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
14922900000006

第6章

而从河南、河北及黄河沿岸地区南下的,被称之为“司豫流人”,他们初沿汝水,而下长江,渡江后,分布于鄱阳湖区域,或再沿长江而下,到达皖苏中部,甚至溯赣江,到达粤、赣闽交界处。

还有“秦雍流人”,是来自于陕西、甘肃及山西的,他们沿汉水顺流而下,到达洞庭湖水域,更甚者,溯湘水,至桂林,沿西江到达广东中西部,此外,还有更多的层次,不一一胪列。

一浪高过一浪,流民潮,也是难民潮,几乎覆盖了整个南中国:

东晋政权,也正是凭借流民武装,以少胜多,打赢了着名的“淝水之战”,将如狂潮般的北方蛮族大军阻遏在了黄河与淮河之间。

这一来,江南一带有了相对的安定。

汉族传统文化,也就由黄河之滨,移至于江南,得到了保存与卫护……。

这才有了客家神话的滋生之地--不然,华夏文明也就没有了退路,如同蛮族攻陷罗马古城,世界便到了末日一样。

在东方,世界不曾在一座城里灭亡!

起死回生:淝水大战

氐人苻坚,其时可谓鋳躇满志,不仅灭了鲜卑人的前燕,大破燕都邺城,而且兼并了另一支氐人仇池杨氏,兵发前凉,迫使前凉汉人自缚出降,随即,又灭了鲜卑拓跋氏的代国,整个北中国,皆在其马蹄之下。于是兵发百万,率浩浩荡荡的二十万骑兵,气势浦汹地杀向了逃亡到南方的东晋。

东晋正是名相谢安执政,其时,正是“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而“疆场多难”的危亡之刻。但他看中了逃亡到南方的流人民气可用,遂让其侄儿谢玄在京口(今镇江)招募北方流人组织起一支新军,号称“北府兵”,从而加强了东晋业已常疲弱了的军事力量。

北方南徙的流人们,无不企盼有一天重返家园,西望长安,尘埃不见咸阳桥--这晋诗中的描绘,无时无刻不让他们动容。而此刻,北归无望,连脚下偏安的一隅也难保,能不教他们同仇敌忾么?

但北方强虏却是志在必得,号称百万,实际上也有六十余万戎卒,二十万骑兵,共九十万一支大军,从东、西、中三路南下,以中路为主攻,以图会攻东晋京师建康(今南京)。

而东晋,作为防御重点处,仅有谢玄所率的八万精兵--北府兵。

以八万对百万!

苻坚的队伍,一路势如破竹,一仗便打下了淮水西岸的水陆交通枢纽--寿阳,俘虏东晋守将徐元喜,即派五万精兵,进据洛涧,以阻止晋军西救寿阳。

谢石、谢玄救兵只得止军不前。

威焰赫赫的苻坚,满以为对方已给吓破了胆,竟想不战而胜,派人去说降。谁知去者反说动谢石乘秦军前后脱节之际,进军消灭其前锋。于是,谢玄仅派五千精兵,强渡洛涧,奋勇冲杀,力斩胡将,又分据要津渡口,断敌归路,使秦军步骑溃乱,争赴淮水,被斩俘一万五千万,军械辎重尽被晋军缴获。--仅以五千之少数,力克十倍于己的强敌,洛涧之役,为淝水大战打了个漂亮的前哨战。

晋军随即水陆并进,直逼淝水东岸,寿阳城下。纵然仅八万兵马,却个个意气风发。

苻坚登寿阳城眺望,见晋军部伍严整,又见八公山上--此离寿阳仅五里,草木摇动,以为皆是晋军,刚刚打了个败仗,心里虚着呐--这便是后来“草木皆兵典故的由来。

东晋人少,久久在水边对峙,不能渡河,势必不利。于是谢玄心生一计,遣使对苻坚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被谢玄这一激将法一激,苻坚不顾众将劝阻,不使自己居于“不欲速战”的地位,甚至想将计就计,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驱而杀之,蔑(无)不胜矣。”竟真的令秦军稍往后退,让出阵来。

谁知,刚吃过败仗的秦军一退,阵势大乱,无法控制,更有人在阵中高喊秦兵败矣!”一发不可收。晋军趁势渡河,向秦军猛攻。秦军将领飞马掠阵,想阻止自己的军队溃散,但已无济于事,因坐骑跌倒,反为晋军所杀。

秦军就这么不战自溃,自相践踏,以至死者蔽野塞川,淝水为之不流。

逃出战场者,仍惊魂不定,听到风声鹤唳,便以为晋军杀到,昼夜不肯歌息。一路风餐露宿,加上饥寒交迫,死者又十之七八,连苻坚也身中流矢,只得单骑逃回淮北。

晋军乘胜追击,一直掩杀到寿阳西北三十里的青岗。寿阳就此收复,缴获战利品数不胜数,珍宝堆积如山,战骑等获十万有余。号称百万的前秦大军,竟败在仅八万的“北府兵”手下。晋军不仅收复了全部失地,而且还攻下了前秦的若干领地。

前秦也就此迅速瓦解。“民为之用”,是东晋大胜的主要原因,“北府兵”对北方蛮族烧杀抢掠恨之入骨,始终拥戴东晋为汉族政权的正统,因而!7士气高昂,作战勇敢,锐不可当。

“北府兵”,当是客家先民--这也是客家民系形成前夕,业已产生的“神话”--以八万之众,破百万之阵,非神话又是什么呢?

