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必知的160条处世老经验
1659400000003

第3章 奇 出奇制胜,计不惊人死不休

§§§第一节 “守弱”也是一种资本

孙子曰:以正合,以奇变。用堂堂正正煌煌之阵与对手对垒,然后杀出一支奇兵,从对方意想不到的地方攻击过去,定然能让对方方寸大乱,丢盔弃甲。或者惯用奇兵,突然使用大阵临之,也能让对方手足无措。老子曰: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总之要不拘常法,在与人竞争中,一定要突出一个“奇“字。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善出奇者无穷于天地,不竭如江河。

——诸葛亮

故事回放:

道光皇帝老迈之后,欲立皇子,奕年龄最长,但各方面都不如弟弟弈,于是道光一直拿不定主意。

这天风和日丽,道光要带领六个皇子去南苑打猎,意在考验皇子们的文才武略和应变能力,以便确立皇储。

奕和奕都摩拳擦掌,欲一较高下。

四皇子奕的老师杜受田足智多谋,他在四皇子身上下的工夫很大,希望他能登上皇位,自己也跟着沾光。可他也掂量过,弈与其他皇子比较起来,除了排行第四占了个有利的条件之外,其他方面都平常,甚至略逊一筹,如若稍一让步,这皇位定然被六皇子夺去,为此他急得直打转。

安德海看出了门道,上前问道:“你老人家满脸愁容,定有为难之事,莫不是为明日南苑采猎之事?”

杜受田心想,这孩子能看出我的心事,看来是个有心计的人,随口道:“说下去!”安德海道:“我曾听人讲过,三国时曹操的大儿子曹丕和三儿子曹植也有相似之处,不过奴才记不太清了。”

杜受田顿时眼前一亮,知道该怎么做了。

杜受田告诉奕:你到时候就如此这般、如此这般!

次日,道光带领六个皇子来到南苑,传旨开始围猎。诸位皇子各显身手,六皇子奕几乎箭无虚发,满载而归,而四皇子奕却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道光帝不由得龙颜大怒,大声呵斥。奕不慌不忙地奏道:“儿臣以为,目前春回大地,万物萌生,禽兽正是繁衍之期,儿臣不忍杀生害命,恐违上天好生之德,是以空手而回,望父皇恕罪。”

道光听罢,心想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倘若让他继位,必能以仁慈治天下,不禁转怒为喜,当下夸奖了四皇子的仁慈之心。

又过了几年,道光帝忧虑成疾,自知不久于人世,急唤诸皇子到御榻前答辩。消息传开,四皇子和他的老师杜受田知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次较量了,能否登基就在此一举。

安德海又献上一计说:“万岁爷病重,到御榻前之后什么也不用说,只说愿父皇早日康复就行,剩下的就是流泪,却不要哭出声来。”

二人一听大喜。次日,六位皇子被召至龙床前。果然,道光提出一些安邦治国的题目让诸皇子回答,六皇子答得头头是道,道光甚为满意,却发现四皇子一言不发。道光一问,他头一扭,泪如雨下说:“父皇病重,龙体欠安,儿臣日夜祈祷,唯愿父皇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之幸、万民之福。此时儿臣方寸已乱,无法思及这些。倘父皇遇有不测,儿臣情愿伴驾而行,以永侍身旁。”说完泪水涟涟,越擦越多。

道光听了深受感动,心想此真孝子仁君,于是决定立四子奕为太子,这就是二十岁登基的咸丰皇帝。

听老经验:

“守弱”也是一种资本,用“守弱”来换取别人的信任和感动,有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正如“倚老卖老”一样,“倚弱卖弱”也是一种让对手无处下手的策略。消极至极就成了积极的因素,弱到对方无法发力,反而取得了胜利。所以我们在竞争中,有时候不用硬碰硬,如果对手比较强大,不妨示弱,以柔弱的姿态战胜他。

§§§第二节 反其道而行之,克敌制胜

故事回放:

有个叫小石头的人听到一个鞋匠夸口说,谁也骗不了他。于是小石头想试一试他。

这天,小石头在街上碰到了这个鞋匠,便拉住他说:“你在这里站着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就来,让你看看我是怎么骗你的。”说完小石头便走了。

鞋匠真的以为小石头会回来骗他,心想,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骗人的高招。结果他在街上等了好长时间,也没看见小石头回来。正当他等得实在不耐烦时,他的一个朋友走了过来,说:“鞋匠,你在这儿傻站着干什么?”鞋匠便把事情告诉了这位朋友。朋友听后哈哈大笑:“你真笨,上了人家的圈套还不知道。小石头把你骗了,他根本就不会回来了!”

