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民俗文化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民俗的概念、特点及构成;
2.掌握中国民俗文化与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及语言文学的联系;
3.掌握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氛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孕育、发展并传承的。中国民俗文化既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状态,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文化现象,它植根于深厚的社会基础。由民俗产生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民俗由偶然的创造进而成为一种经验;再经由人类语言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开来,变成人们的常识;常识再经由约定俗成之后,变成民众的生活准则或习惯;接着当民众将这种习惯进一步沉淀和固定化、程式化,成为一种潜意识时,民俗才告诞生。在民俗产生之后,其形式与内容,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历史的演进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多样且复杂的面貌。
一个民族对于民俗文化的选择,主要着眼于生存与发展两个基本需求,凡是能满足这两个基本需求的民俗才能生存下来,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传承到后代。因此,民俗从人类社会中产生,同时又回馈于社会生活中。在本质上,民俗是一种文化,任何民俗文化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都有它必然存在的功能。
民俗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是经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民俗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自我传承的文化现象,还是一个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行为方式。任何一种民俗现象都是由相应的表现体构成的。
知识链接
民族与民俗
民族是民俗的载体。例如,中国东北山林中的民族与南海岛屿上的民族,西北戈壁的民族与江南水乡的民族,必然会在各方面存在重大差别。从文化上看,文化上的差别使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人生仪礼、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形成差别明显、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另外,同一民族也常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袭等不同而在民俗上产生地区间的明显差别。
二、民俗的特点
1.多样性
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讲的就是民俗的丰富多样。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民俗。例如,我国各地的年夜饭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米团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闽粤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广东潮州人初一吃当地特有的“腐圆”;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才吃饺子。
2.延续性
民俗通过习俗、习惯等形式逐渐沉淀下来,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如同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展,如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
3.变异性
民俗是鲜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但是在不断改变的同时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例如,由于环境的变化,南方的建筑和北方的建筑便截然不同,形成了南方的吊脚楼与北方的四合院两种不同类型的民居建筑。
4.集体性
民俗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习俗,是集体性创造的产物。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民俗的参与不是个别人,而是整个社会群体的集体活动。
三、民俗的构成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直至今日它的领域仍在不断地拓展,就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1.生产劳动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是在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和遵循的民俗。这类民俗伴随着物质生产的进行,多方面地反映着人们的民俗观念,在历史上对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作用。广东河源客家博物馆保存了客家人民的劳动生产民俗展品,其中包括农业民俗、牧业民俗、渔业民俗、林业民俗、养殖业民俗、手工业民俗、服务业民俗等展品。
2.日常生活民俗
生活民俗最先是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仪礼的繁复、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的差异等,各民族生活民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它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与行旅民俗等。
3.社会组织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各种形成稳定关系的人们共同体,如家族、行会或某些结社组织所遵循的一系列约定俗成的规则制度等。
4.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我们历代祖先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适应生活的、生产的各种需要和欲求而创制出来、修增过来和传承下来的。它凭借着现实的各种条件,发挥着众人的智慧、能力和想象力为人们的生存、安宁、健康等要求服务。随着人们能力、智力等的发达和经历时间的长久,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它不仅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
5.人生仪礼
人生仪礼又称个人生活仪礼,国际上称“通过仪礼”。每个人在一生中必须经历几个重要阶段,人的社会属性是通过这些重要阶段而不断确立的。进入各个阶段时,总有一些特定的礼仪作为标志,以便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评价。它分为日常生活礼仪、节俗节庆礼仪等,如生育习俗、成年礼习俗、婚礼习俗、寿诞习俗、丧葬习俗等。
