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14372500000017

第17章 石窟碑刻(6)

莫高窟西侧的石窟艺术之宫——敦煌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和莫高窟、榆林窟合称为敦煌艺术,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千佛洞开凿在敦煌市西南35公里处的党河清流的砂质崖壁上,因地处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游人从敦煌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这里的陡崖深壑上树木浓郁蔽天。崖下滩地红柳丛生,古木参天,溪水潺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而西千佛洞窟在崖壁上,自西向东排列,各洞窟距河底均在20米以上,远望形同一个个蜂房鸽舍,井然有序,蔚为壮观。

西千佛洞开凿的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先生认为,始创时间当与莫高窟相先后,距今约有1600年左右的历史了。从人字形的洞窟建筑形式和所存壁画风格来判断,其大多数窟龛应为北魏时所开,历经唐、五代、宋等朝代的维修和补葺,才日臻完善。

西千佛洞,原有洞窟约30个左右,因大部分洞窟的下层都在党河急流的冲击之中,加上岩层砾石粗糙,崖壁崩塌,石窟受到严重毁坏。现存洞窟16个,其中第1~3窟为唐窟,第4~8窟为魏窟,第16窟为晚唐窟。其他多有坍塌,壁画也剥蚀不清。这些洞窟从前都有甬道通连,后来塌毁,另辟蹬道,可供游人前往观瞻的只有9窟,其它几个窟洞只能在崖下仰望,无法登临,这自然给西千佛洞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从可供游人登临观瞻的9个窟洞看来,各窟中央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雕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趺坐说法像,绘有佛涅槃像。中座和四壁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与莫高窟北魏洞窟相同。各洞窟供养人像,男子着褶裤,女子穿窄袖长裙。塑像多是犍陀罗式。

西千佛洞从石窟形制、壁画和雕塑艺术风格看,均与莫高窟相似,因而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西千佛洞塑像和壁画的神态以潇洒飘逸、气韵飞扬、瘦体肥衣、面容清癯、眉目疏朗、细眼薄唇、颈项细长、神情恬淡和含笑平视、贤淑圣洁为人物特征。以佛着右袒式或通肩式袈裟。菩萨上身裸露,下着长裙,衣褶线条劲健有力,无柔和之感为衣饰特色。造型朴实粗犷,手法简练明快,彩雕具有古朴、浑厚、庄重的风格。所有这些,都与莫高窟北魏洞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特点同属一个系统。可见,西千佛洞是敦煌艺术的一个分支。

与莫高窟不同的是,西千佛洞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睒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不曾有的艺术作品,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余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很少绘佛本生故事。另外,在第5窟东面座下有佛门弟子县藏为其亡祖父母及父母造像写的发愿文一篇,尚有70多字可以辨认。这一北魏人的手书真迹极为珍贵,这亦是莫高窟早期洞窟所不可见的书法文物珍品。

西千佛洞在漫长岁月里,与莫高窟一样经历了盛衰的命运,受到自然的摧残、战火的破坏,使这座古老的艺术宝库损失惨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自196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人民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多次对西千佛洞进行了修缮和加固,使面临崩塌的崖体和洞窟恢复了整体性和稳定性,崖体回廊保证了游人的安全,同时,对洞窟周围的园林也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使珍贵的佛教艺术得到了有效保护。这古老的石窟艺术瑰宝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如今,整修一新的西千佛洞已有10个洞窟对外开放,成为游人在敦煌至阳关旅游途中重要的游览景致。

北魏石窟艺术精华——泾川南石窟寺

泾川南石窟寺是甘肃境内“丝绸之路”东段的大型北魏石窟,与庆阳北石窟寺称为“姊妹窟”,代表着中国佛教石窟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因历史悠久、造型独特、文物价值较高,1963年被甘肃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南石窟正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八方游人。

