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1668600000033

第33章 “牧牛王国”的兴起

●“开放牧区放牧”在美国的建国和崛起,特别是在“西进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历史研究中常以“牧牛王国”、“牧羊帝国”等概念对其进行概括。其生产过程的原始粗放、快速增殖、游移不定等特殊性是用通常的“养牛业”、“养羊业”概念所无法表达的。

● 论起游牧,很多人自然想到欧亚大草原、非洲沙漠。而美国大平原在19世纪时曾经是游牧者的乐园。正是以牛为主的游牧业,使原本“家畜空白”的北美大草原迅速成为世界牛肉贸易的重要输出地,并为现代美国牛肉生产打下了基础。

●“牛仔文化”是美国“牧牛王国”创造的精神财富。大量有关牛仔文化的文献资料、文艺作品、学术研究对“美国精神”产生了深刻影响。时至今日,美国“牧牛王国”衰落已达一个多世纪,牛仔巡游放牧作为生产方式在美国早已终结,但游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牛仔文化却还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 美国游牧业(开放牧区放牧)消亡的深层次原因是,极端原始粗放的经营方式对草原的掠夺性破坏和难以应对多种竞争的压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美国的牧牛场主和牧牛公司不得不放弃游牧,向种植、放牧、饲养相结合的现代养牛业转变。经过几十年的转型,当今的北美草原已成为最负盛名的“世界品牌牛肉基地”。

美国大平原

大平原是北美大草原在美国境内的代称。北美大草原又称普列利草原,源自法语Prairie。北美大草原的大部分在美国境内,北部延伸到加拿大,南部直至墨西哥。美国在南北战争后推行“西进运动”,在宣传中部领地的富庶、辽阔和美丽景观时,称之为大平原。

美国大平原位于落基山以东,密西西比河以西,包括美国中部的蒙大拿、怀俄明、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内布拉斯加、堪萨斯、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等十多个州,总面积153.6万平方公里,约占美国本土总面积的1/5。境内除少数起伏的低山丘陵地带外,大部分为一望无际的平原,以致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人们的视觉和感觉似乎难以发现实际上存在的由西向东的缓慢倾斜。

美国大平原远离东西海岸,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季节温差和日温差均比较大,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有少量木本植物分布,是世界上少有的高草草原。大部分河流发源于西部的落基山,向东注入密西西比河,形成了世界其他草原少见的众多河网相间分布的状态。大平原的土壤肥沃,适合于各种植物生长,既适于作为大规模的放牧草场,也适于开垦为农田。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沙尘暴、洪水、雪灾、龙卷风等。粗放经营的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曾引起20世纪30年代的“黑风暴”频繁发生。

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以前,美国大平原没有家畜,只有成群的野牛和其他野生动物出没。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主要以猎杀野牛为生。17~19世纪为开放牧区放牧(游牧)畜牧业起源和发展时期,也就是美国史研究中的“牧牛王国”、“牧羊帝国”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为畜牧业转型和旱作农业的竞争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经历“黑风暴”后,美国制定法律保护草原、发展灌溉,逐渐形成了种植、放牧和饲养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使美国成为草地经营和粮食与肉类生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摇篮和大本营

1492年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时,即发现新大陆没有牛、马、羊等家畜。1494年哥伦布的船队第二次抵达美洲时,带来了24匹雄马、10匹牝马和为数不多的牛。之后,欧洲殖民者不断把牛、马、绵羊和山羊带到新殖民地,并形成了在“开放牧区”由骑马牧人巡游管理牛群的放牧方式。

得克萨斯州处于北美大草原的南端,被称为美国“牧牛王国”的发源地。其面积达69万平方公里,是美国本土面积最大的州。17世纪末,牧牛业即传入该地。最初见诸文字记载的是1690年曾有200头牛和400匹马作为新传教区的供应品运抵得克萨斯东部,之后陆续有殖民者和传教者将牛和马带入。由于殖民者人力缺乏,这些牲畜几乎是在野生的状态下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每15年翻一番的速度繁衍。

在得克萨斯东南部的菱形区域最早完成了“牧牛王国”的孕育过程,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独特的有利条件:(1)平原广阔无垠,便于牧人骑马巡视庞大的牛群;(2)气候温和,一年四季从不降雪,又不像热带那样炎热,整体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成为一个天然的防寒防暑的庇护所;(3)牧草丰美,四季常绿,依靠自然采食即可满足牲畜的营养需要;(4)邻近海岸,可以依托出海口发展牛肉及其他产品的贸易;(5)东部河谷形成天然屏障,避免战争和种族纷争形成的侵扰;(6)大量存的在殖民早期走失而野化的马匹,在重新驯服后为牧牛者提供了数量充足而完全免费的坐骑;(7)西班牙、英国、法国殖民者先后进入该区,不同来源的放牧方式和牛种的融合形成了成套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轻易占有成千上万英亩大牧场而“一本万利”的美国式牧牛业。这种牧牛方式通常被美国文献称之为“开放牧区放牧”,实质上与其他洲的游牧没有本质区别。

