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暴风雨》,音乐在动荡不安中渐渐急驰,倾刻间,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而泻。风暴很快过去了,待鸟儿婉转的鸣叫响起时,一切又回复到宁静。音乐一开始,弦乐器渐渐升起的不安音调,似乎描绘是乌云密布、群鸟惊叫着寻找蔽身之地。不久,急速的音流与乐队的不协和和弦交织在一起造成动荡不安的气氛,连续不断的急速上下行半音音阶模拟出风的呼啸和雨的倾泻,铜管乐器和钹、大鼓奏出强烈的声响描绘着闪电雷鸣。这凶猛的暴风雨,似乎象征着瑞士人民对异族压迫的反抗,象征着威廉·退尔与统治者的顽强搏斗。暴风雨很快停息,鸟儿重在枝头跳跃鸣叫。
第三段《静谧》,音乐描写了雨后田野清新秀丽的景色。乐曲开始,在平和的气氛中,英国管奏出富有田园风味的主题:
随后,长笛接过这个主题并与英国管相呼应。紧接着,英国管演奏主题,长笛演奏着各种装饰性音型为主题衬奏,其间,不时传出三角铁微弱的响声,似乎是系在牲畜身上的小铃摇曳的声响……一幅山间田野质朴秀美的景色使人引发出无数静谧的遐想——这是和平的象征。
第四段《进行曲》,音乐以造型性的号角声、马的奔跑急驰及激奋的情绪表现了万马奔腾的军队的行进气势。音乐一开始,小号吹奏出号角性的音调,之后,进行曲主题出现,主题的节奏具有马在奔腾时的律动,音乐勇敢、刚毅:
第二段音乐主要由木管乐器演奏。当进行曲主题再次出现时,情绪更加高涨,最后,音乐在兴奋和欢乐中结束,表现了瑞士人民取得胜利后狂欢的热烈场面。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杰出的歌剧作品,也是他写的最后一部歌剧,作于1829年。
歌剧脚本是由法国文学家儒伊等人根据德国诗人席勒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最初为五幕,后改为四幕。故事发生在13世纪瑞士的尤利,这时瑞士已被奥地利统治了一百年。内容大致为:一位老牧人为阻止奥军士兵抢走自己的女儿,开枪杀死士兵,因此遭到追捕。威廉·退尔见状急忙摇船将老牧人送到对岸逃避。追击的士兵大怒,放火烧了村庄和房屋,并将族长捕去当人质。不久,噩耗传来,族长被奥军杀害,人们悲痛万分,立誓复仇。于是集合各方的爱国志士,推选威廉·退尔为指挥官。这时,族长的儿子与奥地利总督的女儿已真诚相爱,但只能凄然分手。在纪念奥地利统治瑞士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奥地利总督在广场中竖起一支竹杆,竹杆上放着自己的帽子,规定凡是经过广场的市民,都必须向帽子鞠躬致敬。威廉·退尔和儿子因拒绝行礼而被抓起来。总督命令威廉·退尔的儿子立于百步之外,头上顶着苹果,告诉威廉·退尔:你如果能一箭射中苹果,就释放你儿子。威廉·退尔果然一箭射中,但他又拿出一支箭对总督说:如果第一箭伤了我儿子,这第二箭就要射穿你的心脏。总督大怒,下令囚禁威廉·退尔,后来,威廉·退尔在众人的帮助下,逃出了监狱,并带领人民截击了奥军射死了总督。人民终于获得了自由,他们欢呼、雀跃,高唱颂歌。
歌剧《威廉·退尔》,以其新颖的戏剧结构和浓烈的浪漫气息以及民族斗争题材和具有英雄气概的音乐,为19世纪的歌剧创作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歌剧较长,接近5个小时,剧情也编写得不很精彩,因此现今很少上演,但歌剧序曲却赢得听众,驰名世界。
佐阿基诺·罗西尼是19世纪中叶着名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港湾的一个小城镇皮萨罗,父亲是小号演奏家兼任屠宰场检查员,母亲是歌手。童年的罗西尼,歌儿唱得非常好,常在教堂唱歌,但他也当过铁匠学徒。14岁他进入意大利北部的波洛尼亚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了乐器演奏、声乐、音乐理论和作曲,并且创作了很多声乐曲、宗教音乐和室内乐。毕业后开始了歌剧的创作。他的创作速度惊人,从1810-1823年的13年间,共创作了34部歌剧,着名的有正歌剧《唐克雷蒂》(1813)、《奥赛罗》(1816)和《湖泊女郎》(1819),喜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利亚》(1813)、《灰姑娘》(1817)、《贼鹊》
