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寺石窟群始创于东晋时期,后经隋、唐、西夏、元、明、清历代开凿和雕塑、绘制壁画,逐渐成为石窟群,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石窟群由南马蹄寺、北马蹄寺、千佛洞、金塔寺,以及上、中、下观音洞等组成。在临松山周周重叠环抱的山峦峡谷中。相隔最近的约2公里,最远的约5公里,每处少则2窟,多则30余窟,共计有70多个石窟。其中北朝9窟、隋1窟、西夏3窟、元19窟、明2窟、清36窟。至今尚存遗迹的有30多窟,以马蹄寺为中心,珠联璧合成一组光彩绮丽、形态各异的佛窟群落。上千年的悠久历史、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和精美传神的彩绘壁画,使马蹄寺成为河西走廊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公元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蹄寺石窟群规模宏大,其历史艺术价值十分珍贵。现有窟龛、造像、壁画均为唐代以后的遗存,其中北马蹄寺、金塔寺等保存比较完整。
马蹄寺原是一座盛大的寺院。据《甘州府志》记载,明代有藏族僧人五六百人。马蹄寺分为南北两寺,两寺相距不远,中间只隔一道低矮山岗,只因青峰屏遮,翠微隐蔽,故而两不相见。只有山界中央的白色佛塔兀然耸立,两寺都可望见,在塔下也可看见两寺全貌。各洞窟开凿在景色宜人的山谷岩壁和断崖间,窟龛排列纵横交错,错落有致,远处遥望,十分壮观。洞窟数量最多的是北马蹄寺。北寺在永乐十四年被明成祖赐名为“普观寺”,清康熙帝又于康熙四十七年赐“青莲筏”匾额。(甘州府志》说晋人郭瑀先在此处开岩穴隐居讲学,后人不断扩大才作为佛窟。故而三十三天洞、药王殿和藏佛殿等主要的石窟都集中在北寺,“古刹层层出上方”的三十三天洞,内有窟龛19个,自上而下排列为五层。重叠错落,呈宝塔形,在中国石窟建造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石窟妙在它们的登临通道从外仰望,上端三窟凭空构檐。悬于峭壁之上,一抹红色的危岩如劈如削,就连鸟雀也难以止步,明明看见游人在上面椅栏远眺,却找不到梯磴在何处。原来登天隧道在岩墙之内暗暗通连。入口在低层北侧30多米处,石阶狭窄,过道低矮,时明时暗,迂回曲折如“之”字。只能容一人单行,在极狭隘曲折处,只有弯腰侧身才能进退。在凭高骋目俯视天地时,颇有“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的感觉和目骇心悸的惧情,但红日蒸蒸绿草茵茵,烟村雾霭一瞬百里,山河之胜饱览无遗,又觉心旷神怡,顿觉蓝天低矮、大地广阔。这里岭高谷低,阴晴殊异,每当清风从山下顺崖送入穴孔之时,洞窟顿如万籁俱响,因风成调,同山涧松涛树浪交奏和鸣,曲韵奇绝,回味无穷,真是山灵水秀风神,有画有诗有声。藏佛殿在三十三天洞北。这是北寺构造最复杂、规模最宏伟的石窟,三道门同两个长方体大石柱相互间隔,内有前堂、拜殿和甬道。甬道内的坐佛像已毁,现正按原样补残修缮。壁画除残存的金刚图外,前堂南、北壁上还有大型礼佛图,佛在束腰方座上讲法,一位金冕玉带红袍的高官在前面拱手听讲,文武随员和书童侍女手握笏板或如意,团扇华盖过顶,紧紧簇拥在后。造型逼真生动,场面紧凑有趣。更令人称奇的是大殿虽居山腰,却能掘井见水,夏时井水不外溢,冬季井水不干涸,因具有甘冽、清凉、绵甜、爽口、洁净、不腐和润喉、健胃之功效而称为“八功德水”。马蹄殿面积约80平方米,中心方柱上有明代力士及供养人残画。殿壁前的佛、罗汉及天王系近年塑像。地面石板上一圈清晰的“凹”形沟纹下陷石面,酷似马蹄印迹。游人一进此殿就聚神围观,甚至还有人用纸墨拓印当作祥瑞之符。
