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一半在选择
历史是完全真实的吗?很难讲,大部分历史不是百分之百真实的,还会受到政治的影响。历史常常配合政治,为政治所用。
《三国演义》是把当时的人物事迹添油加醋地写成了小说,其实也有很多地方有失偏颇。小说塑造的是人物的艺术形象,读者也会受到作者好恶的影响,因为作者偏爱刘备集团,所以我们对关羽、诸葛亮的印象会特别好。
赵云受到刘备的赏识是众所周知的,其实他也受到了曹操的保护,当时曹操保护了很多有才干的人。这让我们想到一句话: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害你的人经常是救你的人,对你特别好的人又经常是害你的人。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主性,对于不同选择的人要给予相当的尊重,不要勉强人家的选择跟你的完全一样。赵云的选择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是其他人所不及的。诸葛亮可以谈笑风生,任何事情都能很轻松地解决。赵云做不到,他的智慧不如诸葛亮。赵云也不能像关羽那样想杀谁就杀谁,不动脑筋,他只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所以会对未来产生很多疑惑,很多顾虑,甚至恐惧,等到把人生搞清楚以后,自然就不会害怕了。人生有相当程度的无奈必须承受。人一辈子只有一个任务,就是不断改变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
有个形象的比喻,《三国演义》里,曹操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孙权是“民营企业”的领导,刘备是“个体户”。有人愿意把宝押在个体户上,是一种选择。如同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样。一个男人的责任是养家糊口,要么不要结婚,如果要结婚,就要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不能推卸。要好好选行业,不看你能干不能干,而要看那个行业热不热门,选对了行业,一定赚钱。选错了行业,再辛苦也赚不到钱。女性选错了丈夫就会很倒霉,所以要慎重选择。我们每天都面临着不断的选择,所以要培养自己正确选择的能力,没有人能对自己的选择有绝对的把握,因而需要学习选择。
从赵云身上可以体会到很多道理。他选择了刘备是非常正确的,选了刘备,就要用适合刘备的方式跟刘备互动。人要高兴才会甘愿投入,甘愿就必须是自己的选择。如果是被动选择,就不会心甘情愿去配合。所以你找工作的时候要先问自己是心甘情愿的选择,还是走投无路的无奈选择?不是无可奈何才选择的这里,也不是唯利是图才选择的这里,只是因为觉得跟这里很投缘,愿意跟这里同心协力而选择。这样的工作给你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对这样的工作你不会挑剔,只会善意地建议。
如果赵云一开始选择了投奔曹操,结果会怎么样?他要么会跟别人格格不入,要么变坏。如果不同流合污可能会没法自处,徐庶就是个例子。
曹操知道刘备得到一个好军师徐庶,就想把徐庶挖过来,得知徐庶很听他妈妈的话,曹操就让人模仿徐庶妈妈的笔迹写了一封信叫徐庶过来。按常理判断,徐庶是不会上当的,他一看就应该知道这封信是假的。我怀疑他是假装上当,如果他一眼就识破曹操的诡计,那他妈妈一定会被曹操杀了,那就成了只顾自己不顾父母了。所以他将计就计,假装上当。结果他失算了,他去了曹营以后妈妈自杀了。他应该跟妈妈说清楚自己是将计就计。可是他太相信他妈妈,认为妈妈也很聪明,能够想到这一点。这就是人生的无奈。
母亲死了以后,徐庶应该怎么办?再溜回刘备那里,等于昭告天下自己上当了。于是他留在了曹操那里,告诉世人他是将计就计,但是他从此不出一谋。曹操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了他的心。徐庶始终也没有融入曹操集团,赵云如果当初投奔了曹操,结果很可能也是这样。
不当领袖: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赵云生活的大环境是黄巾起义时期,当时很多地方趁乱形成了军阀割据,一些人有机会就自立为王,甚至想把汉室推翻,朝廷拿他们也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势力都招兵买马,想办法壮大自己。
赵云不是没有割据一方的志气,而是他的定位准确,他不想当领袖,只想当干部。如果每个人都要当领袖,天下就会大乱了。一个人大概15岁以后就应该了解自己这辈子要做什么,要当领袖的就要培养领袖魅力,如果不想当领袖,就好好跟别人配合,做一个得人赏识的干部。
现在很多人拼命鼓励孩子要当领导,根本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当领导的料,结果反而害了孩子。不见得当老板就一定比较辛苦,也不见得当员工就一定不好,各有乐趣,各有苦衷。赵云的定位非常清楚,他只想找一个好老板。所以他找到刘备以后,就死心塌地追随刘备,这一做法非常值得年轻人借鉴,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云的领导风格跟别人不一样,因为他的目标只是要做一个主管,所以他的领导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人一生只能占一个位置,换了位置就要改变思维方式。很多人把换位置、换思维方式看成是坏事,这是不对的。当部属的时候站在部属的立场,想的是要服从上级。当了干部以后就不一样了,干部不可以完全听老板的话,需要有一些自己的意见,如果什么都听老板的,那么员工直接就能把事情做完了,根本用不着干部。