(1817)和最着名的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816)。
30岁那年,罗西尼与比他大7岁的一位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结了婚,两年后定居于法国巴黎,任巴黎“意大利歌剧院院长”。此时他创作了《威廉·退尔》等5部具有法国风格的歌剧,从而确立了他在法国的声誉。37岁以后,罗西尼一直没有写歌剧,余下的几十年里,他只写了宗教作品《圣母哀悼歌》(1832)、《小庄严弥撒曲》(1863)等,以及一些少量的钢琴曲和歌曲。
罗西尼的歌剧音乐特点是:旋律悦耳容易记忆,节奏很有活力,和声较为简单,经常使用一个短小的乐句不断重复演唱,重复时力度在递次增强,音有时也在增高,这种表现手法被称为“罗西尼渐强”。另外,生活情景描写生动,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戏剧情节发展紧张等,也是罗西尼歌剧的重要特征。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大歌剧《威廉·退尔》,两部作品反映了罗西尼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同时也代表了他在歌剧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思考与练习
1.序曲《威廉·退尔》与同名歌剧的联系及音乐特点?
2.熟唱这部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主题(旋律)。
3.罗西尼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序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俄国>格林卡(1804-1857)
序曲歌颂了勇士鲁斯兰对爱情的忠诚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表现了斗争胜利后的喜悦,对同名歌剧的中心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概括。音乐从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特征入手,塑造出勇士刚毅、威武、不可战胜的形象;以怪异、紧张和神秘的音响描绘着魔王布下的各种离奇迷阵及魔宫中敌对双方进行的迂回斗争场景;以温柔之情表述着爱情;用欢乐激越的情绪和宏大的音响宣告斗争的胜利。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引子,音乐在强烈、果断的和弦敲击声中开始,与迅急的音流相交替,表现出一种不可摧毁的力量和不可战胜的气势。由此引出乐曲的第一主题。
((第一部分)),出现充满朝气、昂奋和一往无前精神的第一主题,象征着勇士鲁斯兰的形象,由弦乐和长笛共同奏出:
之后,音乐力度有所减弱,定音鼓的阵阵低鸣和木管乐器较为轻弱的吹奏相交替,使音乐潜伏着阴暗与不祥。
接着,充满温情的第二主题从大提琴声部升起,这是歌剧第二幕中鲁斯兰对少女柳德米拉表示爱情时所唱的咏叹调旋律:
这两个主题无论在性格上,还是在音色表现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充满昂扬的斗志,用高音乐器演奏;后者抒情如歌,用低音乐器奏出。第二主题在随后的弦乐演奏中,由先前的温情转为果敢与坚定,体现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第二部分)是展开性段落。音乐从较为怪诞、神秘的气氛开始,逐渐显露出紧张,刻画了恶魔迷宫中的离奇情景和鲁斯兰四处寻处柳德米拉,以及与恶魔较量和搏斗的场面。
其中,主要采用复调手法、调性的不断变换、力度的对比和乐器色彩的频繁变化来制造气氛,进行描述。
