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红星二场志
15063500000065

第65章 机构队伍

红星二场商业起源于1953年,由农五师红星合作社分派6人到十三团,成立十三团合作社。主任门新志,会计周恒庆。当时是供给制,按师部指示,将新疆部队的生产分红,统一向红星合作社入股,每年从经营利润中按比例分红。1953年合作社盈利26541元,社员分红17839元。1955年供给制取消,合作社退本还息,停止分红。从1958年开始,派出一个流动售货组下连队售货。1960年增设供应点2处,设临时流动售货组2个,临时废品收购部1处,还有一个长年流动售货组,天天赶着毛驴车拉着小百货下连队。1960年成立商业股,副股长刘成铭。商店归商业股管理,经营项目有缝纫、理发、浴池、糕点、修理、小吃部等,从业人员24人。1962年设立火石泉门市部。

1965年,商业零售点增加到3个,即三连门市部、四连门市部和八连门市部。1970年设立六连门市部。1972年设立头堡车站门市部。1968年在场部大商店增设一个小书店和五金店。80年代初,又在场部建立了第二综合门市部。然后又在哈密二电厂工地盖起一个小商店,在二连成立代销点。接着又创办了红星二场商业批发站。这段时间,商业机构比较齐全,商店从业人员达到30多人,配置经理、会计、采购员、保管员等。

1986年,对连队小商店实行了租赁经营制,先在四连、八连和头堡3个门市部搞试点。1987年以后,除三连门市部以外,各连队门市部一律租赁给个人经营(即对原有货物分期偿还,现货提取交现金,房子和柜台付租金)。从此,红星二场商业改革的格局逐年完善和发展。

1987年11月,农场商店竞选经理,12月,场党委通过荣尚久租赁承包经营竞选答辩,批准其为商店经理。同时,商店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职工拿效益工资。是年,五个连队门市部改变国有企业性质,转为私人经营,从此个体商业进一步发展起来了。第一家个体商店是场部家属王道兰于1985年5月开张。到1994年国有网点3个,私营个体网点21家,个体餐饮业6家。

随着改革形势的迅速发展,1993年,场综合商店改为红星二场商贸公司。由于个体商户兴起,国有商店主渠道作用逐年削弱,商贸公司体制落后,竞争力降低,造成经营效益逐年下降,1997年商贸公司解体,实行国有民营柜台出租,自主经营,把商品折价给公司职工,公司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出租费等,保留职工身份,享受职工待遇。

2000年,全场有个体商业经营户48家,从业人数65人,餐饮业等服务性个体户达20多家,还有农贸市场从事摆摊设点人员20多人。

2001年底,农场从事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有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