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16573400000031

第31章 不要误踩了孩子的心理雷区(3)

不能怨天尤人,在生活中要有较长远的设想,多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要教孩子的方法灵活些、高明些,多鼓励多表扬他们,让他们的心理由“我真笨”变为“我能行”,那么孩子才能不断进步,变得聪明。

4岁的寒寒长得眉清目秀,样子看起来很聪明,智商测定也正常。但无论在家或在幼儿园,对父母或老师提问,他总回答说:“不知道。”孩子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回答“不知道”是否意味着脑子笨……一连串的疑问在父母和老师脑海里盘旋。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像寒寒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这是一个复杂问题,须要仔细分析。孩子不爱动脑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二是学习活动。二者均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第一,与家庭过分溺爱和庇护孩子有关。父母一切都替孩子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形成了事事依赖大人的习惯,成为吃饭穿衣的“机器”,思维上渐渐懒惰起来,遇事不爱动脑筋。一见问题自然有畏难情绪,懒于思索,遂简单地回答“不知道”了事。

第二,与家庭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有关。有些父母或老师,不适当地要孩子回答一些他们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么孩子缺乏心理需求,要么确实超出了孩子的知识范围和认识程度,孩子只能说“不知道”或“不会”。他们却因此指责训斥孩子:“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出”,“又说错了”,“你可真笨”……使孩子备受压抑,以后对能够回答出的问题,也说不出来。

第三,与孩子不擅于人际交往有关。有些孩子性格忧郁内向,或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与人交往的环境,缺乏与人交际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

这样的孩子,对他人的提问往往不擅表达,而采用较简单的方式,即回答“不知道”。

第四,与孩子言语障碍有关。有些孩子由于先天或后无原因,在言语方面存在某些困难,如口吃、某些音发不准等。孩子因为害怕别人嘲笑,往往不愿意在他人面前说话,所以对别人的提问往往回答“不知道”。

当然,也有少数孩子外表看起来不傻,其智力确实有问题,心理学界称之为边缘状态。这一类孩子,对别人提出的一些问题,回答时力不从心,说“不知道”是很自然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对这些暂时处于迟慧行列的瓦特、牛顿、爱迪生不施以教鞭、冷眼和讥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给他们一点爱心,增强其自信心,善于并乐于把“破罐子”变成“景泰蓝”,才不负“教师”的光荣称号。

不要放大孩子的“失败”

一位哲人曾这么说:“中国的父母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的,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才;另一类是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比较容易成才;最可悲的一类是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失败的孩子大多由这类父母制造。”

在某幼儿园的游戏课上,老师教孩子们说一首儿歌,边说边做游戏。这节课要结束时,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单独说一遍儿歌。当老师视线停在一名叫阳阳的孩子身上时,阳阳突然说:“老师您别叫我!”老师问他:“为什么?”“我笨。”他的回答出乎老师意料之外,便问他:“怎么这样说自己呢?”“我爸说的。”阳阳低下头却认真地说。听完这句话让人心猛地一沉……真的为孩子的父亲这样说孩子深感遗憾,更为孩子鸣不平。据事后了解,是阳阳的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在家经常强制孩子识字学算。孩子贪玩学不进去,于是“笨”的评价就由此而来。相信,这位孩子的父亲一定不知道,成人给予孩子的评价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有个6岁的男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把妈妈刚买回来的一个自动玩具拆散了。然后他多次想把它重新组装好,但终究没有成功。年轻的妈妈看到后气恼地把玩具零件锁进抽屉里,并警告他说:一周内不给他玩具玩,一年内不再买新的玩具,以此作为对他毁坏玩具的惩罚。孩子感到十分委屈,呆在自己的小屋里独自垂泪。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论教育》一书中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自然后果教育原则”。其内容是用孩子的行为过失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限制原则的运用,有时虽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可是总的看来弊端颇多,不可滥用。因为它不是从讲明道理上对有过失的孩子进行正面的诱导、启发、教育,而是一种消极惩罚。这种惩罚对小孩子来说,只会造成惶惑和恐惧的心理,形成怯懦、软弱的性格,对孩子的思想和精神造成伤害。怎么做才是正面诱导、启发、教育呢?那个拆自动玩具的孩子受罚三天后,出差的爸爸回来得知这一情况,立刻找出零件,把妈妈也叫来了,他饶有兴趣地指导,并帮助孩子把玩具很快地装好了。孩子高兴得跳起来,并把这个玩具为什么会自动跳讲给爸爸妈妈听,还说他也要仿照这个玩具做一个新式样的。此时那位年轻的母亲才深感后悔,认识到自己的那种教育方法是错误的。

曾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这样说过:“千万不要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就会畏缩不前!”一个人一旦有了畏缩心理,就会什么事也不敢做了。企业家的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假如孩子想做什么新的尝试,父母一听就先说:“你做得好吗?莫做错了,把东西搞坏了!”这样孩子就会犹豫畏缩起来,没有了信心!而信心则常是一个人做成事的后盾。反之,畏缩、害怕失败,心理上首先就失败了,便更容易把事情做坏。

有个围棋家说过:“不尝试是无法知其成败的。”因而这位围棋家以此话勉励自己的弟子。所以他的弟子们都敢积极地进行挑战,而且多数成为了棋坛名人。

学习也是一样,只有敢于提问题,又敢于回答问题,才能把一门功课学好。一个在英语课堂上不敢开口,怕讲错的人,是绝对学不了英语口语的。

所以,当孩子们要求做某种尝试时,那怕我们知道会有许多困难,或者不会成功,但还是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去考验自己的才能。有时孩子能想出父母想不到的办法,超乎平常的构思,也不一定。

