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牧牛王国”在内战结束后就扩展到整个大平原,在历经约40年的鼎盛期后,于19世纪末走向衰落。其原因主要有国内牧羊业和种植业对土地资源的争夺,国际上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的牛肉所形成的市场竞争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打击。但是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其粗放的游牧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牧羊帝国”的崛起
“牧牛王国”在其大本营得克萨斯孕育成型的同时,在其西侧的新墨西哥也在孕育形成美国的“牧羊帝国”。美国史学界以比“牧牛王国”更为耸人听闻的“帝国”代称牧养业,可能的原因是除二者都具有分布区域广大、对西部开拓作用巨大的特点外,牧羊业更容易与早期的各种殖民活动结合起来,因而其显赫的声名更早更广泛地为人所熟知。
新墨西哥的牧羊业。据记载,新墨西哥一带在第一个殖民者进入时,带入了约1000只西班牙绵羊。当时的西班牙美利奴羊产毛量很低,主要是肉用而非毛用品种。在新墨西哥的温暖草原上,这些绵羊非常适应,常年依靠天然草原放牧即可满足营养需要,即使冬季也不必人工喂养。殖民地的羊以极高的速度繁殖增长,很快就在新墨西哥扩展开来。
· 自然条件适宜。当时对新墨西哥草原的描述为“世界上最好的牧草”、“纯净干燥的空气完全适合绵羊”。绵羊被认为是“多胎多产的”,而种植业则“完全没有益处”。牧羊业不仅繁殖发展快,而且投资少、成本低。
· 北部和西部的采矿业,特别是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提供了羊的销售市场。每年有几十万只绵羊赶运到矿区进行销售。1856年,仅赶运到加利福尼亚的绵羊就增加到20万只。
· 羊肉品质优良。人们发现草原上牧养的绵羊可以生产出比欧洲羊肉更加鲜美的羊肉产品。矿工、军人、旅游者都乐于把来自新墨西哥的羊肉作为日常食品。
· 羊毛的销售市场更远。羊毛制品进入沿海大城市的消费市场,更提高了新墨西哥的知名度,促进“牧羊帝国”的形成和发展。
· “牧羊大王”与分佃制结合。“牧羊大王”最大的代表者是总督,在其名下拥有的绵羊总数达数以百万只,分成小群以几百只到两三千只的规模连同牧羊草场固定给佃户,按10%~20%的比例分成。在这种制度下,身无分文甚至欠债者也可以投入到牧羊大军中。“牧羊大王”与分佃制结合起来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生产,在与牧牛业争夺土地和市场的过程可以抢占先机。
“牧羊帝国”扩展到大平原。美国内战结束后,在新墨西哥成型的“牧羊帝国”扩展到落基山地区,继而向东进入大平原。在这一时期,美国东部的以毛用为主的养羊业受到澳大利亚、南非和南美廉价羊毛的冲击,濒临破产。一些东部养羊者也开始西进,带去了优质的羊种。来自新墨西哥的放牧型肉羊和来自美国东部的饲养型毛用或肉用羊杂交,产生了大量的新羊种,经过优选培育,形成了适应大平原自然条件、肉毛皆产、量质兼优的新品种,使牧羊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到20世纪初,除北部少数牧区外,整个大平原都已囊括在“牧羊帝国”的范围之内。
牛羊竞争。19世纪的后30年,“牧牛王国”和“牧羊帝国”在美国大平原竞相发展,依据气候和市场的变化而交替表现出各自的优势。一般来讲,牧羊业比牧牛业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 牧羊场投资少,收益快,所用劳动力和经营费用少。例如,普通的牧牛场常年需要10多个牛仔,而牧羊场所需的固定工人和临时帮工都要少得多,而且不必每人都备乘马。
· 毛、肉两种产品兼得,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抵御经营风险。经过改良后的绵羊,它的羊毛和羊肉都受到市场欢迎。
· 牧羊业的适宜区域更加广泛。不适合牧牛的山区及干旱低矮的草场也能适应放牧羊群。
· 牧羊场较早地实现了部分定居。抵御严寒、风雪灾害与干旱缺草的能力显然比牧牛要强得多。
相比而言,美国在内战后制定的“公共牧区”和“先占权”制度更有利于牧羊业。尽管以牧牛为主的州和领地曾经限制羊群的进入,但到19世纪80年代大平原仍有不少地方的绵羊数量大大超过牛的数量。牛羊争草争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公共牧区,放牧过羊群的草场被认为不再适于放牧牛群,但放牧过牛群的草场并不影响放牧羊群。直到20世纪前半期,牧牛业完全转变为现代化的养牛业之后,牧羊的优势局面才被彻底扭转,现在美国是世界上的“优质牛肉库”,而养羊业几乎衰退到毫不知名的地步。
种植业的西进
随着横贯大陆铁路的建成,1870年后大平原向拓荒者开放。从此以后,大量美国东部的农场主和欧洲新移民开始涌入原先由“牧牛王国”控制的势力范围兴办家庭农场。农场主把开垦种植的土地用铁丝网围封起来,防止牛的入侵。牧场主也开始以围栏来保护自己的“先占权”,防止农场扩大开垦面积。辽阔的草原被越来越多的围栏所分割,可供牛群自由游走采食的空间不断被挤压。风力提水和深耕旱作技术的推广,使拓荒者可以向更加干旱的草原深入,在过去认为只能放牧,不能耕种的少雨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家庭农场。到1890年,一度成为牧牛大州的怀俄明、蒙大拿的灌溉农田已相当或超过旱作面积。20世纪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场的数量进一步大幅度增长。尽管在农牧争地的过程中出现过互毁围栏和流血冲突,但并没有阻挡住种植业在干旱和半干旱草原地区越来越稳固的地位。
国际牛肉市场的竞争
阿根廷率先改进牧牛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草原,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与北美大草原相比,潘帕斯草原降水丰富,气候温差小而且湿润,河网密布,更加适合牛羊自由采食。阿根廷牧牛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与美国得克萨斯相似,但较早转入定居,牛种与草地的改良也起步较早。早在17~18世纪,阿根廷的牛皮、牛肉干、腌咸肉就是重要的出口贸易商品。19世纪后期,欧洲国家的肉类需求大增,促进了阿根廷牧牛业的发展和牛种的改良。19世纪80年代,源自英国的短角牛成为阿根廷牛群的主要品种,所产的牛肉更加适应英国市场的要求。改良牛群需要有相应的育肥条件以改善放牧的营养供给,于是以种植苜蓿为主的草地改良措施在阿根廷得到推广。1908年之前的20年里,在苜蓿草场放牧的牛群增长了12倍。此外,潘帕斯草原先于北美草原修建铁路网,并且紧靠南美的最大港口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些条件都是美国大平原当时所不具备的。因而,在欧洲市场和美国的大城市,阿根廷牛肉与美国牛肉形成激烈的贸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