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三段论
15476200000052

第52章 感受日本(3)

日本,决非等闲之辈,决非那个“幻觉”中日薄西山的国家,而是一个在许多方面都出类拨萃,值得中国人认真借鉴和学习的国家。而中国,也并非“幻觉”中已经崛起并即将超过周边这个伟大邻居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刚刚恢复元气,有着远大前程,同时需要在各方面倍加努力的国家。

也许,在一些中国愤青朋友的眼里,从来不耻于与日本人为伍,更别提向日本人学习,日本人,不过是仇人而已。就算是这样罢,但千万请记住一句话:对于你的仇人,最好的报复是“比他活得更好”,而不是不计代价地让对方活得更糟。而要做到生活得比人家好,光有满腔的热血和喊破了天的口号是不够的,更加需要的是辛勤的汗水、真正的智慧以及扎扎实实的行动;多些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多说实话、多反思反思我们的不足,少些冠冕堂皇的话,少些浮躁的心态,少些大国情结。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每一个中国人如果方便的话,到邻居家串串门,确实很有必要。到日本观风景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比起国内的名山大川要逊色不少。到日本,主要是感受文明和文化,达到思想上的升华,反过来。更好地促进我们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一点恐怕是去日本旅游的最大收获吧!我去过一些国家,通过比较,日本确实是一个值得去的国家,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思考,日本之行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们离日本到底有多远?地理距离上,我们离日本很近,如果从北京起飞,只要两个多小时。如果从辽东半岛的大连去日本就更近,一个小时就到了。就好像坐国内航班似的。从文化和一些表面现象看,我们离日本也很近。你到日本,到处能看到汉字,它的标识系统,你能看懂个7-8成,上洗手间、找楼层,你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你再去日本的寺庙,比如清水寺,基本和中国的差不多,抽签、打卦,基本都有,日本光在古都京都,大大小小的寺庙有8000座。再看日本人,和中国人差不到,所以很多欧美外国人是把日本人和中国人混淆,常问的一个问题:Are you Japanese?

但在内心,我们离日本却无限遥远 。 虽然你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懂很多汉字,但你根本听不懂日本人在讲什么,他也听不懂你讲什么,所以我们交流还得用英文,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在日本土地上讲英文,就像鸡同鸭讲,很滑稽的一个场面。为什么中日民众的心理具体比美国还要遥远?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已经脱亚入欧,而我们在和日本人交往时,因为两国的特殊的历史和恩怨,交往比和美国人交往还要有障碍。

在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写的一本针对日本人人性的研究报告《菊花与刀》中这样写到:“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于是西方学者认为日本是一个政治人格精神分裂型的民族和国家,不能以常理度之。

其实,日本人是在用温和谦让、崇尚美感、彬彬有礼、能伸能屈、驯服、忠贞、勇敢、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来掩盖其内心世界的生性好斗、穷兵黩武、桀骜自大、顽固不化、不愿受人摆布、心存叛逆、懦怯、保守种种阴暗面。日本人的外在表现只是为了麻痹对手,使对手放松警惕,然后再给对手致命一击,当然,这种方式是有着很明显的赌徒心态的。外人如果不和日本人长期接触,很难发现日本人的内在本性,而被他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就很容易上日本人的当。所以,当日本人处于弱势向强者学习时,别人不会提防日本人的野心而全力帮助,但当日本超过别人时,日本人的本来面目就显现出来,凶残、贪婪的对待曾经施恩于日本人的人。这一点可以从日本人对中国和美国的前后态度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因为日本人生存在几个狭小的岛礁上,所以岛国情节使得日本人的一切行为准则均是为了日本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日本人团结,一致对外,又因为日本人原来拥有的东西就很少,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很多,而任何白抢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收获,这样就造就了日本人贪婪纵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强盗品性。

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大学的创始人福泽谕吉著有《脱亚论》,他同时也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家,他的头像就印在日本的钞票上。读了那本书,你就明白日本人已经是香蕉人:黄皮白心。我们中国人,也就是他们所称的支那人,在他们眼里已经是落后的民族。看看福泽谕吉《脱亚论》所写:“我日本国土地处亚洲之东陲。然不幸之有邻国,一曰支那,一曰朝鲜。此两国者,不知改进之道,其恋古风旧俗,千百年无异。在此文明日进之活舞台上,论教育则云儒教主义,论教旨则曰仁义礼智,由一至于十,仅以虚饰为其事。其于实际,则不唯无视真理原则,且极不廉耻,傲然而不自省。以吾辈视此二国,在今文明东渐之风潮中,此非维护独立之道。若不思改革,于今不出数年,必亡其国,其国土必为世界文明诸国分割无疑。”1894年甲午一战,开始印证福泽谕吉关于中国的预言。真是一声叹息!明清的老祖宗们,真令我们后代脸上无光。