第三部分,重现乐曲的(第一部分)。在这里,乐曲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及其他音乐段落依次再现,以后进入乐曲结尾。尾声,是全曲的高潮和内容表述的结局,之中,戏剧性冲突发展到了顶点。在这里,具有英雄性格的第一主题旋律片断和象征恶魔形象的音调——低音乐器演奏的全音音阶下行乐句,两者先后出现,表现了鲁斯兰与恶魔之间的激烈搏斗。最后,音乐在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这首乐曲在音乐发展中所形成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五幕歌剧,由希尔科夫等人根据俄国着名诗人普希金(1799-1837)的同名长诗撰写歌剧脚本,作曲家格林卡于1842年完成歌剧音乐的写作。剧情具有神秘色彩,大致内容是:19世纪初在俄国的圣彼得堡,基辅大公举行宴会,招待女儿柳德米拉公主的追求者。参加宴会的来宾有本地贵族鲁斯兰,有鞑靼王子拉特米尔,还有华拉族首领法尔拉夫。在这些人中,公主钟情于鲁斯兰。正在这时,天昏地暗,雷声大作,柳德米拉被无恶不作的矮子恶魔劫走。大公许诺:谁把女儿找回来,就将女儿许配给谁。鲁斯兰带着一把魔剑,奋力去寻找公主。另一位追求者法尔拉夫是个懦夫,没有胆量去营救公主,他求助于女巫。还有一位追求者拉特米尔沉溺于女巫的迷宫中不能自拔。鲁斯兰在巫士的帮助下,经历了种种险阻逃过了女巫设下的圈套,终于在恶魔的宫殿中找到了公主。他用魔剑砍断了矮妖的长须将公主营救出来,抱着昏迷的公主奔到了基辅大公的宫殿,把一枚有妖法的戒指套在公主的手上。不久公主苏醒过来,大公欣喜万分,宣布将公主许配给鲁斯兰,于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公主在人们的欢呼与祝福声中喜结良缘。
歌剧序曲是作曲家写完歌剧后才创作的,对全剧的英雄主义思想和对爱情的忠诚进行了概括,并以瞬息变幻的不同性格的旋律和辉煌、饱满的气势及交响性的展开手法赢得了听众的认可,成为世界歌剧序曲中的名作。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是19世纪中叶着名的俄国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生于一个庄园主家庭,从小就喜欢音乐和俄罗斯民歌,14岁到圣彼得堡的一所贵族寄宿学校读书,并且用业余时间与着名的外籍音乐家学习钢琴、小提琴、唱歌和音乐理论。毕业后在交通部任职。任职期间,他向意大利歌唱家学习声乐,参加重唱、合唱和钢琴重奏等演出活动,并经常听音乐会,逐渐成为一名钢琴家和歌唱家。与此同时,他还认真地学习作曲理论和进行音乐创作。29岁他辞去公职,献身于音乐。转年赴意大利跟随米兰音乐学院院长、意大利作曲家巴西利学习作曲,后来到柏林与德国音乐理论家德恩系统学习和声、赋格和作曲。30岁回国后创作出第一部歌剧《为沙皇献身》。以后,致力于民族歌剧和交响音乐的创作,写出了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歌剧和交响作品。第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真正的民族歌剧是《伊凡·苏萨宁》(1836,原名《为沙皇而生》),第二部是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在歌剧中,他吸取了俄罗斯民歌和高加索民间舞蹈的节奏特点,并借鉴了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的表现手法,旋律性格鲜明,节奏活跃,使用自然音体系的和声,采用民族调式和支声体写作手法,充分发挥合唱的作用和管弦乐队对生活场景的描绘作用。在交响音乐创作中,以俄罗斯民歌为核心,使用民族化的交响发展技巧,偏重于生活场景的描绘。
优秀作品除了上述两部着名歌剧之外,还有管弦乐《卡玛琳斯卡娅》交响幻想曲(1848)、《马德里之夜》(1848)、《辉煌随想曲》(1845,又名《阿拉贡霍塔舞曲》)、序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等。晚年,格林卡的作品经常遭到冷遇和抨击,他频繁地往返于国内与国外之间,以排解心中的抑郁。最后在柏林逝世,享年53岁。
格林卡是俄国第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民族音乐家,他的交响幻想曲《卡玛琳斯卡娅》成为俄罗斯交响音乐中的创举和范例,他的音乐创作对以后的俄罗斯作曲家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俄罗斯音乐之父”的称誉。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序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与同名歌剧的联系及特点。
