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14372500000016

第16章 石窟碑刻(5)

炳灵寺石窟与中国其他著名窟相比有着明显的独特风格和特点:一是石雕、浮雕、佛塔多,遍布在石窟外面的崖岩上,塔内绝大多数藏有骨灰,是佛弟子在师父生前或死后凿雕的;二二是洞窟门顶上方里面再开洞窟,雕有或塑有卧佛。据传释迦牟尼涅檠时面朝西方,有归西方极乐世界之意,而这里的石崖座西面东,故在门顶开龛,以使卧佛面西。这在其他窟中也绝无仅有。三是元代密宗兴起后,喇嘛教曾盘踞此地,故密宗壁面较多。如果说莫高窟以壁画闻名世界,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传扬天下,炳灵寺则以石雕著称于世。

但是,随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接续不断的兵祸战火,尤其是同治年间和1928年的两次战争,有些洞窟被人用火药炸毁,炳灵寺石窟遭到巨大损失,栈道倾颓,洞壁残破,许多造像、壁画被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维修措施。1955年成立了炳灵寺文物保管所,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投资150万元在窟前修建了防水堤坝。随后,由地方投资修建了200多米长的栈道,使这座千余年的佛教艺术宝藏得以有效保存并再现于世人。1981年还修建了大寺沟双曲拱大桥2座,小桥4座,便道1条,把水库、姊妹峰、洞窟有机地连接起来,可使游人在尽情饱览炳灵寺的湖光山色、奇峰险势美景的同时,在诗情画意之中感受炳灵寺石窟艺术神秘的魅力。

敦煌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安西榆林窟

在甘肃省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的祁连山谷中,有一条东西河岸宽约百米、终年波涛翻滚的榆林河。这条昔日以两岸榆树成林而得名的大河,河水自南向北奔流不息,将大地冲刷成一个深深的峡谷。每逢春夏季节。河谷两岸红柳成荫,榆树掩映,山花飘香,野鸭成群,景色宜人。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处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安西榆林石窟就开凿在这里的榆林河峡谷两岸的峭壁上。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珍贵的石窟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辉映成趣,使这里成为一处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敦煌莫高窟一脉相承,被人们认为是敦煌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莫高窟一道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姊妹窟,并与附近的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共同组成敦煌艺术群体。由于开凿年代久远、壁画内容丰富、文物价值较高,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创建年代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各有关题记推断,可能创建于北魏,大致与敦煌莫高窟开凿的年代相差不远。经对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合分析,石窟在唐时作过大规模的修建,此后历经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均有开凿,形成颇具规模的石窟群。至明嘉靖时,中央政权退守嘉峪关内,处于关外的榆林窟因战乱而逐渐荒废。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装饰。解放前夕洞窟又遭受严重损坏。新中国成立后。这座珍贵的艺术宝库得到人民政府的妥善保护,使沉睡多年的榆林窟得以重放异彩,受到了国内外学者、游人的青睐。

榆林窟系统地保存了我国古代近千年的100多身彩塑和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其周围的零散洞窟还有水峡口石窟、东千佛石窟、昌马石窟、红口子石窟、碱泉河石窟等。现存完整壁画的洞窟41个,其中东崖30窟,西崖11窟。经考证,大致可以断定唐代3窟、五代8窟、宋代13窟、西夏4窟、元代4窟,清代9窟。与莫高窟一样,榆林窟也是由壁画、彩塑、寺庙建筑组成。原来这里的古建筑大都竖建于奇峰异峦之上,散布在莲瓣、莲蕊之间,布局巧妙,错落有致,技艺精湛,檐牙飞翘,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但历经沧桑,特别是战乱火灾的破坏,大都毁损、倒塌,现在残留的仅仅是一些柱洞、柱础的痕迹。窟中彩塑大多为清代补塑或重塑,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第3窟的18罗汉,神情迥异,形态逼真。尤其是塑在南壁西端的哑罗汉,上身前倾,眉轮舒展,双目微闭,口唇略张,露出沉静安详的微笑。那张开口欲言、欲言不能的神态,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第六窟中塑有高22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全身金色,灿然如新,光彩夺目。这身庄严宏伟的佛像,胸宽肩圆,着红色通肩式袈裟。由于画面笔触清晰,刻划细腻,色泽艳丽。连袈裟上密集的衣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显示了轻纱透体的柔质感。堪称榆林窟彩塑中的代表作。

