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甘肃大地上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华池县的南梁荔国堡、林镇,环县的河连湾等,都是当年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驻地。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路经甘肃,留下了迭部县俄界会议、腊子口战役、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地及会宁会师楼等遗址。而被列为国家级烈士陵园保护单位的高台烈士陵园,则是西路军浴血奋战悲壮历史的真实写照。省城兰州的八路军办事处、兰州战役遗址,也是凭吊缅怀革命烈士的理想之地。这些遗址遗迹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是怀念先烈、教育后人,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基地。
长征途中的天险——迭部腊子口
腊子口位于川甘边界甘肃境内的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沟谷地,东南有陡峭的石崖相对峙,为一条长约30米、宽8米,高达百米以上的隘口。西侧悬崖壁下是水势湍急的腊子河。河上有座小木桥,与东侧崖壁下的栈道相通。除此,别无他路可通。这里是甘肃南部的天然屏障,也是以往由四川进入甘肃的重要门户之一。过去腊子口名不见经传,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战略转移中,曾在此进行过震惊中外的战役,从此天险腊子口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成为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纪念地。
“腊子口”为藏汉两语结合的产物,“腊子”系藏语山脊、山梁之意。当年,国民党甘肃军阀鲁大昌凭此天险屏障,重兵扼守,妄图阻止红军北上,在陡峭的东西山坡上修筑了坚固的碉堡和三角形封锁工事,与东西悬壁上的大碉堡上下呼应,居高临下控制小桥隘口。西面的岩壁也非常陡峭,隘口只有3米来宽,从上往下看,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若无小木桥则难以通行。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北上抗日,进入川西北草原后,当时任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坚持南下,并以武力威胁中央。毛泽东等在川西脱险后。进入甘肃迭部境内,召开了著名的俄界政治局扩大会议。但是,形势依然很严峻,前面有国民党整编师驻守腊子口,后面有地方反动武装的骚扰,又地处语言不通、地形不熟的藏区。面对这种险情。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央下达了3天内攻克天险腊子口的命令。1936年9月16日下午4时,红四军团担任主攻的先头部队发动了数次强攻均未成功。夜幕降临,腊子口仍然火光冲天,枪声不断。这时红军采用正面进攻和侧面袭击相结合的作战方案,由王开湘团长率领数十名战士渡过腊子河,趁黑夜攀登悬崖绝壁,准备摧毁东西岩壁上的碉堡。其他战士由团政委杨成武指挥从正面发起进攻。晚上,担任正面突击的20多名勇士手持大刀、枪支连续向隘口小桥发动了5次猛攻,都因未得登山战士的配合,又因路窄施展不开兵力而未能冲过小桥。深夜,团营首长召开党团会议,传达毛泽东从黑朵村传来的指示:“无论如何在天亮前拿下腊子口。”于是组织15名党团员敢死队,组成3个突击小组,抓住悬崖上的树枝和荆棘,悄悄向桥下摸去,开始了第六次进攻。第一组的战士们伸手抓住桥底横木,一手接一手地向对岸运动,突然“咔嚓”一声,一个战士拉断了横木,响声惊动了敌人,刹时密集的枪声鞔桥底乱射过来,4位勇士急忙隐藏到一块卧牛石后等待时机行动。另一组战士趁敌军只顾桥下射击的一瞬间冲过小桥,急中生智地摔出一排手榴弹,跃身冲到东桥头敌军的主射工事背后,一阵猛扫,直打得敌军乱了手脚。这时隐伏在桥底的那4名战士跃身翻上桥背,挥动大刀与敌军肉搏拼杀,杀得敌人血肉横飞,四处逃窜。这时,王开湘团长率领登山战士迂回成功。他们居高临下对着敌人碉堡扔手榴弹,山谷中响起猛烈的爆炸声红军趁机发起总攻,顿时,冲锋号、轻重机枪声和呐喊声在黑夜的腊子口山谷震响起来。前沿敌人听到阵地后面也打起来,以为已被红军包围,急忙丢下枪弹仓惶逃命,红军以血的代价冲过桥头,攻克天险腊子口第一道关口,接着又冲开朱立沟第二道关口,敌军招架不住全线溃退。红军终于在次日凌晨全部占领腊子口。打开了长征路上的最后一道险关……。
当年红军攻打腊子口的激烈厮杀声早已烟消云散,英雄的红军战士也大多作古,然而青山依旧,河水常流,烈士英灵永驻,红军精神相传。为了缅怀先烈遗志,弘扬红军精神,近年来当地政府在腊子口修筑道路,架设通信设施,修缮战争遗址和毛泽东旧居,并争取资金修建纪念馆,收集失散的革命文物进行集中陈列,把腊子口战争遗址建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同时开发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建设旅游胜地,吸引四海游客。在近几年内,已先后有《长征岁月》、《毛泽东在陕北》、《雄关漫道》等摄制组和东方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等影视传媒和多家报刊记者、文艺团体纷纷踏着长征路来到腊子口,走访老红军,拍摄报道革命遗址。每年还有大批学生、职工到腊子口接受爱国主义和国防知识教育。
红军北上的“加油站”——宕昌哈达铺
“翻雪山,过草地,粉碎围追堵截,红军无敌克天险,救国铁流汇陇地;进遵义,出俄界,纠正错误路线,英明占领哈达铺,挥师陕北辟新天。”这是宕昌县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内的一副楹联,它是宕昌县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史上重大意义的精彩描写。
