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牧区(游牧区)的扩展
以骑马巡游管理为特征的开放牧牛方式在得克萨斯成型后,迅速向北扩展,很快遍及美国大平原。直到地处美国最北部、气候最寒冷的蒙大拿也加入了“牧牛王国”的行列,并很快成为牧牛大州。到19世纪中后期,开放牧区已扩展为一个南起美国与墨西哥边境,北至美国与加拿大边境,东至美国中央低地,西达落基山脉的广大区域。这就意味着美国1/5以上的国土变为“开放放区”。“牧牛王国”迅速扩展的动因基于以下几点:
得克萨斯经验被广泛效仿。得克萨斯的牧牛方法产生的巨大利益和经济成果经传媒渲染,使不少人产生了草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可以免费攫取的财富,牧牛业是几乎无须投入、无须耕耘的生财之道。“养千头牛和养1头牛花一样多的钱”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神话。大批东部定居者和欧洲新移民都怀着一朝暴富的“发财梦”和骑马在绿色草原上驰骋的“浪漫梦”涌入大平原。美国“牧牛王国”的范围很快从得克萨斯扩展到整个大平原。
国内外市场的牵动。首先是随着西进运动和工业化的推进,美国中西部的人口大量增加,牛肉消费量不断增长。其次是杂交白脸牛的肉质得到改善,适应了美国居民的口味,改变了美国消费市场对长角牛肉质粗硬的看法,转而喜爱来自西部草原风味独特的牛肉。再次是放牧生产的低成本加剧了东部舍饲养牛方式的衰落,这反过来为平原牧牛业腾出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还有,美国逐渐成为欧洲进口牛肉的来源地。欧洲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迅速推进,牛肉需求量大增,也在拉动美国牧牛业迅速扩张。
铁路网的支撑。在美国内战结束后,多条铁路穿过大平原向西延伸。在铁路沿线不断有新的牛群集散地—牛镇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商品牛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到达出海港口和消费城市。铁路运输与长途驱赶相比,极大地降低了死亡率,更好地适应了市场波动,确保牧牛主的高额利润。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铁路沿线兴起了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厂。冷藏运输技术的发展使沿海大城市和远在欧洲的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获得更为鲜嫩、可口的牛排和罐头。
繁育技术的改进。源自得克萨斯的长角牛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大量地与来自东部的牛种杂交繁殖,形成了非常受市场欢迎的“白脸牛”。这种牛既保持了长角牛适合放牧和长途驱赶运输的特性,又具有产肉量多、肉质细嫩、快速生长的优点,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保持了自然放牧这一成本最低的生产方式。
干旱草原牧牛方式的形成。19世纪中期以前,怀俄明被看成是“荒漠地区”,无经济产业可言。怀俄明自然条件不适于农耕,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27毫米,但相间分布的绿洲牧草种类多,众多河湖可满足牲畜的饮水需要,因而适合牧养牛群。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继得克萨斯和堪萨斯的牛群“爆满”之后,怀俄明凭借太平洋铁路的贯通,成为重要的新牧区。牧场主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夏季在高平原和山区放牧,秋季则到水草丰美的河谷平原补充营养进行牲畜育肥,冬季在避寒地点保存牛群,使发端于温暖湿润地区的“牧牛王国”在干旱草原也能够继续扩展而繁荣。在短短20年时间里,怀俄明由无牛区变成拥有52万头牛的大牧区,对保住其“领地”地位,最终成为联邦主体的第44个州发挥了关键性的经济支撑作用。
寒冷地区进入“牧牛王国”。美国人一度认为只有在温暖湿润的地区才能以完全放牧的方式养牛。但是,1864年的一个偶然事件使人们认识到寒冷的地方也可以成为“牧牛王国”。这一事件的大概过程是:一位运牛商人引导一列满载的运牛火车穿越大陆时遇到大雪,他不得不将牛群就地卸下,在荒无人烟的原野上任
由牛只自行破雪采食,自生自灭。这些原本就处于野放状态的牛以吃雪解渴,以啃食草秆和灌木枝充饥,竟然大部分都经过寒冬活了下来。第二年春天主人回来查看,发现牛不仅没有被饿死、冻死或被狼吃掉,而是膘肥肉满,十分健壮。这一意外发现使牧牛者认识到“北方牧草在冬季也可育肥牛”的特点。从此,“牧牛王国”突破了摄氏零度的限制,源于最南部的得克萨斯牛在最寒冷的北部地区扩散开来。特别是杂交形成的白脸牛抗寒性能大增,在寒冷的北方放牧同样可以获得大量优质的牛肉而并不会增加多少饲养成本。