行事不拘常法,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常常可以让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传在小亚细亚地区有一个异常复杂的结,先知们预言,谁能将此结解开,谁就能统治世界。许多人按常规思维去解,都失败了。亚历山大反其道而行之,根本不去正面解,而是抽出宝剑将其一劈两半。这种反向思维的方法,表现了亚历山大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即反常用兵,反常思维。

有人曾将一部每秒钟运算4000万次的计算机编上所有能搜罗到的象棋大战的招数,称其为“国际象棋大王”,专门和那些真正的象棋大师们对阵,结果把那些大师们杀得落花流水。唯有苏格兰的一位象棋大师却能屡次击败这个“电脑棋王”。有人问他得胜的奥妙,他回答说:“一反常规,屡出奇招,乱其章法。”因为他对“电脑棋王”进行了研究后发现,它“脑袋”中只有那些用过的程序,如果不上它的圈套,用别人从未用过的棋路对付这位“电脑棋王”,就能轻松得胜。

掌握了局势、摸透了人心之后,一反常规,打破思维定式,在商战中往往就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冒牌假货往往会损害名牌产品的声誉,故一般厂家一经发觉,便严厉地予以打击制止。但台湾某些正牌产品厂家却对那些冒充自己品牌的假货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其原因何在?原来他们摸透了消费者的心理,越被别人冒充的牌子,越说明是“硬牌货”,容易赢得消费者。

让冒牌货争得市场之后,自己再使用“专利权”挤走冒牌货,就可轻而易举地占领市场了。

听老经验:

不按常规出牌,是指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通过出其不意来达到目的。这种变通之道若用于一些用常规方法无法应对的僵局中,常常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人生中的一些困境,打破人们在思维上形成的常规定式,反其道而行之,不按规则出牌,往往可以克敌制胜。而如果每件事都是循规蹈矩,按照固定的、老化的、不求革新的方法方式去做,效果常常不太好。

§§§第三节 正直不是一味的愚憨

故事回放:

东晋明帝时,中书令温峤备受明帝的亲信、大将军王敦的嫉妒。王敦于是请明帝任命温峤为左司马,归王敦指挥,准备等待时机除掉他。

温峤为人机智,洞悉王敦所为,便假装殷勤恭敬,综理王敦府事,并时常在王敦面前献计,借此迎合王敦,使他对自己产生好感。

除此之外,温峤有意识地结交王敦唯一的亲信钱凤,并经常对钱凤说:“钱凤先生才华、能力过人,经纶满腹,当世无双。”

因为温峤在当时一向被人认为有识才看相的本事,因而钱凤听了心里十分受用,和温峤的交情日渐加深,同时在王敦面前说温峤的好话。通过这一层关系,王敦对温峤戒心渐渐解除,甚至引为心腹。

不久,丹阳尹辞官出缺,温峤便对王敦进言:“丹阳之地,对京都犹如人之咽喉,必须有才识相当的人去担任才行,如果所用非人,恐怕难以胜任,请你三思而行。”

王敦深以为然,就请他谈自己的意见。温峤诚恳答道:“我认为没有人能比钱凤先生更合适的了。”王敦又以同样的问题问钱凤,因为温峤推荐了钱凤,碍于面子,钱凤便说:“我看还是派温峤去最适宜。”

这正是温峤暗中打的小算盘,果然如愿。王敦便推荐温峤任丹阳尹,并派他就近暗察朝廷中的动静,随时报告。

温峤接到派令后,马上就做了一个小动作。原来他担心自己一旦离开,钱凤会立刻在王敦面前进谗言而使王敦再召回自己,便在王敦为他饯别的宴会上假装喝醉了酒,歪歪倒倒地向在座同僚敬酒,敬到钱凤时,钱凤未及起身,温峤便以笏(朝板)击钱凤束发的巾坠,不高兴地说:“你钱凤算什么东西,我好意敬酒你却敢不饮。”

钱凤没料到温峤一向和自己亲密,竟会突然当众羞辱自己,一时间神色愕然,说不出话来。王敦见状,忙出来打圆场,哈哈笑道:“温峤醉了,温峤醉了。”

钱凤见温峤醉态可掬的样子,又听了王敦的话,也没法发作,只得咽下这口恶气。

温峤临行前,又向王敦告别,苦苦推辞,不愿去赴任,王敦不许。温峤出门后又转回去,痛哭流涕,表示舍不得离开大将军,请他任命别的人。王敦大为感动,只得好言劝慰,亲自把他送出门,看着他上车离去。

钱凤受了温峤一顿羞辱,头脑倒清醒过来,对王敦说:“温峤素来和朝廷亲密,又和庾亮有很深的交情,怎会突然转向?其中一定有诈,还是把他追回来,另换别人出任丹阳尹吧。”王敦已被温峤彻底感动了,根本听不进钱凤的话,不高兴地说:“你这人气量也太窄了,温峤昨天喝醉了酒,得罪了你,你怎么今天就进谗言加害他?”

钱凤有苦难言,也不敢深劝。

温峤安全返回京师后,便把在大将军府中获悉的王敦反叛的计划告诉朝廷,并和庾亮共同谋划讨伐王敦的计划。

王敦这才知道上了温峤的大当,气得暴跳如雷:“我居然被这小子给骗了。”然而,王敦已经鞭长莫及,更无法挽救失败的命运了。

听老经验:

温峤在处理与王敦、钱凤等人的关系时,运用一整套娴熟的处世技巧,不但保护了自己,而且在时机成熟时主动出击,取得胜利。做人固然需要正直,但是如果一味愚憨,不分对象,则一定会吃亏乃至失败。因此,面对小人,与小人打交道,需要灵活应变。

§§§第四节 假投降也是真战斗

故事回放: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一次,勾践仓促行事,率军攻吴。吴王夫差亲率精兵反击,越军大败。勾践带着剩下的5000人逃至会稽山,被吴军包围。勾践非常后悔,这时范蠡为他出了个主意,让大夫文种贿赂吴国权臣伯,向夫差请求称臣纳贡,暂时投降。夫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但要勾践夫妇到吴国服役。