榆林窟的塑像虽有不少佳作。但它还不能代表榆林窟的文物价值,榆林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幅幅构思精密、装饰精美而富有特色的壁画上,在我国它是一座仅次子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榆林窟壁画内容十分丰富,有精美的佛和菩萨画像,有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有种类繁多的花卉禽兽,有极为精致的装饰图案,有供养人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画像,也有外国人的生活片段。表现内容多种多样,既有冶炼、制作、耕获、放牧、狩猎、酿酒等生产方面的场景,也有音乐、舞蹈、宴饮、奕棋、嫁娶等生活方面的画面。在墙壁下方和甬道中间,还有供养人像和题名结衔。从整个壁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看,自唐至元朝历代都有佳作,尤以第25窟的中唐壁画最为珍奇。画面中表现出的协调严密的结构、纯熟精湛的技法、潇洒流畅的线描、鲜艳亮丽的敷彩、神态生动的构图等令人观后惊叹不已,充分体现了唐代艺术丰腴健美、富丽堂皇的特征,为世所罕见的壁画珍品。25号窟在东崖上层,内分前后两室。两帧巨幅天王尊像位于前室东壁的南北两侧,画中天王傲然直立,威武雄壮,给人以不可侵犯的威严感。内室西壁南北侧绘的文殊、普贤像是十分精致的作品。文殊座下的青狮双目怒视,巨口大张,从高翘着的尾巴来看,似正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前进。一旁侧立的昆仑奴(驯狮人),双手紧拉缰绳,咬紧牙关,呈用力制止状。而普贤座下的六牙白象却俯首贴耳,摇晃着庞大的身躯,踱着缓慢的步子,其旁边的昆仑奴则举手扬鞭欲打。这两组画像真实地刻划了狮象的不同性格和驯服者所表现出来的凌弱神态,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既庄严又生动的神奇意境。

25号窟壁画虽然画幅不宽,但构图宏伟,笔迹圆细,人物栩栩如生。富有想象力。如南壁的《西方净土变》中,无名艺术大师以其高度概括的构图技巧,精心描绘了天国世界楼台亭阁平列环抱,禅云宝树幔笼的庄严清净场面。菩提树下,宝盖高悬,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讲经说法,十大菩萨依次相坐静听,领悟妙理,表情各异。画面中下部有“舞乐图”,八字形的乐队排列台上,笙、箫、笛乐齐奏,舞伎腰悬长鼓,舒臂轻击,双脚起落交替作踏歌状,长长的飘带在拂动,舞姿优美,神韵逸然。背面的莲花宝池中,荷花盛开,绿波荡漾。宝池边有平台曲栏,高楼重阁,五彩缤纷。长廊下,仙鹤和孔雀振动双翼,应弦而舞。蓝天上,祥云缭绕,天下散花,白鹤起舞,一幅西方极乐世界的欢乐景象跃然画上。艺术家们在歌颂神灵、赞美佛祖的同时,着力描绘了大唐盛世歌舞升平的人间欢乐景象。《西方净土变》作为榆林窟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受到中外游人的广泛赞誉。