查阅客家人族谱,几乎无不与之有关。

正如犹太人当年需要一位摩西率领他们走出埃及一样,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的前奏中,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及至谢安、谢玄、谢石赢得淝水大战,从而守护住了半壁江山,使得汉文化传统不至于万劫不复,这业已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清流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华夏文明或汉民族文明得以保存,不曾与古罗马文明同时归于覆灭的原因只归因于一个淝水大战,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假如谢玄所保住的,仍是那个腐朽不堪的晋王朝,再多的胜仗也无济于事,作为封建王朝,总归是要没落的。

他保住的,应是一种更深厚的文明传统,这与王朝的腐朽恰好是格格不入的。

正如人们所知的,在那样一个大分裂、大动乱也是精神极度痛苦的时代,儒家正统文化也因为大」统的溃散受到了挑战,人的个体生命得到了升华,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解放。于是季,中国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涌现了一股清流,使这样一个大黑暗的背景上,了无数的亮点。平庸的年代是产生不了思想的,太多的安乐也就没有了精神的吃扬,极度的愤嫉才有了传世的诗篇,混沌的乱世自会出鸿篇巨制。--于是乎,鲁迅又称这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后边,我们还要专门讲到这一切对浇铸客家民性的作用和意义。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华夏文明得以维系,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那是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官员荒淫无度、孔方兄肆虐之际,我们民族并不曾彻底地如古罗马一般烂下去,相反,她的脊梁并不曾弯曲,她的召唤依然辽远,她的风神照旧朗朗照人!仍有无数为追求真理而前仆后继的牺牲者!是他们,喊出了千古不朽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理是他们,高扬起个性自由的“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的旗帜;

哪怕是走向刑场,他们仍要弹奏出千古绝响的名曲;

他们追求人格平等、返归自然、个性自由、思想放达、精神解放的人生真谛,影响了两千年的历史。他们当日的《无君论》,迄今仍振聋发聪!

这里有个小故事,是笔者在读一名大诗人阴铿的诗作中得知的。

阴铿在南朝时,曾在今日客家人聚落始兴(粤北)当过录事参军,那时,不少中原士族,都因战乱南迁到这个地方。后来,他又在故章县当过宫,没多久便被黜,留下一诗:

秩满三秋暮,

舟虚一水滨。

慢慢遵归道,

凄凄对别津。

晨风下散叶,

歧路起风尘。

长岑旧知远,

莱芜本自贫。

被襄恒客吏,

正朝不系民。

惟当留一犊,

留持赠后人。

这位在官场沉浮一些日子的诗人,清醒地看到,统治者只知顾自寻欢作乐,是决不顾民间疾苦的,要为官,惟有用被子把自己紧紧裹起来,什么事也不做好了。但是,即便在如此浑浊的官场,却仍有人不肯有违自己的良知,传下了“留犊”的美名。他这是指魏时一位廉吏。

“留犊”,典出《三国志·魏·常林传(注)》。说的是一位名叫时苗的人为寿春县令,去就任时驾一头黄犊牛,只做了一年多的官,便做不下去了。就在这一年多中,他带去的牛,生下了一头小牛,可他辞官而去时,只带走他带来的牛,把小牛犊留下了。县衙里的主簿,追去问他是否忘了,他的回答却是:

“我当县令时,本来就没有这头牛犊。这小牛犊是这里生,当归这里所有,并不属于我。”

从此,“留犊”便成了为官清正廉明的比喻。

即便在今天,不少人看来,这位被免职的县令实在也太迂阔了,这头小牛为自己带去的母牛所生,怎么能不归自己而只属这个地方呢?

客家人如今讲究清廉的“迂阔”,大概可以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原型”--太重视自身的廉洁以至成癖了。

即便在写诗的阴铿身上,也有着同样动人的小故事在他身上,亦不乏魏晋以来文人的潇洒与放达。

史书上是这么说的:一年隆冬,阴铿与宾客小酌,饮酒时他见一位“行觞者”--即斟酒的仆人忙上忙下,便“回酒灸以授之”--亲自斟上一杯热酒给这位仆人喝。结果,在座客人均笑话他,什么不分主仆、没有上下、有失体统等等。这很自然,当时时兴的,是行酒的美女如不讨客人欢心,还要被砍头以示主人的“潇洒”,可阴铿却正色道:

吾侪终日酣酒,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

显然,他是无视当日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颇有“越名教而任自然之”复归人性的气概,好一个“人情也”!

那位仆人,当然铭记在心。--虽说这仅仅是一杯酒的“知遇之恩”。

后来,侯景作乱,阴铿被叛军抓了起来,生死未卜。不料,却绝处逢生,竟有人把他救了出来一问,那人正是当日的“行觞者”一阴铿却未必记得他了--“及侯景乱,铿尝为贼擒,或救之获免。铿问之,乃前所行觞者。”

当日回报以酒,阴铿未必当作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只是尽人情而已,但是,尊重人格,讲究人情,不也正是魏晋之“名士风度”么?

这也说明,在整个社会的滚滚浊流之下,仍涌动着一股不竭的清流。

也正是这股清流,维系了华夏文明的生机--正是有那位县令,阴铿,以及嵇康,阮籍等一批作为我们民族脊梁的志士,才使得华夏文明不曾似古罗马文明般从外到里,彻底地败灭掉。正是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的正气、清气与骨气,才不至于匍匐在外来侵略者的脚下,最终把已创造的辉煌的文明自毁掉!

自毁远甚于他毁。

只有自毁,才是彻底的毁灭!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南迁,整个汉民族重心也南移了。客家先民也是这时开始了艰难的千年迁徙,万里长旅的。斗转星移,这一千年便过去了。

曾有过盛唐文明、宋代科技称雄的华彩乐段之中国人,却又在淸王朝统治之下,又一度面临“死亡之门”!

这回,可不是南匈奴的金戈铁马,而是来自西洋的坚船利炮!

只是,这时客家人已经蛰伏了很久、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