南马蹄寺又叫胜果寺。原属青海塔尔寺土观呼图克图管辖,寺僧全为藏族。由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大经堂、三佛宝殿等建筑组成,琉璃碧瓦,丹楹刻桷,流金溢彩,高古雄奇。每逢佛典庙会,极富宗教色彩的“跳护法”活动仪式隆重,场面宏大气派,善男信女持香拜佛,络绎不绝。许愿还愿的人不辞道远纷至沓来,朝佛进香的信徒们虔诚至极,整个寺院热闹非常。游人若进入大殿,只见经堂上禅榻井然有序,众僧列坐,诵声朗朗,钟鼓铙钹响彻云霄,回荡山巅深谷,殿内外帏幕毕张,丝缯幡盖高悬,佛殿华丽明净。1958年殿宇经堂尽被拆毁,惟清代大藏经一部、乾隆帝御赐龙袍一件及马鞍一具等镇寺之物保存完整。20世纪80年代在原址重建起一座二层歇山四坡双檐木结构护法楼,佛与菩萨也已金身再塑,造型之妙不减当年。加之背有青山作庇,松掩柏荫,使游人有幸能再睹南马蹄寺那雄伟壮观的气势。
金塔寺坐落在临松山大都麻河西岸畔刺沟内2.5公里左右的峡谷中,距马蹄寺约8公里。这里叠峰屏遮、层岚障蔽、四季如画。春夏间浮云绕峰抱蚰,岚光耀紫映翠,树木参天,花草盖谷,鸟鸣幽涧;秋冬青天高朗澄净,霜凋红叶,冰凝琼枝,冷柏蕴香,寒松雪染。沟北崇岩险峻如削,石窟开凿在刺沟山谷土红色的砂崖上。距地面60多米,有一条200多级的台阶直通洞窟,可以直通东、西2窟。石窟脚下峭石嶙立,灌木纷披,窄道隐迹,曲涧深沉。窟户面对沟南,满目青山,景色与沟北迥异,松柏森林,危峰插天,烟霞遥织,流云浮现,终年积雪皎然如玉,风光旖旎迷人。金塔寺名为寺,实为石窟,始开于北魏。东窟残深10.5米,宽12.4米,高7米。西窟规模略小于东窟。2窟内的绘塑手法也颇多相似之处。金塔寺的开凿方式系中心柱窟。室内方形大石柱,上贯室顶,下坐坛基,与窟室大小合度成比。方柱四周凿空回连,形同甬道,实为殿堂。坛基以上,方柱四面分层位体,开龛造像。东窟中心柱在坛基以上每面分三层开龛造像。下层每面中开高约200厘米,宽约150厘米的龛阁,龛内各塑一尊佛像,结跏趺端坐于七宝莲台,造像逼真,神情各异。龛外东、西、南三面均塑菩萨侍立两侧,北面塑比丘两身分立旁侧。菩萨体态丰满匀称,容貌光彩端庄,显露出庄重、慈祥、和善的气韵。在穿戴着装上也各有特色:有的璎珞垂珠,香环结宝,玉纽素袍,通体着衣;有的巧束云髻,袒露半体,绒裙素带,系腰绕臂。两尊比丘,在东侧者内着僧祗支,外披袒右胸袈裟,阴刻衣纹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皱褶因形成势,精细生动,犹如生者。更具特色的是,采用了极富有创造性的高肉雕技法,造成众多大型泥壁飞天菩萨:西面8身,龛顶两侧各为4身;东、南、北三面均塑6身,龛顶两侧各为3身。各中心龛顶相向对称,雕像个个挺胸跷足,骋目临视下界,有的舒手展臂,有的曲肘回腕,齐作凌空腾舞姿势,妙体轻盈绰约,玉肢柔润丰腴,仪态妖妍端丽。宛然当空凭虚。彩带飘逸,绣裙御风,飒飒爽爽,翩然绝尘,看上去极富立体感又极为生动传神,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非凡的想象力、高超的表现技巧、丰富的造型经验和大胆而富于独特创造性的构图设计能力。
说到马蹄寺石窟中的飞天,这里应该专门写一笔。飞天,是佛教艺术中能自由飞翔的天人,是一种想象的飞神,也即佛教中以歌舞香花等供养诸佛、菩萨的护法。马蹄寺石窟中的飞天不仅用“V”字形的形体和随风舞动的披帛表现其凌空飞舞的形态美,而且用无一雷同的发式衣饰和祥和、宁静、朴素、清纯、率真的神态、气韵显现身在佛国自由自在、幸福愉悦的内心感受,观之似有轻风徐来、馨香拂面、佛乐袅袅、飘然欲仙之感。