北壁的《弥勒经变》是一幅佛说未来世界的畅想图。画面上随地搁置有金银珠宝,有行人路不拾遗的造型。画面中央为跏趺坐的弥勒佛,庄严慈祥的弥勒正在讲谈佛经妙论,眉梢嘴角各浮表情。似融入了俗世的悲喜。其身后宝盖悬空,众圣围绕。画中众多人物的姿态、性格和神情迥然不同,佛的庄重肃穆、菩萨的虔恭恬静、天王和力士的威武勇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画家高超的技艺。“八百岁老人自入坟墓”和“女人五百岁出嫁”的画面,表现了弥勒世界人们的富贵长寿,也再现了唐代爪州的墓葬形制和婚嫁习俗。凌霄殿前的伎乐天,舞影翩跹,婀娜多姿,臂钏手镯,伴以法曲燕乐,恰似云中飞天,又似李群玉笔下的“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弥勒经变》不以北魏流行的横卷式连环画绘法构图,也无榜题,却有耕织、嫁娶、乐舞诸情状,瓜州昔日的现实生活与理想世界巧妙地融入画中,极富生活乐趣。如在左上方的《耕获图》,画着当时农民使用的一种由二牛牵引的无床犁(即“二牛抬杠”的曲式犁),由于较内地平原地区使用的长床犁轻便,适于深耕,兼可除草,更适于河西走廊地区干燥、松散的土质,所以至今在西北山区还在使用。由此画看来,这种农具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除南北二壁经变画外,西壁的文殊普贤,东壁的卢舍那佛及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无不描绘形象生动。

五代宋初,中原一带战争连绵,瓜、沙二州经历了张议潮之后曹议金祖孙三代122年的统治。曹氏东联姻于甘州回鹘,西结好于阗诸部,瓜州相对安定。曹家窟达21处。这些洞窟的风格仍然承袭前代,虽然其中不乏佳作,但已开始显露出形式化的痕迹,只有供养人的画像有所发展,如榆林窟第16号窟的曹议金夫人的供养像为自己绘上高及等身的画像,是一幅杰出的肖像画。这些画像为研究曹氏统治瓜、沙时期甘肃河西地区的民族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从宋仁宗景裙二年至南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035~1226年),西夏近200年的统治时期,在安西榆林窟等地大肆开凿洞窟。仅在榆林现存酉夏窟就有4窟,加上西夏妆銮过的可认定有11窟,可见西夏时期佛事之盛。西夏窟壁画受密宗影响,增添了唐僧取经、水月观音、密宗曼荼罗等前代少有的题材。其壁画更以精湛独特称绝于世。第2窟中的水月观音图堪称西夏佳作。画中观音坐在绿色金刚宝石座上,座下碧绿的水波上飘浮着红莲。右手旁的岩石上搁着插有柳枝的净瓶。青绿色石后伸出了绿色的修竹,彩云笼罩,意境朦胧幽远。观音姿态潇洒,悠然自得,好像在凝视水中之月。观音金色的肉体和朱红的罗裙两相辉映,人物色调热烈而富丽。这幅画与四川大足北山的石雕水月观音像相比,神态、衣纹,以及胸前璎珞和头上华丽装饰几乎完全一致,同为珍品佳作,显示出西夏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融、争奇斗艳的特色。第4窟中的密宗曼荼罗,结构特殊,形线异常,尤其一些裸体赤脚的舞蹈者,一看便知是受了西藏和印度的密教艺术影响。

第29窟在石窟群中最为深暗,有较浓厚的早期藏密成分。29窟的形制为中央设多层塔柱式圆坛,藻井中心装饰图样中出现真言莲座图,又叫六字真言莲座,用六个莲瓣组成圆状团花,每辨内写一藏文字母,外四角为云纹。还有一种坛样纹,坛的外形为圆形,里面为四方坛城,最里又复圆形,坛外四角露出金刚杵的尖部。真言莲座纹及坛样纹是仅见于榆林窟的,也可以说弥补了莫高窟的空缺。此外还有许多别具一格的新颖边纹样。如蟠龙、翔凤是西夏比较突出的装饰纹样。是西夏石窟藻井装饰的主题。莲花象征洁净,是佛教艺术中广泛应用的装饰花样,在榆林窟的壁画中也有以莲花为基础变化组织而成的腰心四瓣花、圆心五瓣花、八瓣花、四叠瓣与多叠瓣花、古境状重瓣花等。另外,第29窟还有一个突出的作品是西壁的供养人行列,只见女像头戴花钗冠,穿斜襟敞领窄袖花衫,下着百折裙,圆口尖钩鞋。男像头戴云缕冠,垂结绶,圆领窄袖袍,腰侧有护髀并束带,穿乌皮靴,为武官服饰。后面的侍从秃顶,有穿圆领袍的,也有穿短裤衫的,有穿靴的,也有穿麻鞋的,为侍从僮仆的形象。人物面部造型特点两腮丰满突出,上窄下宽或长圆形。眼小似柳叶,鼻梁高拱,鼻翼下侧有一条“寿带纹”,唇小而厚,嘴角向上翘,显露出虔敬而又内心喜悦的神情。

