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中山全传
15491200000034

第34章 动荡时世(2)

革命形势果然发展很快。湖南、陕西、九江相继独立。湖北前线的清军在汉口外围没有取得多大进展。清廷慌了手脚,只得在10月27日将荫昌调回,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给予湖北军务全权。袁世凯的“老毛病”这时便霍然好了,立即进驻湖北,亲自督师与革命军作战,11月1日,攻入汉口。

于是,袁世凯在清政府内部的声望顿时陡增,朝廷只得把他看作唯一可以依靠的南天柱石。在这几天内,山西、云南又相继独立,朝廷更为恐慌。

就在袁世凯让北洋军攻入汉口的同一天,他被授为内阁总理大臣。这时,狡猾的袁世凯仍然没有北上就职,他还要再看一看,如果他就任了内阁总理大臣,能不能有效地应付各方面局势。11月4日,他派人在石家庄刺杀了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消除了他的一个重要的心腹之患。同时,他又暗中派人与南方的革命军联系。他还想看一看,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英国政府对他是否支持。

11月13日,袁世凯到京入朝,见了隆裕太后,表示效忠清皇室。15日,英国外交大臣致电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一个结果,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并维持内部秩序和有利条件,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一切外交上的支持。”这一来,袁世凯心里就踏实了。16日,他就公布了内阁名单,一些关键性的位置大多由他的亲信担任,如陆军大臣王士珍、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杨士琦等。这一来,清政府的大权事实上已经集中在袁世凯的手中。袁世凯取得清政府的全部权力、控制住北方局势后,如何对付南方的问题便成为放在他面前的最头疼的问题。已成燎原之势的南方革命力量如何对待呢?他知道,如果单用武力强行平定南方各省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不仅是因为他所拥有的以北洋六镇为骨干的军事力量难以完成这个巨大的行动;更重要的是,人心已去,全国人民反对清政府,拥护共和的情绪如此强烈,决不是靠武力就能压制下去的。但是,如果不使用武力,又不可能使南方各省屈从于他的意旨。

因此,袁世凯绞尽脑汁,决定剿抚兼施,软硬并用。先依仗自己手中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队,集中给首先起义的武汉以沉重打击,给革命军造成压力,再通过各种渠道,同南方开始议和。在议和中,利用南方革命党人的巨大声势一步一步地逼迫清廷退位,再以清政府退位为条件,换取南方各省对他的让步,乃至最后夺取全国的最高权力。

袁世凯清楚,革命党不会轻易地接受他的要求,于是就施展了阴险诡诈的反革命两面手,一方面在战场上发动猛攻,以武力相威胁。另一方面又虚伪地表示愿意与革命党人谈判议和。

清军占领汉口后,袁世凯就命令各军停止前进,并写信给黎元洪商议和谈。黎元洪覆信袁世凯,劝他赞助革命军,并表示:“如果你能与我们共扶大义,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你就可以担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便派道员刘承恩、海军正参领蔡廷干到武昌议和。

黎元洪召集各部长、参谋在议事厅接见刘、蔡二人。但黎元洪当时并不能完全支配湖北军政府的实权,革命党人中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第一次接触没有什么结果。

这是袁世凯预料之中的事。他决定进一步对革命军施加压力。11月21日,北洋军第六镇渡过汉水,进攻汉阳,27日占领汉阳。武昌局势十分危急。

当袁世凯的部下冯国璋打算乘胜渡江攻取武昌时,袁世凯又打长途电话予以制止。

就这样,袁世凯以软硬兼施的反革命手法,加上英帝国主义又出面施加压力,果然把软弱的革命党人诱进了他所布置的圈套,不少人被他的“和平”

伪装所蒙蔽,主张与他妥协,以求早日结束战争,使革命早日“成功”。

1911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汉口英租界举行的光复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上,在立宪派的策动和部分革命党人的赞同下,竟作出决议:袁世凯如反正,即举为临时大总统。

12月18日,南方中央军政府外交代表伍廷芳与北方代表邮使部大臣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市政厅开始谈判议和。

谈判正在进行过程中,孙中山回国了。孙中山回国首先面临的不是率领革命军对清政府反动势力继续作战,而是南北议和的局面。踏上祖国的土地,孙中山一开始对议和之事颇不以为然。他对袁世凯的印象并不好。他认为:

“袁世凯是个巨奸大憨,把建立民国的大任托付给他,是靠不住的。”但是,孙中山和一般资产阶级革命家一样,有早日实现共和与统一的愿望。因此,在内心深处,他又想利用袁世凯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避免流血,结束战争,建立民国。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支配下,在他担任了临时大总统以后,他一面宣布自任北伐军总指挥,并制定出北伐的计划,但同时,又委派伍廷芳为民国全权代表,继续与北方和谈。并表示:在清帝退位、宣布共和的条件下,袁世凯可以继任总统。