在马蹄寺石窟群金塔寺中,飞天主要是用悬塑和彩绘壁画两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全寺中的悬塑飞天目前较完整的仅有30多身,其长度也不过在60厘米之间,但这种雕塑手法在石窟艺术中却是独树一帜的。著名雕刻专家史岩先生认为:马蹄寺石窟中的大型高肉雕飞天在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北朝系窟中未曾发现。是富有创造性的。“是接受了影塑的传统形式,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给予人们的感染力,大大超于影塑。艺术家非有更健全的想象力,更高度的表现技艺,更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大胆的构图设计能力是不能做到的。”马蹄寺石窟中的悬塑飞天主要集中在金塔寺和千佛洞石窟的中心柱窟中。飞天成组分布在中心柱下层佛龛两侧,或三身一组,或四身一组,姿态率真笨拙,肌肉丰满润泽,细眉弯弯,双目凝视,鼻高且直,束高发髻,衣饰各异,有的袒胸,有的半裸,戴项圈、臂钏,下着裙,两腿分开,赤脚,两臂张开,披帛一上扬、一下落,凌空飘动,表现了粗犷奔放、稚拙纯真的艺术风格。马蹄寺石窟中的彩绘飞天排列有序,有的手持供物,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举臂起舞,身躯健美,动作舒展。在绘画技法上,以苍劲有力、匀称流畅的米红线,简练地勾勒出人物形象。肌肉部分施以淡黄,衣饰以石绿、白色为主,“迹简意澹而颜正”。给游人以潇洒轻盈的感觉。古代人民就是通过这些方式,用飞天来反映其渴望自由幸福、盼望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金塔寺东窟中心柱中层每面开拱形浅龛3阁,各塑坐像一尊,其中一身是释迦牟尼修像,其余是坐佛及像装弥勒像。无论是结跏趺还是交双脚,都神情自若。佛像方额秀眉,唇吻略启,慧目微开,舒掌曲指,俯视禅堂,仿佛正对众僧尼敷演大法,指解源流,那聪慧睿智、恬静慈祥的情态沛然流溢容颜。
上层是千佛塑像,数目较多,体积较小,特色鲜明。整个中心方柱除东南西北各尊主要塑像外,凡有空位处就补塑小型众佛和千菩萨,视位列体,按次规制,有坐有立,有袒胸束腰的,有高髻如云的,有舒臂拢足的,有袈裟斜披的,也有合掌曲躯的,还有凌空欲降的……真是万佛僧毕集,千菩萨齐临,令人目不暇接。
西窟中心方柱的分层方式和东窟明显不同,它在相邻两层间保留一道宽约20厘米、高约16厘米的厚边突出柱面,四周相接如方环,使各层间界限分明。方柱周顶绘供养菩萨几十幅,宝缯结束高髻,披巾轻飘后背,右臂袒露微屈,与左臂成捧物向前躬躯姿态,左肩半塔宽衣,双腿半跪,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窟顶的飞天壁画,神态古拙,服饰朴素,笔力简洁,设色淡雅。下层不设坛基,中开佛龛,两侧陪侍或为菩萨,或为天王。菩萨细眉丰颊,端丽娴雅,璎珞戴顶,颈圈环胸。着装华丽;天王华鬉作冠,宝□两分、硕健之体披甲结裙,面部细眉肃穆,短髭疏朗,神情威严。中层塑像较小但千姿百态。上层绘连茎带叶莲花图案,线条流畅,画图清晰,极富动态感和艺术性,显示了寺内石窟造像、壁画与别处的迥然不同。
北出马蹄寺约3公里处有一陡壁,人沿石磴践阶而上,也觉目眩意骇。闻名遐迩的千佛洞就在此地的峭壁上。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密布在如削的崖面上,规模宏大,气势雄壮,蔚为壮观。近年来民间自筹资金,对已毁坏的部分石窟内的塑像壁画和岩画密布的浮雕石塔等进行了复修装饰,使这些饱经沧桑的艺术珍品闪耀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马蹄寺石窟群不仅是河西丝绸古道上的著名佛教胜地之一,而且也是风光秀丽的游览胜地。马蹄寺石窟群坐落在群山怀抱中,山上松柏苍翠,山下绿草如茵,深山有冰川雪景,山涧小溪清澈透明,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气候凉爽,是避暑消闲、游览观光的理想去处。
悬崖大像奇观——甘谷大像山
