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后,疼痛完全消除,至今数十年来,除了血管硬化、筋脉老化以外,丝毫没有对他造成任何不便或影响。
当你为生计而苦恼的时候,当身体的病痛来袭的时候,当你与他人口角的时候,当你慵懒而无趣的时候,这时候只需要把目光抬高,看得更远一些,看重未来,着眼于将来,眼前的得失会显得十分渺小,一切困苦和阴影也就也就烟消云散了。
3.豁达拥有无限的心量
如果要问,天地之间什么最小?答案是人心。因为有的人心眼比针尖还小。
如果要问,天地之间什么最大?答案还是人心。因为人心可以大致无限,乃至包容天地宇宙。
宽心是一种博大豁达的心境,只要你自己愿意,你可以微笑面对世间一切,心宽如水,上上之善,无外力可以使之摧垮,无事物不可以被其毁坏,可以哺育万物,也可以毁掉万物。于是,你要快乐,快乐就在你的顺境和逆境之中,你要幸福,幸福就在你烦恼和平淡的周围。
豁达之人身心都活在自由中
豁达之人,想得开,看得破,身心都活在自由之中。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首弥勒菩萨揭广为流传,道出了豁达之人的很高境界。另外还有一段佛家妙对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佛陀教导弟子,不要妄生“嗔”念,其实就是面对别人的怨怼和怒骂不要计较太多,太计较就会平添怨气,那烦恼就会不请自来,那还何谈清静无为?
星云大师对待毁谤的态度,就是一面深省自己,一面保持沉默。深省是端正人生态度,时刻提高自己;保持沉默是不理会无用之事物,眼里有的,是理想,是志愿。你说大师某事或可以存疑,大师或是深省,你若说大师衣着,大师必是无视。
放开胸襟天地皆可为我所用
天地入心,不恶毁谤;宰相宽肚,不惧詈骂;有志凌云,何畏风霜;义剖肝胆,岂愁无友。胸襟宽广如这般的人,必定是能苦中作乐,必定能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事业、生活。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小时候因贫困,曾在皇觉寺当沙弥。相传有一次外出,回寺时夜已深了,寺门已经关闭,不得已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当他躺在地上,望着夜空满天星斗时,兴之所至,吟了一首诗,曰: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朱元璋当时虽是个小沙弥,但是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的胸襟。一个人不在于他的住什么样的地方,而在于胸襟宽阔如何。当一个人或抱怨晚回,或抱怨寺门关得早的时候,他眼里心里,只有那一个山头,一座寺庙,既不能宽怀于困境,也无益于人生。
放宽心量嗔言碎语当耳边清风
一个人如果能将外界的嗔言碎语当作耳边的一阵清风一样,任它吹来,任它吹去,不为所动,就会省却很多烦恼,拥有一个清静圆满的人生。
归省禅师在担任住持期间,某年天旱,少有人能拿粮食奉养僧众,僧人们只能每天以野菜度日,个个面黄肌瘦。
有一日,住持外出化缘,法远就召集大家取出藏米做粥。粥还没做好,归省禅师就回来了,小师弟们一下溜得无影无踪。归省禅师看到法远居然把应急用的米都用了,生气地说:“谁让你这么做的?”
法远毫无惧色地说:“弟子觉得大家面如枯槁,于是把应急用的米拿出来煮了,请师父原谅。”
归省严厉地说:“依清规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寺!”
法远默默离开了寺院,但他没有下山,而是在院外的走廊觅了个角落栖息下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曾动摇他向佛的决心。
归省禅师偶然看见他在寺院的角落睡觉,十分吃惊地问道:“你住这里多久了?”
“已半年多了!”
“给房钱了吗?”
“没有。”
“没给房钱你怎么敢住这里?你要住,就去交钱!”
法远默默托着钵走向市集,开始为人诵经、化缘,赚来的钱全部用来交房钱。
归省禅师笑着对大众宣示:“法远乃肉身佛也!”
