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宝库——甘肃省博物馆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南侧,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这就是以“藏古今艺术瑰宝,聚中外文化精华”而闻名的甘肃省博物馆。它是解放后新建的全国有名的省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为辅助甘肃科学教育的发展而组建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相继在兰州贤后街、西城巷和官驿巷租民舍三处,作为馆舍。1950年4月,改名为西北人民科学馆,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管理。1956年2月成立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迁入新馆至今。甘肃省博物馆占地100多亩,平面呈“山”字形,中间主楼5层,两翼各为3层,设有13个展览大厅,1个演讲厅,12个休息厅,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整个建筑宏伟壮丽,设计美观大方,展厅宽敞明亮,富有民族特色。研究人员实力雄厚,接待设施先进,文物收藏丰富,有“文物艺术宝库”之誉。
甘肃省博物馆现设有历史、自然、革命文物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展览厅,藏有历史文物、民族文物和自然标本资料10多万件,仅历史文物就达7.5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的各类彩陶、汉代木简和十六国至唐代的佛教造像、写经等珍藏品,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西夏碑,西汉木器、铜器、漆器和丝织品,魏晋壁画砖等,最引人瞩目,深受中外学者的青睐。整个馆藏以彩绘陶器、汉唐丝路珍品和佛教艺术瑰宝为其三大突出特点,仅馆藏一级历史文物(国家级)就达数百件,如唐代金、银、铜、石舍利棺椁,北宋淳化二年(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明肃王府淳化阁帖刻石等珍贵文物,堪称著名的文化瑰宝,是系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与交流史的活教材。在自然标本中,有珍贵罕见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贵重的矿产样品,以及珍贵的黄河剑齿象等古生物骨骼化石。二级文物(省级)近3000件。由于馆藏文物种类繁多,现归纳后开辟有《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甘肃自然资源展》、《甘肃革命史展览》、《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黄河古象展》五个固定陈列展室。其中《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和《黄河古象展》两个展室常年对游人开放。
《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设在主楼二楼东侧,主要展出甘肃大地湾、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各时期的新石器系列彩绘陶器;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金石并用时代的陶、铜器物;秦、汉、明三代长城文化;汉代简牍、铜奔马、铜车马等丝路珍品;历代佛教造像、塔碑、写经、石函、棺椁等艺术珍品,系统再现了丝绸之路久远而多彩的历史文化。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文化内涵丰富。如古丝绸之路上建造的石窟众多,始建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北魏时期,最晚的到明清时期,其中相当一部分石窟历代续建、修建的时间绵延近2000年,保存了大量石窟制作、雕塑、壁画、建筑艺术珍品,是名副其实的石窟艺术博物馆。
古遗址是甘肃文物五大优势之一。这些古遗址最早的属于旧石器时代,距今20万年左右,以此类推还有新石器时代、商周、战国、秦汉至明清各代均有。陇东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和西周文化带、泾渭文化带。历史文化遗存很多。早在1920年,华池县赵家岔发现我国出土的第一块旧石器之后,这个地区就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的关注,建国后在此地又陆续发现了6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址距今的时间都在20万年左右,是陇东作为中华民族摇篮地之一的实物见证。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陇东分布得相当稠密,约有100多处,从类型看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时代上相当于殷商时期的寺洼文化。陇东地区发现的九站寺洼文化遗址的陶器与庄浪徐家碾寺洼墓葬出土的陶器基本一致,距今3300年左右,是一种早于周文化的地方类型。