其实干部要合理地阳奉阴违,不可以不服从领导的安排,也不可以完全服从领导的安排。领导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服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服从,老板也会非常喜欢这样的人。
投刘备:谨慎选择老板
赵云给我们的第一个启发是年轻人是可以跳槽的,但要在开始工作五年之内跳槽,不要工作了十年、二十年再跳槽。
赵云文武双全,一开始是在袁绍辖下,因为发现袁绍没有救国救民之心,于是转投公孙瓒,但是公孙瓒也并不重用他。
老来慎选徒弟,年轻慎选师傅。年轻人找错了老师会很糟糕,师傅很热心,什么都教,学生又没有选择能力,师傅教错了,学生也就一路错下去了。师傅老了的时候,徒弟正好年轻力壮。这时候要谨慎选择徒弟,选择那些品性好的人。师傅教徒弟经常会留一手,但如果徒弟诚心诚意对待师傅,师傅临终会把那“一手”教给他。
赵云当时觉得跟着公孙瓒恐怕也没什么出息,于是想再投明主。所以一个年轻人进入社会的前五年,如果感觉不对劲,我鼓励跳槽,但是不能为了钱而跳槽,要为了选择好的老板而跳槽。二者的动机不一样:为了钱而跳槽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很容易会被金钱引诱误入歧途;为了找到可以终生付出的老板而跳槽,是为了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值得鼓励。
什么样的老板是好老板?赵云会选择刘备,因为他觉得刘备经得起考验:首先,目标正确。一个老板如果目标不正确,跟着他也是要倒霉的。其次,眼光长远。不是只看见眼前利益。再次,胸襟宽广。很多老板会嫉妒下属的才能。刘备如果有嫉妒心就活不了了,因为他的武艺远不如关羽、张飞,才能又不如诸葛亮。
赵云看到刘、关、张三兄弟处得这么好,觉得刘备有容人雅量,有正确目标,有长远眼光,所以才会选择投奔他。当然,投奔刘备也需要机会,如果没有机会,想投奔刘备也不行。
公孙瓒跟刘备是同学,都是当时很出名的老师卢植的学生。这样一来,赵云和刘备就有了见面的机会,而后赵云给刘备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可是赵云不能立刻跳槽,即使他真的立刻跳槽了,刘备也会不好意思收,所以他们心照不宣,等待着机会。
后来,赵云的哥哥往生了,赵云趁机跟公孙瓒说要回家吊丧。刘备知道他这一去一定不会再回来了,就跟赵云说:“我们后会有期。”赵云说:“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恩德。”两人心里有数,这叫默契。其实人与人之间如果真的诚心诚意相处的话,是会有默契的。如果两个人相处很诚恳,不需要把什么都说明白。
赵云回家奔丧以后就没有回公孙瓒那里,也没有马上投奔刘备,因为还要等待机缘。刘备三兄弟被曹操打散了,关羽去了曹操那里,张飞不知道去了哪里。后来因缘巧合,在关羽去找刘备的路上遇见了张飞,再后来又遇到了赵云,这是赵云出现的最好时机。三兄弟一直在一起的时候,赵云如果来投奔刘备,那他就是个外来的人,难免会被排斥,而在刘备落魄时候出现,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为什么很多时候急事要慢做?就是要等待时机,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能够水到渠成。赵云是在刘备最需要人才的时候投奔而来的,关羽跟张飞也就自然把他当成兄弟来看待。
会配合:明白团队的作用
赵云到了刘备集团之后,如果总是觉得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也没法待下去了。赵云能够跟大家相处得很好,表示他进退应对恰到好处。在封“五虎上将”的时候,关羽、张飞都排在他前边,他也没有怨言,因为那二人跟刘备的关系不同,他们三人是结拜兄弟,赵云则是后加入的。
人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这不是自卑,是心胸宽广不计较。只要你们心中肯定我就行了,有没有形式上的名义无所谓,这是赵云了不起的地方。如果他一天到晚跟大家抱怨,那么也没办法跟大家相处。
赵云是个非常配合的角色,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叫他做的事情如果符合当初的共同理念,他就会义不容辞去做。
刘备集团里的人都做到了同心协力。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同心协力干一番事业,成不成功无所谓。不是说努力就一定要成功,努力只是尽本分、尽责任,这也就是“成功不必在我”的道理,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该做的事情有没有做好。
刘备集团之所以能够同心协力,很大的原因是刘备很会带人。带人其实就是带心,带心就要多关心下属。刘备看到赵云的时候,紧紧握住赵云的手,如果他只是说“你来了,很好”,赵云的感受就会不太一样。刘备在这方面是有过人之处的,谁跟他在一起都能感觉到他有老大哥的样子。他会骂张飞,也会给张飞整理衣服。领导要关心人,要照顾人,要教导人,这样人家才会信服。赵云会选人,刘备也的确表现出了一个好老板的样子。