19世纪20年代,得克萨斯东北部的森林与草原交错地带成为养牛业快速发展的新兴地区。温暖的气候、黑土地生长的茂密牧草、灌木丛形成的牛群庇护处,大自然满足了草食家畜生长繁殖的几乎所有条件,使东南部已经形成的牧牛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发挥。19世纪30年代之后,养牛区域进一步向该州的西部和北部草原区延伸。到1850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像追捧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一样追捧得克萨斯的“牧牛热”。来自美国东部的移民被忠告“能带多少牛就带多少牛去”,“没有牛也可以去”。1860年,得克萨斯牧区的牛大约为300万~400万头。

“牧牛王国”初显端倪

适宜的牛种。形成粗放式牧牛生产方式的首要条件是,拥有适应性强的牛种:

· 西班牙牛。得克萨斯原属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牛也就成为该地区最早的牛种。在欧洲家牛品种中,西班牙牛是以“野性十足”而闻名的。正是由于这种“野性”才形成了西班牙斗牛和斗牛士。这种牛尽管产肉性能较差,但由于肢体强健,因而抗病、抗自然灾害、抗敌对动物危害的能力很强。虽然当初在远赴新大陆的漫长海路上,不少牛死于非命,但是一旦到达美洲的广阔草原,西班牙牛即如鱼得水,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以大大高于它们在“老家”的繁殖速度增长。

· 野化牛。野化牛是家牛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自然繁殖而成的,并非属于野生动物的“美洲野牛”。美洲大陆的野化牛主要是由于西班牙牛走失后无人管理野化而成。16世纪以前,西班牙殖民者不准土著印第安人拥有马匹,也不准他们骑马,即使是为殖民者照看牛群也只能徒步行走。殖民者从15世纪末开始陆续带入的牛在新的优越环境中迅速繁殖。越来越多的牛群普遍遇到缺乏人手管理的问题,大部分牛在自然环境中处于一种“野生”状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野化牛。野化牛中的公牛暴烈异常,经常处于警觉的敏感状态,即使是轻微的干扰,也会招致猛烈的攻击,很多情况下已与野牛无异。野化的母牛平时还比较温顺,常常几头母牛聚成小群保护幼犊,但在幼犊面临危险时,母牛和公牛一样会凶猛地进行攻击。而在美洲大陆没有天敌可以影响它们的发展速度。一位法国旅行者在写给国王的信中称“广袤平坦的原野无边无垠,四处挤满了无数的牛”,“像野鹿和野狼一样成为当地动物群落的一部分”。还有文献记载,“一位修士旅行通过得克萨斯地区时,见到了数目多的叫人吃惊的野牛”。这里说的野牛即野化的西班牙牛。还有文献记载说这些野化牛比野化马更难捕获,更难驾驭。

对于野化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被加以利用。殖民者有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牛群不被过境的野化牛侵扰和裹袭,不得不整天将牛群严加封锁,直至“野牛群”远去才能恢复放牧。在美国推行“西进运动”之后,随着草原上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牛肉价格的提升,“征服野牛”的措施也应运而生。最主要的工具是套索、食盐、手枪和坐骑。套索用于在奔跑行进中制服牛只;食盐用于诱使牛只舔食进行捕获;手枪用于击毙凶猛而难以制服的公牛和母牛;而坐骑则是人施展各种方法征服野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捕获的野化牛或者被屠宰加工,或者被打上烙印归捕获者所有,所繁殖的后代自然也属于第一次捕获者。

· 美国东部牛。美国东部沿大西洋海岸地区大多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从欧洲带入的牛主要有海福特、利木赞和短角红牛等。这些牛往往作为种植业的附带经营对象,其特点是肉质较好,产肉量较高,主要以饲养的方式进行喂养,因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小规模经营。随着“西进运动”的发展,这些牛进入大草原后难以满足通过自然放牧迅速繁殖出大量牛群的“暴富”要求,通常用于杂交来改善牛群的产肉性能。