南石窟寺是北魏时期泾川境内石窟艺术中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寺,它位于泾川县城东径7.5公里的泾川河北岸的蒋家村,与北石窟寺遥相对应。这里背山临水、绿树成荫、野花争艳、景色秀丽,是一处风水宝地,南石窟寺就坐落在翠峰掩映、长廊萦绕、草木丛生的幽美环境中,显得格外壮观诱人。

南石窟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距今已有近1500年的悠久历史了。奚康生是北魏的权臣名将,南石窟是他任泾州刺史时,运用权威,强迫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耗费巨资修建的,当时建造南石窟仅凿石就达3000立方米左右。可见其工程量之多、规模之大。不过历经沧桑磨难,南石窟现存石窟只有5个。从东往西,1号为奚康生所凿的魏窟,4号是唐窟,2、3、5号是已成空窟了。

1号窟是南石窟寺的主窟,窟高达13米,宽约18米,深有14米。窟顶为覆斗型,结构严谨,造型宏伟,气势雄浑。在约230多平方米的洞窟内,沿窟壁于东、北、西三面依次雕有7尊身高6米左右的大型立佛像。七佛两侧为两尊交脚菩萨,各佛旁是约3米高的10协侍菩萨。南壁窟口两侧,各有一尊高5米的弥勒佛菩萨坐像。

从七佛的造像形制特点看。国内许多石窟洞穴造像盛行采取七佛与弥勒菩萨的组合风格,如麦积山石窟中的七佛阁把七佛各安排于大小相同的7个大窟,合起则为一长廊式的大窟。云岗、龙门石窟中的七佛造像,是以浮雕形式存在,属于壁面装饰的一小部分。而南石窟寺则采取独特的石窟艺术形式,将七佛与二弥勒菩萨完整地排列于一堂的格式,在国内诸大石窟中均属罕见。1号石窟的七尊巨型佛像分立于东、北、西三面沿窟壁0.9米高的石阶之上,占据沿窟主要位置,使大窟的佛像庄严林立、规模宏大、气势雄浑,有助于造成“佛量无边”的感觉,也形成了其有别于他窟的艺术特色。1号窟之所以雕七佛二弥勒菩萨。是因佛教中有释迦牟尼前有六佛,释迦牟尼继六佛而成道的说法,而释迦牟尼之后,弥勒菩萨则主宰佛国。南石窟寺1号窟的制式恰好是这一概念的形象化的艺术表现。

南石窟寺的雕刻技巧纯熟精巧,手法简练概括,线条流畅自然,表现人物神情动态准确生动。整个雕像的艺术风格受云岗造像的影响较大但又稍具温文、含蓄,与同时期流行的秀骨清像则有明显差异。七佛头手大于正常比例,体型肥壮,朴实健硕,面部丰满,高鼻大耳,形态淳厚,呈北方民族气魄,这与当时南国盛行的人物造像面形清癯、细眼薄唇、颈体细长、身躯扁瘦等特点形成鲜明对比。游人若走近细观1号窟,只见7尊立佛像,右手一律掌心朝前自然端起,左手则平伸于前,掌心朝外指略弯,作号召或说法状。其形态也都基本一致:简化螺髻,圆鼻高隆。巨耳垂轮,突目大睁,面部丰润,神态端庄,善良慈祥,在严峻豪迈中微露笑容,给人以神圣不可侵犯但又和蔼可亲的感觉。在衣饰上。7尊赤足立于石级上的各佛,均身披通体袈裟,垂及膝下,两袖宽大,褶叠反卷,颈项袒露,衣纹文理清晰,平直流畅,层次分明,有随风飘动之感,使造像十分逼真,富有动态性。主佛两旁的14尊协侍菩萨,有石胎泥塑,也有纯泥塑。她们个个头着宝冠,人人身穿通肩大衣,裙垂脚面,有披巾者,有袒胸者,有系飘带者,也有系缨络作结者。衣饰紧凑舒美,衣纹清新流畅,具有贴身裹体之韵和当风即动之感。其仪态各异,神形兼备,弯眉秀目,薄唇小口,俊俏可爱;其体型修长妙曼,风姿绰约,活泼精巧,犹如向往人间的美丽少女,楚楚动人,栩栩如生,充满人情味,似乎拉近了人间与佛界的距离,让人颇感亲切。

