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跃文化。牧场主妇在牧区生活封闭隔绝的情况下,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子女从小能懂得白人文化的社交礼仪、宗教要求和文化知识等。召集邻近牧人举办舞会,是牧区的一大盛事。牧场一般都在几十英里以外,召集不易,办一次则要持续两三天。舞会前牧场主妇需要准备好够几十个人三四天的食品。舞会日夜持续,客人自助饮食。但是通常不准饮酒—这可能是在特殊环境下防止酒后滋事,维护白人文明的无奈之举吧。不少牧场主妇把邀请城市亲友来访作为重大的社交活动。热情、好客、包容成为牧区习俗的潮流,来访者不分牧场主、牛仔、狩猎者或印第安人等各种身份,一律热情相待,免费提供饮食。但是也有些拘泥于白人文化原有的等级、习惯和礼仪而与草原环境格格不入的人不得不离开大平原。
家庭主妇在形成尊重女性的文明风气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牛仔的工作必须是单身男子才能担当,因而在牧区的人口中,妇女比例极低。除牧场主的妻子、女儿外,没有其他女性。因而,男性人数往往是女性的10~20倍,自然而然使得女性更处于受人尊重的地位。特别是大型牧场中雇用的牛仔较多,女性比例就更低。牧场主为牛仔制定了严格的保护和尊重妇女的规范,连同室就餐、语言交流都有明确的规定。牛仔们自觉遵从,久而久之,尊重女性成为牧区牛仔文化的组成部分。据记载,在辽阔草原的牧牛场很少听说有牛仔冒犯妇女的现象。
牧事活动的游牧特征
美国所称的大平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北美大草原的主体,也是其水草最为丰美、气候最为适宜的部分。茂盛的牧草、丰富的水源、平坦的地形和多样的栖息地,为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牧牛王国”,现代畜牧业所必需的饲料种植、棚舍建设、水利建设、饲养管理等投资和劳作统统显得多余,牛群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就可自然增殖,牧牛场的主要活动是猎牛、巡边、围拢、长途驱赶运牛。
猎牛(cow-hunt)。“牧牛王国”兴起之初,得克萨斯及周边地区分布着数百万头野化的西班牙长角牛。牧场主的首要任务是围猎无主牛,然后将一部分出售换回兴办牧场的资金,一部分母牛留作繁殖之用。为了提高效率,牧场主们共同组成“猎牛队”,合伙寻找、围堵、套获牛群。然后按人分配,打上烙印送回牧场后成为各人自有的牛群。猎牛活动经常在野外连日累月进行,有时会持续整个夏季。印第安人曾经长期被禁止拥有马匹,也不准骑马。但是劳动力奇缺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突破这一种族歧视的禁令。骁勇彪悍的印第安人一旦成为骑手,就是制服“野牛”的勇士,在早期的猎牛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初获解放的黑人奴隶和内战后的退伍士兵也在猎牛活动中大显身手。有时,准确地击毙疯狂的公牛是获得一群“野牛”的先决条件。因而,虽然猎牛主要靠坐骑和套索,但是性能良好的手枪和精确命中目标的枪手在猎牛活动中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猎牛活动一直延续到“牧牛王国”的鼎盛时期,但猎牛的规模和次数越来越少。
巡边。“牧牛王国”的牧场有大有小。从牧场定居点营地到边界线巡视,距离近的几十公里,远的甚至有几百公里。为了使自己的牛群尽可能维持在自己牧场的范围内活动,并防止其他牛群侵入,减少每年的猎牛和围拢数量,牧场主采取了雇用牛仔骑马巡视边界的方法。小牧场的巡边牛仔可在定居点居住,每天早晨按主人的分配到不同的方向进行巡边。大的牧牛场边界较远,牛仔们只能就近露营过夜,白天分段巡游。条件较好的牧场为巡边牛仔搭建相对固定的临时棚屋或配备移动帐篷,经济拮据的牧场则只能提供防水、防风、保暖的睡袋,而有的牛仔干脆睡在洞穴中。骑马巡边是牛仔最为辛苦、充满风险而又孤独寂寞的生产活动。在日复一日的固定巡边中往往只有一名同伴,只能见到下一段巡边人或邻近牧场的巡边人。在“牧牛王国”的生产活动中,骑马巡边是牛仔投入劳动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但是并不像围拢或长途赶运那样被文学作品描绘得轰轰烈烈而广为人知。其主要原因就是巡边活动更为分散、更为普通,因而可能缺乏文学创作的戏剧性吧。到“牧牛王国”的鼎盛期后,工业革命的成果使铁丝网大量生产,牧场主开始在边界拉设刺丝,自此巡边活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围拢(roundup)。“围拢”的形式与我国草原上的“围猎”有点相似,但二者的对象不同:“围拢”的对象是家牛,而“围猎”的对象是野生动物。