后来法远继承了归省禅师的衣钵,将佛学发扬光大。
在修禅的道路上,深有体会的高僧多以“遇谤不辩”为自己的修行准则之一,即便被冠以恶名,仍能泰然自若,不加辩驳。于修行者来说,不妄语、不多嘴,自会令修行更进一步,即便遭人非议,但清者自清,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是不可能被掩盖的,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人格好坏立见,何必在意别人的背后私语。
4.自信永不枯竭的能量源
佛家认为,世间一切事业和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伟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
《信心门》中说:“世间的财富,要用信心的手去取;辽阔的江海,要用信心的船来渡。丰硕的果实,要用信心的根生长;无尽的宝藏,要从信心的门进入。有信心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是道德的根源,信心是智慧的保姆,信心门里有无限的宝藏。”
心有自信做人不苦
不自信,就如同人没有脊椎,永远不会站立起来,人无自信,内心魔障杂念,纷沓而至,苦恼烦心有如附骨之蛆。只要有信仰,坚定信仰,人生才能自信,能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在顺境中意气风发,更能在平淡中不迷失方向。
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诸事不顺,成天闷闷不乐。他的邻居是一位双目失明、没有双臂、坐着轮椅、满头白发的富翁。有一次问他:“年轻人,你现在有100万财富都不止,为何听不到你的笑声呢?”见年轻人疑惑不解,富翁接着说:“你将你的两条腿和双手给我吧,我给你100万。”
“我没有腿怎么走路?怎么吃饭?”年轻人不肯。
“要不然,把你的一双眼睛给我也行,我给你加倍,200万,可不可以?”
“没有眼睛,我什么也看不见,一个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
这时候,富翁笑了:“你看,你有一双结实的腿,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创造美好的一切。难道你还不够富有吗?”
缺乏自信心的人,只会轻视自己,轻视自己的人对一切都不感兴趣,连兴趣都没有了,人生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星云大师说,“信心是我们内心的宝藏,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就会产生信心;有了信心,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确实如此,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助缘也是自己,有自信就能成就世间的功业,就能长养自我,离苦得乐。
上台下台淡定自如
人生,总是起起伏伏,坎坎坷坷。当你在一个职位殚精竭力的时候,却因为某些原因,必须离职;当你自己做事业努力奋斗的时候,却因为某些变故而失败。人总有上台下台的时候,也有下台上台的时候。上台固然意气风发,下台却也不能气馁沉沦。
1976年,乔布斯与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成立苹果公司。
1985年,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
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人”。
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被《财富》杂志评为了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商人(most powerful businessman-Fortune)。
2009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这十年美国最佳行政总裁,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
乔布斯的生涯极大地影响了硅谷风险创业的传奇,他将美学至上的设计理念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他对简约及便利设计的推崇为他赢得了许多忠实追随者。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共同使个人计算机在70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流行开来,他也是第一个看到鼠标的商业潜力的人。
1985年,乔布斯在苹果高层权力斗争中离开苹果并成立了NeXT公司,瞄准专业市场。
1997年,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回到苹果接任行政总裁(CEO)。
2011年8月24日,乔布斯辞去苹果公司行政总裁职位。
2011年10月5日逝世,终年56岁。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上台下台,淡定自如,我们从乔布斯的编年简历就能看出,成功人士,即使退,也不会消沉,只要有一点点可能,他们就会努力再造上台的机会。
自身价值自己评估
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价值就是不一样;同样的一栋房子,在不同的地域,价值也有所不同;同样的一串珠宝,在乱世和盛世,其价值更有天壤之别。
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判断、不同的取舍。
一位叫吴鹰的大学生来到美国新泽西州发展,身上只剩下27美元了,一则招聘广告引起了吴鹰的注意,当地一位著名的教授要招一名助教。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收入丰厚,又不影响学习,还能接触到最先进的科技资讯。但当吴鹰赶去报名时,那里已经挤满了人。
经过筛选,取得报考资格的各国学者有30多人。考试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打探出了主考官的情况----主持这次考试的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当过中国人的俘虏!
中国留学生们一下傻眼了,这样的考官能让中国留学生过关才怪呢!很多人纷纷退出,但吴鹰还是如期参加了考试。
“OK!就是你了!”当教授给吴鹰一个肯定的答复后,微笑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录用你吗?”吴鹰摇摇头。
“在所有的应试者中,你并不是最好的,但你的自信心却远远地超过了他们。我需要的是一个好助教,对我的现在和将来能有所帮助,没必要扯上几十年前的事。我很欣赏你的自信!”