在西夏洞窟中有3处唐僧取经图,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唐僧取经的壁画。壁画中只有唐僧、孙行者和白马。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其中一幅,唐僧玄奘双手合掌站在一突兀而起的悬崖前作望空礼拜状,崖下滔滔江水横在眼前,孙行者牵着满载佛经的白马,双手合十,仰面朝天,满脸野气,旁为驮着宝物的白马。另一幅画,唐僧弯腰拜询,白马和孙悟空分列两旁。这些生动新颖的题材以绘画的形式出现在榆林石窟中的西夏壁上,比明代形成的《西游记》早300多年,所以这3窟中的《唐僧取经图》显得尤为珍奇,为研究《西游记》这一古典名著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清代共凿9窟,并重塑佛像。其中不乏精品,如第6窟22米高的弥勒大像、第3窟增塑的十八罗汉、第5窟前塔楼中的水月观音等神态各异、个性逼真、活灵活现。实为清代难得的泥塑佳品。

明末清初,还在洞窟中发现了的稀世珍宝——象牙佛。这尊佛像是由一块高18厘米、宽8.7厘米的象牙分成两片雕刻而成。内刻佛祖经变图数百个,塑有人物279个,车马12辆,两片合一块,外形是手捧宝塔、袒胸赤足的骑象普贤菩萨,头发呈波纹状,象背鞍踏俱全,装饰美观。从雕刻相貌、服饰看,属于印度风格,推测可能是唐代僧人从印度携归的。据说世上只有两尊象牙佛,由一根象牙分段雕刻而成,象牙底部雕琢的一尊存放在印度,国内的这尊系象牙梢雕琢而成。这一稀世珍品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1984年一尊象牙佛复制品回到了榆林窟。

榆林石窟不仅壁画、彩塑精彩诱人,而且还流传着神奇动人的故事。相传安西县在榆林窟开凿之时,这一带整个是飞沙走石的世界。一日,承揽洞窟大佛塑像的青年工匠土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和尚打扮的老人对他说:“要想避尘,多加眼睛。”并指明眼睛必须加在大佛的前额上。土牛醒来后,一连数日,心神不定,一直犯愁在什么地方弄只眼睛呢?便边走边想,不觉来到榆林河边,土牛从河水的倒影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暗淡无光的眼睛,于是心里突然一动,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眼珠挖下一只装在大佛的额头上。夜幕降临了,土牛还漫步在榆林河边上,走着走着,河对岸突然出现一道彩光,接着河水哗哗作响,过了一会儿,河水中有个模糊的影子捧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珠子向他游来,土牛高兴地跳进河里,接过那颗珠子,一口气跑回洞窟。明珠镶在了大佛的额头以后,安西一带虽然风沙很大,但洞窟里不再飞落沙尘了。

这个故事虽然是民间传说,但是它反映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动员群众开山炸石,修筑了榆林河水电站,把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给古朴典雅的石窟装上了晶莹光彩的深山明珠,库区波光粼粼的湖水、河岸碧绿葱茏的树木把峭壁上的石窟装扮得更加壮观迷人、富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