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14372500000018

第18章 石窟碑刻(7)

唐代塑像在规模、数量、题材诸方面均可谓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成为北石窟寺塑像艺术的精华所在。该寺290多个窟龛中,仅唐代的就占了190多个,尤其是盛唐期间的窟龛最多。这是因为盛唐国力强大,政治安定,当权者又热衷于佛事,建窟之风大兴,所以这时期的窟龛显高大、庄严和美观,颇有煌煌盛世、富丽奢华的宫室殿堂之气派。其造像大都额庭饱满,悬鼻厚唇,形体粗壮,丰满强健,颇具阳刚之美。菩萨塑像大都面如满月,眉似弯弓,袒胸露臂,丰腴健美,体态窈窕多姿,分明是人间善良、健康、美丽少女之写照。如开凿于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592年)的第32窟,窟内大小雕像面容丰润,秀目含情,衣饰华丽,线条柔和,飘然欲动,姿态多变,富有感染力,堪称盛唐艺术珍品。位于窟群北段中部的第222窟,是盛唐时期开凿的最大石窟。窟高6.1米,宽6.48米,深8.4米,呈平面长方形的覆斗式顶,中设方形藻井、方门,上设明窗。窟内正壁雕1佛2弟子2菩萨像。佛高4.05米,菩萨高3米,弟子高2.8米。这尊佛高鼻齐额,硕耳垂轮,鼓目半合,面部丰满,表情端庄,神态慈祥,威严中透露出几分微笑,使人既感受到佛的神圣不可侵犯,又能体会出佛的博爱无边。佛身披通体袈裟,垂及膝下,两袖宽大,褶叠反卷,颈项袒露。衣纹的雕刻精致细腻,平直流畅,阴阳有致,层次分明,有随风飘动之感。而2尊菩萨面形丰满,细眉秀目,悬鼻小口,聪慧秀丽,健康俊俏,体形修长,婀娜多姿,或双手合一,另一手下垂,一手横于胸,姿势活泼生动,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窟内南北两壁及前壁又布满四层小龛,共有62个。上层小龛造像身躯短粗,塑刻手法简练概括。线条生动流畅,具有初唐的风格;下层小龛造像面庞丰满。两耳硕大。表情丰富,准确地表现了造像的神态和内心世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从每一个造像中表现出的纯熟精致的刀法和娴雅优美的气度看,具有盛唐的特点。还有晚唐时期的石窟,较有代表性是第263、第267窟,无论是结跏趺坐的阿弥陀佛、善跏趺坐的弥勒佛,还是侍立的阿男、迦叶、观音、势至等造型,都具有体态丰满、比例适度、衣纹柔软、装饰华丽的特点,将石窟艺术推向了高峰。唐之后,各代的石窟造像走向衰落,窟龛现存的比较少,艺术价值与前者不可相提并论。

除石窟雕塑外,北石窟寺还遗存有较高文物价值的阴刻和墨书两种题记150多方。最早为隋、唐造窟发愿文和供养题记。至宋、金、元、明、清各代,多为催粮与军事对阵临战或路过此地者的题记。

北石窟寺因处于古“丝绸之路”要冲地带。地域接近中原、又通西域,艺术风格上受云岗、龙门诸大石窟影响较多,又具有西域艺术的特点,由此形成了以北石窟寺为代表的独具特色、自成一格的石窟风貌,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北石窟与南石窟寺称为姊妹窟,是丝绸之路上两颗耀眼的石窟明珠,已成为中外游人参观游览的佛教胜景之一。尤其是自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曾拔巨资进行了修缮。现在北石窟正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崭新的风貌,呈现在各地游人面前。

神话般的石窟艺术宝地——泾川王母宫

在泾川县城西泾河与汭河交汇处,有一个叫回中山的地方,传说为神话中西王母神灵的居所。这里山明水秀,草木青翠,鲜花争艳,风光秀美,是闻名远近的游览胜地。就在这样美丽的“风水宝地”中,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神奇壮观的王母宫大佛洞石窟。

回中山又叫王母宫山,原为道教圣地,自古以瑶池和王母宫而驰名于世。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王母,为天帝之女,能知天下大事,是能致人长生不老的神仙。据说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曾与王母在此相会,临行时对此山爱不思舍,一再回头观望,故有回中山之名。《太平广记》载:“王母乘五色云降于汉武,后武帝巡郡国,望彩云而祠之。而云浮五彩屡见于此。因立祠焉。”唐代诗人李商隐游历回中山时也情不自禁地写下“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的千古美句。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元封年间,王母宫山就修建了王母宫。王母官正殿背西面东,殿上是三清楼,殿前有一古槐,名日“降真树”,传说为周穆王会王母于此所植。树前是“香亭”,亭下是黄帝殿。亭左有三皇殿、周穆王庙,亭右有五帝殿和汉武帝庙,宫南之山麓有瑶池。以后历代均有续建,到了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山上还建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文昌阁、三清楼、望河楼、晓钟亭、旷如亭、留客处等殿宇楼阁数百间,山上古松密布,繁花似锦,佛事兴旺,香客如云。不幸的是,山上的庙宇等建筑均毁于战火。所幸的是,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翰林学士陶彀奉天子命所撰《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的巨碑尚存。碑中就载有周穆王“乘马宴瑶池,捧王母之觞,乃歌黄竹”;汉武帝“期七久会甘泉,降王母之驾”的神话传说。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重修王母宫记”碑正文记载:“宫在汉源西五里回中山巅,祠所谓王母宫,盖古迹也,世传周穆王、汉武帝皆西游与王母会,故有是宫。”至今,回中山下尚遗存古人登回中山拜谒西王母,称颂王母业绩的残碑若干。