窟门两侧雕塑的两尊与七佛同等的弥勒菩萨,双脚交叉坐在宝莲上,头戴低宝冠,身着肥大袈裟,面容圆润丰满,两耳硕大下垂,右手上扬,左手置于膝头,呈说法传经状,其惟妙惟肖的造型十分传神。在窟顶和四壁间还布满各种浮雕,上面刻饰着巍巍宝塔、华美殿宇、俊秀山峰、翠绿树木、披巾飞天、多姿飞鸟等造型图案,形象逼真的浮雕刻画了天马赤身飞奔夜空、王子跨马越城出游、禅云在云顶缭绕的精彩情节,艺术地反映了“夜半逾城”、“宫中游戏”、“舍身饲虎”和佛教徒乘象入胎到树下涅槃等众多神奇而完整的佛经故事。雕刻精细,线条简洁,造型生动,以巧妙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每个造像的神情动态和内心世界,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娴熟技艺。

西面4号窟。被北大考古专家陈万里先生确认为系唐代开凿。洞窟不足5平方米。呈方形。窟内造像均为泥塑,正中供有骑青毛狮的文殊菩萨,坐白象的普贤菩萨和坐骑金毛狮的观音菩萨。东西两侧壁画上有十八罗汉、六力士、八大菩萨形象。场面壮观,人物众多,构图严谨,神态各异。形象地描绘出“极乐世界”僧众云集、共享佛乐的景象。

窟内原存有北魏凿窟时所立的《南石窟寺之碑》。现已移存泾川县博物馆。该碑身高2.25米,厚0.17米,宽1.03米,碑文记载了南石窟寺的修建过程和形成历史,碑文能辨认者尚有650余字。碑额阳文隶书“南石窟之碑”并刻有“石窟寺僧斌”的题名,碑文为魏体正书,笔力刚劲有力,风格质朴淳厚,有极高的书法研究价值。此碑属省级文物,有极宝贵的历史价值。碑文所书“命匠呈奇,竞工开剖,积节移年,营构乃就”的记载,使游人可想象到当年开凿的艰难情景,可以知道这座独具特色的石窟艺术宝库,是征集了许多能工巧匠,动员了众多的人力物力,经过建造者的千辛万苦而建成的。石碑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是研究南石窟寺艺术的珍稀资料。

南石窟寺所在地还是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每逢春夏之际,这里鲜花烂漫,飞鸟鸣叫,草木葱茂,河水流淌,山光水色生机一片,是避暑消闲的理想去处。尤其是与石窟寺隔河相望有“泾川温泉”,是游览石窟艺术途经的沐浴之地。环境优雅,水质优良,温度适中,宜于健康,素有“王母下凡间,行至泾河岸。水洗滑凝脂,天下第一泉”之美誉。温泉占地面积1065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系园林建筑,楼台亭阁,古朴幽雅,设施齐全,方便游人。自开发利用以来,已接待中外游人数百万人次。

陇东石窟之冠——庆阳北石窟寺

在西峰市东北方向25公里处,有一座陇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这就是与泾川南石窟寺一同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庆阳北石窟寺。

石窟群坐东面西。开凿在南北长100米、高20米的形如覆钟的红色山崖体上。覆钟山相传为周穆王曾登临之山。窟群依山傍水,茹河由西而东,蒲河由北而南,两条河流在石窟前汇入泾河。在茹河的南北两侧,有鸡头山和大坡山巍峨挺拔、高耸入云,衬托得石窟寺更有一种粗犷雄浑之势和迷离奇幻之感。