6.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它包括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舞蹈、民间戏曲与曲艺、民间竞技、民间游戏等。
7.民间观念
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的观念。它主要作用于民众的意识形态领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
8.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神话、民间传说、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第二节汉民族民俗
汉族因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为华夏族,“华”是“章服之美”的意思,“夏”是“礼仪之大”的意思。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族已经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在民俗上的表现更是千姿百态、花样纷繁。
一、汉族的经济民俗
1.汉族的饮食民俗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饪,不同地区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酒和茶是汉族两大主要的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茶文化和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饮食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汉族对茶的配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酒由于地域的不同也分为很多种,如山西的汾酒、贵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粮液、湖北的大曲、湖南的米酒、江浙的女儿红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此外,汉族在长期的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例。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2.汉族的建筑民俗
汉族居房建筑的形式为斗拱挑檐的木结构,俗称“大屋顶”,最早萌芽于半坡遗址草泥木柱网结构和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房屋。经过长期的文化交流、融合与技术改进,西汉时形成了以“秦砖汉瓦”和木结构为主的完整建筑结构体系。其中斗拱既起到了力学上的支撑作用,又有装饰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汉族住房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格。
汉族由于分布地域较广,其传统住房也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的墙壁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结构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榫卯结构。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建筑除民居外,还有宫殿、坛庙、官署、佛寺、道观、桥梁、牌楼、园林等。古典园林建筑便是汉族建筑布局独树一帜的典型代表。汉族建筑布局的特点一般是平而向纵深发展,分上房下房、正房侧房、内院外院;往往形成左右严格对称,庭院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成为封闭独立的住宅建筑群。
现在,城市中虽出现不少高层住房建筑,但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采用汉族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同时,新的建筑材料虽不断出现并得到普遍使用,但是砖木结构或泥木结构的房屋仍然大量存在。
二、汉族的社会民俗
(一)婚葬民俗
1.婚嫁仪式
传统汉族的婚姻有着烦琐的程序,简单说来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
(1)纳采。纳采,相当于现在的提亲、说媒。我国古代盛行包办婚姻,青年男女没有婚姻自主权。到了当婚当嫁的时候,男方家长便请媒人向早已物色好的女方家长提亲,表达想和对方联姻的愿望。
(2)问名。在纳采得到准许后,也就是女家收下了礼物后,接下来就是六礼中的第二步——问名。问名即双方相互探问男女的姓名、年龄、生辰、籍贯、三代(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名号、官职等,以便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一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请八字”。
(3)纳吉。纳吉就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我国传统的婚姻,不仅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而且也把“天神之兆”作为依据。问名之后再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这一系列活动就是合婚,后世俗称“批八字”。婚姻能否成立,这是最为要紧的一关。倘若其他方面的条件都比较相符,八字不合,也不能联姻。
(4)纳征。纳征又称纳币,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下彩礼”、“放定”。只有这一仪式完成,男家才可以娶过女方。纳征是我国婚姻礼俗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环。今天,我国各地仍有不同形式的纳征仪式。
(5)请期。就是男家占卜择定合婚的吉日良辰,让媒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相当于后世的“告期”、“下日子”。
(6)亲迎。亲迎是六礼中的最后一道程序,相当于后世的婚礼大典。古礼中的婚礼仪式并不是一天之内完成的,而是要持续两三天,除迎娶当日外,前后各要延展一天。
2.丧葬仪式
丧葬仪式,民间俗称“送终”、“办丧事”,是为死者殓殡、奠葬、哭丧、安魂的礼节。丧礼被视为“凶礼”,亦被认为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仪式”,标志着人生的终结,因而是一项备受重视的仪式。
丧葬的一般程序有停尸、招魂、报丧、吊唁、备棺、入殓、出殡、安葬。每一个程序都有许多细节礼规,并因经济背景、死者寿数、尊荣情况、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安葬之后,家属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如“送火”,下葬当晚,家人用稻草编扎一条两米长的秆带,点燃送至坟前,意即送火种来给逝者“照明、煮食”等;次晚送至半路,放在路边,意即逝者可“认路来取”;第三晚将火种置自家门侧,“逝者自行来取可也”。此举也有一连七日的。再如服丧,死者下葬后一个月内(各地或长或短)家人和至亲要给死者戴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