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日木吉亚家庭牧场。这是我们在鄂尔多斯市实地考察的第一个牧户。经过多年的分户保护建设、飞播牧草、开发饲草饲料基地、限时放牧等多种措施,加上近些年气候总体上风调雨顺,毛乌素沙地的自然景观已有很大改善,在道路两侧、房前屋后、饲料基地周边等节点已有乔木成林成行,沙丘上饲用半灌木、灌木已经形成较好的植被,低洼草甸的一些常见禾本科牧草也已恢复。定居点周围绿树成荫,房屋、牲畜棚圈、农机库场、饲草饲料储存和加工场地合理布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生机盎然的感觉。
听说有人要专程前往了解畜牧业发展情况,主人准备了各色自制的奶食品、手把肉、茶点以体现生产成果丰硕、生活状况殷实、牧民热情好客的本色。巴日木吉亚一家6口人,靠牧养30头牛和250只鄂尔多斯细毛羊,2010年的收入达到10万元,2011年预计达18万元。一年内能有如此大的增加幅度,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2011年羊肉行情特别好,使他坚守的细毛羊羔羊出栏生产模式发挥出当年即可增收的更大潜力。与其他地方受肉毛比价拉大导致细毛羊改为肉用品种不同,乌审旗的牧民利用鄂尔多斯细毛羊产毛和产肉性能皆优的兼用型特点,采用羔羊育肥出栏的措施,6月龄或周岁出栏,毛、肉两项收入皆得,成为目前区内和国内保留细毛羊品种最纯的地区。二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生产潜力开始得到全面发挥。按照旗里确定的草畜平衡测算办法,他所经营的4700亩沙地草场,如果没有饲草饲料种植业作为支撑,即使在目前已建成10个轮牧围栏的条件下,也只能养170个羊单位。但是在开发种植80亩籽实玉米和青贮玉米、230亩灌溉人工草地的条件下,牲畜总数达到410个羊单位。值得关注的是,种植如此规模的饲草饲料作物全部是自家的劳动力利用全套机械完成的。
记得我在14年前第一次考察毛乌素沙地的畜牧业时,每家种植二三十亩饲料作物,还完全是通过雇请邻省农民来耕作的,种植规模小、作业粗放、产量低,对畜牧业只能起抗灾保畜的保命作用。而现在牧民驾驶着自己的拖拉机,按照科学种植的要求完成全套机械化作业,不仅规模扩大,作业效率提高,而且通过保护性耕作和防沙化技术的运用,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生产水平兼顾的目的。
能实现如此大的跨越,主要得益于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农机补贴政策扩大到牧区和鄂尔多斯市出台的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建设的投资政策。现在他家拥有3台拖拉机和全套饲草饲料耕作、运输、加工等作业机具。新购进的拖拉机达65马力,可以满足目前那些最费时费力的耕作要求。
巧用“低成本决策”
赛登脑日布家庭牧场。距上一个考察的牧户虽然只有几公里之遥,草地景观基本一致,经营水平也大致相当,但赛登脑日布的畜群周转方式稍有差异,那就是,把羔羊出栏改为1周岁时剪一茬毛后再出栏。虽然增加了羔羊过冬的牧养成本,但是一身羊毛可多增收100多元,体重增加可以增收三四百元。延长饲养期收入增加了,相应成本也要增加。究竟合算不合算,需要牧民根据自身饲草饲料条件和市场预测精细测算后决策,与美国肉牛经营中“低成本决策”的原理十分类似。
赛登脑日布选择多饲养育肥10个月的方式,是基于他利用机械化条件形成的饲草饲料种植供应能力。在此,我不由得再一次感慨牧民在新形势下自主分析判断经营条件和经济效益的观念和能力。这在传统畜牧业条件下是无法想象的。显然,另一户的羔羊6月龄左右出栏和本户的周岁羊剪毛后出栏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效益,但在长达10个月左右的差别生长期中投入的生产成本值不值得,只有牧民根据自身条件才能算得清楚,别人是无法取代的。但是,这一环节最需要掌握的是营养学方面的科学技术。对此,不仅过去只熟悉传统放牧的牧民需从头摸索,对大多数技术人员来讲也缺乏实践经验,正是需要提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新领域。
赛登脑日布家共3口人,经营着5100亩沙地疏林草场,建成12个轮牧围栏,种植80亩饲料地和200亩灌溉人工草场。现有牛31头,细毛羊230只,2010年收入达到10.5万元,2011年预计达15万元以上。按此计算,每亩草原的平均收入将达到30多元的高水平。在草原载畜量很高的情况下,牧民们除执行有关部门规定的轮牧、休牧措施外,还采取了限时放牧的措施,也就是把过去整个白天放牧采食改为中午前后放牧5~6小时,可以保证羊只获得同样的采食量。