陇东曾是先周的发祥地,已发现周代遗址30多处。这些不胜枚举的历史文物精华在省博物馆均有收藏。甘肃境内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凝重结实,花纹造型端庄典雅,文字结构工整严谨,堪称文物中的珍品。在博物馆展室里可以看到它们的风采。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一种标志,甘肃彩陶以其光彩的色泽、明快的线条、绚丽的图案、自然的写实风格,受到世人的赞誉。如中国彩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永靖县的彩陶形式多样,造型优美多姿,花纹以黑红两色相间为主,用柔美的弧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图案花纹大都取材于自然界,有各种植物纹,动物纹、日月星辰纹、云雨浪花纹、以及各种几何图案。1965年永靖姬家川出土的双勾羊角纹彩陶以黑色线条为主,风格粗犷豪放,制作时间距今3000多年,是原始先民古羌族遗有的文化。民国20年编撰的《导河志》载:“民国以来,永靖喇嘛川、黄茨滩一带掘获甚多,口底小而腰大,大者容一升,土红色面,画斜方黑纹,欧洲博古家常以重金购之。”1960年以来,甘肃省博物馆等先后多次在永靖发掘各种彩陶。在该县马家湾遗址发现的彩陶,有碗、杯、钵、盆、壶、双耳罐等,数量居多,在省博物馆亦有一定珍藏。
甘肃省在远古是我国史前文化类型众多、源流关系最复杂的地区。时代距今约3000年左右,略晚于齐家文化的辛店文化,即是其中个性非常鲜明的一种。在甘肃省博物馆内也珍藏了不少齐家文化的文物,如国家一级文物——辛店腹耳彩陶壶,就是其中的代表性文物。辛店文化因首先发现于临洮县辛店村而得名,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洮河、大夏河、湟水中下游及黄河沿岸部分地区。其时居民已过着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定居生活,社会发展水平已进入铜器时代。辛店文化的陶器皆为手制,盛行泥条盘筑法,以夹砂红、褐陶及橙黄陶为主,胎质一般都较粗糙。常用器形有罐、壶、鬲、盆、豆、钵、盘等,其中大口双耳罐和高颈腹耳壶最具代表性。辛店文化以彩陶比重较大,彩绘纹样也较多。大都为黑彩绘饰。彩陶器表面打磨光滑。有的还涂有紫红色或黄白色陶衣。彩绘常用宽带纹、双钩纹、旋涡纹、波折纹、并行线纹、连续回纹及三角纹等。出土于东乡县河滩乡祁杨村盐场的一件辛店腹耳彩陶壶,器高41.7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1.5厘米,长颈上敛下扩而口稍侈。斜肩,肩腹交处为最大腹径,下腹内收,有宽带中凸型对称双耳,平底,浅橙黄器表,黑彩绘饰,口沿处一周宽带纹,颈部饰变体连续回形纹,下饰水波纹及弦纹各一周。主题纹饰绘于肩腹部,为对称的两组复体双钩纹,中夹兽首人身纹。双钩纹乃辛店文化彩陶最典型的纹样,兽纹虽也多见,但兽首人身形象,目前所知却仅此一例,可见此壶的文物价值之珍贵。
甘肃汉简在我国考古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发掘出约3.5万余枚。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目前已知的各地汉简中居首位。而且甘肃汉简还因有大量的屯戍简而自成特色。学术史料价值较高的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等。居延汉简在1930年发现1万余枚,1972年至1976年,又在居延汉代遗址发掘汉简2万余枚,其中有纪年的1200枚,完整和较完整的薄册70余个,这是边塞烽燧的文书档案和农垦屯田记载,不仅记录了居延地区屯戍活动的兴衰历史,而且还保存了一些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官方文献,如《甘露二年御史书》等,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资料。武威汉简包括磨咀子汉墓出土的简本《仪礼》、《王杖诏书令简》、《王杖十简》等597枚,其中《仪礼》简3本9篇469枚,是迄今所出土汉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批,对于研究汉代经学和复原古代简册制度提供了实物例证。在武威旱滩坡出土的92枚医学简牍,是我国一次发现的最多的医简,科类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载各种方剂30多个,列举药物100种,对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敦煌汉简多出土于汉代烽燧遗址,仅马圈湾遗址就出土简牍1217枚,其中有100多枚是与西域有关的奏记抄件,为进一步研究王莽时期与西域各国以及匈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还有在敦煌党河乡发现的汉简74枚,对研究汉代敦煌边塞的防御及奖赏律令的参考价值颇高。