勾践抵达吴都,夫差有意羞辱他,要他住在父亲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夫差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小心伺候,做到百依百顺。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观察夫差刚拉的大便,分析夫差的病情。3年过去了,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上伯不断在夫差耳边为他求情,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他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卧薪尝胆。为使国家富强,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要范蠡负责练兵,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推行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勾践与百姓同甘共苦、同心同德,越国迅速恢复生机,国力日渐强盛。

同时,勾践年年月月按时给吴国纳贡,使夫差始终相信他是真心臣服;派出奸细刺探吴国的消息,散布谣言以离间吴国君臣关系,使夫差杀害忠良。勾践又以越国遇灾害为由,不时向夫差借粮,使吴国粮食储存减少。探知夫差要建造姑苏台,勾践派人运去特大木料,说是“神木”,夫差非常高兴,扩大了姑苏台的设计,使吴国更加劳民伤财。勾践又施美人计,为夫差献上美女西施。夫差得到西施,极其宠爱,渐渐不理朝政。

吴国日渐衰败,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趁夫差率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会盟的机会,率5万大军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太子阵亡。这时,夫差打败齐国,正约晋、卫、鲁等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会盟,接到消息后十分懊丧,只好派伯向越国求和。勾践和范蠡认为吴国还有实力,一时消灭不了,于是答应讲和,退兵回国。不久勾践乘吴国大旱、国内动荡的机会,再次攻吴。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于是派使节袒衣膝行向勾践求和。勾践于心不忍,正要应允,范蠡上前说:“大王您忍辱受苦20余年,为了什么?现在能抛弃前功吗?”转头又回绝使节说:“过去是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你们不受;今天是上天以吴赐越,我们不敢违背天命而听从你们的请求。”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

听老经验:

当你处于弱势地位时,不要为了所谓的荣誉而争斗,而要适时选择投降,这是一种生存智慧。投降会给你时间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投降会给你时间让征服你的人感到烦恼,让他们受到来自于你的刺激;投降会给你时间去等待征服者的力量逐渐消亡。

在战场上,为了打胜仗,往往要先避敌锋芒,退避三舍。有的时候,暂时的投降也是一种麻痹敌人的有效策略,在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赢得一个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的机会。为人处世也一样,成功的人生离不开适时的“投降”。

§§§第五节 对手的轻视是自己的“护身符”

故事回放:

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收留了刘备,却并没有对刘备完全放心。曹操生性多疑,他害怕刘备有朝一日重整旗鼓,会和自己争天下。刘备住在许都,为防曹操猜忌,就在后园种菜,每日亲自浇灌,做出一副躲避世事纷扰的样子来迷惑曹操。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以龙喻人,评论谁为当世之英雄。曹操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意味深长地一笑,说自己与刘备才是英雄。刘备以为曹操看破了自己的心事,吓得把匙箸也丢落了。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拾起匙箸,战战兢兢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哈哈大笑,大大减轻了对刘备的戒意,认定天下再无人能与己争。

在强者面前,尤其是在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强者面前,一定要一弱再弱,满足对方的成就感和虚荣心,保护自己的安全。

刘邦入函谷关后,他的手下将官曹无伤想投靠项羽,偷偷地派人到项羽那儿去告密,说:“这次沛公进入咸阳,是想在关中做王。”

项羽听了,下决心要把刘邦的兵力消灭掉。那时候,项羽的兵马四十万,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兵马只有十万,驻扎在灞上。双方相隔只四十里地,兵力悬殊,刘邦的处境十分危险。

刘邦得知项羽的想法后,带着张良、樊哙和一百多个随从,到了鸿门拜见项羽。刘邦说:“我跟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将军在河北,我在河南。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先进关。今天在这儿和将军相见,是件令人高兴的事。谁知道有人在您面前挑拨,叫您生了气,这实在太遗憾了。”

项羽见刘邦低声下气地说话,满肚子气都消了。他相信了刘邦的服弱之心,觉得不该对“弱小”的刘邦下狠手,还把曹无伤也供了出来。

当天,项羽就留刘邦在军营喝酒,还请范增、项伯、张良作陪。

酒席上,范增一再向项羽使眼色,并且举起他身上佩带的玉,要项羽下决心,趁机把刘邦杀掉,可是项羽只当没看见。

经过刘邦这一番自轻自贱,项羽完全不把他视为与自己争天下的敌人了,心一软,把他给放了。

听老经验:

被领导重视是好事,因为可以获得被重用的机会。但如果因此遭到他人的妒忌时,那就要小心了,他会随时虎视眈眈地盯着你,你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攻击。适当地放低自己,让他人轻视自己,则会让那些心胸狭窄的人放松警惕,避免这些人给自己制造过多的麻烦,影响自身的发展以及正常生活,给自己营造安全的氛围。

§§§第六节 声东击西,赢在开头

故事回放:

20世纪90年代,派克公司和克罗斯公司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竞争。出人意料的是,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派克公司竟一败涂地,走向衰落。而克罗斯公司则在这次激烈竞争后一跃而起,取代派克公司成了美国制笔业的新霸主。

