山石窟保存壁画最多、内容最丰富、画面最完美的一个洞窟。窟中四壁及藻井满布北魏彩绘,场面宏大,色泽浓郁,风格清新,笔致放纵,颇具南朝画风。如东壁大型“维摩经变”画,画中“吉祥飞天女”和群僧衣袖飘逸,宛若刚从天际漂落,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颇为相似。西壁窟顶巨幅“西方净土变”图,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上部绘庄严辉煌殿堂、宝盖,下设高台、栏楣,两旁高楼对峙,大树参天。殿堂之中,协侍菩萨及几十个罗汉弟子、菩萨、信士虔诚恭立;殿堂之下,鼓乐齐鸣。中间的舞伎变腰舒袖婆娑起舞,地上四乐伎起劲奏乐。形象地描绘出“极乐世界”僧众云集、歌舞升平的情景。此画色彩绚烂、构图精巧、人物众多、风韵各异,是麦积山壁画艺术的骄傲,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麦积山还有精湛的石雕艺术。虽然现存石雕作品不多,但这些石雕具有光滑坚硬的特点,窟内坚如金属、油光发亮的石雕,虽经历1600多年的风吹雨淋,不仅没有破损,而且图画完好。清晰如新。在石窟中现存的石雕作品以北朝时的为主,既有2米多高的圆雕,又有仅几厘米的浮雕,均以构图巧妙、造型生动、雕刻精细、线条明晰而享有盛誉。在麦积山石雕中。尤以133窟万佛洞规模最大、刀法精妙。该窟洞内存北朝造像石碑18通,碑上雕刻有4000多身贤劫千佛,构图严谨和谐,疏密相间,内容丰富,人物众多,造型优美,为国内罕有杰作。尤以10号碑最为精彩,在这通高1.76米、宽0.73米的碑面上,共雕刻了100多个人物,大者不到20厘米,小者仅3.4厘米,其间穿插富有装饰趣味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均刻画得形神毕具。还有1号造像碑,正反两面均雕贤劫千佛,和谐自然,疏密得当,精雕细刻。正面碑首为山形,上雕佛在“灵鹫山”说法的情景,碑面上青山绿水辉映,云雾山石衬托,山水人物形象十分逼真,堪称碑刻之精品。还有135窟三身花岗岩石圆雕主佛高2.25米,身材高大魁伟,面部慈祥和善,嘴角肌肉富有弹性,赤足站于莲花台上。两个菩萨一个手持玉帛,一个手持花蕾,相貌端庄可亲。三身造像皆褒衣博带,衣纹线条清晰可见,衣裙微微向后摆动,好像在向前走动一般,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使人观后惊叹不已。总之,麦积山以石雕坚硬精刻的特点和泥塑考究优美的风格相互融合,共同造就了这个辉煌壮丽的“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周围布满古柏苍松、嶙峋怪石、奇花芳草,还有珍禽异兽时常出没,这处处有景、景景宜人的自然风光与雕塑艺术宝库独特的人文胜景相得益彰,成为古往今来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以及丹青妙手前来观光浏览、访古寻幽、抒发情怀的向往之地。唐代诗圣、五代诗人、宋代高官、明朝重臣、清代学者、现代画师等都曾游览此山,题诗作画,留下不少传世佳作。最早有梁代大文豪庾信的“秦州麦积崖佛龛铭”,刻于岩崖上。唐代诗圣杜甫的《山寺》曰:“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穿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晚阁,百里见秋毫。”王仁裕西崖题诗,游人观而难忘。明代胡缵宗的《与麦积山人》诗云:“南有香积寺,北有麦积山。山人拾瑶草,白云相与还”。清代吴西川“麦积烟雨”诗云:“麦积峰千丈,凭空欲上天。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境胜端由险,梯危若未连。