的确如此,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在生活中会错过很多好的机会。如果能像吴鹰一样自信,不受他人干扰,对自己有一个中肯的评价,就能抓住人生中的每一次机会,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人,都要懂得自身的价值。价值不是一时的,要有未来性;价值不是光看表面的,要有内在潜力。下一盘棋,最后的输赢,有时却决定在一个小兵小卒之上。在人生的棋盘上,怎样营造生命的辉煌,就有待我们重新估定价值了。
5.怒气冲突的导火索
怒气是冲突的导火索,痛苦是心灵的病毒,因嗔恨而痛苦是很不值得的,宽心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嗔恨、不迁怒,经常保持内心的平和,把慈悲欢喜带给他人,化暴戾为祥和,解纷争为友好,正所谓“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是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要争气不要生气
什么是争气,什么是生气?这个临界点很微妙,或左或右,每个人在潜意识里自有把指针在偏斜,或许我们静下心来讲的时候,人人都知道什么是争气什么是生气,但往往临了又会按潜意识的指示去做。就好比独生子的家庭,被两兄弟的家庭欺负,生气就是要么抡拳头上,要么怨恨深藏,阴谋暗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争气则是努力奋发,等有一天站在另一个高度看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当初的生气,是多么无聊的行为。
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华北,星云大师在杭州经商的父亲于返乡途中失踪,应是丧生兵祸了。大师家境本来贫穷,横遭变故,一门孤寡更是艰难。受尽邻里欺负,母亲却从来没有自怨自艾,总是坚强地鼓励四个稚龄的子女:
“孩子们,我们要争气,不要生气!”
星云大师听了以后,下定决心要力争上游。
刚到丛林参学时,由于年纪还很小,什么都不懂,常常被同学取笑,这时,母亲的话浮上心头:“我们要争气!”于是,星云大师加紧用功,发心工作,果然获得了许多赞美。
初时摸索写作,也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心路历程。有一回,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是“以菩提无住直显般若论”,虽然当时连题目都看不懂,还是非常用心地写了好几张作业纸。老师阅毕发回,评语栏中写着一首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同学们看到,在一旁嘲笑:“老师的意思是不知所云啊!”
下一次的作文课,题目是“故乡”,星云大师认真地构思布局,在交出去前看了又看,自觉是得意之作,数天后发回,老师的评语又是两行诗句:如人数他宝,自无半毫分。
先前写得不好,是不知所云;这篇写得好,却被误会有抄袭之嫌。虽然如此,星云大师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泄气,反而更加细心地观察事物,揣摩思考。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星云大师的佳作频出,老师渐渐对星云大师刮目相看,有时还在课堂上予以褒奖。这时,星云大师随手涂鸦的小诗数篇也陆续在报端披露,更是受到瞩目。星云大师更加深信:受到挫折委屈时,只有自己努力“争气”才有用处。
不要“生气”,不要与人较一时之长短。要“争气”,不因一时的失败而泄气,要能力图上进,不因一时的贫苦而壮士气短。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委屈时,只有自己努力“争气”,能以愿心为动能,能化悲愤为力量,才有宽广的前途和未来。
佛陀也会被人毁谤
俗话说,不遭人妒是庸才,那些才华出众的人,往往因被人嫉妒而更容易遭毁谤。话转过来说,即使是平凡的人,谁又没遇到过几件委屈的事,或者被无端责骂的事呢?对于恶意伤害的,我们固然要拿起法律武器,有些却要忍耐,若逞一时之怒,于事何益?何况,就连佛陀也会被毁谤。
星云大师年轻时,遭毁谤中伤,虽然极力隐忍,但不免难过,因为他一直尽心尽力为人为众,而别人却如此糟蹋他的好意,总觉得心里无法平衡。
一九六三年,星云大师初次随中华民国佛教访问团走访东南亚各国,到达最后一站时,一位同道建议:沿途收到的赠品太多,搭船比较方便。大师说:中央政府已来电表示要派人前来接机,还是坐飞机比较妥当。没想到回国之后,原先提议坐船的人却在佛教杂志上撰文,谓星云某人为了做生意,一路买了许多货品,所以主张坐船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