被称为“世界第一笔”的派克笔于1889年申请专利,历经100余年而长盛不衰,年销售量达到5500万支。克罗斯笔有90年以上的历史,年销量达到6000多万支。所不同的是,派克笔占领的是高档的市场,克罗斯笔则热衷于低档的市场。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定位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而是经过几番竞争才形成的。数十年来,这两家制笔公司虽然在表面上井水不犯河水,但在暗地里却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试图打败对方。

20世纪90年代初,钢笔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进一步拓展市场,派克公司任命了新的总裁彼特森。与此同时,克罗斯公司也在采取对策,除调整营销策略外,还加紧搜集彼特森的兴趣、爱好,以及上任后所要实施的营销策略。

当时的美国制笔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端笔市场陷入疲软状态,为了不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受影响,也为了打响上任后的头一炮,彼特森意欲在拓展市场方面下一番工夫。正密切注视彼特森决策动向的克罗斯公司获悉这一信息后,立即召开会议研讨对策。

克罗斯公司通过一家有名的公共关系信息咨询公司,向彼特森提出了“保持高档市场,下大力气开拓低档产品市场”的建议。这正暗合彼特森的心意。

于是彼特森决定趁高档产品市场疲软之时,全力以赴地开拓低档产品的市场。

听到这个消息后,克罗斯公司非常开心,知道彼特森已经中了他们的圈套,赶紧实施第二步计划。一是装模作样地召开应急会议,做出一副惶恐、胆怯状,制定出了和派克公司争夺低档产品市场的措施。二是由公司总裁给派克公司总裁致函,声言两家产品市场的流向是有协议的,你们不能出尔反尔,逾行规行不义之事。克罗斯公司这么一番逼真的表演,愈发使彼特森觉得他的决定是正确的,更坚定了彼特森向低档钢笔市场进军的决心。为了取得竞争优势,派克公司凭借其财力和品牌效应,投巨资大做广告,制造声势。

克罗斯公司见已达到预期目标,便倾尽全力向空虚的高档钢笔市场挺进。

尽管派克公司花了不少的力气,却收效甚微。试想,派克笔是高档产品,是一个人体面的标志,人们购买派克笔,不仅是为了买一种书写工具,更主要的是一种形象、一种体验,以此证明自己的身份。派克笔价格再昂贵,人们也乐意接受。而现在,高贵的派克笔却成了3美元1支的低档大众货,这还有什么名牌可言呢?派克公司虽然顺利地打进了低档市场,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仅如此,消费者像受了愚弄似的,拒绝廉价的派克笔。

听老经验:

人们常说,兵不厌诈。商场如战场,存在着“无商不奸”的潜规则。一方面要能够识别别人的招数,另外还要善于隐藏自己的招数,否则也容易被别人击败。竞争中的声东击西之法,可令对方打乱原有计划,晕头转向,看不清自己的真正意图,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第七节 避实就虚,注重对手的薄弱地带

故事回放:

印度尼尔玛日化公司在与对手竞争的时候,用从侧面打击对手的方法,最终取得了胜利。

20世纪60年代,尼尔玛公司的老板帕特尔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创业之初,帕特尔利用自己的专长,在厨房里利用简陋的设备,生产出一种成本极其低廉的洗衣粉,并且把这种洗衣粉命名为“尼尔玛”。为了打开销路,帕特尔开始四处奔波,试图为他的洗衣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争得一杯羹。

但是根据印度传统的经营理论,城市富裕家庭主妇的钱袋是大多数日化产品销售额的唯一来源,而在当时这一巨大的财源几乎被印度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印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独占着。勒维尔公司在全世界都设有分公司,实力极其雄厚,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而且它所生产的冲浪牌洗衣粉,在印度洗涤市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作为刚刚起步的尼尔玛公司,可以说根本没有力量与勒维尔公司正面交锋。帕特尔看清了这一点,他决定寻找另一条出路。帕特尔针对勒维尔公司只注重城市富裕家庭主妇的钱袋,而忽略了广大中下层人民的需要这一弱点,开始做文章。他绕开与勒维尔正面交战的战场,把注意力放在了无力购买高价洗衣粉的广大中下层人民身上,他相信这是一个潜力巨大而又无人涉足的广阔市场,并制定了灵活的销售策略。

首先,坚持薄利多销。其次,在产品上做文章。帕特尔不断推出新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帕特尔根据市场的需求,先后推出块状洗衣皂和香皂。当这两种产品投入市场的时候,购买者趋之若鹜。因此,公司产量迅速增大,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尼尔玛公司的产品牢牢地占领了市场,一方面,块状洗衣皂成为尼尔玛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仅此项销售额就达到了公司营业总额的1/4。另一方面,香皂生产也迅速扩大,并在这一领域对勒维尔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拓展业务,做大做强,尼尔玛公司打起了广告的策略。对于做广告,他们不像有的商家那样,先用大量广告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紧接着才把产品送到,而是先将自己的产品运送到各个销售点,然后才登广告进行宣传。尼尔玛公司这样做有它的优势,因为产品广告与充足的货源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给消费者一种信赖感。

在公司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到了1988年,公司生产的尼尔玛牌洗衣粉,年销售量达到50万吨。而这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勒维尔公司已经被抛在了后面,他们生产的冲浪牌洗衣粉,只售出了20万吨。