在“牧牛王国”的急速扩展时期,1866~1880年的14年间,有近500万头得克萨斯长角牛被驱赶北上,一部分被屠宰用于城市、矿区、军营、工厂居民的食品,一部分则散布在大平原继续繁育牧养;还有些牛直接西进,进入新墨西哥州等西部牧区发展。与此同时,留在“大本营”得克萨斯的长角牛还在大量增殖。周钢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牧牛王国’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张,吞并了相当于半个欧洲的土地……牧场主和牛仔、牛群、马群几乎毫无争议地占有了广袤大平原的所有权。在放牧区,到处是马嘶、牛叫、人喝、鞭响,呈现一派勃兴景象。”
牧牛场
综合文献记载资料,牧牛场的选址需要考虑的方面有:一是靠近水源,以便满足牛群自由、充足的饮水。一般选在河边和湖畔。牧场主对土地的“先占权”主要体现为先占据有利的水源,以水控制草场。二是具有丰富的牧草,并有足够大的面积任由善于奔走的长角牛漫游,一般牧场方圆达数百平方公里,大牧场可达数千平方公里。三是牧草种类和地形多样,以便适应不同季节牛群的不同需要。四是在寒冷地区的冬季草场,最好有可供牛群避风防寒的树林、灌木丛或有利的地形。
“牧牛场”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牧场,更不是现在所见以养牛为主的“农庄”或“农场”。它的名称最初西班牙文为“Rancho”,意为“营地”、“棚屋”、“一起合伙”等;后来英文称为“Ranch”,意为“大牧场”。但是实际上不仅是面积大,而且建设内容和经营方式也与现在所见的牧场不同。牧牛场建设只是简单的牧屋、少量的简易畜栏、可移动的炊事工具车以及供骑马巡游的帐篷或棚屋,有的甚至长年以防水睡袋露营或睡在洞穴中。牧牛场主人的房屋一般建在牧场中间适宜的地方作为基本营地。早期房屋的建造极其简陋,单身主人只有一间房舍,带家眷的牧场主也不过两三间。材料均为就地取材的石、木、土坯等,有的是从高坡挖下去的半地穴。房屋前面一般为马棚或小型牛栏。牛仔的住所则多在牧场的“边界营地”里,条件依据牧场主的实力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比主人的房屋条件更差。后来,随着“养牛热”在大平原的普遍兴起,住房条件也有相应的改善。
炊事工具车原来是为在牧场内部移动或巡游管理方便而设计的“移动厨房”。到19世纪中期后,为满足大量牛群长途驱赶运输的需要,炊事工具车的功能越来越齐全,规模也越来越大。理想的炊事工具车可以装载炊具、粮食、药品、各种副食品、牛仔的个人行李、常用乘马用具等,烹饪食物或就餐时还有简易的桌椅和遮阳篷。越到“牧牛王国”的后期,牧场主对炊具的装备和厨师的选择就越重视,以便吸引技艺好、责任心强的牛仔为牧场效力。
牧牛人
牧场主。在17世纪进入得克萨斯的西班牙殖民者和传教士带入牛、马之后,有一部分人成为大平原最早的牧场主。18世纪墨西哥人的数量和野化的西班牙长角牛的数量都在大幅增长,但并未形成生产意义上的“牧牛王国”。19世纪20年代开始,成千上万的英裔美国人移居得克萨斯,他们不仅带来了少量的东部英系牛种,而且按照墨西哥人的方式骑马巡游管理成群的长角牛,成为大牧场主的先驱。随着“牧牛王国”向整个大平原扩展,牧牛业在美国西部最赚钱的三大行业中排第一位(其他两项为淘金和种植业),吸引了美国各地乃至欧洲各国抱有“暴富梦”的人投身于大草原的养牛业。在“牧牛王国”的繁荣时期,进入大草原的牧牛场主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富人还是穷人、美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着以下共同特点:一是有强烈的发财致富的愿望。大草原被描述为“遍地黄金”、“到处长满不花钱的草”、“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在公共土地上放牧”、“无须牛棚和饲料的开销,只需付给牛仔放牧工钱”。一些牧牛场主尽管原来对牧牛毫无所知,并且进入大平原时牛无一头,但只要勤于经营管理再加上市场机遇好,几年下来即会成为富翁。在当时美国不少州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事例经媒体宣传后,吸引了更多的人和资金投入牧牛业。二是勇于艰苦创业。在“牧牛王国”兴起之前,美国人的心目中认为大平原是“美国大荒漠”。即使在太平洋铁路贯通东西沿海地区后,来自东部的开拓者也是大多选择越过大平原直接到西海岸创业。广袤的草原长期维持着印第安人狩猎野牛的未开发状态,没有城镇、没有交通线、缺乏基本的服务设施。投身大平原的牧牛业,意味着从优越的城市或农庄生活重新倒退到自行建设、自我服务、风餐露宿、孤独无聊的“原始”生活状态。来到大平原创业的人,大部分都克服困难留了下来,并且成功了;也有部分知难而退,半途而废;还有少数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失去了生命。三是善于筹集和运用资金,有的人是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到大平原购买牛群;有的人则以少量的牛逐步发展扩大;有的干脆到大平原捕获野化牛和无主牛打上烙印后即归属自己,进行牧养。四是具备经营管理技能。包括选择并获得足够数量的牧场用地、控制水源、管理牛群、寻找市场机会、组织牛仔劳动、保障后勤供应等。五是要有不懈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渡过早期创业阶段后,有的牧牛场主即开始建设生产生活的配套设施。尽管牛群生产仍保持游牧方式,但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大力改善。有的还建起了客房、车间、仓库等。有的牧牛场的营地建筑物众多,远远望去像一个草原城镇。