纸张的出土在中国造纸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学者认为蔡伦造纸乃在东汉元兴年间,但在丝绸之路上,特别是陇上文物中陆续发现的西汉纸否定了这一说法。尤以河陇地区发现的最有价值:1974年居延附近的金关出土麻纸2张,1979年在敦煌西北的马圈湾出土古纸5张,1990年悬泉出土汉纸2张,1986年天水放马滩出土汉代纸本地图1张,年代在汉初文、景时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比东汉元光元年(公元105年)蔡伦上奏造纸事早近3个世纪。另外,悬泉出土1块6.5×3.3厘米的汉纸,草体墨书两行汉字:“口持书来口”、“口故啬夫”,书法风格与出土的汉简文字完全一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文字的纸张实物,时间在汉后期。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带来革命性的突变,而世界最早的古纸及纸写文书发现在河陇地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值得说明的是甘肃省博物馆除彩陶、汉简之外,还有包括16种国家级文物在内的486件珍贵文物,是丝绸之路文物的精华所在,值得游人一睹风采。
博物馆内还珍藏着《肃本淳化阁帖》,该帖集唐朝以前历代书法名家之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国之瑰宝。《淳化阁帖》中有楷、草、行、篆各体的历代书法精品,有被誉为“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东晋王羲之父子的草书和东汉“草圣”张芝的隶书等。众所周知,在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书法艺术向来以其灿烂的民族特色而令世界惊羡。汉字独具的形体结构,与华夏美学意念相融合,洋溢出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汉魏以来,杰出书法家代代涌现,他们笔下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佳作,不仅是古代文化殿堂中的无价瑰宝。也是后世书法园囿久艳不衰的精神源泉。
宋太宗赵光义是个酷爱书法的帝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他命翰林侍书王著把皇宫内府所藏历代墨宝编次摹刻,以枣木制版,汇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大型书法帖。这可以说是书法史上功在千秋的一大壮举。由于版藏禁中的淳化阁,故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淳化阁帖》。内容为历代帝王、贤臣及名家书作,篆、隶、草、行、楷诸体皆备,龙态风姿、凝露飞瀑尽收其中。虽然颇有伪作,但毕竟系宫廷藏品,真迹居多;即其赝品,也骨格不俗。有当代有书家评之日:“璞玉浑金,字字珠玑,集宋以前书法之大成。”不为过誉。博物馆还珍藏了国家一级文物——上西园明墓金碗。这是馆内所藏的惟一一件黄金制作的实用器皿,为1958年兰州西郊上园明代墓葬出土。金碗口径14厘米,高5厘米,重87.3克,原镶嵌在髹黑色漆的梨木碗之内(木质已朽尽无存)。制造工艺较为简朴:先用锤将金块打制成较薄的金片,再进一步锤镍成碗的形状,碗口打造成八瓣梅花式样,之后将碗边向外翻卷,镶嵌在梨木碗内,另外在金碗圈足底面还刻有:“嘉靖拾陆年四月十七日监造内使武镇银匠汤镇金重贰两玖钱除底在外。”带有铭文的金器在甘肃博物馆珍藏文物中仅有3件,金碗便是其中之一。金碗在造型上虽朴素无华,制作上却也细腻精致,尤其是上面的铭文,为研究明代,特别是嘉靖年间的金器制造业以及确定墓主人身份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有着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
博物馆还陈列着出土于甘肃省永登县榆树沟村的国家一级文物——一双战国时代的鹰头形青铜杖首,一个高5.5厘米。另一个高5.2厘米。鹰一种猛禽,为草原居民所习见。雄鹰搏击长空的矫健身影,其远距离察知猎物的敏锐视觉,以及桀骜而又精警的气质,在草原居民中印象深刻,故而在游牧、骑猎民族中,多以鹰为崇拜偶像,用鹰头来装饰杖首是符合情理的。这对杖首以夸张的艺术形式美妙地塑造了雄鹰的头部形象,尤其突出了圆睁的巨目和硕大的弯喙,着力表现了鹰的敏锐视觉和攻啄习性。勾云壮耳与鳞形羽瓣则线条简捷,不作精缕细雕。以鹰颈为圆銎,上细下粗,呈喇叭口状,顶部透穿;颈两侧又有对称的方孔,采用竖穿与横穿结合的方式,固定鹰首于杖端,以防脱落。这一对青铜杖首造型形象生动且富有立体感,轮廓圆浑却不失力度,是一对个性鲜明的青铜饰件。其铜质精纯,工艺细腻,虽然历时2000余年,却至今保存完好。
我们的祖先不仅发明了火药,而且将火药用于军事,首创管形射击火器,在世界兵器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耀眼的一页。明代是我国制造、使用火铳的鼎盛期,工艺精细,形制规范。在甘肃省博物馆就珍藏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永乐七年”(公元1410年)所造铜火铳。它出土于张掖地区明代长城遗址,纵长54.5厘米,外径11厘米,内径7.3厘米,重约20公斤。铳身为一竹节状长管,两端及中部有五道凸起的圆箍,将铳管分为四节,前两节为火膛,第三节为药室,较粗,呈弧凸状,最凸处外径13厘米,上有小圆孔,供装捻点火用。末节为尾銎(后座),较短,外壁刻有铭文两行18字:“奇字壹千玖佰三拾三号永乐柒年玖月口日造。”史料记载明成祖曾在永乐八年二月率兵讨伐位于甘州以北的鞑靼本雅失里,永乐七年九月正是其决定亲征之时。张掖地区出土的奇字编号铜铳,可能是为配合那次皇帝亲征的重大战役而铸造的,具有相当高的文物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