自此以后,尼尔玛公司以产品的良好信誉、优良质量和低廉价格深入人心,终使尼尔玛公司在洗衣粉市场后来居上,独领风骚。

听老经验:

帕特尔的胜利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处世经验:当不得不与对方交手的时候,如果在正面无法取得胜利,就要灵活多变,迂回到对手的后方和侧面采取积极的行动。由于侧方和后方是对手不太容易观察到的地方,所以在这些方面发动攻势,容易获得成功。

§§§第八节 永远不向别人关闭希望之门

故事回放: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这样向她的国民表白:“我无心再嫁,因为我在举行加冕典礼时,已将结婚戒指戴与我国臣民的手指上,这表示我将与全体臣民为伴,把我的生命与贞节献给伟大的英国。”直到1603年3月,伊丽莎白女王在执政45年后悄然离世,终身未婚。

1558年,重病的玛丽一世死去,因玛丽无子女继任王位,作为妹妹的伊丽莎白登上王位,称为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登基时只有25岁。伊丽莎白的年轻、美貌、才学,加上她头顶上的王冠,让欧洲大陆许多王公贵胄争相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渴望与她喜结良缘。

伊丽莎白非常谨慎小心,她将自己的想法深藏不露,从不向各国王侯贵胄关上求婚的大门。她不阻止,也不拒绝,每个前来求婚的人似乎都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到希望,但是谁也把握不准她到底喜欢谁。

1566年,国会甚至用代表团干预她的生活,因为他们不想让英国没有继承皇位的子嗣。但是,伊丽莎白什么也没有说,依然我行我素,闭口不提结婚的事。

伊丽莎白不发表意见的态度,让她成为一颗遥远的星星,成了所有人崇拜的对象,成了人们心中女神的化身。她每天都生活在他人的赞美之词下,人们称她为“世界女王”“贞洁处女”,甚至认为她能够决定天上星星的运行轨道。

西班牙的领地法兰德斯和荷兰低地的叛乱是伊丽莎白当政时期最重大的外交议题。是否继续与西班牙保持联盟的关系,是否选择法国作为其在欧洲大陆的主要盟友,一直困扰着英国的外交政治家。后来,英国决定与法国结盟。法国国王的兄弟安茹和阿连肯公爵被认为会娶伊丽莎白。伊丽莎白让他们每个人都抱着殷切的希望,但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

在以后的几年中,安茹公爵在公开场合亲吻伊丽莎白,甚至称呼她的昵称,但是,伊丽莎白一直在这两兄弟之间周旋。又过了几年,英法两国签订了和平条约,而伊丽莎白仍然很有礼节地与他们保持原有的距离。

后来伊丽莎白因为年纪太大而无法生养孩子,所以再也没有人来纠缠她,从此,她终于过上清静的生活了,到死时她仍然是未婚之身。

伊丽莎白很清楚,不管她和谁结婚都将形成联盟,而另外的人就会孤立她,这样就会引发徒劳无益的战争。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结婚后丈夫将会取代妻子成为统治者,他会想方设法摆脱妻子的控制,建立自己的权力中心。

身为英国统治者,伊丽莎白用自己的方法将避免婚姻和避免战争合二为一,依靠不确定的婚姻寻求结盟,让每个人都对她抱有希望,在你来我往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听老经验:

让自己的行为和目的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是永远给别人希望,也永远让别人满足。面对选择不要急于行动,而应该站在一边观望,让别人主动对你产生兴趣。这种看似静止的策略其实是最有力的进攻,周围的人会因为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将你团团围住,以获得你的青睐。给对方希望,但又不完全满足他们,这就是你所要做的事情。

§§§第九节 学会制造感情债

故事回放:

公元前239年,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当人质,秦国对他很不友好,太子丹对此怀恨在心,偷偷逃回了燕国,于是秦国派大军向燕国兴师问罪。太子丹势单力薄,难以与秦兵对阵,为报国仇私恨,他广招天下勇士,去刺杀秦王。

荆轲是当时有名的勇士,太子丹把他请到家里,像招待贵客一样,把荆轲照顾得无微不至。后来,又对逃到燕国来的秦国叛将樊於期以礼相待,奉为上宾。两人对太子丹感激涕零,发誓要为太子丹报仇雪恨。

荆轲虽力敌万钧,勇猛异常,但秦廷戒备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想接近秦王简直难于上青天。于是,荆轲就说服樊於期自杀,用他的人头骗取秦王的信任。

荆轲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督元地方的地图去见秦王,这两件都是秦王想要得到的东西。他趁机刺杀秦王,但没有成功,反被秦王擒杀。

樊於期之所以能“献头”,荆轲之所以能舍命刺杀秦王,都完全是为了回报太子丹的礼遇之恩。

李世民打败刘武周后,刘武周的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等都投降了。没多久,寻相等人又叛变逃跑了,所以李世民的部将们怀疑尉迟敬德,把他关了起来。李世民说:“尉迟敬德如果要叛变,难道还会在寻相之后吗?”他不相信尉迟敬德会叛变,就叫人把他放了,并且给他很多金子,对他说:“男子汉大丈夫看重情义,希望你不要把小小委屈放在心上,我绝不会相信谗言而加害忠良之人的,你应该理解我。如果你一定想走,就拿这些金子做盘缠,略表我们这段时间共事的情谊吧!”

