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文明历程
16668700000043

第43章 礼俗兴起之谜

在汉文字中,玉解释为美石。玉与石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玉器制作工艺,照理应是磨制石器工艺的延伸和升华。石可切割、打制、磨制、钻孔等,玉同样可以作如是加工法。

在现今发现的远古玉器中,加工方法大体有裁料、成形、做孔、雕刻花纹和抛光等工序,这些都源于石器的制作,只是在制作时更精细和更花费时间而已。比如钻孔,玉器一般用双面钻,石器也取双面钻,钻孔一般用管钻法,即以竹为管料进行钻孔,石器也该是如此的。在这些方面没多大的变化,从工艺角度看,进步也不太大。

关键还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由于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风貌。胡尔克在《中国百年考古大发现》中认为:“玉虽也是石头,但不是普通的石头。玉器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政治观念、等级制度、宗教情感、礼仪风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心理上对玉器怀有深深的崇敬感和神秘感。所以说,同为石头,二者却有着绝然不同的意义。这差别是人类器具制作及思维意识方面的巨大的飞跃。这个飞跃标志着玉器时代的诞生。”

不管玉器是否可称之为一个时代,它的文化价值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别的我们可以不说,单就反映社会的礼仪风俗上,玉器的象征意义是巨大的。

玉器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

在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发现玉钺8件,均为扁平梯形,上部有管钻的圆孔,没有磨出刃口,说明并不是实用器,而是良渚人用来礼神的礼器。发现7件玉璧,最大的一件直径为23厘米,厚1.4厘米,玉质呈绿褐色,间有青白斑纹,表面抛光,也是一种重要的礼器。玉琮发现6件,皆内圆外方,上大下小,孔由两面对钻,线条匀均,图案繁密,琢玉工艺精湛。其中有一件玉琮,在湖棕色的玉质上,以精确的减地法凸出四块方座,以四角为中线,各刻一组兽面纹,四面有16只展翅欲飞的鹳鸟,每只只有人的指甲的一半大小,其羽毛丰满,翅膀、尖喙刻纹纤细,炯炯有神的鸟眼,像一颗细小的圆润珍珠,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原始人的作品。另外,还发现有4件玉杖首,象征墓主的权力和地位。发现的一件玉带钩,出土时位于人骨架的腰部,说服是非其人莫属的专用品。在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中,还有人殉葬或用人作祭品的。这些都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在这个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构筑的高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者,绝不是普通人物。

在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玉器占全部随葬品的90%以上,玉器多达3200件以上。玉器的品种有璧、环、琮、钺、璜、镯、带钩、柱状物、杖端饰、冠状饰、锥状饰、三叉形器、半圆形冠饰、镶嵌端饰、圆牌形饰等。出土时玉器放置的位置基本上相同,头骨上方为玉冠饰,胸腹部放置玉琮,一侧放玉钺,玉璧多置于腿脚部。这是一个专为一些人堆筑起来的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的熟土堆。其中有墓葬11座,排列整齐有序,墓穴均比较宽大。随葬品少则数10件,多者数百件。从墓葬的规模和丰富的随葬品来看,它并不是一般的氏族或部落的公共墓地,墓主应当是有特殊身份的人,正如发掘报告说的:“墓地的主人是一批部族的显贵,他们已经成为凌驾于部族一般成员之上的特殊阶层,或为巫觋,或为军事酋长。”当然还可能有一些在部族中很有威望的长老阶层,还有一些对本部落具有特殊贡献备受尊荣的人。

就是一些玉制的饰物、饰品,也反映着它的主人的身价和地位。

在反山墓地第16号墓葬出土了一件玉冠饰。它由浅黄色透闪石敕玉琢成。造型呈蝴蝶形状,形体扁薄平整,中间部分向上高耸突起,顶部正中有一个微起的突脊。两侧向旁边平伸,似蝴蝶之翅膀,下端内折弧收。该体最大特点是通体透雕,以透雕与阴刻相结合的手法在正背两面琢出相同的神人兽面纹图案。神兽居中,透雕大圆眼,外框以重圈和弧线三角形画眼眶和眼角,扁圆鼻子,大阔嘴,内有一对獠牙。神兽两侧各刻一神人像,神人四肢张开,上肢上举,下肢作蹲状。这样的蝴蝶形镂空玉冠饰,充分显示了其主人的威武、权势和充满神力,岂是一般人所能冠饰的?

在考古发掘中,这样的冠饰每座墓只有一件,出土时都位于墓主的头部。而那些墓本身是非同凡响的,其身份也就不言自明了。

在余杭的反山遗址中,还发掘有三叉形玉冠饰、牛首形神****面纹玉牌饰、玉鸟、玉鱼、玉龟、兽首玉镯、玉项链等,这些都不是一般人的饰物和佩物,是与氏族社会后期的社会分化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