牛仔。最初人们把进入得克萨斯围猎野化长角牛的退伍士兵称为牛仔(cow-boys);后来将受雇于牧牛场主的牧工统称为牛仔,拼写也发生了变化(cowboy)。牛仔以美国白人为多数,也有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和黑人,还有一些欧洲新移民。一份对3.5万牛仔的统计显示,黑人和印第安人各占约1/7。加入牛仔行业的人大多来自退伍士兵、农场及城市无业人员、战前奴隶及对城市工厂刻板生活感到厌恶的人。他们不远千里前往西部当牛仔的主要动因包括:一是生计所迫。美国内战结束之后,南方各州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唯一的重要财富就是得克萨斯等州无人管理、四处游荡的数百万长角牛。于是,“猎牛”成为发财致富的最佳选择。牧场主急需人力来围猎“野牛”。大量刚刚解放的奴隶和退伍士兵在城市无法找到工作,参加“猎牛”既不需要特别培训的技术,又可在自由浪漫中赚钱。在“牧牛王国”繁荣时期,不少商人、工厂主和农场主的家庭成员也加入到牛仔的队伍中。二是追求平等。牛仔从事的猎牛、巡边、围拢、长途赶运都是小型集体活动,在这里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分,完全靠劳动技能和成果获取报酬,因而特别受到因家境破败、种族歧视而遭受挫折的年轻人的青睐。三是崇尚浪漫。在19世纪后期正是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城市交通拥堵、住房奇缺、环境污染、犯罪猖獗,很多人处于失业和贫困的生活状态。即使是有业可就的工人,也是被束缚在固定的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机械动作,乏味、无聊、厌烦情绪加上贫困的生活处境促使一些年轻人力图改变生活。美国政府为推进“西进运动”而大力宣传的大平原美丽、浪漫的情景为他们提供了一条看似理想的途径。四是追求冒险和英雄崇拜。随着“牧牛王国”的兴起,大量以牛仔为题材的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不断出现,特别受到鼓励冒险创新精神的美国大众的追捧,一些牛仔英雄成为美国年轻人的崇拜偶像,吸引了更多的勇于冒险的人来到大平原。
牛仔是“牧牛王国”的主要力量。年轻人一般在十八九岁进入牛仔行列。受欢迎的牛仔不仅吃苦耐劳,身强力壮,而且很多人在长期的猎牛、巡边、围拢、长途赶运过程中锻炼成为技艺精湛的骑手、套索手和神枪手。
牧场主妇。出现在“开放牧区”的女性除少数本人为女牧场主外,大部分是男牧场主的家庭主妇。牧场主妇有的是随丈夫一起来到大平原创业的,有的是男牧场主成功后与他们组建家庭的。印第安妇女在牧场主妻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在“牧牛王国”中,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婚姻是相对稳定的。而在工矿和贸易区,这类婚姻多以离异而告终。牧区异族通婚家庭较稳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是牧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家庭生活成了牧牛场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家庭主妇在“牧牛王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生活伴侣。牧场主远离原有社会,能在荒僻的草原上长年累月地安心经营牧场,离不开妻子的伴随以及在养育子女、料理家务和精神上的支持。即使是有帮工,也要由牧场主妇操持料理各种家务。成功的大牧场一般都有一位能干的家庭主妇。
· 兼作厨师。牧场生活要求人们必须在日出后即起床工作。牧场主在一大早打理牧场的同时,妻子已将早餐备好。在早期牧场规模较小时,牧场主妇还兼作牛仔们的厨师,把火腿、牛排、鸡蛋、面包、咖啡等早餐必备的食品和骑马巡边所携带的食品准备好。
· 经营助手。牧场主在外出时,一般由妻子经营牧场。不少牧场主妇担当管理账务、处理信函和生意参谋等角色。
· 种族融合。不少白人牧场主的印第安人妻子成为受人尊敬的家庭主妇,有的还在后来进入城镇,融入现代文明生活。通过姻缘关系,印第安人部落和牧牛场开展沟通与联系,有助于逐步消除种族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