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报纸
20世纪40年代中期,教导旅二团政治处在延安创办《前进报》,由宣传股主编。部队进疆建场后,《前进报》用钢板刻写蜡纸油印,8开版面,2000多字,不定期出版。每期印发150份,发到连队班排和读报组。内容主要是反映农场各行各业生产建设、模范人物事迹、好人好事等。在生产大忙季节、“三夏”和“三秋”期间以及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时,出增刊或专刊。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前进报》停刊。
1982年3月,红星二场《前进报》复刊,由政治处宣传科主办。每期一版或三版,不定期印发,由广播员负责刻写蜡纸、油印。每期印发180份,下发全场各单位。稿件来自全场职工、连队文教、政工干事、通讯员和报刊文摘。内容主要反映全场各个时期政治动态、生产建设、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好人好事等情况。
至2001年3月,红星二场《前进报》共计出版624期,发行11万份,用稿2万多篇。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前进报》改版为《简报》,用电脑打印,每期50份,下发全场各单位。当年,编印“‘三个代表’学习简报”22期。“党代会简报”3期,“三秋(秋收、秋耕、秋灌)简报”5期。2001年12月,红星二场卫星气象单收站创办《哈密垦区气象信息》报。是一张微机打印的彩色印刷小报,8开4版,每月一期,印数30份,发行农十三师各团场。该报信息来源,主要取自卫星气象地面图、高空图、T106图、对数压力图及欧洲、日本、美国等地区卫星气象数据预报。
二 电影
50~60年代初期,师部电影队到红星二场放电影。1962年,师部放映员马振基调到红星二农场。当时放映员还有韩天授、余发振,备有一部南京产101型16毫米放映机。从此,电影组经常下连队放幻灯片,宣扬好人好事,有“学大寨赶大寨”、“三八作风”、“学习王焕兰”、“王殿臣学毛选”等。那时,电影组归政治处管。
1965年,由马振基、韩天授、安长永组成电影放映队。
1972年,农场购进一台珠江产8.75毫米放映机。1975年,又购进一台甘肃光学仪器厂生产的甘光35毫米放映机。1976年,电影放映队由马振基、张进生、李爱国组成。1978年,场部建成露天电影院。1979年,购进一台红旗16毫米放映机。1979年,淘汰甘光35毫米放映机,把解放103型放映机改成1000瓦铟灯放映机。
1986年以后,电视机在全场普及,电影放映工作困难较大,观众锐减,亏损加大。1991年,盖办公大楼时拆除了露天电影院。1995年以后,电影放映工作就慢慢退出了市场。
三 电视
1980年,红星二场三连职工魏旺进买回一台东芝牌12英寸黑白电视机,成为农场第一台电视机,但当时接收不到电视信号。1981年4月,哈密电视录转台建立后,可以收看哈密电视台节目,还有三道岭电视台节目和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84年,学校教师钱志芳买回一台北京牌14英寸彩色电视机,农场开始有了彩电。
1986年,从场部到连队,电视天线杆林立,红星二场电视普及率达到80%。1992年全场有电视机1421台,其中彩电856台。
1987年,农场工会投资1万元购买一套投影设备,开始为职工放录像。从此,各连队俱乐部、“职工之家”逐年配置了电视机、录音机、音响设备。
到1995年,红星二场电视普及率达到90%以上,但是,只能收看两三套电视节目,职工群众要求安装有线电视。1996年5月,红星二场投资63万元筹建550兆有线电视网络系统,11月建成,使1300户职工能够收看16个频道有线电视节目,入户率达到92%。当年底,红星二场有线电视站CATV挂牌成立,人员编制有站长兼采编1人,值班播音1人,外线维修两人。1997年,兵团支持团场电视事业的发展,给红星二场配发一台松下M9000摄像机。当年11月,电视站配备4台录像机、4台监视电视机。当年,农场有线电视站被哈管局党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处、有线电视台(电视录制中心)授予“1997年度电视通讯报道先进集体”、“1998年度先进有线广播电视站”。到2001年底,全场架设有线电视干线总长度25公里,架设分支干线总长度62公里,共有用户1400户,覆盖全场。据统计1997~2001年电视站制作新闻节目400条,保留资料录像带120盘。2002年,农场投资近10万元购进一部索尼DVCAM307型数字摄录像一体机。
四 广播
50~60年代初期,农场连队俱乐部积极开展广播读报到田间活动,利用铁皮制成喇叭筒,这种土广播由连队文化教员负责,有些连队俱乐部下设广播组,每天早、中、晚在饭场、田间、工地进行广播,内容主要是报道好人好事和劳动成绩等。
1964年,红星二场建立广播室,设在电话总机室,有一台50瓦扩音机,装接5瓦和8瓦喇叭,场部安装4只,连队分别安装共10只,用电话线路传输通往各连队。广播时间是每天按上下班时间广播3次,每次播音1个多小时。广播的节目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和自办节目。
80年代,红星二场广播站迅速发展,广播设备拥有500瓦电子管扩音机1套(甲、乙两组),150瓦扩音机1台,提携式收录机1台,还有增音机1台,电唱机1台。工作人员有广播员1名,兼职采编由政治处宣教干事兼任。全场23个单位中有14个单位安装15瓦喇叭,在场部24米高的自来水塔顶端安装4个25瓦高音喇叭,可供场部7个单位收听广播。仅有3个边远连队无法安装喇叭。
1995年,由于机器设备和广播线路年久失修,连队不能正常通广播,几乎停播,只有场部5只喇叭能够使用。
2001年,兵团投资1万元,红星二场投资2万元,安装了无线电调频广播发射机,电台频率为调频91.2兆赫,辐射半径15公里。全场28个接收点,安装36个25瓦高音喇叭,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的国家要求。广播的时间是每天早中晚三次,与上下班时间同步,每次播音1个多小时。配备专职广播员1人,用普通话播音。广播的内容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和自办节目。自办节目有“本场新闻、天气预报、报刊文摘、法制宣传、健康生活、信息窗、知识博览、感情生活”等栏目。2001年调频电台开播第一年,播音时间1100小时,自办节目80小时,采编来稿200篇,“知识窗”栏目用稿500篇。
红星二场广播站历任广播员有刘恒慧(1964)、姜培云、刘藻(1967)、杨新华、陈云、邬炳亮、高英华、石书菊、袁小静(1986~1990)、杨冀玲(1990~1995)、梅花(1995~1997)、杜庆霭(1997~1998)、谢玉芹(199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