牧民和基层干部共同认为,限时放牧可以减少一半左右对草场的践踏时间和程度,这一点对保护沙地植被尤为重要。限时放牧是沙地草原和荒漠草原的牧民在草原恢复和草场轮牧条件下的新创造。对此在到访的9户牧民中都获得一致认同。在赛登脑日布家我们实地参观了机械化情况,各种机具无论是露天摆放还是在修理车间和车库内存放,都干净、整齐,没有在国外参观家庭牧场时常见的农机摆放杂乱无章、废旧部件随地乱丢的情景。我对在场的几位同志感慨地说:“过去只有到国外的家庭牧场才能看到家家有成套机具的景象,现在终于不出国也可以看到了—只不过型号、种类、档次有差别而已。相信只要这条路走通了,差距会越来越小。”
技术创新换高产
王苏雅拉图家庭牧场。这个3口之家的种草养畜大户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嘎查的沙地草原。现经营草场7000亩,种植饲料作物240亩,灌溉人工草地136亩,建设轮牧围栏8个。由于大规模种草、种树、种植饲料作物,使养畜能力达到1100头(只),实现了草地的集约经营和均衡利用。如此大规模的种植显然靠他自己拥有的25马力拖拉机是无法完成的。经过了解得知,费时费力的耕作环节都承包给牧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完成。
于是,我们实地察看了相邻的牧机服务大户,看到了9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和配套的机具一应俱全,可以为附近的牧民提供各种机械作业服务。机械服务专业户现有的全套机具总价值约100万元,其中各级政府的补贴合计达70%。自筹的30万元用两年的服务费就可回收。机械的配套化、大型化不仅可以扩大服务范围,而且农机户自营的家庭牧场也得到迅速发展,养畜规模连年扩大。2011年,刚刚接回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为牧民的饲料生产又增添了一项新的服务项目。
有这样方便的牧业机械服务能力,王苏雅拉图可以把繁重和琐碎的田间作业进行整体外包,腾出手来研究推广山羊增绒、限时放牧、适时配种、三元杂交、生态养羊等实用技术。他的畜群中绵羊和山羊各占一半,双双达到丰产高效的经营水平。他所采用的山羊人工调节光照的增绒技术是旗畜牧局发明的一项国家专利技术,其原理是在每天中午前后的几小时采取限时放牧和补饲使山羊采食充足,然后关入与外界光源隔绝的黑暗棚舍中,以改变生物钟,促使羊绒加快生长。到深秋入冬前,在绒纤维达到5公分的标准时将绒毛剪下出售,收获第二茬山羊绒。采用这一技术,既节省了饲草饲料,又多收一茬羊绒。这在当前市场行情肉绒比价不断拉大差距的情况下,对提高山羊业的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2010年全家人均收入提高1.8万元。2011年还会有大幅度提高。
精细管理发挥潜力
陈三星家庭牧场。在昂素嘎查的这个4口之家靠夫妇二人经营5200亩草场,利用400只基础母羊,创造了育肥多、出栏多的高产水平。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8万元。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5年达到人均收入5万元的目标,提前3年就超额实现了。在草原保护和建设、饲草饲料种植等方面与毛乌素沙地中的其他家庭牧场大同小异。其独到之处是,利用精细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了繁殖成活率和个体产量。他的畜群绵羊和山羊大体上各占一半左右。绵羊由传统的一年产一胎变为两年产三胎,而且可以一胎两羔。其三元杂交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原有的基础母羊和具有多胎性的小尾寒羊及肉质好的乌珠穆沁羊进行有计划的三品种轮回杂交,使各种生产优势兼得。与此同时,羔羊产得多了,饲草饲料充足了,对饲养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了。陈三星经过摸索,总结出目前最有效的配方,使当年羔羊在5月龄出栏时达到了最佳育肥效果。当天中午在旗镇附近的草原旅游点品尝到了经三元杂交生产的羊肉,感觉其风味特别浓厚。“手把肉”的外观和口味很像是锡林郭勒草原的羊肉。旗里的同志介绍的情况与我的判断完全相符。近几年,鄂托克前旗的牧民经由育种协会从东乌旗调入1万多只乌珠穆沁种公羊,成为三元杂交方式F2代的主导品种。想不到30多年前为之辛劳的一个地方良种,现在扩散到内蒙古自治区最西南部的荒漠草原备受欢迎,欣慰感油然而生。
牧民革新家
武金山家庭牧场。武金山今年已经75岁。他的主要精力不在于扩大经营规模,而在于发明革新,提高科学养畜的水平。因而,利用3000亩草场和100亩饲草饲料基地,牧养280只基础畜群,创造了远近闻名、影响深远的业绩。
