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红星二场志
15063500000010

第10章 场部驻地

一 大营房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陆续到达哈密。四十七团团部设在哈密大营房,部队分驻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吐鲁番、托克逊、鄯善、哈密担任守备任务,边战斗,边生产。

二 托盖喀尔尼

1952年7月,红星一渠基本完工,四十七团指战员又开赴天山五道沟口修建红星二渠。为便于指挥修渠、建场,四十七团团部从哈密大营房迁至哈密二堡乡八大队(现二堡镇八村)队部所在地托盖喀尔尼(维吾尔语意为骆驼的肚子)。部队租借民房办公,团部单位有卫生队、特务连。

三 火石泉

1953年3月,红星二渠基本竣工,四十七团抽调一个营及团直565人在火石泉地区参加农场开发建设。1953年4月5日,红星二渠正式开闸放水。7月,部队官兵转业为生产大军。十六师四十七团改编为新疆军区农五师十三团。

火石泉,是维吾尔语的音译,意思是双刺玫泉,其地理范围最初大致在北纬42°56′~43°00′,东经93°14′~93°18′之间,即今二堡镇六村以北、兰新铁路与312国道之间的地区。1952年7月,四十七团准备在火石泉以南的大片戈壁滩上开荒建场,当时官兵们不知道这片戈壁滩的地名,因其靠近火石泉,故而将此地称为火石泉地区。火石泉这片地区居住着3户维吾尔族牧民,其中一户居住的地方有一条坎儿井(今五连小鱼池),开垦有80余亩耕地,周围地区生长着大片茂密的芦苇、白刺等植被,牧民们称该地为博斯坦力克,意为水多草丰的绿洲。

1953年勘察规划农场时,决定将场部建在博斯坦力克,但当时军垦战士们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名,仍称此地为火石泉。1976年地名调查时,场部所在地仍称为火石泉。1984年哈密地区地名普查办公室将红星二场场部驻地正式命名为火石泉镇(指小城镇,并非行政区划意义上的镇,下同),地理坐标为北纬42°50′,东经93°17′,海拔765米。

1953年6~10月,十三团在火石泉新建土木结构临时房屋3272.5平方米,包括宿舍、伙房、合作社共11幢,砖木结构仿苏式(永久)办公室1幢928.2平方米,木土结构仿苏式宿舍9幢、仓库1幢共5931平方米,砖木结构澡塘1座300平方米。

1954年4月,十三团从托盖喀尔尼搬迁到火石泉新建的团部,团机关设在新建的仿苏式办公室内。团所属单位有一连、四连、六连、七连,从事营房基建工作,此外,还有卫生队、托儿所、合作社等单位。这年十三团团部又新建仿苏式土木结构永久性营房(托儿所、机具库房各1幢)1262.5平方米,俱乐部、烘干房、厕所等临时性房屋共1010平方米,十三团团部粗具规模。

1955年,又在团部以南成立拖拉机队。1956年,成立子女小学校。

20世纪60年代,红星二场场部(火石泉)建设总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1968年,在场部机关办公室南侧建成土木结构的大礼堂。

70年代,场部建设变化不大。

80年代,红星二场场部小城镇建设初具雏形。1982年,红星二场第一幢砖混结构大楼——啤酒花烘干楼建成,建筑面积527.1平方米。1985~1989年,农场招待所大楼、脱水厂车间楼、面粉厂轧花楼、制粉楼、榨油车间楼相继建成,新增楼房面积4496.8平方米及配套建筑9720平方米。场部硬化砂石路面3公里,完成312国道—场部—火箭农场的主干道路基工程10公里。

90年代,红星二场场部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2000年,为加强火石泉垦区城镇建设,规范建设行为,创造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环境优美的城镇格局,促进红星二场经济持续全面发展,按照常住人口1.2万人的规模规,划制定出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233.17平方米的《红星二场火石泉镇规划图》。按照规划,到2001年底,先后建成农场科技文化中心办公楼、医院门诊楼、学校教学楼、轧花楼、商贸中心楼、住宅楼、职工教育中心楼、商住楼、派出所办公楼、保险公司楼、种子加工楼等高层建筑。农场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3800万元,先后完成了办公、教育、商贸、卫生、住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暖管网等工程建设项目,建筑面积36397.29平方米,主干道路总长3.8公里,供暖管网总长1.64公里,农场调频广播、有线电视、程控内外线电话覆盖普及率分别达到100%、90%、75%。场部小城镇占地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场部周围高楼层叠、道路畅通、布局合理、文明新镇崛起的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