有一次,李世民的军队被郑王王世充率领的万余兵马团团包围了。郑王手下大将单雄信举起武器直奔李世民。在这危急时刻,尉迟敬德飞马而出,扬鞭把单雄信打落马下,保护李世民突出了重围。李世民问尉迟敬德:“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尉迟敬德说:“这是我报答您对我的信任啊!”

听老经验:

士为知己者死,是因为他欠下了一笔永远也还不完的人情债。其实,有时给别人一些小的恩惠和人情对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并不费多少力气,可是对别人来说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必要时他会舍命来报答你。

§§§第十节 巧干比硬拼更能事半功倍

故事回放: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袁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曹操的老巢许都。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

沮授说:“我们尽管人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用完了,他们自然会退兵。”

袁绍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曹操有点支持不住了。

这时候,袁绍方面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军粮囤积在离官渡40里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去了。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大量的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后,立刻把荀攸和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曹军到了乌巢,围住乌巢粮囤放起火来,把一万车粮草全烧了。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800多骑兵向北逃走。

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已被消灭。过了两年,袁绍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听老经验:

与对手硬碰硬,非但不容易达到目的,还可能耗光精力。所以要想出奇制胜,就要抓住对方的要害。曹操乌巢烧粮,就是消灭了袁绍继续作战的后劲,打中了他的要害。

这与我们做人做事是一样的,在遇到困难时,不能盲目地去做事,更不能硬拼,而要学会寻找关键点,解开最重要的一环。硬拼也许最终能解决问题,但巧干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一节 让自己的意图云山雾罩

故事回放:

1972年5月,一场国际象棋冠军争霸赛开始了。苏联国际象棋冠军史帕斯基焦躁地等待迟迟未到的对手巴比·费雪。

朋友觉得费雪是在羞辱史帕斯基,劝史帕斯基一走了之,但是史帕斯基非常渴望赢得这场比赛。

费雪终于到了,但他一会儿抱怨这,一会儿抱怨那,他这些无端的过分的挑剔让苏联代表团非常愤怒,决定放弃与费雪的比赛。

这一招显然生效了,费雪终于答应比赛了。

在第一局中,费雪早早就下了一步烂棋,似乎打算弃子投降。史帕斯基知道费雪从不弃子投降,但是,这次费雪真的投降了。

在输掉第一局之后,费雪更加大声地抱怨一切。第二局比赛,他又没有准时出现。主办单位只好取消了他第二局的出赛权。很明显,费雪已经心神大乱了。第三局,费雪却显得信心十足。在关键时刻他又下了一招错棋,但是他自信的神情让对手困惑。在史帕斯基恍然大悟之前,费雪已经利索地战胜了他。

费雪打破常规的策略使史帕斯基方寸大乱。后面几盘棋,史帕斯基开始犯错。输掉第六局棋后,他开始悄声哭泣。

第十四局比赛后,史帕斯基怀疑比赛时自己喝的橘子汁被下了药,让他不能集中注意力。他甚至公开控诉费雪的团队在椅子上动了手脚,扰乱了他的心智。椅子被拆解开来,接受光检查。一位化学家对饮料和空气进行了检测,都找不出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史帕斯基的心智开始涣散了,没有办法再继续比赛,最后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比赛。从此,他一蹶不振。

后来,费雪就自己在这次比赛上的反常行为向朋友作了解释。在比赛前,费雪和史帕斯基已经较量过多次,但是费雪总是赢不了,因为他走的每一步棋都在对手的预料之中。因此,费雪为这次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

比赛的时候,费雪故意走错棋,再加上一次次的迟到,这些因素影响了史帕斯基的情绪。他怀着恼怒的心态比赛,怎么能够发挥好呢?况且费雪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模式。

事实上,费雪推翻自己旧有模式的代价就是输掉第一盘棋和第二局棋被禁。史帕斯基就是因为猜不透他的对手,以至于心智大乱,到了最后已经不能像一个棋手那样思考问题了。

听老经验:

要想战胜对手,就要不断改变行事方法,尤其是在对手对你的情况比较熟悉的时候。改变自己的习惯,让对手无法预测你下一步的行动,就会让他方寸大乱,失掉信心。如果不知道变通,只是一味地使用老方法,在对手的实力不下降的情况下,这等于继续自寻败路,也就不可能有奇迹出现。

§§§第十二节 不按规则办事也是一种规则

故事回放: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的著名将领,1941年到1943年间,他担任北非德国远征军司令,曾多次打败占有优势的英军。由于他作战机警狡诈,善于出奇制胜,被称为“沙漠之狐”。

1940年12月,退守埃及的英军向意军发起反击,毫无准备的意军措手不及,一溃千里,北非告急。希特勒应墨索里尼之邀,派隆美尔率一支以坦克为主的部队远征非洲。

几天后,英军侦察机在黎波里以东发现了隆美尔的坦克群,大约五六百辆,指挥车、加油车在其间穿来绕去。很显然,强大的德军坦克兵团正在途中补给,对英军的大规模进攻似乎迫在眉睫。情报由英国在黎波里的谍报人员和侦察机迅速传到设在开罗的英军中东司令部。固守在阿格拉前线的英军心慌意乱,稍经接触便溃不成军。隆美尔大军穷追猛打两个星期,前进了800公里,包围了英军在北非的战略据点托卜鲁克,进逼埃及。