· 得克萨斯牛。19世纪前期,从美国东部而来的牛和西班牙牛杂交的混血牛大量出现。这种牛以“得克萨斯长角牛”的名称而远近闻名。主要的优点:一是产肉性能大为改善,使原有西班牙牛身体瘦削、肌肉和脂肪堆积较少的缺点得到矫正;二是公牛保留了足够的“野性”,适应在大草原上进行粗放的经营管理;三是母牛变得温顺,利于繁殖和抚育幼犊,满足牧场主迅速扩大牛群而暴富的要求;四是牛的肢体强健,适合终年放牧,并可以经过数月的长途驱赶送到出售地点,以极低的成本将自然放牧的牛群变为现金。

适宜的牧牛方式。得克萨斯独特的牧牛方式由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殖民者的养牛方法融合,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牧草资源独创而成。首先,在“墨西哥共和国”统治时期,得克萨斯的牧牛业主要由西班牙人和墨西哥人(即欧洲裔混血人)经营。基于自然环境优越、人力不足和牛群繁殖快的独特条件,形成了“半牧半野”的牧牛方式。这种方式影响到后来整个大平原的牧牛业。其次,得克萨斯独立时期,西班牙人和墨西哥人撤走之后留下了大量牛群,被美国人(英、法裔殖民者)继续以同样方式进行经营。他们放弃了原有在东部形成的小规模饲养的养牛方式,也学会了采用骑马巡游的方式管理牛群,并且经过改进后更加适合牧场主的需要。再次,在西班牙裔殖民向英裔殖民的变迁过程中,一些退伍士兵和其他无业人员利用有利时机以围猎野化牛为生,以极其简单粗放,甚至是野蛮的方式获取牛只及牛产品。这些最初的“牛仔”(cow-boys)将未打烙印已经变野的牛群收拢起来,以300~1000头牛组成一群,驱赶到内陆州的集市上进行销售。

适宜的市场。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得克萨斯的牛群以极高的繁殖率不断地加快发展,但没有相应的销售渠道,因而只能处于不断繁衍增殖、同时不断野化的状态之中。随着新奥尔良、加利福尼亚、大平原铁路沿线市场的出现,牧牛业才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 新奥尔良市场。据记载,泰勒·怀特是第一个将得克萨斯牛赶到300英里以外的港口城市出售的白人。他从19世纪20年代起,首先是捕猎赶运野化牛到新奥尔良出售,继之获取草场利用黑人奴隶养牛,后来成为拥有4000英亩土地,3000头牛的大牧场主,同时还有在当时堪称巨资的6万美元存款。

· 加利福尼亚市场。在“淘金热”带动下,人口迅速增加的加利福尼亚也成为售牛目的地。在得克萨斯,当时一头牛只值2美元,但在加利福尼亚可以卖到75美元,甚至100美元以上,巨额的利润驱使人们不顾驱赶牛群长达数月的漫漫路程,甘冒各种风险而远程售牛。有的在路途上牛群损失达3/4,但仍可赚钱。

· 北方市场。北方市场是得克萨斯牛最遥远、最艰辛的销售目的地,但也是最大、最稳定的市场。连接这一市场的长途赶牛路线成了整个大平原大规模养牛的动力线。售牛目的地最远达美国最北方、邻近加拿大的芝加哥和蒙大拿,距得克萨斯4000多公里,路途虽远,但那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与东部沿海地区接近,因而成为得克萨斯牛最重要的销售地。长途赶运牛群耗时达半年以上,几十个牛仔长达数月的旅途生活不可能完全依赖自己携带的食品,只能靠沿途向印第安人或当地居民购买食品,或者干脆从牛群中宰杀牛来充饥。赶牛人经常露宿野外,尽管在路途上牛的死亡率极高,赶牛人也历尽艰辛与危险,但是每头牛增值10倍以上的高售价仍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牧牛主投入广阔的北方市场。

· 牛市集镇的兴起。18世纪后期,随着美国西部铁路网建设的展开,一些精明的牧牛主开始利用铁路运输代替长途赶运,沿铁路线兴建的“牛镇”应运而生。牛镇选址均为长途赶运路线上牛道与铁路的交点处,并有充足的水源和广阔的草原,可以满足待运牛只的采食需求。随着牛群集散规模的扩大,小镇的各种行业迅速兴盛起来。不少牛镇后来成为美国的重要城市。牛镇的成批出现使“牧牛王国”可以更多地利用铁路的便利条件将牛的市场扩大到美国各大城市和港口直至欧洲市场,同时促进了“牧牛王国”的快速扩张。例如,怀俄明和蒙大拿等北部州在1860年时还属于无牛区,但在20年后的1880年到处都已是牧牛场。驱逐了印第安人后,牛的头数更是以翻番速度增长。可以想见众多牧牛主驱赶大批牛群蜂拥前来争夺草原的激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