走近武金山的牧场,绿树成荫的定居点和牧草繁茂的草场相得益彰,旁边还有自走式喷灌机覆盖的饲料基地和围栏分隔的轮牧草场相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所有这些都是他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建设和革新的成果。草原建设方面有20世纪80年代电围栏、塑料管井、抗旱造林、划区轮牧、常年灭鼠等技术的革新和运用;机具方面有种植玉米、苜蓿和施肥、清圈、树木灌溉等组装联合作业的革新,其中自行研制的苜蓿播种机在2006年获得国家专利。特别要提及的是,武金山同志对放牧制度的革新。传统放牧状态下牲畜“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在草场上整整一天无节制游走践踏,对沙地草场植被造成很大破坏。2002年实施划区轮牧后,细心的武金山发现放牧半天和放牧一整天的羊饱腹程度和上膘速度差不多。进一步观察发现,绵羊放牧6小时、山羊放牧5小时与全天放牧12小时排出的羊粪球数量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全天放牧时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羊只并不采食,而是在“无用地”游走,白白践踏和破坏草场。因而果断地采取了限时放牧、定时圈息、减少体能消耗、保护草原生态的新型放牧制度。现在这一制度已被周围牧民普遍接受,而且在更大的范围内成为改革生产方式的措施予以推行。武金山还发现,当地的成年绵羊在排粪300粒左右时,处于正常增膘状态;过少则营养不足;过多则说明消化吸收减少,饲养成本上升,这一经验说明营养学研究在当前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已大有用武之地。
武金山的另一过人之处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畜牧业机械化的实践中。他出题目,大学毕业的小儿子动手研发,革新出遥控喷灌控制器、自动饲喂控制器、远红外自动饮水控制器。在现场为我们演示时,武金山在手机上输入几个号码,远处的自走式喷灌机即在饲料地上一边喷水,一边前行;又一条指令发出后,机器立即魔术般地自动停止。饲喂间的摄像头把羊采食的情况实时发送到显示屏上,需要加料时,一个遥控指令发出,自制的帆布饲喂槽即自动旋转,给料机把青贮或饲料饲草均匀地喷撒到料槽上。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能到水井旁实地观察饮水控制过程。据介绍,羊只到达水槽后,远红外感应器立即使水泵启动。羊喝饱水离去后,水泵也即停机。为牧业机械添加信息化控制系统,这在家庭牧场尚属首创。现在武金山已经获得3项国家专利。旗有关部门已委托自治区科研部门对这些技术进行专门研制和批量化生产,为更多的牧户配发安装。
现代机械和信息技术对草原畜牧业的装备将更快更好地进入牧区。由此我也想到,只要为群众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平台、一项制度保障,牧民们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就会不断地发挥出来。
居住环境也要现代化
赛吉日嘎拉家庭牧场。在鄂尔多斯已进行3天的考察行程从乌审旗经鄂托克前旗进入鄂托克旗,地貌类型相应地从富水的沙地草原经过较为缺水的沙地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区(当地称为“软梁区”),进入严重缺水的荒漠草原(当地称为“硬梁区”)。虽然与前几年相比,2011年属于干旱缺雨的年份,但公路两边的植被比我在14年前的1997年首次来这里考察时要明显好转,比连续3年大旱的1999~2001年时的“不毛之地”景观更好像是换了一个地方。汽车离开公路驶向赛吉日嘎拉家时,远远即看到正在修建的二层楼别墅,由此可以推想牧场经营一定会有可观的收入。根据主人介绍,他现在经营着750头(只)牲畜,2010年总收入达到30多万元,其中出栏牲畜收入12万元,出售山羊绒收入15万元。2011年羊肉市场行情更好,牲畜增殖也比往年多,收入还会有大幅度增加。在非常干旱的荒漠草原上能有如此丰硕的成果,在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之前是无法想象的。牲畜稳定、高效发展的基础是配套的草原基本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项目资助的棚圈建设已具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性能。青贮场所也从地下沟窖改为地上平台,更适于规模化操作和机械作业。这些事例都说明牧民养畜的观念正在发生明显的转变。在赛吉日嘎拉经营的1.2万亩草场上,建设了10个轮牧围栏,开发了110亩饲料基地。尽管如此,饲草饲料自给尚有困难,每年不得不购买数万公斤饲料和饲草。牧民们对从一两千公里外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调运来的青干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每公斤1元多的价格每年都要购买数万公斤。为了降低饲草成本,能否利用现在已具备的强大种植能力发展一部分人工灌溉草地,解决豆科牧草及禾本科牧草的缺乏问题,当地畜牧部门也在探索。赛吉日嘎拉以一个老牧民的经验也认为,建立专业化的饲草饲料种植与供应体系,可以解决家家户户都面临但又无力解决的大难题。
高投入与高产出