2.熟唱这首乐曲中的两个主要主题。
3.简述格林卡的音乐创作及特点。
序曲《1812年》
<俄国>柴科夫斯基(1840-1893)
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称帝之后,企图征服整个欧洲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欲望日益膨胀。1806年对英国实行了全面封锁,1807年占领了葡萄牙,1812年6月亲自统兵60万入侵俄国,9月初兵临莫斯科城。当时的俄军将领库图佐夫迫于法军的优势兵力,不得不采取先退后进的战略,弃城而走。在莫斯科30万居民中,十分之九都撤离了,群众纷纷加入军队,拿起武器,农民烧掉了自己的粮食……由于严冬早至,拿破仑的军队在冰天雪地中衣着单薄,粮草缺乏,士兵们情绪低落。10月初,库图佐夫进行了大举反攻,拿破仑军队惨败,60万大军只有2万多人得以逃生,拿破仑本人仅带随从绕道从德国逃回法国。
《1812年》序曲,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历史事件。乐曲中既有人民丰富情感的抒发,也有战火蔓延、人吼马嘶、枪炮轰鸣等情节和场面的描绘。由于听众是成千上万的莫斯科普通居民,为了易于理解,也为了适应广场的演奏,作曲家除了采用一个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外,还在乐曲结尾处加添了一个军乐队,并且采用了炮声和钟声(音乐会演奏时,以相应乐器代替)。音乐中采用了众多不同情绪、不同性质的主题来代表各种特定的形象和内容,并且以人们熟知的歌曲作为主题,如法国国歌《马赛曲》、俄罗斯民歌《在大门旁》、帝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等。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一开始的引子,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描写俄罗斯人民的和平、宁静生活和由于灾难降临引起的不安与骚乱。音乐开始时速度缓慢,引子第一主题庄严、宁静、朴实,用简单的四部和声写成,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
这个主题采用了一首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音乐肃穆、虔诚,似乎是俄罗斯人民在祈求神灵保佑他们永远过着和平宁静的生活。随着鼓的敲奏和弦乐器的突然冲击,双簧管奏出一个悲哀的音调,宣告着一个不幸的消息:敌人来了!
接着,这个悲哀的音调在木管各乐器之间传递着,并与小提琴快速、短促的上行音型相互交替,逐渐地,速度加快、力度增强、音乐紧张不安,表现了战火的蔓延和人民的骚乱与怨恨。
第二段,在小军鼓的衬托下,出现了具有号召性的引子第二主题,由双簧管、单簧管和圆号奏出,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投入抗敌战斗:
接着,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象征着人民群众立即响应号召的旋律音调。随后,号召性的主题与响应号召的旋律音调重叠在一起,以复调对位形式表现这一群情激奋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主题极富冲击力,它有着旋风似的旋律和痉挛般的节奏,具有战斗性:
这个主题开始时由小提琴奏出,后来扩展到弦乐各声部,随着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器的先后加入,音乐中力度渐渐增强,形成全奏的音乐高潮。
接着,圆号和短号先后奏出法国国歌《马赛曲》旋律的片断音调,表示拿破仑军队的逼近。《马赛曲》旋律片断:
之后,这一旋律音调在各种调性上重复呈现,与此同时,其他声部演奏着上行和下行音阶与其对抗。当小号吹奏出完整的《马赛曲》旋律片断时,两军相搏的激战场面达到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