袁世凯的目的本来是利用革命势力威胁清政府以取得权力,因此,对孙中山被选任为临时大总统极为恼火。他又耍了一手,一面峻使北洋将领姜桂题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誓死反对共和,主张君主立宪;一面召回北方议和代表唐绍仪,以中断谈判相威胁,企图迫使南方革命势力作出更大的让步。

孙中山在创立民国、坚持民主共和的原则立场上毫不退让。

1912年1月11日,他下令出师北伐。13日,革命军在津浦线上首战告捷,在宿州等地击败清军,占领了兵家必争之地徐州。

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的战场上,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这时南京临时政府刚成立,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手中没有实力,加之革命党人内部妥协思想占统治地位,使得北伐战争难以进行下去。

这时,同盟会组织已经分崩离析,无法发挥重要作用。领导层的大多数人都极力主张与袁世凯议和,结束战争。担任陆军总长的黄兴曾写信给胡汉民和汪精卫,担心经费无着,战争打不下去,赞成议和解决。拜倒在袁世凯膝下的内奸汪精卫,更是别有用心地极力主张议和,甚至攻击孙中山:“你不赞成议和,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

各方舆论几乎都赞成议和,妥协已成为一个潮流。帝国主义者都极力支持和扶植袁世凯,把他看成是新的代理人。在政治上,他们拒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经济上不提供任何贷款,甚至不断调兵遣将,表示如果中国“内乱”不止,就要实行干涉,催迫孙中山尽快与北方达成协议。

由于中外反动派的相互勾结,加之革命党内外几乎是一致地要求妥协,孙中山无力改变现状,一筹莫展,只有步步退让了。

1月22日,孙中山派胡汉民将议和条件提交各省代表会议复决,向袁世凯提出了五条最后解决办法:“一、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同时知照驻京各国公使;二、袁世凯须宣布政见,绝对赞成共和主义;三、照会达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退位布告后,孙中山即行辞职;四、由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五、袁世凯被选为临时总统后,誓守参议院所定之宪法,才能授受事权。”

这五条议和办法,虽然不是袁世凯所想得到的全部,但却为他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提供了条件。

宣统退位

孙中山将答应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条件公布后,袁世凯有些被动。若不接受这些条件,又没有别的对付办法;若接受这些条件,清帝还没有同意退位,而且,要清帝退位还得费一番脑筋。

气数已尽的满清王朝虽然明晓得大势已去,但他们决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满洲贵族中的一些顽固分子坚决反抗,以良弼等人为首组织了宗社党,保护清室,阻挠共和。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北洋军将领联名通电,表示拥护共和,以此胁迫清王室移交权力给袁世凯。

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良弼被炸事件。有一个叫彭家珍的同盟会员,带了几颗炸弹,在良弼住宅附近守候。良弼回家时,彭家珍上前向他连扔了两颗炸弹,良弼当场重伤,两天后一命呜呼。彭家珍自己被碎石反弹击中头部,受重伤牺牲了。

良弼被炸事件使满洲贵族吓破了胆,也给袁世凯找到了逼宫的借口。他私下威胁庆亲王奕说:“最近一段时间京城不断出现暴举,足以证明革命党的势力已进入朝廷的心脏了,这以后的祸变将防不胜防了。”

时隔不久,隆裕太后又接到了北洋将领的联名通电。至此,清朝皇室自感无力回天,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共同提出的优待条件,表示同意退位。优待条件是:清帝退位后,尊号仍存不废;每年费用四百万元,由中华民国给付;暂时居住宫禁之内,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照常留用;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情设卫兵保护;王室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等。

1912年2月12日。清晨,清王宫东华门外,戒备森严。四个身体魁梧的侍卫武官,穿着清一色的新军制服,佩着军刀,早早地便来到了乾清宫,笔挺地站立着。不一会儿,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度支大臣绍英、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谭学衡、学部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治、工农商大臣熙彦、理藩大臣达寿等十名国务大臣进宫来了。按规矩,他们先在乾清宫门内东南角上的廊子里落座,这里是王公大臣们入朝候旨的地方。

过了好些时候,终于来了个太监,通报道:“太后已至后殿,请各位大臣上殿。”

十位国务大臣起立,习惯地套了套头上的翎顶和身上的袍套,从廊子里出来,向殿里走去。他们走到离宝座一丈远的地方,横列一行,面向宝座站定。这时,只听见一个太监呼道:

“请太后御驾!”一会儿,从后殿走出两个太监,分站在宝座两旁。这时,隆裕太后才领着六岁的小皇帝溥仪慢慢地上了殿。众大臣忙向帝后跪下行礼,隆裕太后轻轻摆了摆手,说道:

“不必行旧礼了,今天改改,行鞠躬礼罢了!”于是,群臣站了起来,向帝后鞠了三个躬。隆裕很不自然地点了点头作为还礼。礼毕,隆裕落座在正中的宝座上,宣统皇帝溥仪坐在旁边的另一把椅子上。

