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晚年蒋经国
14895600000024

第24章 子承父业(3)

“经国个人除血忱生命以外,再没有什么可以贡献给‘党国’的。”“当选之后,自觉除‘宪法’规定的礼仪之外,个人的一切生活、行动、观念,等等,都仍然是一介平民。个人在党、在‘国’一向是以一个党员和一个平民而自居;而且始终就是以这种心情和至诚,来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

3月25日,蒋经国在接受“总统”当选证书后发表谈话称:

“经国在敬谨接受当选证书之时,并以郑重、严肃、坚定和感谢的态度表示,在……宣誓就职之后,谨当遵循‘宪法’,贯彻‘国策’,牺牲奉献,服务全民,为‘贯彻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而全力奋斗。”

5月20日,遵循程序,蒋经国宣誓就任“总统”职,并发表讲话称:

“经国服务公职以来,无时无刻不是以民族大义、‘革命’责任和‘国家’荣誉,作为自己效命致力的目标和志事,经国此后在‘全国’同胞的信任和督策之下,必当奋我精诚,竭我智能。”

至此,蒋经国成为台湾“总统”。从1938年初次从政到1978年当选“总统”,整整40年。

重组班底

蒋经国接掌“总统”大权之后,念念不忘乃父的教诲,又于4月5日蒋介石病逝3周年之际,发表《风木孝思》的专文,以示继承父志。文中称:

“父亲尝以为孝莫大于尊敬,其次日不辱,所谓尊亲,谓发扬光大吾祖先黄帝之遗绪;所谓不辱,谓当勿贻吾父母以陨越之羞。”“今后我只有牺牲奉献之心,为‘国’为党奋斗,朝着‘发扬光大吾祖先黄帝遗绪’的目标奋斗。”

然而在做法上,蒋经国的确比蒋介石统治时期开明一些。台湾虽仍处在军事戒严体制之下,但蒋经国特别强调民主政治,就在他就职“总统”当日,他向主管宣传的负责人发布了下列三点指示:

第一,“今后不希望再有‘蒋经国时代’这一类名词出现在报纸杂志之上。他认为今天是一个民主的时代,不应再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如果真有‘时代’的话,只有群众的时代,而没有个人的时代”。

第二,“今后不希望称呼他为‘领袖’。他认为国民党只有两位领袖,一是孙中山先生,一是已故的蒋介石总裁。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没有人可以再被称为领袖,他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一个普通的国民,只愿以党员以‘国民’的身份,与全体同志及‘全国’同胞一起,共同奋斗”。

第三,“今后不希望有‘万岁’的口号出现。他认为只有‘国家’民族的万岁,只有三民主义及国民党的万岁,没有个人的万岁”。

尽管蒋经国的说法有点冠冕堂皇,但他这一手的确比老蒋的独裁统治,既开明,又得人心。

在用人路线上,蒋经国继续推展本土化政策,不仅起用谢:东闵出任“副总统”,而且大力选拔省籍才俊,为自己的统治增添新的民主广告牌。具体做法是:

(1)为提高台籍人士的政治地位,进行舆论宣传,“台人治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此举客观缓解了省籍矛盾,但为“台独”势力活动提供了政治舞台。

(2)提拔大批台籍人士问政、参政。

(3)全力发展台籍人士入党。国民党退台之初,其党员成分主要是大陆籍人士,台籍人士所占比重很小。蒋经国为贯彻“向下扎根,向上发展”的方针,遂在台籍人士中全力发展党员。据统计:在261万国民党党员中,台籍党员已占到80%以上。国民党成分构成的根本变化表明:这个曾经是全国性的政党已经蜕变为地域性政党。

就重用台籍人士而论,蒋经国突破了其父的惯用手法,从而赢得了台籍人士的喝彩。但也有人对蒋经国此举予以指责:

台籍人士参政往往处于高权不重要的地位,即“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而且职务大多是配角性质,“从‘副总统’到‘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等5院‘副院长’,一律由省籍人士出任,很难令人相信是一种巧合而非刻意的安排”。“维系政权的两大基石——军事与经济,台湾政客至今无缘窥其堂奥。”

此一说法实属事实。“行政院长”一职任命大陆籍的孙运璇,“副院长”任命台籍出身的邱创焕,按省籍平衡,一正一副。江南就此项任命发表评论称:

“万一经国任内病故,谢东闵接任‘总统’,不过是另一位严家淦,实权操在孙运璇手里。”

江南这一说法原指蒋经国的主观意图,并非等于客观实际。蒋经国后来死在任上,当时“台籍”出身的“副总统”李登辉接替“总统”一职。“行政院长”虽是大陆籍出身的俞国华,但李登辉没有成为严家淦第二,俞国华也没有成为蒋经国第二,反而被挤出决策圈。其后,随着李焕、郝柏村下台与连战上台,蒋经国的“台人制台”变成了真正的“台人治台”。当然这是后话。