其实,英军上了隆美尔的当。1941年春,希特勒正筹划大举入侵苏联,能调往北非的坦克极为有限。侦察机发现的坦克群,绝大部分是假的,有些是经过精心伪装的卡车,有些则是木头和纸板搭成的模型。狡猾的“沙漠之狐”就是这样以假乱真,欺骗了英国人。

时隔不久,退守埃及的英军获得大量增援,开始向德军发起代号为“战斧作战计划”的反攻。英军这次信心十足,不仅因为他们摸清了隆美尔非洲军的真正实力,而且紧急援助北非的200多辆坦克中,大部分是被誉为“坚不可摧”的马蒂尔达重型坦克。德军当时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对这种坦克无能为力。

6月15日,成群的马蒂尔达坦克直扑濒临地中海的哈勒法亚山口。这是通往利比亚的唯一通道,由德军把守。攻下此山口,英军即可解托卜鲁克之围,直下利比亚,大败德军。哈勒法亚山口前一马平川,马蒂尔达坦克涌向山口,德军的坦克火力渐弱,胜利眼看唾手可得。突然,德军阵地前一阵连续巨响,冲在最前面的五辆英军坦克立即瘫痪在火海里。

后面的未及撤退,一排炮弹又打来,又有六辆坦克报销。哈勒法亚山口前激战三天,英军共损失马蒂尔达坦克91辆,“战斧作战计划”就此破产。

德军使用的究竟是什么火炮,英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名被俘的英军少校要求看看击毁坦克的秘密武器。结果让他大跌眼镜,隆美尔利用德军88毫米高射炮进行平射,摧毁了英军这些“坚不可摧”的庞然大物。少校面对88毫米高炮愤怒地高叫:“太不公平了,你们竟用打飞机的高射炮来打我们的坦克!”

听老经验:

在规则之下,人们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时,如果打破这种思维定式,不按规则出牌,就会占得上风。“沙漠之狐”隆美尔用高射炮打坦克,这是没按武器使用的“规则”做事,结果把英军打得晕头转向。这告诉我们,学会适当的变通,让对手永远猜不透我们在想什么,永远不能跟上我们的节奏,这样打破规则,往往更容易实现目标。

§§§第十三节 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故事回放:

吴王阖庐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派刺客杀死僚,即位做了吴王。僚的三个儿子逃亡在外,吴王阖庐以为大患,日夜难安。

一日,阖庐对大臣伍子胥说:“僚的三个儿子,以庆忌最为刚烈勇猛,听说他要打回吴国,为父报仇。此人不可不除啊。”

伍子胥说:“庆忌狡猾多计,实在是强敌。臣向大王推荐一人,此人肯定能为大王建功。”

伍子胥于是把要离举荐给吴王阖庐。阖庐见要离身材短小,形象丑陋,不禁大为失望。

伍子胥看出了阖庐的心思,劝他说:“要离相貌平常,但是智勇无敌,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啊。”

要离不卑不亢地对阖庐说:“善于杀人者靠的是智慧而不是体力,我若能亲近庆忌,让他引为心腹,杀他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阖庐马上以礼相待。三人商议多时,终于形成了谋刺庆忌的方案。

次日,伍子胥上奏吴王请求派兵伐楚,并且推荐要离担任伐楚将领。吴王阖庐故意不屑地说:“要离无德无能,手无缚鸡之力,岂可为将?何况吴国刚刚安定,如果出兵打仗,寡人还有安稳的日子可享吗?”

要离指着吴王阖庐的鼻子大骂:“大王侮臣事小,却不该对伍子胥不仁不义。伍子胥帮你夺取王位,又助你治国安邦,吴国方有今日的兴盛局面。大王曾言要替他伐楚报仇,如今无故失信背约,大王何以面对天下?这样做,大王连一个信守诺言的百姓都不如,如何让人信服呢?”

吴王大怒,当即命令士兵砍断了要离的右臂,将其打入死牢。要离的妻小也被吴王拘拿。几日后,伍子胥密令狱中看守放松对要离的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庐把要离的妻小杀死,焚尸于吴国的闹市,人人皆知。

要离逃出吴国,投靠庆忌。庆忌不肯相信他,他对心腹说:“阖庐恨我不死,谁知这是不是他主使的苦肉计呢?”

庆忌的心腹说:“若说阖庐使计,可要离也不会自残自苦如此,大人不要疑心太重。”

不久,密探向他报告要离的妻小被杀之事,庆忌疑虑顿消,他对心腹高兴地说:“肢体自残,要离或许可以做到。可若是舍弃妻小性命,谁会这样残忍呢?”