胡惟德上前一步说道:“总理大臣袁世凯因身体欠安,未能亲自见驾,所以叫胡惟德带领各位国务大臣到宫里来给太后请安,给皇上请安。”隆裕太后点点头,说了声:“好。”接着又说道:“袁世凯深受皇恩,为国家、为皇室也出了不少力,如今议和能使南北满意,做到优待皇室,支撑局面到现在,也是不容易的。我和皇上按照议和的条件,把国家的大权……大权,交出来,交给袁世凯去办共和政府。今天就颁布诏书,宣布退位。”御前太监把最后三道诏书放在隆裕太后面前,她看了几行,泪水便糊住双眼。正在这时,太监总管小德张急匆匆地从养心殿门外跑进来,跪在太后面前享报道:

“禀太后,醇亲王载沣、恭亲王溥伟进宫来了,他们一路破口大骂……”

“骂啥?”隆裕太后忙擦了擦眼泪问道。小德张望了望太后和立在宝座两侧的十名国务大臣,欲言又止。

“你尽管说吧!”隆裕太后口气很硬。

“他们骂……袁世凯……是内奸,他们反对下退位诏书,要进宫来,和……太后……对辩……”

“你给我派人截住宫门,不让他们进来扰乱!”隆裕太后斩钉截铁般地说道。这样的口气,她还从来没有过。说完之后,连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向优柔寡断,今天竟然能说出如此果断的话来。

小德张刚应声而去,隆裕太后又接着看那退位诏书,眼泪又一下涌出来。她实在不忍再看下去。她觉得,此刻手里拿的不是一张诏书,而是大清二百六十八年的江山,她实在不愿意把它奉送出去,但又无可奈何。她看了一眼在她两侧垂手恭立的各位大臣,似乎他们都成了一只只猛兽,睁着贪馋的眼睛,看着她手里的诏书。

突然,隆裕太后“哇”地一声痛哭起来,双手死死地抱住了那纸退位诏书。整个宫殿里,充满了恐怖、阴森的气氛,空气似乎已经凝结,仿佛这是一座已经深埋地下千百年的皇室陵寝一般。

胡惟德担心发生意外,不好向袁世凯交差。因为袁世凯与他们在一起绞尽脑汁策划的逼宫行动,现在已经到了尾声。只要他把退位诏书拿到手上,回去交给袁世凯布告全国,他的使命就算完成了。如果中途有变,隆裕拒不交出诏书,载沣和溥伟再冲进宫里一闹,把事情弄砸了,这便如何是好呢?

隆裕此时也顾不得太后的身份和体面了,嚎啕大哭,呼喊着:“祖宗啊!祖宗啊……”小皇帝溥仪见状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哇哇”大哭起来。

胡惟德虽然心急如火,恨不得将诏书抢到手里,但他未敢妄动,故作悲伤地从眼里硬挤出几滴泪水,哽咽着对哭得死去活来的隆裕太后奏道:

“太后,大局已经如此。太后能顾全皇室,顾全百姓,袁世凯和群臣、百姓岂有不知,绝不会辜负太后的一番慈衷善意。况且优待条件已经确定,今后必然做到五族共和。敬祈太后保重。”

隆裕太后非但没有止住哭声,反而哭得更痛心了,双手仍紧紧地把那纸退位诏书捧在怀里,深怕被谁突然抢走。

这时,民政大臣赵秉钧向胡惟德递了个眼色,用手指了指衣袖。胡惟德恍然大悟,记起入宫前袁世凯交给他的一份孙中山发来的电报。他慌忙上前一步奏道:

“禀太后,这里有一份孙文发来的电报,臣差点忘了,该死!”

“孙文的电报说什么?”太后倏地止住了哭声,抽泣着问道。胡惟德念道:“今日经参议院同意,如15日下午12点以前清帝不逊位,则收回优待条件。此布。总统孙文。”隆裕太后一听,顿觉山崩地裂,石破天惊。她浑身震颤,仆地而倒,胸前的退位诏书落到地上,胡惟德赶忙拾起来,捧在手上,大声地开读起来:朕钦奏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将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人之好恶……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胡惟德读完诏书,未等隆裕清醒过来,便带着各位国务大臣向袁世凯覆命去了。

这份退位诏书,其实是由南京政府实业部长张謇起草的,其中的“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一句,则是袁世凯亲笔加进去的。共和政府不是由议会选举而是由清政府任命产生,真是荒谬到极点。袁世凯的用心显然是想表示他的政权受自清朝政府,同南京临时政府无关。

孙中山对这一点极为愤怒,致电袁世凯表示抗议。

清帝的退位,宣告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满清王朝的终结。从秦始皇以来绵延两千一百三十三年的君主制度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