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组织机构
1986年,红星二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并成立治安保卫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7人。基层单位下设治安保卫小组28个,调解小组28个。
1991年3月,红星二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简称综治委),赵木森担任主任委员,王万生担任副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简称综治办),工作人员1人。1995年,农场调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程曦担任综治委办公室副主任。1999年8月,徐海军任综治委办公室主任,配工作人员1人。
2001年8月,红星二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人员进行调整,朱广超任主任委员,徐海军任副主任委员,田寨任综治委办公室副主任,配工作人员1人。全场基层单位有28个综合治理领导小组、28个纠纷调解小组、28个治安保卫小组,由143人组成。全场建立了28个“三老护院队”(老党员、老职工、老干部),由180人组成。有专职治安员26人(享受副连级待遇),专职哨兵32人。
二 综合治理工作纪要
红星二场综合治理委员会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一)“严打”和专项整治
农场党委、综治委、公安派出所长期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简称“严打”),坚持长年扫除“六害”(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私种吸食贩运毒品、聚众赌博、利用封建迷信骗财害人)。1983年“严打”过程中,全场共抓获犯罪分子8人。1986年抓获犯罪分子判刑5人,刑事案件发案率比1985年下降51%。1988年1月,红星二场成立“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严肃查处玩忽职守和重大责任事故犯罪”领导小组,在审计科下设“严打严查”办公室。1996年春季“严打”斗争中,火石泉派出所破获重大盗窃案件2起,积案3起,一般刑事案件7起。当年冬季,农场综治委开展集中整治基督教活动场所,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农场综治办深入基层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兵团[1990]18号文件精神,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取缔基督教非法活动场所两处,并停止了非法活动。1998年以后,全场共查处聚赌人员16名,依法取缔赌博场所5处,查处非法录像厅、游戏厅两处。1999年7月,场综治委根据党中央部署,坚决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深入揭露批判其害人夺命的邪教本质和险恶的政治用心。2001年4月,农十三师政法委、农六师中级人民法院、哈密垦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在红星二场职工教育中心召开公开宣判、公开逮捕大会,形成强大的威慑声势,稳、准、狠地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治安防范
红星二场综治委狠抓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及时排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1991~2001年,全场基层调解小组调解各类民事纠纷1200余起,司法调解各类纠纷350起,无一起民事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场综治委还健全“三老护院队”、治保会、爱卫会等群防群治机构,在全场重点部位安装防盗门窗60个、红外线报警防盗探头23个。
1996年,综治办、派出所对治安联防队、基层保卫干事、专职警卫人员(哨兵)进行岗位培训,场与连队、连队与小区、小区与住户层层签订责任书,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使群防群治工作成效显著。2001年6月,红星二场三连“三老护院队”发现1名外来人员形迹可疑,及时向火石泉派出所报告,协助派出所在10小时内抓获该青海籍网上追逃的杀人犯。同年8月,二连治安保卫委员会成员发现3名流窜在该连的外来人员,经盘问发现可疑及时报告,协助哈密市公安局破获由此3人组成的盗窃团伙所作的8起案件。
红星二场根据新兵党办发[1999]20号文件精神,从1999年开始启动“安全文明小区”6个共980户。场综治办将每个小区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实行治安民警和区长负责制。2000年,机耕一队、五连分别获哈管局“安全文明小区”称号;2001、2002年又分别获兵团“小康连队”称号。
(三)基层组织和制度建设
1991年,红星二场做出《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的决定》。1996年,农场公布《红星二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的补充规定》、《红星二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标准》,1998年下发了《关于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确保农场稳定的十条规定》,制定了《红星二场暂住人口管理办法》。1999年,农场对2个基层单位实行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取消其“评先选优”受奖资格,并直接同年终奖金挂钩。对综合治理工作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2000年,农场对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全场26个单位中“双无”(无治安案件、无刑事案件)单位18个。2001年,农场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分别与26个基层单位的主管领导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四)思想道德、法制教育
红星二场综治办和司法办深入基层利用有线广播、板报、法制图片展览、播放录像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普法教育,编印《综合治理简报》,举办综合治理知识竞赛,并与工会、团委等部门联合协助各基层单位开展“三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农场综治办、司法办还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2001年,农场党委决定聘任火石泉派出所所长为红星二场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加强学校的法纪教育和校园内的治安综合治理。农场综治办、派出所还对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文化娱乐场所、商业摊点、电子游戏厅、音像厅进行清理整顿,取缔无照经营音像厅、书刊店各1家及校园内的两家商业摊点,劝告迁移2处电子游戏厅。
(五)帮助教育转化
80年代初,农场保卫股对劳动改造、劳动教养释放回场人员和违法失足青少年采取“三定、四包、五个转变标准”的方法,进行帮助教育转化(简称帮教)工作。“三定”,即定人帮教、定时学习、定期转变。“四包”,即学校包学生、家长包子女、单位包职工、支部包青年。“五个转变标准”,即参加学习好、思想转变快、生产出勤好、遵纪守法好、完成任务好。全场基层单位成立了25个帮教小组,对帮教对象采取座谈会、个别谈心会、对比会、及时表扬等方式,从政治上爱护、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工作上指导,对他们不歧视不打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怀,导之以行,使违法失足青少年转变。1994年,全场共有56名帮教对象,其中53人表现良好,到2001年底,对44人撤销其帮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