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说走就走
1630600000036

第36章 追风筝的人

喀什,是南疆极具维吾尔族风情的城市,远在汉代就已经开始繁华。可是,走进拥挤的饭馆,人们还是会投来好奇的目光。我只是始终微笑,相信没有比这更好的表达方式了。

在喀什已经变得特别不想吃了,从乌鲁木齐开始,肚子里就装满了馕、羊肉和酸奶。随着气温的再次升高,食欲慢慢地减退。于是,在吃了半碗手抓饭以后,我绕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散起了步。

在广场的附近意外地发现了喀什老城。本来一直想把老城放在日程的最后面,没想到误打误撞看见了它,相逢不如偶遇,索性就走了进去。

喀什的老城区里,保持着古朴纯净的原始色彩。

傍晚时分,我就沿着一条长长窄窄的土路小巷走进去。这条路只容得下四五个人并排着走,就是一架马车的宽度。城里很清静,偶尔会有一两个当地人匆匆走过,大多时候都是一些孩子在路边玩耍。

越往里走越觉得空旷,抬头随处可见跨街而过的门廊,古朴而幽深。听说在老城不远的地方,政府出资修建了很多套住房,为了让老城里的维吾尔族同胞搬出那些老旧的土坯房,他们花了不少工夫。即使是这样,仍然还有很多维吾尔族人不愿意搬出老城,他们觉得那才是家,不愿意轻易离开祖祖辈辈曾生活过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根。所以直到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维吾尔族人依然住在老城里。那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归宿感,就像他们内心里的那种信仰一样。

小巷里倒是有很多孩子,大人却是很难见到一个。

在一个转角的地方,一男一女两个维吾尔族小孩在玩耍,两个孩子四五岁的样子,长得跟洋娃娃似的,漂亮极了。我停下脚步与他们搭讪。

小男孩穿着白色的维吾尔族传统花纹服饰,小女孩则穿着漂亮的小裙子,两个人坐在一个木门的台阶上玩耍。我的闯入让男孩显得异常兴奋,他左右摇晃着身体对着我傻笑,长长的眼睫毛忽闪忽闪的,女孩则盯着我手里的相机一脸的茫然。和他们说话也不回应,要么傻傻地望着我,要么相互傻傻地望着。我猜想他们也许不懂汉语,于是冒出一句“亚克西”。他们突然捂着嘴弓着腰一顿笑。在我走远以后,还听见他们模仿我说话的样子,“亚克西”“亚克西”。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了一个两扇都打开的门,就在我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拜访的时候,门里突然探出一个女人的脑袋,她打量了一下我,随即“砰”地关上了两扇门。

老城区里居民家的门如果是两扇全部打开的,则代表男女主人都在家;如果看到只有一扇门打开,则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要是大门前挂了布帘,则代表家中有客人。而我看到的大多都紧紧地关着大门。听说,因为这里的很多老房子年久失修,差不多都成了危房,有一些人已经搬出了老城住进了政府修建的新楼房里。

老城里的房子都挨得很紧,一家紧挨着一家,看似不可分割。城里的地砖也非常有意思,大多数道上都是六角形的砖块,而一些通往居民家里的路上却是长条形的砖块。六角形是可以走出去的路,而长条形则是通往住户区走不出去的死路。这是为了让外来的人清楚地知道出城的路,不至于迷失在老城复杂的地形之中,可见当年这些古城的建筑者是多么睿智聪明。

老城里很多房子都处于年久老化的状态,被岁月雕琢的痕迹相当严重,很多大门都有摇摇欲坠的感觉。我看到一扇非常古老的木门,有半扇开着,门上的门环已经被磨得闪闪发亮。这次我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外窥探,看见里面的石凳上坐着一个年老的维吾尔族奶奶,我轻轻地叩门,她转过头望向我,然后缓缓地走过来,嘴里念念有词。

奶奶头上裹着绿色的丝巾,一脸的皱纹,她不停地说着什么,我完全听不懂。老城里的居民大多都不会说汉语,看来沟通是有很大的困难了。于是与奶奶告别,走出很远,我回头看见她依然微笑着站在门口,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她就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也许太需要向人倾诉了吧。有一种孤独总是无能为力的,那是生命里最虚弱的声音。

我想起了曾经在这里拍过的一部电影《追风筝的人》,那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改编的电影。当时也是因为这部片子才知道了喀什老城这个地方,它便是那部电影的取景地之一。那本书我读了两遍,片子看了两遍,每一次读每一次看,都会为之动容。那是一场抛开罪恶感,追寻善良纯真的救赎。故事从两个单纯的小男孩之间展开,一步步走进人性的深处。小男孩哈森对他的朋友阿米尔说:“为了你,千千万万遍。为了你,我愿意被人践踏,因为你是我的兄弟。我隐忍着,因为你是我的兄弟。我沉默着,因为你是我的兄弟。为了你,我可以奋不顾身,因为你是我的兄弟。”

爱、恐惧、愧疚、赎罪……交织在一起。这是一部能让人心里一震的作品,以至于看完它以后我很久也逃不开那种复杂的思绪。故事的结局让人悲伤,也让人如释重负,因为主人公阿米尔还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开始了内心的救赎,也许有些许的苦涩与酸楚,不过转念一想,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怀念和追寻过去中度过的。我们总会有恐惧而卑微的时候,那是我们最软弱的时候,所以总会作出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

片子里那些直指人心的情感,其实也折射出了我们曾经有过的很多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急关头的软弱无助,面对危险时的

慌乱无措,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其实这些都是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扪心自问。这部片子直指了我们心里最软弱的那个地方,会让我们的内心为之一颤,仿佛清晰地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站在喀什老城的巷口,我仿佛能想象到,两个纯真的少年牵着风筝飞奔而过的场景,想起那个少年坚毅的眼神,他说:“为了你,千千万万遍。”

其实,我们都会有懦弱和退却的时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我们直面自己的脆弱时,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未来的人生,一切从头来过都不会太晚。重要的是去面对,而不是逃避。

走到老城区的尽头,再次回望老城。几十个世纪过去了,老城依然厚重地伫立于此,它在风雨的历练之中依然笼罩着那层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无法真正去靠近它走进它,那就让它静静地遗世独立在岁月之中吧。

后来我在附近看到了政府为老城的居民修建的居民楼,那是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房。我想,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愿意搬离古城来到这里生活。老城是他们的根,他们离开了那里,便如同失去了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无法真正地快乐。

在离开喀什的路上,公路两旁会经常出现一些低矮的土质建筑群,有的宛如烧制砖瓦的窑洞,有的却像刚刚筑好平台等待砌墙的建筑,这就是维吾尔族人所说的麻扎,也就是圣徒之墓。没有墓碑,也没有墓志铭,然而再简陋的麻扎也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走过那么多充满信仰的地方,我从原来的不解到现在的赞叹。

要知道,太多的人丧失心里的信仰,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