钟声路何处?遥想在层天。”国画大师张大千的《麦积风烟图》,艺术地描绘了麦积胜景;而庾信一句“麦积崖者,陇坻之名山。河西之灵岳”,高度评价了麦积石窟的艺术价值。这些名人诗画给麦积山石窟增添了无穷魅力。建国以来。国家拨巨资对石窟进行了全面维修加固和保护开发。修建了钢筋水泥凌空栈道,使之既更加雄伟壮观,又方便了游人。近年来,又将天水仙人崖、石门、曲溪景区及街亭温泉与麦积山石窟有机地融为一体,共同构成215平方公里的麦积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麦积山这颗灿烂的明珠更加耀眼夺目,丰采绚丽。
“十万弥勒佛州”——永靖炳灵寺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大寺沟内,距临夏市50余公里,离省会兰州不到百公里。当春暖花开、风和日丽之时,游人从黄河上游甘肃永靖县刘家峡水电站拦河大坝乘船,经过碧波万顷的水库湖面,入峡口不远处,便可见千峰林立、万壑争奇的积石群峰。在陡峭险峻的红砂岸悬壁上,石窟龛群鳞次栉比,栈道凌空,雄伟壮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三大石窟之一的炳灵寺石窟就建在这里。它是镶嵌在黄河峡谷中的一颗石窟艺术明珠。
炳灵寺石窟始称“唐述窟”,唐代称“龙兴寺”,北宋称“灵岩寺”,明永乐年后改称“炳灵寺”或“冰灵寺”,一直沿用至今。据名联“炳灵原是世族显赫,词出班固一文赋;僧寺却因神龛密集,意乃藏经十万佛”解,“炳灵”为藏语“十万弥勒佛州”之意,与汉语“千佛洞”、“万佛堂”同义。石窟分布在黄河北岸小积石山中方圆7公里的范围内,分上寺、洞沟和下寺三处。始凿于西秦,经历了北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约1600多年的历史。现存窟龛212个,大小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1000多平方米,大型摩崖石刻四方、石碑一通,墨书及刻造像起记六方。
统治者自魏晋以来或慑于因果、轮回之报,或妄图登上西方乐土;贫苦下民则因暴政所掠生活窘迫,渴盼丰衣足食,于是达官显贵和庶民百姓各怀心机,便竞相在此凿石建窟,以求神佛庇佑,炳灵寺石窟因之应运而生,且一时僧侣云集,香火日盛。
游人来到炳灵寺,首先展现在眼帘的是小积石群峰,这里有“向上则直壁万寻,向下则碧潭干仞”的石林风光,为7000万年至25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期,红色砂砾堆积成的奇峰峭壁式丹霞奇观在丽日蓝天下,千峰竞秀,万壑争奇。那突兀的山峦。有的像玲珑的宝塔,有的似堆叠的书籍,有的如高悬的宝剑,有的宛如群驼,款款行进在沙丘之上,有的却像巨龙腾空而起,翘首天外。在大寺沟口,有一双耸立的石峰,两峰紧贴在一起,直插云霄,这便是炳灵寺的天然守护神——姊妹峰。她们依偎在黄河之畔,恰似临河远眺的两位碧玉仙子,薄云缠绕其身,神韵飘逸地凝视着成群结队的游人从脚下进出。绕过姊妹峰,沿沟而上,便是洞窟遍布的洞沟。称为“下寺”沟,今天却是有洞无寺了。1967年8~9月,由省上拨款修建了长350米、宽2米、高20米的防护堤坝,并搬迁了部分淹没窟的壁画、雕塑。顺堤道漫步,但见窟龛林立。49~54号六个平行排列的小龛为唐朝所凿。据考证,在现有窟龛中,唐代窟龛最多,约106个,其石雕人物个性突出,形态惟妙惟肖,有着浓厚的世俗生活气息。如50号窟中有一尊上身微向后仰的菩萨,腰肢轻柔,体态优美,形象动人,据说有如此姿势的菩萨石雕在全国绝无仅有。64号龛中一佛二菩萨二天王形象生动,两菩萨曲线呈“s”形,有“东方维纳斯”之称。70窟中有14尊观音像,是最典型的明代密宗作品。92号窟壁上雕镌了2米多高的佛像、菩萨比丘和天王等。