在甘谷县城西岸2.5公里处有秦岭山脉西端一条支脉——文旗山,只见山体挺拔,毓灵峻秀,巍峨壮观。因其山巅悬崖上塑造有一尊高达27.3米的释迦牟尼佛像,故称大像山石窟,此窟被赞为甘谷县八景中的“悬崖大像”。1981年9月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大像山文物管理所,并拨巨款作了修缮。并将“羲皇故里”、“重修汉平襄候姜维祠记”、“孔门弟子石子故里”等石碑迁于山上共同进行保护。2001年7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之享誉陇右大地。
大像山是秦岭余脉,隔渭河与黄土高原相望。清代有诗人用“一水排空下东来。两地裂缰黄与黑”的诗句,来形容渭河在流经甘谷县时两岸山势与土色的差异。北岸属黄土高原,土色灰黄,山头圆秃,连绵起伏;南岸属秦岭,土色浅黑,树木颇多,危崖高耸,峡谷幽深。山形虽相连却有独立突兀之状,可见大像山是多么险峻、伟岸、幽美了。
大像山是一座宗教圣地和风景名胜,但其称谓却有多种叫法:除因该山上有大佛像而得名大像山外;因整座山的山形像一头大象的头而得名大象山;因正看如舒展飘扬的旗帜而得名文旗山;因一段传说而得名四月八山。据传说:三国时,姜维守冀县城,诸葛亮在农历四月初八日领兵来攻,在此山下被姜维的一字长蛇阵所败。后人为纪念故乡的英雄——姜维而称此山四月八山。如今,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成为方圆数十里群众游大像山的一个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人士赵朴初先生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说法,认为起名大像山更为确切,符合大佛像的原意。此后,这座山便统一命名为大像山了。
大像山在汉代已开始有石窟的存在,佛事活动盛行于北朝以后,鼎盛于唐。明清时期,大像山的宗教活动更为盛兴,佛、道、儒三教并存,各凿洞窟,各筑庙宇,游客不断,香火不绝。尤其是每年四月初八日的洛佛节,数以万计的香客、游人纷纷前来参加春游盛会,拜佛敬香,戏曲杂耍,商贸交易,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大像山横岭之上,飞栈阁道盘绕,楼阁鳞次栉比,祠宇相望,颇为壮观。山上楼阁殿宇依山就势,密布山岭,层层楼阁,座座殿院,逐台登高。游人进入大像山山门,拾级而上,舒缓自如。走过七八台阶向左转,即到土地庙。庙院正中有一棵柏树,枝杆道劲,如拧着的捆捆钢筋,宛转腾挪,亦曲亦奇,然树躯挺拔,犹如金钢神立于天地之间;树叶浓密,色泽翠碧,充满生机,这也许是山上雨水多常洗而然。正殿两旁配有厢房,供僧侣及游人休憩之用。进入殿堂,正中一尊站立土地爷塑像,满头银白须发,右手柱拐杖,赤足屈腿,满面笑容,显得十分慈善祥和。两侧分别塑有四五尊神像。出院门,回旋而上,沿路有茂林丛草相伴,避正道,走小径,沿山脊而上,遇一亭,雕梁画栋,色彩艳丽,旁立一碑,是说驻甘谷官兵与当地群众鱼水深情,故建此亭,命名为“爱民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修于中峰的“太昊宫”。只见悬崖梁柱撑楼阁,飞檐挑角入云端,建筑气势雄伟,风格独具特色,周围风景优雅。太昊,也叫“太皓”、“太”,《礼记月令》注说:“太皋,宓戏氏。”宓戏,也就是“伏羲”,《汉书·古今人物表》作太昊帝,宓羲氏。甘谷与天水一样,同为“羲皇故里”,是伏羲文化的渊蔽。古代奉为“三皇”之一的伏羲与黄帝、神农一样,都是华夏的“人文始祖”,大像山能有“太昊宫”,令人敬仰!与“太昊宫”一样令人注目的还有大像山的奇观——白松迎客。这里的白松躯干洁白如玉,枝端针松叶青翠葱茏,盘根错节,深深扎根于悬崖峭壁之上,虬枝横逸,株株形似黄山迎客松,情意融融,富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