不争功:人要明确自己的位置
赵云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他很会配合。配合不是迎合,迎合别人没什么意义,但可以适当配合,因为红花也需要绿叶来陪衬。他陪衬出诸葛亮、关羽,甚至连黄忠都陪衬,甘当配角,从来不争功,从来不争着做第一,但不该让的时候一定当仁不让。
他在刘备集团的第一次表现跟诸葛亮是同时的,诸葛亮出山第一战是“火烧博望坡”。曹军要来打刘备,诸葛亮派张飞,张飞不服气;派关羽,关羽不配合。赵云没有不配合,赵云认为既然诸葛亮是军师,就应该服从他的派遣。这方面可以说他起到了一定带头作用,不为难军师。
赵云从来不跟关羽、张飞抢功劳,因为他们都很好胜。每次关羽都说“非我莫属”,什么事都一定争着去,张飞也总是当仁不让,这是好事。但如果赵云也要跟着争,几个人抢成一团,无疑增加了刘备、诸葛亮的苦恼。所以他始终不争抢,军师派他,他不推辞;派别人,他也不争功。
最喜欢争的人是张飞,每次打仗都争着要去,一定要抢头功。当然这也不是恶意,他是认为自己应该第一个去,因为兄弟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但是张飞可以争,关羽可以争,赵云却不能争,还是因为关系不一样。人家毕竟是结拜兄弟,而他不是。他可以表达想做事情的意愿,但是不能勉强争取。这又是一种不公平,但赵云认为这种不公平是应该的,所以也没有觉得心理不平衡。
赵云跟黄忠一起去打仗,黄忠抢着做领导。黄忠年纪大,赵云也让着他。在定军山的时候,黄忠把夏侯渊杀了。夏侯渊是曹操非常器重的人,所以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来打黄忠和赵云。那次黄忠是主将,赵云是副将,他们一商量,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曹操既然要派二十万大军出来打仗,一定会先运粮草出来,黄忠要去劫粮,他认为,这样曹操就会军心大乱。赵云认为,这样太危险了,曹操不是简单人,他的粮草一定保护得好好的,很可能劫不到粮草。但是黄忠还是坚持去了。
赵云的表现非常好,他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对方听不听他都尊重,既然黄忠执意要去劫粮草,他就带了人作为支援。而且约定第二天正午如果黄忠还没回来,就去救他。结果黄忠被曹军困住了根本回不来,赵云只好去救他。救黄忠的时候,曹操又一次亲眼见到赵云的勇猛,他还是很欣赏这个人,但是想到要替夏侯渊报仇,不再留情。同样的情景,心情不一样,所作的选择就不相同。赵云一看曹操军马那么多,知道自己根本打不赢,就叫士兵退到后面去,他一个人站在营门前。
我们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只知道诸葛亮有空城计,其实在定军山的时候,赵云也施了一次空城计。曹操看到只有赵云自己站在军前,就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于是决定撤退。当主帅的人跟当将领的人心态不一样,尤其是三国时代,凡是主帅亲自出马的战争大部分都是失败的。将领打了败仗,就性命难保了,所以将领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寻求胜利;主帅打了败仗,却没人去追究他们的责任。
赵云这次“空城计”也是无奈的选择,其实我们很多选择都是在无可奈何情况下作出的。如果当时他投降就是个笑话,坚持打就是匹夫之勇,死了也不光荣,只能用计。计策能否行得通主要看两点:第一是看自己是谁,第二要看对方是谁。曹操多疑,多疑的人最容易骗,而且曹操也是输了太多次,不愿意再输,所以将计就计退了兵。他对赵云印象深刻,也知道这人不好惹,干脆给他个面子。
很多人喜欢做聪明人,其实聪明人不如老实人。老实人憨憨的,看上去什么也不争,其实会争的人不一定会赢。假如你有几个小孩,其中几个小孩很会争,你肯定不会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相反,会把最好的东西给那个不争的孩子。
赵云一生不争先,不退让,他觉得应该他做的事情就会尽量去做。看到关羽、张飞他自动退让,看到年纪大的黄忠也自动让。该他做的事情他又认真去做,决不推辞。其实争也没有用,到最后不过是一场空。
天下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要追求公正而不是公平,公正就是合理的不公平。世上不可能有完全公平,父母对自己的小孩都不可能绝对的公平,不公平大家都不满意,但是不公平到合理的程度就没问题了。心要先平下来,气就和了,这样就能想通事情了。我这样一分析,大家就能心平气和了。好的事情都让你一个人揽去,别人怎么办?有些人认为好就是好,跟别人没有关系,也没有将心比心的想法,这样的人也难以跟别人合作。
赵云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不争虚名,但是声望很高。人生是一场长途竞赛,不要计较一时,要持久忍耐。行百里者半九十,往往最后关头是最难熬的。俗话说“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我们自然知道谁是什么样的人,不需要争得面红耳赤,别人也能明白你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