· 围拢的起源。牛群在大平原游荡采食的过程中,不断地会从一个牧场漫游到另一个牧场。虽然采取骑马巡边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牛群越界造成混群,但是毕竟大草原太辽阔,牛群太多,完全把牛群常年固定在各自的牧场边界内仍然是无法实现的。每年在特定的时间把混合的牛群分开,归入各自的牧场,需要邻近的有关牧场联合起来,把所有的牛群围拢集中进行分群,同时加以公开确认。再者,牧场主辨认和管理牛群的基本依据是烙印和耳记。对无主牛确认归属和对新出生的小牛做烙印和割耳记都需要集中起来当着邻人的面公开进行。因此,围拢是把牛集中围堵在一起,在公众参与和公开公证的条件下进行分群、确权、烙印、剪耳记、挑选出售肉牛的综合性集体生产活动。
· 围拢的功能。围拢活动需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两次。春季围拢的主要目的是确认新增小牛,是庆贺丰收的时节,素有“小牛盛会”之称。秋季围拢的主要目的是挑选膘满肉肥的阉牛向市场赶运出售,素有“肉牛盛会”之称。综合起来,围拢活动的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分群确权,划分牛群。围拢聚会期间有烙印的牛各归原主,新生的小牛按跟随的母牛确定归属,无主牛按公认原则分配或依法归“协会”所有。二是以公开与合作的形式给牛打烙印、剪耳记。用烧红的烙铁在牛身体的明显部位烫出的印记可以终身不退,同时在固定的一侧耳朵上剪出记号也可维持终身。各个牧牛场烙印和耳记的形状必须是固定不变的,在本区域内是唯一的,而且应经过大家公认或依法登记。早期牛场打烙印可以在有证人的情况下牧场主自行完成。形成法定制度后要求在集中围拢期间由专门的组织公开进行。最初的烙印工作由牧场主在自己的牧场进行,效率很低。改为合作围拢后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公正性。三是分出待售牛。按照市场行情和出售计划,将待售的阉牛和淘汰的母牛单独组群,再经长途赶运送往销售目的地。四是去角和阉割。这两项工作不涉及牧场间的关系,可以在各自的牧牛场内进行。但是为了提高效率,也在围拢期间与其他工作一并进行。五是互通信息。在围拢大聚会期间,各个牧场的经营成果和每个牛仔的技能都得到公开展现,客观上形成了传播先进、提高技能的机会。六是活跃文化娱乐生活。围绕着牛、马和牛仔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竞赛和角力活动,成为西部牛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围拢法制化。最初的围拢活动由几个邻近的牧牛场自发组织进行。随着牛群增加和牧牛区的扩大,每次围拢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组织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围拢成为牧区的公共活动和盛大节日,为此有些州对围拢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法律规定。例如规定围拢由牧牛协会组织、烙印的大小和部位、牛的归属确权、无主牛的处理、牧场主对围拢的责任和义务、监督制度的设立和执行、自发围拢的禁止等。围拢季节到来前,主办方(牧牛协会)应制订方案,划分若干个围拢区。每个围拢区耗时5天左右,在数十天的适宜时间内逐区轮流进行。在地广人稀的大草原,大型围拢活动每天可有几百人马和成千上万头牛聚集,牛场主增添了丰收的喜悦,牛仔们既可展现过人的技艺,又增加了挣钱的机会,是草原上的盛大庆典。
长途驱赶运牛(long drive)。早在美国内战以前,得克萨斯的牧场主即向外长途赶牛出售。内战期间牛群疏于管理,但增殖的速度没有减少,外运销售的渠道却中断了。内战结束后,该州积存的牛达500多万头,而在美国的其他地区却牛肉紧缺,价格飞涨,一头商品肉牛在得克萨斯为5美元,而在美国东部则高达50美元,巨大的价差成为大规模长途驱赶运牛的原动力。美国内战后,在短短的30年内修建了5条贯穿大平原的铁路干线,使牛只的长途赶运可以向几个方向、选择更便捷更安全的“牛道”进行。随着“牧牛王国”向北扩展,新牧区也采用了得克萨斯人发明的长途赶运方法。
美国“牧牛王国”长途驱赶运牛的鼎盛期为1866~1885年。最终因大草原到处拉起铁丝网阻断“牛道”和实施严格的检疫法而不得不中止。在这20多年的时间内,大规模长途赶运为“牧牛王国”的繁荣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也为缓解城市牛肉短缺,进而占领欧洲市场奠定了基础。长途赶运的距离一般上千至数千公里不等,耗时两三个月甚至六七个月。每年都要有几十万头牛在草原上大迁徙,在美国乃至世界畜牧史上都堪称奇观。赶牛队一般由一名领队工头和十来名牛仔组成,每次驱赶2000~3000头牛。在铁路修到草原之前,长途赶运是商品牛进入市场的唯一途径。在铁路网形成之后,长途赶运和铁路运输仍然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