现存于回中山脚的王母宫石窟和几块碣碑,均建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的北魏时期,距今约近1500年。王母宫石窟依山开凿。呈方形,为中心塔柱结构的石窟。设计宏大而又精致,具有浓郁的北魏风格。石窟坐西面东,窟深13米、宽约12米、高达11米。中间有一个6米见方、高达窟顶的塔柱,塔柱和窟内三壁分三层雕有大佛像200余尊,中心塔柱是王母宫石窟遗存的精华。每壁造像三层,第一层是明、清改塑的北魏早期造像,第二层为北魏晚期之作,第三层造像风化严重,但仍保留着北魏时的遗风。窟内造像与大云岗石窟十分相似,佛像绝大部分是坐像,高大的有4米,最小的不足30厘米,造型优美生动,刀法朴实流畅,神态逼真传神。尤其是中心柱正面雕刻的一尊高约4米的巨型坐像,泥塑石胎,面容丰腴,额庭饱满,悬鼻厚唇,体态肥健,颇具阳刚之美,是典型的唐代作品。在柱壁之间还雕满了小佛像,供养菩萨、比丘、飞天等,呈现出生机勃勃、活灵活现的画面。特别神奇的是中心柱四角各雕一只驮着宝塔的白象,身材高大,体格雄壮,生动逼真。象在印度为吉祥之物,这种装饰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

窟内正壁及南、北壁下层不开龛,自2米以上为中层,是造像的中心部位,均并列开三个大窟,各壁上层开一列小龛并造一排小佛像。南壁三龛均为小八角柱梯形龛楣,龛高3.4米,宽3.8米。三龛互相连通,中间为两根八角锥形石柱相隔,柱上三面有小龛,各雕小像,中龛雕高3米的坐像一身,左右各雕高2.6米立佛一身。龛楣上现存飞天二身,右龛现存一大立佛,头部残损,脚踏莲花形石台,左右二菩萨,左龛塌毁。南壁三龛楣之上又开五个较小的佛龛,现存二龛,均为一佛二菩萨,顶部为高浮雕千佛,现存四五身。北壁造像已崩塌无存,西壁与南壁结构大致相同。窟外还有清代末年重建的三层依山楼阁建筑,高达20米,气势磅礴,设计精巧,石窟尽揽在重楼之中,这种高超奇特的建筑风格,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匠心和创造才能。

王母宫山碑碣众多,其中《王母宫颂碑》最为著名,有“碑中瑰宝”之称。碑文依据史料用浪漫主义手法,以优美精彩的词汇、飘逸流畅的书法,把神话传说融入文中,使文章流光溢彩,妙趣横生,实属一篇融史学、书法为一体的佳作。

王母宫山巅还放着金代完颜永济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铸造的一口铁钟。钟高1.9米,直径1.5米,边厚13厘米,重约万斤,钟顶有音孔4个,钟身上铸有古朴奇特的文字。近年在山顶上造有钟亭一座,将铁钟悬挂亭内,使这口数百年的宝钟得以妥善保护。

王母宫石窟开凿年代久远,历经岁月摧残,至建国前,窟顶已危石欲坠,造像崩落不堪。近年来,当地政府多次拨款对王母宫石窟进行了维修加固,还进行了扩建和配套设施的修缮,使这座千余年的古窟焕发了艺术生命。现在王母宫大佛洞石窟正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崭新的姿态,吸引着中外游人纷纷前来领略其艺术风采。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是王母宫山的庙会。这时正值大地吐绿,山花烂漫之际,周围数县的无数香客游人蜂拥而至,有参拜求神的,有游山健身的,有观景怡情的,人流如潮,热闹异常,盛况空前。游人白天从洞窟游出,可站在楼阁上远眺“泾水碧波”;夜宿在王母宫山,还可观赏“瑶池夜月”。其神奇美妙之意境难以言状。

中国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

坐落在武威市中路乡长水村附近的天梯山石窟,是公元412年(即东晋义熙八年),由今张掖市卢水胡人氏沮渠蒙逊在武威称王后。人工开凿的一处佛教圣地。它位于距武威市城南约50公里的大坡山南崖绝壁间。因山势陡峭峻拔,高耸入云,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上林木茂密,泉水潺潺,群山环抱,夏日川水荡漾。冬天雪峰皑皑,景色十分壮观,有“天梯积雪”之称,为武威八景之一。石窟开凿于天梯山一山峰的峭壁上,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被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