公元1925年,著名学者陈万里先生在勘察陇东地区南石窟寺后,曾在《西行日记》一书中断言:“有所谓南石窟寺,侧必有北石窟寺之相对。”建国后,甘肃省博物馆工作者在文物古迹普查中,果然发现了北石窟寺,并多次勘察,采取了维修措施,使这座驰名甘肃东部的佛教圣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北石窟以寺沟窟群为重点,包括了寺沟和南1.5公里处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和北面1.5公里处的楼底村的石窟。现保存着自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窟龛296个,大小雕像2125个,隋朝以后的阴刻题记150多方。石窟寺自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至三年(公元509~510年),由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以来,历经西魏各代的修建扩展,才具备了今天这样宏大的规模。无论在窟龛的数量、造像的价值、雕刻的艺术,还是在创建年代等各方面来讲,在全国石窟艺术宝库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石窟群分上、中、下三层,以编号第156窟为中心,向南北二方展开,窟龛上下重叠,宛如蜂房,窟龛之间依山势修凿石阶,未见有栈道相互通连,这与麦积山、炳灵寺石窟之间用栈道相连的布局截然不同,由此显示了自身所独有的建筑风格。

在所有的窟龛中,尤以第165窟开凿最早、规模最大。它开凿于北魏时期,位于寺沟窟群中部,为平面长方形覆斗式顶,高14米,宽21.7米,深15.7米,面积约340多平方米。窟内四周有宋代重修的雕砖坛基,高1.2米,宽98厘米,窟门外两侧各雕有身着铠甲的天王像和卧状雄狮,神情肃穆,体态健壮,十分威严,令人生畏。窟内塑有7尊8米高的立佛,佛像简朴粗犷,腰阔体健。面容丰满,鼻直唇厚,耳大垂肥,服饰简单,衣纹流畅,上身多数袒露,下着宽大衣裙,具有早期造像的特点。西壁南侧靠近窟门旁有一尊端坐在白象背上的普贤菩萨,面相清秀,长颈窄肩,形体修长,高髻上饰花曼,上身袒露,下体着裙,右手上举胸间,左手置于前膝,左腿盘于右膝之上,面容慈蔼,神情温和,气度娴雅。在菩萨南侧。塑有一尊5米多高的交脚弥勒菩萨,高髻方冠,双肩披发,上身袒露,下部着裙,右手举于胸前,左手握一花蕾,须眉奋张,目光如炬,口唇微启,体态丰腴,表情安详。普贤菩萨身旁塑有一尊弟子,身着袈裟,双手捧如意宝珠,作半跪状,脸面宽大,耳叠饱满,轮廓分明,气韵生动,十分传神。另外在西壁北侧靠近窟门外,还塑有一身高3米多的阿修罗天,为三头四臂形象。只见阿修罗天一手擎日。一手举月,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握降魔杵,足踏海水,头顶山岳,袒露上身,叱咤风云,勇猛威武,雄壮中现善良,威严中见忠直,这略显夸张的渲染,大大增强了塑像内在的生命活力。在第165窟的窟顶上还有千佛、飞天、伎乐等形象,造像精细,各具神态,充分显示了北魏造像的光彩和魅力。

1号窟位于寺沟窟群1.5公里蒲河西岸的陡崖上。窟呈平面长方形顶,窟内正中凿有下四棱、上八棱的中心柱。窟高4.9米。宽4.7米,深6.7米。南北壁各分两层开龛造像,各层残留四龛,每龛内塑1佛1菩萨和释迦多宝佛。中心柱上层每面开方形龛,内塑2菩萨。龛楣上浮雕千佛、飞天、弥勒、思维菩萨、供养菩萨、供养弟子,还塑有“乘象入胎”和“健步惜别”等造型。中心柱下层四面各一龛。南西龛外雕二弟子,其他龛内均雕1佛2菩萨。窟中的造像大都面形清癯,眉疏目朗,细眼薄唇,颈项细长,瘦体肥衣,宽袖大裙,线条明快,造型朴实,神情恬淡,举止高雅,为北石窟寺中的上乘之作,也是世所罕见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