日本人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所以很多母亲生了孩子之后辞掉工作全职带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三岁前是幼苗期,特别重要(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旦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特别难修正。而且日本人认为:让男人工作更勤勉一些,强度更大一些,收入更高一些,让母亲回归家庭,等孩子3岁后再上班,对社会效率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下一代的成长特别有利。另外他们对孩子培养的一个原则就是:七分饱、七分暖。他们基本不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怕孩子穿得太少,秋天孩子穿个单衣在外面玩水他们也不怕孩子受凉,所以你在日本基本看不到小胖墩。另外,孩子生病一般不像中国一样动不动打吊针,他们认为孩子有很强的自愈能力。日本的幼儿园特别干净,孩子一到幼儿园就要换鞋,不让鞋子上的尘土带进学校。日本的中小学特别重视校服,他们的校服也特别漂亮,式样很多,做工很好,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穿上制服,就是要告诫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任何一个人穿制服干坏事内心总有一种不安。 日本很多家庭都有家庭记账本,家庭主妇不记账是不可想象的事。在超市买东西都是分单打印的,以方便记账。比如文具归文具、书籍归书籍、食品归食品,这样她们每个月就能做统计,家庭理财的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在培养。在日本女人回归家庭,但是男人的钱袋却归女人掌控。每个月,女人给男人一些零花钱,但男人还有一些加班费可以做私房钱。女人回归家庭,如果再不掌控财政大权,这样女人就没有任何安全感,这样的家庭也不稳定,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日本的中小学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家政、缝纫、空手道、体育、兴趣班全部开设,心理辅导老师的导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因为他们发现很多孩子很早就有心理问题,所以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日本学校还特别重视武士道课,他们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武士道馆,也经常有相关的比赛,他们认为,武士道课能培养孩子坚强的品格,永不服输的精神。

我们离日本有多远? 来日本之前,我也曾想: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离日本有多远? 此次日本之行,找到了答案。就像我们喊了几十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却又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一样,单个队员技战术水平、体能来讲,好像水平很近,但整个队一旦上场打起来又好像差很远,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中国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距,就好像中国足球队和欧美强队的距离,感觉差不远,但实际差很远。因为人家已经霸住位了,你要接近还容易,你要超越很难。我们的生活水平上去了,但生活品位却没有上去。国内很多老板能买奔驰车当座驾,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坐奔驰的民族和造奔驰的民族绝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你有100多万人民币你就能买一辆奔驰S320,但你要造出同样价格性能比的奔驰车来,投资100亿下去,却未必能。

纵观日本历史,日本的改革开放是当年明治维新。1871年,日本派出以财政大臣大保利通、工商大臣伊藤博文(后来成为日本首相)为首的100余人访问团,对欧美进行了长达22个月的超长期考察,对政府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英国的女王维多利亚、法国总统齐鲁、普鲁士皇帝威廉二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都会见了日本使团。日本人经过认真思考后,才真正启动明治维新,包括他们采用德国的宪法。今年是我们的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前也出了三次国。 第一次是去美国,卡特总统接待他,我想邓小平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毛主席讲得不对,美国鬼子不是纸老虎。 第二次是访问日本,坐了日本的新干线,他也一定感慨万千:小日本不可小看。 第三次是去新加坡访问,李光耀对他说:新加坡原来是一个渔村,新加坡人很多都是几百年前从中国出来的,都是渔民,很落后,人才精英都留在了中原。我们经过20多年的学习西方,也能搞成这样,中国有很多人才,如果改革开放,没有理由搞不好,一定会比我们进步得更快。邓小平回来后下定决心搞改革开放。他后来讲的“摸着石头过河”是他内心的大实话。就好像要拆一栋旧楼建新楼,旧楼还没有拆,就在旁边盖新楼,新楼的图纸还没有设计完毕,就开工了。结果旧楼和新楼交叉在一起,怎么拆旧楼也是一个难题。

面对今日的日本, 我们一定要虚心,我们曾经是日本的老师,但今天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的心态要归零,一定要把大中华、小日本两个概念先去掉,这样才学的快,超越的快。我们在说别人长处和我们短处的时候,并不表示我们自卑,而是表达我们的自新和自强。祖上的光荣不讲或少讲一些也并不表示它不存在,而且一个民族的自信也不能建立在祖上的光荣上。我们不自卑,也不自负,我们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勇于创新。

我们今天的心态决定我们的未来。

2008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