孙运璇出任“行政院长”,除了他的政绩之外,也与蒋经国同他的深厚关系有关。

孙运璇,号曜光,1913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1934年毕业于哈尔滨大学电机系,随即参加陇海铁路连云港发电厂建厂工作。1937年参加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出任工程师,被派往湖南主持湘江电厂建设,时年仅24岁。1942年底,他被资源委员会选派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局工作3年。1946年5月,孙又被派往台湾,出任台湾区电力监理兼接收委员。后出任台湾电力公司机电处长,1950年升任协理兼总工程师。1962年4月又被委以台湾电力总公司总经理的重任。在任台电总经理期间,蒋介石长孙蒋孝文到台电任职,多蒙孙运璇的照顾与栽培,使蒋经国对孙尤为感激。1967年,蒋经国通过其父将孙提拔为“交通部长”。作为没有任何背景的孙运璇,如果没有蒋氏父子的提拔,出任此职是非常困难的。同年孙运璇再度高升,被蒋介石提名为国民党中常委。1969年10月孙又转任“经济部长”。当蒋经国“继统”之后,念念不忘孙对蒋孝文的恩泽,与他对蒋家的绝对忠诚,要他出面“组阁”。1978年5月24日,蒋经国以国民党中央主席身份对新任“行政院长”提名发表谈话称:

“新任‘行政院长’孙运璇之获得提名,系在衡酌‘国家’需要,并经过多方面的深思熟虑之后,才作的决定。”

“孙运璇先生历年来对‘国家’的贡献很多,表现也非常的杰出,尤其是在他任职台电总工程师任内,孙运璇先生经常是上高山、到海边,凡是有电厂的地方,都有他的足迹出现,这种精神令人感佩!此后在交通及经济‘两部’首长任内,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所花费的心血,也较以往为更多。”“孙运璇先生在‘立法院’历次的报告或答复质询中,对‘立法委员’态度的诚恳负责,更是一件尽人皆知的事实,也由于此种态度的影响,常使他能在不知不觉之间,既完成了困难的任务,并达成贯彻‘政府’决策的目的。”

有了蒋经国对孙运璇的推荐说明,“立法院”自然不敢怠慢,通过此一提名是意料中事。5月26日,孙运璇就任“行政院长”。,为了报答蒋经国的知遇之恩,孙运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按蒋经国的择人标准,于5月29日公布了他的“内阁”名单:

“行政院副院长”:徐庆钟。

“政务委员”:俞国华、李国鼎、高玉树、陈奇禄、张丰绪、费骅、周宏涛。 “内政部长”:邱创焕。 “外交部长”:沈昌焕。 “国防部长”:高魁元。 “财政部长”:张继正。 “教育部长”:朱汇森。 “司法部长”:李元簇。 “经济部长”:张光世 “交通部长”:林金生。 “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崔垂言。 “侨务委员会委员长”:毛松年。 “行政院秘书长”:马纪壮。 台湾“省主席”:林洋港。 台北市长:李登辉。 同年6月7日,孙运璇第一次以“行政院长”身份发表讲话,宣称将继续推动蒋经国首倡的行政革新,以提高工作效率,层层负责,纠正偏差,加强考核,不辜负蒋经国对他的期望。孙的讲话颇受蒋经国的赏识。台报对孙运璇任职6年的绩效评论说:

“不仅顺利地克服了内外环境的挑战,且表现政通人和的和谐气氛,于是焉,政治声望与日俱增。在中常会的排名逐届上升,隐然成为‘后蒋经国时代’的领袖人物。”

蒋经国“继统”前后在政治舞台上的另一杰作,就是“中央民意机构”代表增补选举。

众所周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民国”成了历史名词。但蒋家小朝廷偏安台岛之后,不甘心失败,死抱住伪法统不放。1950年3月7日,蒋操纵随他逃台的伪国大,擅自在台重登“大宝”。蒋虽复“总统”职,但即使按伪宪法规定,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法统”问题。因为即使按照“中华民国宪法”第47条规定:“总统”任期6年;第29条规定:“国民大会”于每届“总统”任满前90日集会。蒋介石充任行宪以来首届“总统”于1948年5月20日。按照时间推算,第二届“国民大会”应于1954年2月19日召开,选出第二届“总统”。然而台湾当局的政令不出台、澎、金、马,又如何能召开第二届“国民大会”呢?若仅从台岛选出第二届“国大代表”,又怎么能代表整个“中华民国”呢?蒋介石又怎能当“中华民国”的“总统”呢?蒋为这些问题绞尽脑汁,他想起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条款第一条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议,为紧急处分,不受‘宪法’第29条或第47条所规定程序之限制。”根据紧急处分权与“行政院”建议,蒋介石于1953年9月27日,批准第一届“国大代表”继续行使职权至次届“国大”召集开会之日止。

既然蒋介石“反攻大陆”无望,第二届“国大”何日召开就成了未知数。如此一来,跟随蒋介石到台的“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从6年一任或3年一任改为终身制,开创了“中央民意代表”得以无限期延长的先例。台湾各界对蒋介石此举深表不满,讥讽这些代表为“万年国代”。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终身代表”选举“终身总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代”死亡现象日渐升高。就“国大代表”而言,随蒋介石退台的计1642人,到70年代时已死亡近500人;“立法委员”第一届代表773人,随蒋退台者计545人,到70年代已死亡或因其他原因只剩下300余人。“监察委员”180人中随蒋退台的只有104人,20年后只剩下40余人。加之台湾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冲击,使台湾各界与后台老板美国均希望蒋经国改变其父的独裁统治,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类似西方的民主制度。