庆忌于是视要离为心腹,让他为自己谋划归国大事。要离见自己和阖庐、伍子胥谋定的计策成功,于是力劝庆忌及早发兵,夺回王位。庆忌对他言听计从,出动全部士兵向吴国进军。

庆忌在指挥船上,要离手持长矛侍立其旁,一矛刺透了庆忌的心窝。阖庐的心腹大患解除,吴国的局面最终安定下来。

听老经验:

胜利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取得的,它也需要自己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果只想自己获利而不愿意有丝毫的付出的话,那么,只有看着别人取胜自己眼馋的份了。就像要获得感情只有付出感情,一个不愿付出的人表面上看来不会受到伤害,但是永远得不到真情。

§§§第十四节 有些执著本身可能就是错误的

故事回放:

章邯是秦朝的大将,对朝廷忠心耿耿,屡建大功。章邯性情直率,不喜谄媚,他对当时掌控了朝政的权臣赵高也不逢迎,惹得赵高十分恼怒,他为了报复章邯,竟对章邯的大功视而不见,更无封赏之意。

项羽崛起后,章邯和他交手多有败绩,为此他向朝廷频频告急。不料赵高为置其死地,不仅不派兵援助,还把他的告急文书一律扣压,从不向秦二世禀报。章邯连连失败的消息,有一天终于让秦二世知道了。秦二世身边的太监对秦二世说:“章将军勇冠三军,若他有失,秦国就危险了,陛下将怎样对待他呢?”秦二世怒不可遏:“章邯深负皇恩,罪该万死,他还想活命吗?”

太监摇头说:“章将军如今已是败军之将,必心多惶恐,斗志有失。陛下既依靠他杀敌保国,就不能任性责罚他,否则他惧祸投敌,陛下岂不更加危险?陛下若能忍下气来,略作抚恤,章邯不见陛下怪罪,他定能定下心神,再为秦国建功了。”

秦二世于是再找赵高议论此事。赵高故作惊讶地说:“章邯此人自高自大,向来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加责罚,哪能显出陛下的天威呢?”

秦二世又要下诏指责章邯,有的大臣上奏说:“时下国家危难之秋,章邯实在是不可多得之良将,这个时候不求全责备,对谁都有好处。一旦诏书降下,万一章邯投敌,陛下岂不得不偿失?”

赵高在旁阴声道:“皇上赏功罚罪,理所应该,章邯若心怀异志,正好可将他除去。他若为忠,又怎会因皇上责罚而叛敌呢?”

秦二世于是下诏,对章邯大加指责,言辞甚厉。章邯接诏,又气又怕,一时六神无主。长史司马欣前去咸阳替他探听消息。他从别人口中知晓这其中的缘故,于是赶紧返回对章邯说:“赵高对将军有心排斥,看来无论你有功无功,都不免遭他陷害了。”

章邯大吃一惊,情绪更加低落。

值此时刻,赵将陈余派人送书前来,劝他反叛秦国,信中说:“白起、蒙恬都是秦国的大功臣,可他们的下场却是被赐死。将军为秦国卖命奋战,到头来却为赵高陷害、昏君猜忌,其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天意亡秦,如将军认清形势,反戈一击,不但没有灾祸,还有除暴济世之大名,何乐而不为呢?”

章邯见信落泪,久不做声。司马欣长叹一声,说:“皇上不识奸佞,反责忠臣,这不是将军欲反,而是不得不反啊。”

于是,章邯向项羽投降。

听老经验:

做人要辨别是非曲直,做忠臣可以,但不要做愚忠之臣。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弃暗投明,在适当的时候炒掉你的主人,才能开始你的成功人生。

识时务者为俊杰。择主依时而变,不但顺应天理,而且对己有利,这种两全其美的事,对于有“心机”的人来说是不难选择的。

§§§第十五节 如果退无可退,那就勇敢向前

故事回放: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不久就相继死去。然而,由他们点燃的反秦烈火却越烧越旺。其中,以项梁的队伍声势最大。与此同时,队伍中骄傲轻敌的思想也开始滋长,放松了对秦军的防备。秦二世派大将章邯率领大军前来镇压起义,杀死项梁,然后北渡黄河进攻赵国。

赵国是由陈胜的部下张耳、陈余扶持的赵国后代赵歇建立起来的新政权,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都城邯郸很快丢失,赵王潜逃到巨鹿。章邯命令王离、涉间二将包围巨鹿,自己率领秦军主力驻扎在巨鹿南面的棘原。他派人在棘原和巨鹿之间修筑了一条粮道,支援王离。王离兵多粮足,攻打巨鹿更加卖力。赵王向楚怀王紧急呼救。楚怀王立即下令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统兵救赵。宋义带领二十万大军来到安阳,听说秦军声势浩大,命令楚军停止前进,一晃就是四十六天。

项羽劝宋义急速渡河破秦军救赵。宋义不肯向前,项羽于是杀掉主将宋义。楚怀王虽然不满,也只好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派部将英布和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去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准备与秦军决一雌雄。

过河以后,项羽下令把所有的船只沉没,把锅砸烂,只带着三天的干粮。项羽对大伙说:“现在我们是有进无退了!三天之内,必须打败秦军!”

项羽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鼓舞着楚军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与秦军作战时,楚军将士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杀得秦军丢盔卸甲,狼狈逃窜,秦军将领王离也被楚军俘虏,围困巨鹿的秦军全面崩溃。

巨鹿之战,歼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灭秦的基础,这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一次关键性胜利。

听老经验: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种非常策略,它指在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可以使人焕发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激发人的生存潜能。所谓触底才能反弹,当我们面临绝境的时候,千万不能绝望,须知退无可退,反而应该勇敢向前,这个时候所迸发出的能量,往往能超出自己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