神话传说天梯山像一组墙阻隔了祁连山崇山峻岭溶化的雪水,造成黄羊河上游水位暴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由于上游阻塞,导致下游断流干旱,五谷不生,尸骨遍野,十分悲惨。恰巧这一凄景被途经此地的观音菩萨发现,遂萌发拯救万物生灵于水火之中的决心,于是从仙界请来众神挖山泻洪。一日忽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天梯山从腰间断开一条口子,洪流奔腾而下。这时深居南山兴风作浪的磨脐山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横冲直撞,不顾一切向峡口扑来,试图残害百姓,为了制止磨脐山的这一恶行,使黎明百姓得以安宁,观音菩萨遂举起手臂用点穴法把磨脐山牢牢地“钉”在了那儿,因用力过猛,致使观音的手臂、头部和面孔被大山撞成残缺不全的样子。为永保当地百姓的长治久安,观音菩萨就长期住在天梯山上。至今残存的那尊高约15米、宽10米,靠山面水巍然端坐、举手遥指的观音菩佛像,仍安详稳坐在天梯山上,为当地信男信女所膜拜。

隋唐时期,佛教更盛,天梯山石窟又有增辟,规模巨增,巍峨壮观。宋、元时不断维修,佛高日盛。至明代时,由于佛教逐渐衰落,天梯山石窟也随之冷落。加之地质结构不佳,常年遭受雨水的冲刷剥蚀和冰雪的冻裂风化,致使部分石窟坍塌。

据广善寺碑记,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诸佛之龛二十六有”,说当时只有26个窟窿。尤其是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五月,武威大地震时,石窟被震毁10余处,1954年进行普查时,实存造像和壁画只有8窟;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下层属于淹没范围,窟存的全部造像、壁画由甘肃省博物馆珍藏,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经卷、绢画等均由敦煌文物研究院保存。“文革”期间。未能搬迁的雕塑像和壁画又惨遭破坏。

天梯山石窟尽管在1500多年中间饱受人为和自然的。特别是地震的严重破坏,保存下来的石窟、雕塑像和壁画较少,但窟内大佛依山造像,中心柱、佛龛及部分壁画尚存,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曾对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开凿和我国佛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过较大影响。因此,吸引了众多学者和考古工作者前往天梯山石窟考察研究。20世纪40年代,中央研究院向达先生到河西考察,初次把武威天梯山石窟确定为凉州石窟;50年代,甘肃省文物考察队普查后,认为天梯山石窟的第一窟和第四窟为塔庙窟。至1987年1月时,实际窟室残存三层,大小佛龛17窟,塑像100多尊,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规模宏大,高约50米,面阔19米,进深6米,窟内的释迦牟尼塑像高约15米,左手自然平放膝上,右手举起,五指并拢,掌心朝前,慈祥端坐,流露出对人世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两旁侍立的迦什、阿男二弟子,文殊、普贤二菩萨和广目、多闻二天王,造型生动,神态迥然,形神兼备。顶部和东西两壁残存的壁画,大都是佛的本生故事,有青龙、九色鹿、六牙白象和菩提树。画面笔触清晰,色泽艳丽,塑造精致,令人惊叹不已。

千百年来,天梯山及其珍贵的石窟文物经历了无数沧桑磨难。虽然游人再也看不到当年蒙逊为其母亲雕凿的那尊低眉恭手、喜笑颜开的丈六石像和那状如真人、人走它亦走、人停它亦停的圣僧造像。然而游人可以通过清人张绍美那精妙绝纶的诗句(即:漠漠青冥不可梯,梯山高出辟层蹊。朝天有路风云合,隐雾何人竹不栖。玉塞万年凭作障,泉源六出各成溪。振衣千仞曾寻梦,一览晴川绿树低),去领略天梯山那高峻清幽、秀丽壮观的山水景致,砍赏天梯山那斑斓多彩的风采。

游人如果徒步登上天梯山的顶峰处,放眼望去,冰清玉洁、波光闪耀的黄羊水库就像一个头朝北、把向南安放着的一把硕大的勺子。它的北部是环抱着的天梯山,南部是清晰可辨的磨脐山和隐隐约约的祁连山,东南是朱家大山。1958年兴建的黄羊水库就坐落在天梯山石窟右侧不远处。这座总投资1298万元,坝长26米,坝顶宽12米,坝高52米,总库容5644万立方米,最大输水量为32立方/秒的水库大坝,将奔腾不羁的黄羊河水拦腰截住,形成“高峡平湖”奇景。水库的建成不仅为上下游灌区10多万农牧民生活用水和30多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水库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山深谷中,库水清澈透明,两岸奇峰陡壁和峥嵘古木倒映水中,山光水色与石窟寺庙相映成趣,使之成为当地一大名胜古迹,每年吸引众多游人、学者前往观光游览、参观考古。

神马落蹄之圣地——肃南马蹄寺

在南距张掖市60公里处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境内临松山中有一座艺术宝库,这便是著名的马蹄寺石窟群。它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也是公元1996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马蹄寺因传说中的神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