如果事先就肯定会失败,而不许孩子尝试,那么孩子内心潜伏的无限可能性就会因此而得不到发挥。长此下去,这种害怕失败的心理状态,会使孩子不敢轻易尝试新的事物,造成孩子保持缄默和消极、被动。

而事实上,任何人的成功通常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索与失败的。任何人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有一个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而且开始通常也都是做不好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才由做不好达到了做得好。就以洗衣服这样一件简单的事而论,一个人初次洗衣服时肯定洗得不甚干净。因为他没有洗过,没有经验,不知道怎样才能洗得干净。做饭也是一样,很多人第一次做饭,不是少放了水,把饭煮得过硬,就是多放了水,把饭煮得过稀。这是不足为怪的。因而如果孩子在第一次做什么事,做坏了,父母不要过于责备,而应帮助他总结经验,找出没有做好的原因。下次也就可能做好了。所以,正确的态度,不是埋怨、责骂,而是热情地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

俗话说:“失败为成功之母”,也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失败,何来的成功?

不过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事实上做起来也并不容易。现实中就有这样的父母,他们看见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就干脆自己做了起来。他们的说法是:“我自己动手省事得多。”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在考大学时,由于某些原因临场发挥得不够好,而没有考上。这时父母就焦躁不安,于是埋怨、责骂。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而且不利于孩子再战。像孩子考大学这种大事,我们当然不希望子女落榜;但同时我们却又必须允许和容忍孩子失败。一时失败了,坏事既然已经发生,父母就绝不要再埋怨和叱责。反之,应关心和体贴孩子的痛苦,同他谈心,共同找出考试失败的原因,想出克服的办法,找出前进和努力的方向,激励孩子再战,争取下次战斗的胜利!

孩子犯了过失怎么办?要坚持多劝诱,多疏导,多示范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明辨是非鉴别对与错。伟大导师马克思每个星期都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为了培养下一代,希望做父母的也能走进孩子们的“失败”中,去引导,去鼓励,去帮助,去发现,而不是“落井下石”,让更多的孩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冷暴力”对孩子的危害

近年来,有关教育人士通过走访和调查研究发现,在很多家庭的教育中都存在着“冷暴力”,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经常在言语和行为上对孩子施暴,诸如“你怎么这么笨啊,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子多聪明”。“如果下次考试再不及格的话,你就别进这个家门!”“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就不长记性?”“我已经对你失望透顶了,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没有了棍棒的挥舞,但嘲讽、恐吓的语言仍会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一样刺进孩子弱小的心灵,使他们深陷进自卑、自责的心理泥沼里不能自拔,以至于一些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还深受其害。南京大学心理健康与研究中心的费俊峰副教授对此痛心疾首地说:“对于孩子,‘冷暴力’给他们身心带来的伤害更大,隐蔽性也更强,许多孩子因此落下了‘病根’,甚至十多年后也未必能驱散这个阴影。”

一位20多岁的大学生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向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说自己患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平时不知道怎么与同学相处,心里总是有莫名的焦虑症状,上课的时候也无法集中精神去听讲。比这些更可怕的是,由于长期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已出现了明显的暴力倾向。在心理咨询师一系列的疏导和调理下,这位大学生透露了实情。原来他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在很小的时候就在他的肩膀上不停地压担子,动不动就大嗓门地训斥他,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下,他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自信。虽然现在他也想改变这种情况,可心里总觉得有阴影,耳边总有挥之不去的呵责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家庭教育中的“冷暴力”对孩子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虐待。“冷暴力”一般有以下三种常见形式:父母对孩子采取不搭理的态度,漠视孩子的存在。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整天沉湎于搓麻将或赌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根本不关心。还有另一些父母因为孩子的某些言行没有符合他们的要求,就采用漠视的态度作为对孩子的惩罚;父母批评过度,甚至对孩子全盘否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一厢情愿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越来越好,可孩子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对孩子进行威胁和恐吓,这样的现象较之前两者更为常见,例如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很多父母就会有这样的言语:“考不了满分你就别给我出去玩!”“再要考这么几分,就滚出家门!”

江苏省有关部门曾对全省4000多名中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经过调查后发现,有过一半的家庭都存在着“冷暴力”其中有17.2%的父母对孩子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有8.2%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嘲讽和挖苦,有28.1%的父母当对孩子不满意时便会进行威胁和恐吓。从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冷暴力”对孩子带来的伤害是最大的,因为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另外他们对父母还怀有崇拜的心理,因此父母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会被孩子看得很严重。此时,如果父母“冷暴力”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患上自卑或自闭症。

近年来,校园里的“冷暴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些老师对于那些学习不好又调皮贪玩的孩子往往会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就是既不打也不骂,只是把他们的座位调到最后一排,上课时很少把他们叫起来提问,仿佛他们根本不存在似的。另外,还有些老师习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站在孩子面前,对孩子声色俱厉,往往把教育变成了教训。

家庭中的“冷暴力”对孩子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有关专家认为,“冷暴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性格的成长,可能会导致孩子有退缩性人格或性格暴躁,富有攻击性。所谓退缩性人格就是指孩子长期不自信,有浓厚的自卑感,不敢与人交流。性格暴躁的孩子,他的内心就会充满“攻击性”,变得偏激、狭隘,容不得不同意见,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

一些国家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他们在面对孩子时大都会很温和,说话时的语气也包含着尊重的成分。当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时,只要努力了,即使结果不是很理想,也是鼓励大大超过指责,总是不断以“你做得很不错”、“非常好”之类的语言来激励孩子。

如果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多和孩子沟通,用关爱的语言代替嘲讽和威胁,孩子的成长会超乎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