宕昌县哈达铺是中国革命的一块热土,它以红军北上的加油站、中国革命的里程碑而彪炳史册,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伟绩、继承红军遗志的神圣之地。由中国工农红军机关住地旧址建成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就坐落在离宕昌县城北36公里处的“当归之乡”哈达铺。这里地处岷山东麓丘陵川坝之中,西距天险腊子口66公里。人口稠密,民风淳朴,物产丰饶,盛产当归,现有国道212线自北向南纵穿而过。
纪念馆筹建于1966年,1979年开始维修红军长征时的主要遗址,1987年被甘肃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列入全国37家重点革命纪念馆,200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又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纪念馆由毛泽东、张闻天住室,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房屋,中央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房屋等4处旧址组成,共有原旧址房屋29间,关帝庙大1座,工作室和接待室6间,总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
毛泽东、张闻天当年住过的房屋,就坐落在哈达铺上街右侧。占地面积为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主体建筑正房3间。前有11间铺面,均为土木结构古民宅建筑(原貌),具有百年多历史。此房是“义和昌”临街药店后院正房。1985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陇南时题写的“哈达铺纪念馆”匾额就悬挂在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店大门上,在这个不大的农家小院里只有东、北两座小瓦房。北房正庭是办公室,安放着一张陈旧的方桌。两旁各一把旧木椅,桌上是一方砚台,几支毛笔。左间为毛泽东住室。一张单人床上叠放着绿色军被,床头一把木椅紧靠着一条当地称为“卷桌”的古式长书桌,上置一盏有玻璃灯罩的煤油灯。右间是张闻天住室,室内用具与左间相同。1935年9月20日至23日,毛泽东、张闻天就在这座小瓦房中工作和居住。当时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后,从附近邮政代办所内得到的国民党报纸中获悉陕北红军和根据地存在的消息后,毛泽东便在9月22日他住的这间居室中召开了中央领导人会议,周恩来、博古、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分析了当时国内政治、军事形势,作出了向陕北进军、落脚陕北的英明决策。
“义和昌”药店南100多米处,当年“同善社”院内,是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和周恩来住处。这是一个紧凑的小四合院,主体建筑为二层木楼瓦房,左耳房为一间两层楼瓦房,右耳房是两间临街瓦房铺面,东、西厢房各3间瓦房,下房为3间瓦房。当年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哈达铺后,司令部就设在这个四合院内。主房一楼分别是司令部办公室和周恩来住室。其余三面平房分别是文物陈列室、资料室和工作室。周恩来住房内有土坑、方桌、煤油灯,只是多了一架手摇电话机和一盏小马灯。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同志在此地组织实施了中央红军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支队的重大决策,制订了佯攻天水、北渡渭河的作战计划。
红军干部会议旧址,坐落在哈达铺下街左侧的关帝庙内。主体建筑有正殿,左、右偏殿,过厅,门房,是一座颇具气势的拱斗式古老建筑,始建于咸丰六年。旧庙建筑及院内几株古老松树毁于“文革”,1989年均对大殿及左右厢房按原貌进行了复建。1935年9月22日下午,毛泽东在关帝庙主持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宣布党中央向陕北进军建立根据地和整编中央红军为“陕甘支队”的战略决策。党中央把陕北作为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革命大本营,是红军长征路上的又一次伟大的转折,正如杨成武将军所说:“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中的加油站。”
在关帝庙东南不远处,是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等领导同志住过的小院。这里原是当地居民张新元家的四合院,主体建筑为两檐3间二层木楼瓦房,东、西各3间厢房。现有建筑是近年按原貌重建的。当时总指挥部就设在张家大院的四合院内,正房楼上左间是贺龙住室,楼下3间房内住有任弼时、肖克、刘伯承、关向应同志。东厢房住李达,警卫员住西厢房,房东家住下房。红二方面军在这里签署发动“成徽两康”战役的命令,成立了一支2000多人的哈达铺游击队,发动群众建立了45个区、乡、村苏维埃政权。
纪念馆还陈列了当时红军途经哈达铺所留下的大量珍贵文物资料。有当年红军书写在墙壁上、木板上和巨石上的标语,有红军用过的水壶、公文包、饭盆等物,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制造的银币和布币等红军遗物,还有记载红军在哈达铺地区建立苏维埃政府、组建武装游击队、开展地方苏维埃运动的珍贵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征集到的新中国建立后100多位红军将军重游故地和回忆哈达铺所留题词墨迹和照片,有许多已成为绝品。
近年来,当地政府多方面筹资对纪念馆的建筑物进行修缮,并设立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解说、管理员。每年陇南地县许多机关单位、学校组织职工和师生,前往哈达铺纪念馆接受红军精神教育。目前国内外慕名参观者络绎不绝。《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和《瞭望》杂志等全国31家新闻媒体也都报道和刊登过哈达铺红军长征事迹的文章和回忆录,使红军精神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