客观现实逼迫蒋经国开始向“中央民意机构”实施输血工程,其方法是办理增、补选“民意代表”。

所谓增选,是指原选区人口增加而多设“民意代表”名额。按规定每增加50万人增1名“国大代表”名额,每增加100万人增1名“立法委员”名额,“监察委员”每省5名,直辖市2名。

所谓补选,仅限于“国大代表”,因“国大代表”任期未到,只有某正式代表死去,才可以新人递补。“立、监委员”任期已到,因特定环境无限期延长,代表死后只能办增选而不能补选。

蒋氏父子推展的第一次“中央民意代表”增补选案始于1 1969年末。当年10月,蒋氏父子根据台湾人口推算出补选“国大代:表”15名,增选“立法委员”11名,增选“监察委员”2名,共计28名。因名额太少,缓解不了“法统”危机的紧迫压力,故在蒋经国登上“阁揆”的宝座之后,立即修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经蒋经国一改,“中央民意代表”大幅度增加:“国大代表”53名,“立法委员”51名,“监察委员”15名,共计119名。为了办好此次选举,蒋经国特制定增额“中央民意代表”选举办法,规定增额“国大代表”、“监察委员”每6年改选一次,增额“立法委员”每3年改选一次。还规定台、澎、金、马地区的“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直接选举;“监察委员”由台湾“省议会”及台北市议会议员间接选举;侨居岛外地区的“立法委员”、“监察委员”由“总统”遴选(所谓“总统”遴选实则就是指派)。1972年底,“中央民意代表”增补选案得以贯彻。蒋经国称此举使台湾“民主法治的实践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是“强化中央民意机构,巩固民主宪政基础所采行的一项大政,其意义无比重大”。

自1972年12月至1989年12月止,“国大代表”、“监察委员”已改选两次,“立法委员”已改选5次,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86年国民党中常会成立12人小组研讨“政治革新”方案,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充实“中央民意机构”问题。1988年11月17日,“行政院”又通过了“第一届‘资深中央民意代表’自愿退职条例”,规定“资深中央民意代表”自愿申请退职。另对患重病不能胜任职务连续达1年以上,或非因公居留外国逾半年以上者视为自愿退职。此举是李登辉继蒋经国病逝后向非省籍势力抛出的第一个杀手锏,不仅使台籍人士大批登堂入室,而且随着“宪政改革”在台湾的完成,台湾统治阶层几乎成了清一色的台籍人士的天下。这种状况大概是蒋经国始料不及的。

蒋经国为了显示与其父统治手法的不同,还对反对势力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一方面对一些反对国民党的人士不再一味投进监狱,而是将其放逐到岛外去;同时,蒋经国执政之初,一度以青年之友的姿态,鼓励青年人问政议政。在蒋经国授意下,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张宝树曾两次主持召开青年人“国是”座谈会,让与会青年人畅所欲言。蒋经国此举赢得了各方的好评,台湾《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称蒋经国的倡议“针对今日时弊,有极高的价值”,鼓吹要造成青年“做时代梦”的气候。

受蒋经国的鼓动,10年政治冰峰期后默默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增强了问政勇气,他们组织起来集体加入已在台湾社会颇有名气的《大学杂志》编委会,将该杂志改造为政治性刊物,以反映青年人的政治诉求。这一部分人就是所谓的革新保台派,也成为党外势力的中坚。他们拥护蒋经国,但也抨击台湾当局的弊政,企图借蒋经国之力创造一个新台湾。蒋经国支持他们,是借青年人之力造就一个“新政”的局面,同时利用知识分子求新求变的热情,对元老派施压,以迫他们交权。由于蒋经国不能完全接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意见,故使其与革新保台派之间矛盾滋生,终于引发了《大学杂志》集团的瓦解与《美丽岛》案的发生。

中 坜风波

在蒋经国承继父业前后,岛内曾发生两次震动全岛的大事件:一个是1977年的中坜事件;一个是《美丽岛》案,发生在1979年。后一案件是前一事件的继续与发展,两事件对蒋经国统治影响颇大。

中坜事件是由于台湾选举中国民党的地方机构舞弊案引起的。对于台湾的选举,外界评论颇多,许多人认为:国民党虽在每次选举中都标榜“公正、开明、民主、守法”,但其大量的舞弊事实仍不断被揭露出来。蒋经国对此也很恼火,他在任“行政院长”期间,对选举问题作过不少指示,诸如:“国民党之重要干部,应有廓然大公的胸襟,对所有当选人一视同仁以共谋全民及‘党国’之福祉进步。”又说:“我全体党员,不可惟我独尊,自以为是,参加地方公职选举,应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国民党地方公职人员是否遵守了蒋经国关于选举的指示呢?中坜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最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