再沿着石壁上弯曲的木制栈道和近乎垂直的云梯,走进悬崖上的洞窟,一尊尊菩萨肃穆静坐,一龛龛佛像庄严慈祥。石雕、泥塑、壁画、题记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西秦塑造的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虽屹立崖面,面型衣饰带有异国情调,但仍使人感到熟悉而亲切。北魏石雕的释迦多宝佛并坐说法像,面容微笑,嘴唇合张欲动,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朝竹林内清淡玄学的文士们。唐代菩萨像,半裸肢体,手按飘带,头束高髻,娥眉凤眼,以适度的扭腰和袒露,表露出唐代女性的特征。
炳灵寺的壁画以粗犷的线条真实地反映了历代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隋唐菩萨画像姿态生动,神情各异。元代八臂观音身段秀美,气度庄重,手势自然,面带微笑,似在倾听人们虔诚的祈祷。炳灵寺最早的唐述窟,高约8米,虽建于西秦,但当年的千佛壁画仍形象生动,西秦建弘元年的墨书题记字迹犹清晰,是现存国内石窟中历代最早的纪年题记。而于169窟中现存的两幅西秦民间匠师菩萨装的维摩诘图,形象逼真传神,弥补了我国维摩图空白。
炳灵寺石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和最有代表性的是169窟,据说它就是《水经注》中的“唐述窟”。它位于炳灵寺石窟北段的最高处。开凿在深8米、宽26米、高18米的天然岩洞内,洞形与河对面山峦轮廓基本吻合。洞窟开凿在似刀削斧劈而成的陡壁上,距地布面60多米,有栈道天梯,可三转五回盘旋而上,实为壮观。窟内壁满佛龛,现存24龛。有石雕像19身,泥塑像39尊。这里保存有炳灵寺面积最大的一块壁画,彩绘供养人像中。有一幅题名为“大禅师昙摩毗”的画像。壁画色泽绚丽。由于169窟诸龛的时代大体分属于西秦和北魏两个阶段,故尔其雕像造型古朴庄严肃穆,细眉大眼,鼻梁高隆,肢体健壮,具有印度和西域地区民族特征。菩萨多为高髻,圆脸,长发披肩,袒上身,戴项圈、手环或胸挂璎珞,下着裙。供养人有汉装,也有胡服。汉装宽袍大袖。衣带飘逸,长裙曳地,有潇洒俊逸之美。位于169窟北壁的第6号龛,保存了一铺包括造像、壁画、题记等结构完整的无量寿佛龛,以无量寿佛结跏趺坐居中,得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协作两侧。坐佛作禅定状,佛面半圆,额宽鼻隆,眉长目大,唇角微翘。恰当地表现了佛在禅定时那种四大皆空和静思、慈爱、智慧俱足的禅悦情绪,含笑而不露,心凝而不痴。该窟南壁大立佛眉目清秀,肤色滋润,衣纹线条流畅,连衣服下面的肌肤都依稀可见。这些塑像多是表现释迦牟尼等禅定、说法、苦修的情境,造型比例协调,面型衣饰略带异国神秘的情韵,明显受到西来艺术的影响,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表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有极强的感染力。
在炳灵寺诸窟中以171窟大佛为最大,佛高27米,上半身利用山崖岩石刻成,下半身为泥塑,右手抚膝,左手置于腹前,善跏趺坐于一方台上,为唐代佛像,建于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原大佛像外有一高30米的多层楼阁式木构摩崖大佛龛,可惜毁于兵火,大佛遂暴露在外。佛像泥塑部分已毁坏,看不到他完整的体貌,但仍保存着唐代造像的特点,其造像体态丰满,神形兼备,比例匀称,无高超的艺术技法,要完成如此巨大的雕塑,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